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九九重陽節的習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九月初九是重陽節,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都是重陽節的習俗。你知道廣州重陽節的習俗嗎?以下是小編為你介紹的廣州重陽節的習俗,歡迎閱讀。

  廣州重陽節的習俗

  登高

  登高習俗在全國都很流行,可在平原地區,人們都無“高”可登,於是,有人就想了一個代替的辦法,九月九日做糕吃,取“糕”“高”同音,吃糕便表示登高消災了。到了現在,各地仍有重陽吃花糕的習俗。

  在古時,最初的花糕是用植物葉子和米麵製成。唐宋時盛行吃花糕,其製作就更加考究,相傳武則天曾令宮女採集百花和米搗碎,蒸制花糕。明代製作盒子般大的花糕,接出嫁的女兒回家過節,重陽節又得名“女兒節”。農曆九月是豐收的季節,有人也把重陽花糕稱為“豐糕”。

  賞菊

  菊花又名黃花,屬菊科,花色品種繁多。重陽時節,正值菊花怒放,幽香清芳,賞菊就成了一件時令習俗。我國古人曾有許多賞菊詩詞。如晉代陶淵明,唐代杜甫等都有佳句名篇流傳。至清代,重陽節前後還舉行菊花大會,傾城人去觀賞菊花。現代,各地也有以菊展為賀,用菊花擺制色彩鮮豔的各種圖案,畫家當場作畫,觀眾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插茱萸

  茉萸,即“越椒”、“艾子”,是一種常綠灌木,春開紫色花,秋結紫黑色實,人藥釀酒,有溼中、止痛、理氣等功效,可治便祕、吐瀉、腹痛、遺精、消化不良等症。插萊萸可治病防疾,唐朝詩人王維有“每逢佳節倍思親”、“遍插茱英少一人”之詩,可見古人已有插茱萸之俗。此外,自古先民還於重陽之日,飲茉萸甘菊之酒。

  貴州重陽節的習俗

  1、打糯米粑粑

  黔東北的土家族較為重視重陽節,重陽節時要打糯米粑粑,磨豆腐,祭“家虎”,不少地方還流傳著“重陽不打粑,老虎要咬媽;重陽不推豆腐,老虎要咬屁股”的民諺呢。

  另外,貴州一些地方有將米花、黃豆、茶葉、炒米等一鍋煮,做成“豆茶”的習俗,聽說種類頗多,如清豆茶、紅豆茶、白豆茶等。

  2、投料下藥釀酒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由於菊花酒的緣故,重陽又成了祭祀酒業神的酒神節。

  在貴州仁懷縣茅臺鎮,每年重陽,開始投料下藥釀酒,傳說是因九九重陽,陽氣旺盛才釀得出好酒。每當烤出初酒時,老闆在貼“杜康先師之神位”的地方點香燭,擺供品祈禱釀酒順利***見《中國民俗採英錄》***。

  3、祭水

  重陽節,仁懷人有個獨特的習俗——祭水。民間流傳有“重陽下沙芳滿缸,重陽釀酒香滿江”的民諺,寓意重陽節是最適宜取水下沙釀酒的好時機,因此這天也就成了仁懷市祭水的日子。

  “祭水”儀式以茅臺民風民俗為基本格調,繼承了古老的祭祀文化,數千群眾聚集在赤水河畔,以鮮花雅樂之儀,表達對自然、對祖先的感恩和敬仰,同時展示酒鄉人民豐衣足食,幸福美滿的情景。

  古代重陽節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由菊花與糯米、酒麴釀製而成的酒,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菊花酒有枸杞菊花酒,花糕菊花酒,還有白菊花酒。

  我國釀製菊花酒,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盛行。據《西京雜記》載稱“菊花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為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傳說喝了這種“菊花酒”可延年益壽。

  據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沂己載,漢高祖時,宮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後來飲菊花酒逐漸成了民間的一種風俗習慣,尤其是在重陽時節,更要飲菊花酒。據南朝梁關均撰《續齊諧記》記載,“九月九日……,飲菊酒,禍可消”。這是舊俗重九為重陽節,需飲菊花酒的開始。

  《荊楚歲時記》載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耳,飲菊花酒,令長壽。”到了明清時代,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種草藥,其效更佳。製作方法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釀酒或加地黃、當歸、枸杞諸藥。

  古時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九月九日這天,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準備釀酒的糧食中,然後一齊用來釀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傳說喝了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
 

1.廣州重陽節的習俗

2.廣東重陽節習俗

3.廣東人怎樣過重陽節

4.重陽節有什麼習俗

5.重陽節禮儀常識

廣州重陽節吃什麼
關於重陽節文字資料大全
相關知識
廣州九九重陽節的習俗
關於九九重陽節的習俗
廣州重陽節的習俗
九九重陽節的習俗吃什麼
九九重陽節的習俗
湖南郴州過重陽節的習俗
關於重陽節的習俗故事
重陽節的習俗你知多少
過重陽節的習俗
各地有什麼重陽節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