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秋情思的抒情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中秋是個團圓的節日,閤家歡聚的日子。在中秋的晚上,總會有那麼些中秋情思湧出。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1.中秋遐想

  作者:曼步者

  秋風起,黃葉落。小雨淋瀝.....而我卻在這樣的日子裡,漂泊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內心無比的落莫,也許人生就是這樣一種壯態,才會顯示著生命的精彩。中秋月圓,歸心似劍。而我卻只能在遠方,遙望家的方向祈禱我的父母一生的平安和節日的祝願,為此我寫下我的心情與漂泊異鄉的人共勉《思鄉--共明月》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明月懷鄉情.”

  溢滿鄉戀的思緒在皓月當空中升起,攜著對故鄉的眷戀,對家的嚮往,對親人的思念.然而,團圓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更是一種苦澀的追求,又是一種對命運的嘆息,落在母親痛楚的心坎裡.我漸漸領悟:對於不同的人來說,中秋月圓都有著不同的意蘊。

  遙看圓月,稚童說,那是是香甜可口的月餅;老者說,那是命運無情的年輪;男人說,那是一杯飄香的老酒;女人說,那是一泓清澈的甘泉;遊子說,那是母親滿頭的銀髮;戀人說,那是愛人明亮的笑靨;而我卻說,那是一頁潔白的信箋,寫滿我對親人的牽掛、對家的想念;那是一面閃亮的鏡子,讓我看到了媽媽久違的身影.

  恍惚中,我彷彿又回到裡孩童時代,田野裡的追逐河釁邊的嬉鬧,田埂間的蛙蟲鳥鳴,老屋後的清風蕤草。還有怎麼也吃不夠的小小月餅。也許約定的俗成的傳統禮節,滿載現代人的心目中正逐漸淡忘,但月亮依然有陰晴圓缺,這時我真正讀懂古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灑脫豪邁的中秋情懷。

  中秋時節,我更思念遠方的親人,媽媽,兒在異鄉遙望這裡的圓月時,你是否站在家中的小院,抬頭和我共賞這輪皎潔的明月呢?

  2.中秋之情

  中秋節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起源於中國,為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

  相傳在遠古時代的射日英雄后羿娶了嫦娥,併成為帝王,可是他愈來愈暴戾,多番施行惡政,成了大暴君。有一天,后羿從王母娘娘的手中求得到一包不死藥,只要吃了不死藥,就能長生不老。嫦娥知道後為拯救蒼生免受后羿永遠的統治,就把不死藥全部吞下,然後變成了仙女,往月宮飛去。百姓們得知嫦娥奔月成仙后,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由此便逐漸形成了中秋節賞月的風俗。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快到了,家家吃餅賞月,喜看中秋圓月。閤家團圓,那當然然也少不了必備的月餅,月餅在我心中象徵著團圓和美滿,現在月餅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形狀各異,為的就是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可是這樣的月餅真的好吃嗎,我說不,其實重要的不是月餅的味道,重要的是跟誰在一起吃,敢問有幾個做子女的能在中秋月圓之夜能陪父母吃月餅賞月呢?倘若中秋不能跟父母相聚團圓,就算你吃到再美味的月餅,心裡也不是滋味吧?

  說到這裡讓我情不自禁讓我想到了小時候候的中秋節,我家住在農村,那時候家庭條件不好,只有逢年過節我才能吃頓豐盛的飯菜,所以父親清早就到街上買菜,當然也少不了月餅,中午做了一桌的豐盛午餐,讓我們大吃一頓,晚上全家人就做坐在桌子一圈邊吃月餅賞月,月到中秋分在明,全家在一起談笑風生,交織成一片燦爛記憶,現在回憶起來還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父母一天天老去,我也漸漸的長大懂事,直到踏入社會,因為工作的原因每逢中秋都無法與父母相聚,我才深深體會到了獨自在異鄉的內心孤獨,和父母的期盼,童年那種無與倫比感覺不會再有了,只能在夜深人靜之時黯然沉思。“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用王維的詩句描寫我此刻的心情真是恰到好處。

  俗話說“年怕中秋,月怕十五”,意思是說一過中秋一年也就快過去啦,每月一過十五,這個月也就很快過完了。是啊,中秋節馬上就來臨啦,年關也將緊隨著而至。這不僅令人嘆惜時光飛逝,也讓人不覺就回憶起往事來。想想,自己已經有好幾個中秋節沒有在家過了。每到中秋節,除了快遞些月餅之類的東西回家和打個電話向家人問候一聲外,剩下的就只有思念和回憶了。記憶中在家過節的情景也在這時變得清晰起來。

  我不知道我怎會有如此的感慨,是我長大懂事了?還是每個人都如此?昔日中秋的歡聲笑語,談笑風生,現在都變成了多愁善感,如果時光可以重來,我情願一直都生活在童年裡,永遠也不要長大,因為只有這樣,我才有更多的時間跟家人團聚。

  都說父母的愛是天地間最偉大的愛,自從我們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父母就開始愛著我們,直到永遠。

  父母年紀大了,他們對子女別無所求,只希望在他她有生之年,能多陪陪他,讓他們安享晚年,就是最大的欣慰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到那時後悔也晚矣!

