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長的苦惱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9日

  《班長的苦惱》是一首敘事詩,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班級裡的故事。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教師必須關注學生學習的獨立性。由於《班長的苦惱》這一課是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因此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比較注意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時間獨立思考和學習。比如,在初讀課文時,就讓學生藉助兩個問題:“這首敘事詩中寫到了哪些人?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去嘗試感知課文內容,從而能夠簡要地說說課文大意,理清課文的脈絡結構。

  ***一***初讀課文,瞭解大意,理清脈絡。

  瞭解課文內容,是閱讀教學的基本目標。本單元的課文,在預習的時候,就要了解課文的大意。課堂上,我請學生自讀課文,讀完後想想:這首敘事詩中寫到了哪些人?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這是在初讀的基礎上去感知課文內容。而後,在集體交流這兩個問題的基礎上,用規範而簡潔的語言串講課堂板書,就是課文的大致內容了。在交流的過程中,我關注學生語言表達的規範,但並不苛求回答的完整。因為這裡只是要求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話簡單表達對課文內容淺顯的瞭解。在瞭解課文大意之後,教師通過引述板書,理清了課文內容的脈絡結構,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也為接下來的把詩歌改寫成敘事文做好了準備。

  ***二***以讀為主,層層深入,訓練語言。

  閱讀教學必須以讀為主。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力求引導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反覆讀文,讓他們每讀一次都能有所收穫,培養其邊讀邊思考、邊讀邊圈畫的學習習慣,促進思維的發展。

  本課教學中,我是這樣安排讀文的:一讀時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嘗試讀通課文,以達成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常規要求,並通過交流兩個問題,瞭解課文的大致內容。二讀時,分讀課文第2、3、4、5小節,通過帶著不同目的的多種形式的讀,說說大喬欺負小苗,同學找班長評理,班長如何裁決的具體內容。三讀時,引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體味班長的“苦惱”,從而感悟詩歌蘊涵的道理。

  整個閱讀教學,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培養語感,感悟中心,使文道得以有機統一。

  篇2

  《班長的苦惱》是一首敘事詩,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班級裡的故事。這位班長放棄原則、徇私舞弊,辜負了大家的信任。全班同學不約而同地與他絕交,使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惱之中。

  這首詩的作者以生動、有趣的語言,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平等,身為班長也要公正、無私地處理問題。

  本課作為學生自主閱讀的課文,內容淺顯明白,語言通俗易懂。教師無須作過多的講解,學生完全可以自己閱讀理解,體驗詩的情感。同時,本課又是一首敘事詩,教師可以把它作為一個訓練載體,藉助詩歌內容進行寫作指導,教學生把這個故事改寫成一篇敘事作文。這樣,既把思想教育融入了寫作中,又為下一階段複述課文做起了準備。

  篇3

  1、讓學生成為獨立的學習者。

  《班長的苦惱》三下語文教材中學生自主閱讀的一篇課文,由於本文作者柯巖所寫的題材是小學生們所熟悉的校園生活,因此理解並不是問題。教師趁此機會,可以去關注學生獨立性學習能力的養成。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比較注意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時間獨立思考和學習。比如,在初讀課文時,就讓學生藉助兩個問題:“這首敘事詩中寫到了哪些人?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去嘗試感知課文內容,並且結合課文插圖,依據人物的神情,判斷人物角色,從而能夠簡要地說說課文大意,理清課文的脈絡結構。

  2、 讓學生成為成功的寫作者。

  把敘事詩改寫成一篇敘事作文是一個重要的語言訓練,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學生必將有一個從不會到有點會,再到大部分會的學習過程。因此,我的教學方法是從扶到放,利用課文語言,抓住關鍵句子,在實踐中進行說話訓練。這裡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抓住一連串表示動作的詞語進行說話;有按照提示展開想象說話的:假如你是班長,面對大喬無故欺負小苗,當時你會如何處理這件事情?後來對於班長包庇好友,不秉公辦事時,你又會有些什麼想法呢?起先說一句話,而後再連成一段話,進行全文的說話訓練。起先的扶持,是為了後面的獨立。最後,不少學生自然而然地將這些說話訓練的內容連貫起來,抓住起因、經過和結果把這件事情說完整、說清楚、說連貫。當他們把所說的內容用通順、規範的書面語言寫下來,這就是一篇敘事作文。這一過程中,學生不知不覺地成為了一名成功的寫作者,同時又形成了明辨是非的處事觀念。

走遍天下書為侶課堂反思
擺的研究課後反思
相關知識
班長的苦惱教學反思
幼兒園小班冬爺爺的禮物教學反思_2017小班冬爺爺的禮物反思
串並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教學反思
天鵝的故事教學反思隨筆
蘇教版天鵝的故事教學反思
生物多樣性的意義教學反思
生物與環境的關係教學反思
蘇教版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反思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
難忘的一課教學反思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