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九章原文及翻譯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0日

  《道德經》中的“道”可以與“德”聯絡起來理解。《道德經》主要論述了兩個問題:“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道德經·第九章》的原文及翻譯,希望大家喜歡。

  《道德經·第九章》

  作者:李耳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道德經·第九章》翻譯:

  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

  《道德經·第九章》註釋:

  ①持而盈之:持,手執、手棒。此句意為持執盈滿,自滿自驕。

  ②不如其已:已,止。不如適可而止。

  ③揣而銳之:把鐵器磨得又尖又利。揣,捶擊的意思。

  ④長保:不能長久儲存。

  ⑤咎:過失、災禍。

  ⑥功成身退:功成名就之後,不再身居其位,而應適時退下。"身退"並不是退隱山林,而是不居功貪位。

  ⑦天之道:指自然規律。

  《道德經·第九章》解讀:

  本章論述的重點是“盈”和“功成身退”。貪慕權位利祿的人,往往得寸進尺;恃才傲物的人,總是鋒芒畢露,耀人眼目,這些是應該引以為戒的。否則,富貴而驕,便會招來禍患。就普通人而言,建立功名是相當困難的,但功成名就之後如何去對待它,那就更不容易了。老子勸人功成而不居,急流勇退,結果可以保全天年。然而有些人則貪心不足,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結果身敗名裂。比如秦國丞相李斯即是如此。

  李斯在秦國為官,已經做到丞相之職,可謂富貴功史於一身,權大勢重不可一世。然而最終卻做了階下囚。臨刑時,他對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不僅丞相做不成了,連做一個布衣百姓與兒子外出狩獵的機會也沒有了,這是多麼典型的一個事例啊!然而,對普通人而言,如果他沒有身敗名裂之時,是不大可能領會“功成身退”的真諦的。

  作為普通人要做到淡泊名利與地位,才有可能“功成身退”。事物的發展本來就是向著自己的反面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的,否泰相參、禍福相位,古今中外的歷史上常盛不衰能有幾人?“功成名就”固然是好事,但其中卻也含有引發禍水的因素。老子已經悟出辯證法的道理,正確指出了進退、榮辱、正反等互相轉化的關係,否則便會招致災禍。因而他奉勸人們急須趁早罷手,見好即收。

  在事情做好之後,不要貪婪權位名利,不要尸位其間,而要收斂意欲,含藏動力。宋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有這樣的詩句:“定冊功成身退勇,辭榮辱,歸來白首笙歌擁”***《漁家傲》***,這正體現了“功成身退”的精神。

道德經第十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第八章原文及翻譯
相關知識
道德經第九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第十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第八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第七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第六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第四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第三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第二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第二十九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第三十七章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