  3.中秋之思

  又是一年中秋至,我在陽臺上看月亮,卻見烏雲滿天,只有那一塊遮住月亮的雲朵,透著月兒的光。

  曾幾何時,我似乎很少去注意八月十五的月亮,陰晴圓缺,本就是大自然的規律。那時家裡有個圓,那時我心裡也有個圓,很圓很圓的圓。那時候的我從來不懂得去擔心,這個圓會有缺損的一天。就算有那一天,那也應該是許多許多年以後,我很理所當然地以為。

  婚後的第一個中秋節,我和他在孃家門口吃著豆芽餡的月餅,一邊抬頭看天,不由地問:怎麼十五了反而看不到月亮?母親笑嘻嘻地湊過來,輕輕摸我鼓起的肚皮,說:月亮在這兒呢,多麼圓!

  於是,當我肚皮上的月亮瓜熟蒂落,我也成了母親。從此我心裡的月亮更圓了,我依舊不曾去注意天上的那一輪月兒。

  只是三年前那個中秋前夕的夜晚,我在窗臺下忙碌,抬頭看見一輪圓月,心裡想:看來今年十五的月亮應該會很圓的了,好多天沒看到爸媽了,十五快到了,忙完手裡這件事該去看看他們了。

  而那個八月十五到來的時候,我卻跪倒在母親的遺照前,止不住眼裡的淚,也止不住心裡的血。母親呀,這到底是為什麼?我見到你的最後一面在十多天前,我聽到你說的最後一句話在十多天前。那天我經過家門,匆匆進去,迎面見著你,你說:又老睡不著,睜眼到天亮。我說:藥有堅持吃嗎?藥一定要堅持吃下去!然後我就又匆匆而出。我以為,再過些天空閒了就去看你,跟你說說話。心裡雖惦記著你,卻總是安慰自己:過些天就去,過些天吧!你卻突然地橫空離去,帶走了家裡的那個圓,留給我的是一輩子的愧疚。

  總以為還有時間,時間卻狠狠地懲罰了我。

  總以為我是愛母親的,母親去了,我卻發現自己是那麼不可原諒。

  空氣裡飄來馬路邊上手工餅店烤月餅的香味,開啟的電腦上,

  死亡是這樣的勢不可擋,每天每時每刻都在以摧枯拉朽之勢毀滅著人間一個個的圓。在大自然的淫威面前,生命本就不堪一擊。而人類卻還要自釀災禍,用別人的健康、生命換取個人的利益,滿足一己之慾。每天做著損人利己的事,卻心安理得地以為死亡與自己無關,結局自然是害人亦害己。

  每天接踵而至的災難新聞已經多得讓人心趨於麻木,卻依然有敏感的神經被刺痛著;特別是在這八月十五的中秋節,死神彷彿就跟在我們背後,一不小心就會被擄了去。

  所以我們總是說:活著就好,還活著就是萬幸的事情。

  那年中秋節的早晨,我擠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裡,一邊選購菜蔬,一邊看著身邊的人們。他們或者吆喝著買賣,或者大聲地討價還價……我在一個個小商販臉上,一個個買菜人的臉上,仍然讀到了期待,讀到了希望,讀到了對生活的熱情。很多時候,我就喜歡在這樣熙熙攘攘的人群裡慢慢走著,看著,空氣裡充雜著菜肉的氣味,魚的腥味,鴨屎雞屎的臭味,水面店的油爆蔥香味……連同忙碌的人們身上的汗味,都讓我感受到最強烈的生存的氣息。他們在活著,我在活著。還活著的人在活著。

  迎面遇到一個熟人,他也剛失去了母親。他正在跟一個婦人說話,那個婦人手臂上有一道至少10釐米長的褐紅色的傷疤。我一邊跟他打招呼,一邊忍不住去看那道傷疤,心裡竟有隱隱的痛。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家家都有個難圓的夢。每個人的心裡都或多或少地有著這樣的傷那樣的疤。這就是人生!人生苦短,人生苦痛,所以當我們看到佛說“人生一切皆苦時”,便有了深深的共鳴。然而也因為苦痛,所以我們更應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眼前人。

  所以不管如何,我還是願意努力去營造快樂的氣氛,家的氣氛。人生中,總有些圓已經破損,永遠無法彌補。人生,總是無法圓滿。也許,這才是人生的真諦。

  老同學阿碧仔曾經教我唱的那首《水調歌頭》的曲調我至今記得,從昨晚起就一直在耳邊迴響。就是白天走在路上,擠在市場裡,我仍不斷地在心裡哼唱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有些悽傷的調子,然而真的很美。

與水有關的抒情散文
與感恩親人有關的抒情散文
相關知識
關於中秋情思的抒情散文
關於中秋節思鄉的優秀範文
關於中秋月亮的童謠
五年級關於中秋團圓的作文範文
關於中秋朗誦的詩歌稿
關於描寫母愛的抒情散文
關於描寫童年的抒情散文
關於值得深思的愛情名言
關於中秋搞笑的個性簽名
關於中秋搞笑的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