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家鄉的優美散文欣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家鄉,離開這個地方後,才知道這裡是家,非常想念,想家,家想,謂之家鄉。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篇一:柳林我美麗的家鄉

  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巍巍呂梁山,滔滔黃河水,養育了勤勞善良的柳林人。”柳林位於呂梁山西麓,群山環抱,物產豐富,風光旖旎,是西部發展中蓄勢待發的寶地。

  走進柳林,你首先看到的是柳林的青山綠水、秀麗風光。這裡有一條神奇的河,河水清澈見底,猶如一條銀色的紐帶穿城而過,蜿蜒流經四十里,即使在寒風凜冽的冬天,河面不但不結冰,反而冒著嫋嫋的熱氣。

  一群群鴛鴦在河面上游來游去,三五成群的人們在岸邊忙著洗衣服,清河也因此遠近聞名,被人們稱作“四十里鬥氣河”。在縣城的北邊,蒼松翠柏中掩映著一座始建軍於唐代的香嚴寺。寺廟的建築至今儲存完好,古色古香,莊嚴神聖。柳林在歷史上是連線秦晉的一個重鎮,明清時期,這裡商賈雲集,尤為鼎盛,有“小北京”之美譽。所以在縣城裡至今仍有一條街道,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展示了柳林深厚的文化底蘊。

  走進柳林,你會喜歡上盤子會、轉九曲、扭秧歌等民俗文化。每當正月十五,每隔幾十米或幾百米,你就會看到一個形似舊式建築的木製閣樓,有一層的,也有兩層或三層的。雕樑畫棟、飛簷碧瓦、工藝精湛,柳林人稱之為“盤子”。盤子內貢著許多用面蒸成的栩栩如生的貢品,點著蠟燭,插著香火,裝點點著彩燈。盤子前還一定會有一個用炭堆成的火爐,熊熊燃燒的爐火預示著人們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在一些特別大的盤子後面,還有著方方正正的九曲黃河陣。你走到裡面,會覺得自己彷彿置身於一個迷宮之中,不論你怎麼走,你走的路線始終都不會重複,這就叫“轉九曲”。轉完了,人們就會覺得自己無論幹啥事,都會一帆風順。

  在盤子附近,總會有一群扭秧歌的人。有鼓子秧歌、有傘頭秧歌、有水船秧歌……人們把臉畫成十分誇張的樣子,穿上五顏六色的衣服,手裡拿著各式各樣的道具,依據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舞動胳膊,扭動身體,臉上洋溢著笑容,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走進柳林,你會吃到碗團、芝麻餅、大紅棗等美味的小吃和土特產。它們都是柳林人走親訪友的必備佳品。漂泊在外的柳林人回到家裡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跑到碗團店裡吃幾個碗團方可過癮,這足以看出柳林人對碗團的喜愛之情。就連外國友人吃過這些小吃和土特產後,都會豎起大拇指連聲說:“Good,verygood.”

  走進柳林,你會感受到柳林日新月異的變化。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如:縣委大樓、文化大樓、煤炭大灑店等,都成為柳林的標誌性建築。

  當然,在這些高樓大廈中間也不乏一些舊時民居,這也為柳林這幅水墨丹青畫卷增添了歷史的一筆。

  三晉一流,全國百強,轉型跨越,勢不可擋!柳林正以它矯健的步伐走在改革發展的大路上。

  篇二:眷戀家鄉

  文/王亮

  每每有人提及家鄉,說到江蘇,常我讓想到家鄉江蘇宿遷。想到去年回鄉省親情景與感觸,事隔年久依然清新。

  一踏上家鄉宿遷的土地,就猶如久別的兒女踏進了往日曾與父母居住的庭院,眼前的一切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灰瓦紅牆沒有被歲月磨礪的難以辨認,先前的小樹已然華冠蔽日無法找尋兒時曾經刻下的刀痕。變了,是變了!分明又遺有舊顏。心中多的是變的驚喜,略略又有找不到當年老石磨的惋惜。風燭殘年的大爺,兩繽染霜的小姑,淚流滿面。鄉情,猶如家鄉的洋河酒久違多年卻依然甘洌醇香,一如從前。

  家鄉情結,不是每個人都有的,眷戀家鄉的歷史文化一草一木,是緣於曾經在這片土地上幸福的生活過。

  站在宿遷京杭運河橋上,看著浩浩湯湯遠去的河水,看著鳴著汽笛從橋下緩緩駛出漸漸望不見蹤跡的商賈船隊,想到了當年隋煬帝揚州看花乾隆六下江南巍巍壯觀的船隊曾經從這駛過。不勉思緒翩翩,撫今思昔,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在今天在這裡依然綻放著璀璨的光芒。

  在霸王故里公園,看著霸王項羽當年手植的古槐依然煥發著生命的色彩,想到了波瀾壯闊楚漢戰爭曾在這裡發生。又籍此想到鄰縣沭陽虞姬的家鄉,想到霸王別姬的悲歌。

  家鄉懷古,多少豪情,激盪心懷。

  吊憑完歷史遺蹟,再看看蒼山碧水間鄉親熱情的笑臉,聽聽濃重的鄉音。對家鄉的熱愛便悠然自心底緩緩牽出,綿綿不絕,頃刻瀰漫整個心胸。家鄉,您的兒子怎能不對您深深的眷戀。

