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感受清明節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1

  清明節期間,大家的假期生話豐富多彩,有些人包艾餃,有些人放風箏,還有些人去春遊......我在假期的那幾天,去我家樓下的大草坪上放了風箏。

  那是一個 涼 風習習的下午,我拿著一隻三角形風箏,高高興興地來到草地上。這是一隻漂亮的風箏,竹架子對得整整齊齊,上面有好幾只可愛的小老鼠,有的在縫衣服,有的在盪鞦韆,有的在拿著皮球玩耍,而且它們都是有伴兒的,不會單獨一隻小鼠。它們笑眯眯的,好像在對我說:加油啊!

  草坪上,春暖花開,白雲在天空中飄啊飄,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綠草如茵,小鳥們歡快地、盡情地自由歌唱,好像在讚美著大自然。

  草坪上已經有好幾個小朋友在放風箏了,他們放的有蝴蝶風箏,有鳥兒風箏,也有方塊形的風箏......真是各種各樣,無奇不有。

  我把風箏拴到了風箏線上,然後把風箏向上一拋,就繞著草坪轉著圈子跑起來,忽然,我覺得不對勁兒,心想:怎麼跑了那麼多圈,還沒有看到風箏飛起來呢?回頭一看,原來風箏還在草坪上栽跟頭。唉,真倒黴!

  這是,旁邊的一位小朋友高呼:“我的風箏飛起來了!我的風箏飛起來了!”大家都有羨慕的眼光看著他,我當然也不例外。我心想:那個小朋友是怎麼把風箏放起來的呢?我仔細看,原來放風箏也有方法啊。

  我也學著那位小朋友的樣,先用手託著風箏跑,然後再放手。終於,我的小老鼠風箏也飛上了天空,我歡呼道:“我的風箏也飛了!”我高興地在草地上跑呀跑,跑呀跑。風箏飛上了藍天,在白雲間自由的翱翔,我又跑又跳,直到累了為止......

  2

  春風撫摸著嫩草,一切都亭亭玉立,馬路旁耗不起眼的野花,風一吹也不肯倒下。花草於人類一樣,同樣懷念著為人民幸福而失去生命的英雄戰士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啊。清明節,人們胸前扎著白花。“呼……呼……”的陣陣大風,吹散了無數白花,同時也聲聲敲擊著我們的心。

  烈士們,知名與不知名的英雄先輩們,我們來看望您們了!我們胸前的紅領巾與白花隨風舞動著。心中默哀著,怎能有心談笑?英雄先輩們,如果你們真的在天有靈,可否看見世人臉上的悲傷。您留給了我們美好的生活,自己卻戰死沙場,我們怎能不感激你們?

  到了!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紀念碑。英雄們,你們在地下可否聽到“我們勝利啦!”的吶喊?你們臨死前可否微笑?

  啊!天空上白雲朵朵,樹梢枝頭徘徊著一隊雄麗的鳥兒,“啾啾”飛向深高的藍天,就像光榮逝去的戰士永不回頭!

  清風,喝著“唰啦啦”樹葉飄落的聲音,伴著落葉掃塵埃的情景。隨著點燃冥紙,燒起的白煙縷縷,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3

  清明假日的一天,我們去爺爺家過節,爸爸提議我們一起做艾餃。

  我和爸爸先到一塊陰涼的土地上,摘來一大袋綠色的艾葉,這艾葉又嫩又香,我想做成艾餃肯定很好吃。我們把艾葉拿回家,清洗乾淨。奶奶把它們煮了一下,撈出後剁了起來。這時,我和爸爸把粳米粉、糯米粉和白砂糖倒入一個大盆裡,用手攪拌均勻。等奶奶把艾葉剁好,把碎艾葉也放入盆裡,然後加入熱水,就開始揉麵團了。奶奶說:“麵糰要揉得像橡皮泥一樣有韌勁才行。”我們揉哇,揉哇,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將一大團綠色的麵糰揉好了。接下來,我們將麵糰一小團一小團地扯下來,放在手心搓幾下,把它們變成一個個小球。這些小球白中帶著盈盈綠意,猶如一顆顆寶石。

  我在奶奶和爸爸的指導下,拿起一個“寶石”放在手心,“啪啪啪”拍扁,再用手指由裡向外不斷地捏,把它捏成了一張大餅。在大餅中間放了一小團豆沙餡,再把大餅輕輕對摺,用手指小心翼翼地把邊按緊,一個半月形的艾餃就做成了。

  我把艾餃往蒸籠裡一放,哎呀,和奶奶做的艾餃差距太大了,而且,我的小艾餃立不住。爸爸說:“你的艾餃底不平,當然立不住了!”他幫我把艾餃底捏平,果然就不會倒了。我點點頭,表示學會了,就又開開心心地繼續做了起來……

  終於,一籠粉綠、可愛的艾餃做成了,奶奶把它們放在灶上開始蒸。大約過了半個小時,一股清香從蒸籠中散發出來,奶奶說:“熟了,可以吃了。”說完,她關了火,開始盛取艾餃。我則迫不及待地坐到餐桌旁,口水都快下來了。

  當一碗墨綠色、帶著艾葉清香的艾餃放到我面前時,我馬上狼吞虎嚥地吃起來——我覺得這是我吃過的最甜、最香的點心了。

  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大詩人杜牧的詩映入腦海,算算日子,今天又到了清明節了。往年的清明節,我都是與媽媽和奶奶一起在家裡包艾餃、做艾糕的。可是今天一大早媽媽就坐車到外婆家——新昌,幫忙摘茶葉去了。我只好與奶奶一起做。

  首先,奶奶在一邊準備餡料,因為家裡眾口難調,有的喜歡吃甜的,有的卻喜歡吃鹹的。所以這一次,奶奶特地準備了芝麻餡的和鹹菜筍絲餡的。而我則在一邊幫忙把艾草葉給洗乾淨了。接著,奶奶接過我已經洗乾淨了的艾草,放入一邊已經準備好了的鍋中,汆水。煮艾草時清香四溢,有一種艾草特有的香味。接下來的剁艾草的步驟裡就沒有我什麼事了,於是我便乖乖地呆在一旁,看奶奶是如何行動的,這樣以後自己也好做嘛。只見奶奶熟練地擠幹艾草的汁水,放在砧板上,拿起菜刀快速地切著,又再次放到鍋里加熱。這些動作全部一氣呵成,真是羨慕啊!什麼時候我也能做得像奶奶這樣好。之後便是揉麵團了,加入粳米粉和糯米粉,趁熱揉在一起。一邊做,奶奶一邊還告訴我,因為這樣子做出來的艾餃才會更加軟糯。最後包艾餃的過程是我做的最好的了,畢竟以前包做得最多的也是這一步。其實這步是最簡單的了,放入餡料,像包平常的餃子一樣,只不過是大一號而已。

  把包好的艾餃放入鍋中,大概蒸了十五分鐘左右,艾餃就出鍋了。不是我黃婆賣瓜自賣自誇,我包的艾餃真心不錯,不信,歡迎你隨時到我家來嚐嚐。

清明節掃墓活動的策劃方案
正月十五傳統食物有什麼
相關知識
作文感受清明節
感受清明節作文
高考英語作文關於清明節的範文3篇
四年級作文難忘清明節
感悟清明節作文
五年級感悟清明節的作文
感懷清明節的文章
讀國學經典後的作文感受
感懷清明節
小升初滿分作文感受友誼的紅楓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