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小記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老屋小記是史鐵生寫的一篇獲獎作品。那大家在讀的時候有何心得?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有所收穫。

  篇一

  今日因一學生問到相關問題,重讀《老屋小記》,便也是重溫它的精彩:

  1、“一輩子”這種東西,是要自己養的,就像一條狗,給別人養了就是別人的。【馬蹄按:***首先得宣告一下,我說這句話精彩,可沒有任何針對性!***這話聽起來似乎很刻薄,卻是至理。如今這世道,男人中有吃軟飯的;數不清的女人安於在家被老公養著,還時不時炫耀一下自己的老公如何有錢有本事,自己多有福氣。到了一旦被男人一腳踢開的時候,又大罵這世上男人沒一個好東西。唉!】

  2、他相信他不應該愛上她,但是卻愛上了,不可抗拒,也無法逃避,就像頭頂的天空和腳下的土地。因而就只有這一個詞屬於他:折磨。【馬蹄按: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不可抗拒,無法逃避,只有承受無處言說的痛苦與折磨。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宿命!】

  3、我常常一個人這樣走,一無所思,讓路途填塞時間。勞累有時候能讓心裡舒暢、平靜,或者是麻木。【馬蹄按:你痛苦嗎?你失意嗎?那麼,拼命幹活吧!】

  4、落霞把料峭的春風也浸染成金黃,空幻而遼闊地吹拂。……睜開眼,風還是風,不知所來與所去,浪人一樣居無定所。【馬蹄按:失意者眼中--不,心中--無比悽美、落寞、迷茫的景色。】

  5、力氣變成錢,錢變成糧食,糧食再交回成力氣,這樣周而復始我和K都曾懷疑上帝這是什麼意圖。【馬蹄按:這是一個艱難時代的人的生存悲劇,也是這個世上所有卑微者永遠的生存悲劇。】

  6、夢想如果終於還是夢想,那也是好的,正如愛情只要還是愛情,便是你的福。【馬蹄按:夢想雖在遠方,但只要還在,就是好的。愛情雖在天邊,但只要還在夢中,便也仍然是好的。無奈麼?辛酸麼?你又能如何?!】

  7、守望,就一定是荒唐的麼?……是呀,那是你的不能消散的心的重量,不能刪減的魂的複雜,不能訴說的語言絕境,不能忘記的夢之神壇或大道。【馬蹄按:馬蹄想哭,卻再也不會有聲音,不會有眼淚,只有心的疼痛,在無盡的歲月裡綿延。】

  8、這輩子我就信這個,許人家對不起你,不許你對不起人家。【馬蹄按:在這樣的世道,看這樣簡單的話,特感動。當然,這等同於人說的傻。】

  9、河上正是浪湧浪落。但水是不死的。水知道每一個死去的浪的願望--因為那是水要它們去作的表達。可惜浪並不知道水的意圖,浪不知道水的無窮無盡的夢想與安排。【馬蹄按:卑微者永遠都不會理解上帝如此安排世界與生命的意圖。】

  10、不管浪活著,還是浪死了,都是水的夢想……【馬蹄按:我活著,我死了,都是我的夢想。】

  拓展閱讀:老屋小記原文

  老屋,其實已經不存在了。

  我懂事的時候,父母早已另立門戶。老屋是爺爺奶奶住的,與父母住的新屋約一里路遠。

  兒時,老屋牆體就已開裂,算得上是危房了。七八年前,農村調整自留山和自留地。呈半環狀偎著老屋的那片自留山被截了一半,分給了他人。又過了二三年,老屋屋後另一半山也劃出了。老屋從此失去了依託。上高中時,中途回家,住過些日子,因為少有人住,老屋的房間地板已被竹筍拱得疏鬆,一間變成了牛圈。考上了大學,就再也沒有住過,房間差不多被竹根翻了個兒。我工作後,老屋已不經風雨,父親就把它拆了,整個兒刨成了一片菜地。陪伴它的只有爺爺奶奶親手栽的果樹了。

  老屋只能留在記憶的遠角。依偎老屋的半山坡,長滿了成片的竹林,竹林後就是成片的慄樹林。插入半空中的碗口粗的竹子,其枝葉順勢垂下,把老屋團團地圍在中央。老屋前是成排的李樹,穿插其中還有桃樹、棗樹、柑樹、桔樹、梨樹,夏秋季節,上學前後,這裡是我最有激情最飽口福的地方。李樹靠斜坡的左側有幾顆大鬃樹,青灰的鬃樹葉變成了居家的掃帚以及雨天干家活的蓑衣。老屋被團團的竹林和果樹圍在中央,像一個古舊的搖籃。爺爺奶奶健在,我就在這個搖籃裡搗亂,在這裡捉知了,爬竹杆,摘李子,打板慄,扯鬃樹葉。

  老屋前,本來有一顆要兩三個人才能合圍的樹。樹老了,受了蟲害,少了枝葉。樹中空了,爺爺從中掏出半隻筷子長的白白胖胖的蟲子,在火龕裡燒了,遞給我,我不敢接,爺爺便得意的自己吃了。這便是爺爺留給我最深刻的記憶了。

  爺爺去世後,奶奶身體一直也不好。農村的孩子早當家,姐姐那時還在讀小學,便和奶奶睡在一起,照顧著奶奶的起居。幾年後,奶奶也去世了。我便和姐姐看管那些家產。

  說到家產,其實,只是三間土房。廚房隨著爺爺奶奶的去世也便拆了。只剩下兩間臥室。另一間起先是雜貨間,後來索性變成了牛棚。到初三時,姐姐住校。讀小學的我便獨自看守這片老房。老屋第一次成為了我獨立的家園。

