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思想品德課的開設,為了讓教導初中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

  思想品德課是教師在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特別是在初中階段,上思想品德課就是教育、啟發、幫助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他們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這就要求老師首先必須具備較高的思想素質和靈活的教育技巧。思想品德課的改革與素質的實施,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創新,學校德育工作的加強等等,都與教師的才能與素養的提高分不開的。思想政治課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就談點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1、堅持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政治理論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作為政治教師不能滿足於學歷達標和原有的知識,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使自己的認識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2、勇於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教師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還需勇於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學科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

  二、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學效果。

  初中思想政治課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根據《中學德育大綱》中規定:“思想政治課是向學生較系統地進行社會主義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課程”。使學生較好地掌握社會主義建設基礎理論知識,必須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改進教法,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教學中,運用。“讀、議、講、練”的教學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讀”是學生主動學習,掌握知識的基礎。教師要指導學生讀,提高讀的質量。結合實際,把握好重難點,提出讀”的提綱。同時要精讀,讀懂,掌握基礎知識;“議”是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方式,也是學生互相學習,自我教育的過程,教師要把握好主題,明確議題,開拓思維,適時引導,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激發學生探討問題的興趣。有效地培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講”是教師對關鍵問題的點撥。教師對重點知識給予精講,及時對學生糾偏,解疑。“練”是知識鞏固、培養能力的重要環節。對教學及時反饋,及時查漏補缺。使學生基礎知識得到鞏固,形成知識樹。教學的形式是多樣的,我們應根據不同課題,結合學生實際,採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如:探求式、導讀式、討論式等。

  總之,在課堂上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原則。達到傳授知識,提高學生政治理論知識水平,又發揮德育功能,提高學生道德覺悟和政治素質,使知與行的統一。

  篇2

  新教材的全新理念是:“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這就要求教師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注意觀察生活,積累經驗,從日常生活的事例入手,把課堂教學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構建學生感興趣的生活課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給學生去體驗,讓學生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情感。為此,我做了以下小小的嘗試:

  一、從生活小節入手,引入課堂教學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要把學生引入課堂教學中,全身心地投入教學過程,就要從學生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因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如果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例如:在學習《我愛我家》一課時,先讓學生回家,請家長說說給自己起名字的過程和其中寄託的家長的美好期待,然後在課堂上自願介紹自己名字的來歷。這樣以來,學生紛紛發言,飽含真情地向大家介紹自己名字的來歷。學生在介紹自己和聽別的同學的介紹中,深深感受到父母、家人對自己的厚望和親情。在此基礎上,我引入新課:“簡簡單單的名字,寄予了家長深切的愛。我們從生命孕育的那一刻起,就在家溫暖的港灣裡成長。那麼,家——是什麼呢?讓我們來共同走進我們的家——《我知我家》”就是這樣的一個引入,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帶著濃濃的學習興趣與我一同走進了新的一課的學習。

  二.從生活分歧中,碰撞出真理的火花

  美國教育教學中流行這樣一句話:我聽了,我忘了。我,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這充分證明了實踐在知識感悟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教學工作中,我著重組織一些讓學生多看、多做、共同參與的合作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從所熟悉的生活中,去體驗、去感悟。從事實中接受教育,產生情感的共鳴。如在學習“兩代人的對話”一課時,我用獻身說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自覺地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做出理智的選擇。

  首先,我把自己的煩惱說給學生:“這幾天,我遇上了一件煩心事,上小六的兒子作業寫得潦草,我讓他重新做,他居然說,他在班裡已經算是好的了,有許多同學還不如他呢。我一邊例說書寫不認真的壞處,一邊要求他重新寫好,直到看著他重做工整了。沒想到,我剛回頭,就聽他在身後說“真煩人!”聲音出奇地大。近來這段日子,這句話常常掛在他的嘴邊。同學們最近和父母發生過這樣的事嗎?”就是這樣的一個家常事,我拿來與同學們共享。從而營造了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師生象朋友聊天似的,展開了平等對話,此時學生思想開放、思維活躍,聯想豐富。同學們把目光投入到自身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接下來的活動非常地活躍,同學紛紛提出問題。如①我的煩心事是這樣的……;我與父母衝突最深的一件事是這樣的……②小的時候,我們和父母之間也有這種感覺嗎?③為什麼原來和諧的親子關係,現在會發展到格格不入呢?④我們應該怎樣來改變這種狀況呢?在學生互相交流,互相啟發中,把父母與自己這兩代人之間的衝突及解決辦法作出正確的選擇。從中意識到:嚴也是一種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願,對子女的嚴,實際上是一種深深的愛。在潛移默化中,學生學會了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父母著想,體諒父母的一片苦心,從而主動化解與父母之間的衝突,架起兩代人溝通的橋樑。

  三.從行動中,表現自己的長進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是思想品德課的生命所在。要把學生思想上的觸動通過行動得以強化,就需要教師做進一步的引導。在學習了《報得三春暉》一課時,我就給同學們佈置了這樣的作業:①回家給父親、母親洗一次腳,並記述這一過程中,你、父親、母親的對話。②制定一份孝敬父母的計劃,一週作一次總結,把你的經驗介紹給同學。這樣實踐性的作業,學生除了口語表達外,更重要的是行動上的落實,從而把課堂上的情感體驗與日常生活的行動結合起來。既擴充套件了知識技能,又提升了生活經驗。在自己的行動中,親自看到自己的長進,享受成功的快樂。

  總之,在生活中感悟,是新課改理念下,我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嘗試。這種嘗試,一方面拓展了學習的時空;另一方面把學習置於生活的大背景下,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與社會自然相融,使學生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成為真正的社會人。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讓生命的活力在課堂上得以煥發,讓學生在自然真實的主體活動中體驗與創造,使學生能更好地懂得生活,理解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篇3

  一學期轉眼即逝。.反思過去,有許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思想政治課是老師在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特別是在初中階段,上思想政治課的老師要教育、啟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此,就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而靈活的教育教學技巧。思想政治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品德課的興趣、使教學內

  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達到教學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為此淺談點滴體會。

  一. 政治老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打鐵先要自身硬”,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師的自身素質,老師的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知識要紮實,更新,業務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師的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

  二、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使學生較好地掌握課本的基礎理論知識,必須堅持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改進教法,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中,運用“讀、議、講、測”是課堂教學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我時時問學生學習情況,針對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引導。幫助她們解決學習生活中的難題,成為她們的良師益友。課堂上我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己。

  三、 利用好社會大課堂,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理論聯絡實際,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是初中政治課推行素質教育重要途徑。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請進來。同時結合實際,在第二課堂活動中舉行時事演講,辯論賽、政治小論文。這樣,使學習生動活潑,在思想政治課所學的知識得到檢驗,得到昇華,從而激發學生對社會主義建設理論追求慾望和創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學生政治學科的理論素質和思想道德覺悟水平,獲得良好的效果。

  反思帶來的快樂我感受頗深,如今嚐到了甜頭。“親其師,信其道”。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老師,往往對學生產生一種親和力,對學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樂老師就是教育教學的快樂,就有學生學習生活的快樂。這就是新型師生關係要求做到的,儘管做得還不好,還需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我眼中的杜甫隨筆
初三班主任教學隨筆
相關知識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隨筆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工作計劃總結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計劃***2***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工作總結
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隨筆_思想品德教學隨筆
七年級思想品德教學隨筆
高中思想品德教學工作總結
初一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初二思想品德教學反思
初三思想品德教學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