  老屋有多老,我並不知。爺爺奶奶健在時,一下水就滲,家裡挑水用的木桶和臉盆都派上了用場。後來了,奶奶病時,父親在屋頂掀了個蓋,用上了油氈。此後,下雨時,老屋才可以找到一塊乾淨的地方。

  農村晚飯吃得晚。往往月亮爬到了半空,我才從家裡吃過晚飯趕到老屋。我便在星星點點的夜晚或者雨夜的泥濘裡獨自走過。到老屋,雖說只有裡許的路程,對我而言,並不輕鬆。我要經過一個小山丘,路旁兩側每隔幾步就是墳丘,晚上經過就增添了幾份恐怖。還好,你總會找到小夥伴陪著你。那時便是貓和狗了。

  老屋從不上鎖。偶爾上鎖,那也是啞鎖。被釘子釘穿了底,只要有根伸進的棍就能開啟。終於有些怕,於是帶著狗和貓上路。狗和貓交替著在我的周圍。走過那個墳丘,風從身上掠過。路兩旁的灌木發出嘶嘶的聲響,隨著風搖出的影團,真好象有鬼襲來,一陣陣的寒意。身子只發緊。於是吆喝著貓狗,壯膽走過墳丘。老屋或者被夜色包裹,像一塊凝固的玄鐵;或者被冷月照著,一片清寒。

  臨近老屋,又是一關。生怕有人躲在屋中,於是扣開屋門上的搭鏈,順勢一腳把門踢開,狗便唰地衝進去,再跳回來。我才稍可放心地跨過門檻。點上煤油燈,開始溫習一天的功課,然後在不知名蟲兒的輕吟淺唱,在狗的隱隱輕吠中沉沉地睡去。

  老屋中的床貼牆而放。臨床的牆正中放著的便是自作的弓箭。箭頭是有釘子的。如果有賊,可以順勢拿起弓箭。因為有了弓箭,我便可睡得更安穩了。可遺憾的是,一直等到我離開老屋,也沒有實戰的機會實踐這貼牆而放的弓箭,不知道是慶幸還是失落。

  我就在老屋這份恐怖和興奮中走過了幾年。起初,那裡沒有電,後來即便有電了也是常停。在那如豆的煤油燈盞中,我度過了這幾年中的學習時光。在昏暗的燈光下,溫習著功課,或者一個人發呆,遐想,自己構畫著一個個美麗的故事。在風雨中,那片搖曵的竹林,感覺把我懸在半空中,似乎又給了我無比的踏實感。屋外漏過的風拂過,回頭看看牆上自己的影子,如豆的燈光飄忽著,我的影子在牆上游走。在夜色的包裹下,我意識到了自己的存在。捧著書,煤油燈的那份溫情,那股熨貼著心靈的溫情,伴我走過了那個如水的童年;也是在這如豆的燈光下,告別了我的童年時代。

  過了這麼多年,我還總記起,那如豆的燈光,以及燈火下那個懵懂的少年。讀了這麼多年書,也吃過不少苦,受過一些挫折。每當我迷茫不知所措,每當我無謂地消耗自己的青春時光時。那隨風飄忽的燈火便在我的眼前晃動,像鬼魅一樣驚得我心裡發虛。我意識到自己該做點兒什麼。如是,鋪開紙,或者翻開一本書,一股暖流在心中流過,留下哪怕如煤油燈閃過的一瞥。

  春節回家時,我都要在老屋前停留一會兒,一個人靜靜地。雖然老屋已沒有了痕跡,雖然老屋已纏滿了枯草。只有那青灰的鬃樹葉,還有那青黃的竹葉相互的輕輕拍打聲,唱著當年一樣的搖籃曲,搖曵著夢中的記憶。

  拓展閱讀:老屋小記片段摘抄

  K推著我跑,燈火越來越密,車輛行人越來越多……K推著我跑,屋頂上的月亮越來越高,越來越小,星光越來越亮越來越遼闊……K推著我跑,“隆隆”的喧囂慢慢平息著,城市一會比一會安靜……萬籟俱寂,只有K的腳步聲和我的車輪聲如同空谷迴音……K推著我跑,在我的印象中一直就沒有停下,一直就那樣沉默著跑,夜風撲面,四周的景物如同鬼影幢幢……也許,恰恰我倆是鬼***沒有“版權”而擅自“出版”了***,穿遊在午夜的城市,穿遊在這午夜的千萬種夢境裡……

  河上正是浪湧浪落,但水是不死的。水知道每一個死去的浪的願望--因為那是水要它們去作的表達。可惜浪並不知道水的意圖,浪不知道水的無窮無盡的夢想與安排。

  “你說三子,他要是傻他怎麼會***呢?”

  沒人知道他怎麼想。甚至沒有人想到過:一個傻子也會想,也是生命之水的盼望與意料之浪。

  也許只有B大爺知道:三子,人可不比誰傻,不過是腦子跟眾人的不一樣。

  河上飄繚的暮靄,絲絲縷縷融進晚風,飛散,那也是水啊。只有知道了水的夢想,浪和雲和霧,才可能相互知道吧?

  老屋裡的歌。應該是這樣一句簡單的歌詞,不緊不慢反反覆覆地唱:不管浪活著,還是浪死了,都是水的夢想。
 

幼兒教師讀後感範文
一定要爭氣讀後感
相關知識
老屋小記讀後感
小學作文竊讀記讀後感
小學生昆蟲記讀後感作文
三年級小學生日記讀後感
小窗幽記讀後感
小石潭記讀後感
文言文小石潭記讀後感
小說湯姆索亞歷險記讀後感
西遊記讀後感小學六年級作文
昆蟲記小學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