  篇三: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碧江西畔。一想起我的家鄉,就使我心花怒放,久久不能平靜,那裡有我的家、我的親戚、朋友,還有我的同學。她儲存了我天真爛漫的童年,那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清澈的溪流、平靜透徹的小河給了我現在多少遐想和怡愉、關切和希望,每當我靜靜的思念時,就像回到了久別的家鄉和幼稚的童年,就是在夢境中也能使我心曠神怡地想入非非,彷彿又年青了幾歲,身心飄然若仙。

  碧江市西郊,我的家就坐落在這裡,一個二進院落式房屋,共22間,前進為平房,堂屋***客廳***一間,東西正房各一間,東西偏房各一間,東西廂房各一間,南房各二間,東西正南房中間為過道;後進堂屋和東西兩間正房為二層樓房,共9間;東西偏房各一間,兩間廂房連著前院後房。後院中央一棵大樟樹,那是夏天乘涼的極好場所。整個小院坐北朝南,背靠小山丘,屋前有一塊菜地,房屋四周種著竹林和樹木,綠林外是一條三米寬的壕溝,溝裡是流動的山溪,水深差不多一米,自家在裡面養了不少魚蝦,溝兩旁長滿了花草,以山茶花、刺玫瑰、映山紅、梔子花、山菊花尤為最多,花開花落,香漂四季,芬香襲人;溝外就是山地和田野,常年綠綠蔥蔥。我家離城不遠,走500米過河就是碧江市。

  碧江市,那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東、北面是高山峻嶺,南面是丘陵,西邊是一條橫穿北面大山寬闊的桃花江,南北通道只有沿江在懸崖峭壁上挖的公路,古時為棧道。碧江城是以木結構建築為主的古老城市,房子都是二、三層以上,最多五層;也常常可以見到院落式的房屋和小巧的蘇州式園林公園;這裡所有的建築物都沒有圍牆,只是以一片綠地或一兩排樹木隔開。但這裡從來沒發生過偷盜事件,也沒有扒手,就連警察都沒幾個,他們只是幹些戶口和車輛登記的事,不必忙於對那些絕對遵守交通規則的市民和車輛,紅綠燈就是他們無言的指揮。街道不很寬,兩邊種著樹和花草,馬路大都是大青石鋪成,幾條主要街道才是柏油馬路;有的街道伴隨著九曲十八灣的小巧玲瓏、別緻的公園,公園大多為福利事業,不收取門票。每條街道的一邊都伴隨著小河流水,河水只有一人來深,都是由附近引來的山溪,乾淨而清澈,沒有誰往河裡丟倒垃圾或汙水,乾淨的河水流經城市後注入美麗而清靜的桃花江。小河一般四五十米寬,河堤斜面上長滿青草,河岸上種著花草和蔥蔥郁郁樹木,每一百米就設立一張石椅,有的地方還有石桌,以供市民遊樂;小河上橫跨著各式各樣的拱橋,拱橋上樓臺亭閣各異,拱橋有石頭的、有木頭的;亭閣上繪著花鳥人物、古代故事;小船在較寬的小河裡通行,尤如流動的家庭,河中水族眾多,常見魚群游來游去、跳躍起舞。

  城市四周都有古城牆,古城牆高大雄偉,東西南北四座大城門,兩大城門之中又有一小城門,共八座城門,取四通八達之意,城牆絲毫沒有受到破壞,跟萬里長城一樣高,稍窄一些。遠遠地你就可以看到城牆上的閣樓和箭樓,閣樓和箭樓全是古式,上面雖長了一些小草,但卻是市民觀景的絕妙去處!城外邊是一條圍繞城牆的護城河,護城河寬100米,最寬處可達150米。原城門外的吊橋都換成了石拱橋。這座城不同於其他城的獨特地方是,城牆內還有一條50米寬的護城河,可謂這座古城是固若金蕩,就是成吉思汗都沒有攻下過。不論哪個朝代,這裡的百姓如果不是歸順,誰也別想拿下這座城!城外就是郊區,城市北邊和東面是大山,尤其是北面高山,高達3000多米,終年油綠油油的,樹木高大,林中春天花束朵朵,夏天涼風習習,秋天野果遍地,冬天清泉川流不息;山中野物成群,飛禽遍佈,人們常常可以見到一些小動物在城邊玩耍。

  由於城市防守嚴密,易守難攻,自古少戰亂,少傷亡;也因為城市發展面不大,財物取之有限,漢朝時,一個縣令看到這個現實,防止資源過度開掘和消耗,就下了一道城市令:規定城裡人每戶四世同堂不能超過八人,三世同堂不能超過六人,生育夫婦只能有一到二個後代,無後代不許收養;同胞二男之中大男留守家業,二男入贅女家;如果家有二女亦如此,嫁大留小,婚配年歲21到三十之間。這一條縣令很快影響到周圍鄉村!所以自古城裡城外人口都不密,勞動力豐富,男女、老中青人口比例正常,由於這裡山水好,人都長的很美;人們經商、作業都有,鄉下人每天都來集市自由買賣,逢一、十五為大集市。人們終年忙碌著,偶爾在城中還可以見到一小塊菜地;城市交通不多,汽車也很少;人口比較稀,外地人來這裡很少;為了保護清靜的環境,市政府不提倡建旅遊區。城裡設有小學、中學;還有所唯一的大學,學生來自本地,畢業後服務於本鄉各行各業。

  經濟浪潮衝擊著中國大地時,家鄉也沒有受到負面影響。當改革開放初期,有人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不正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口號時,市政府認為:一個人靠自己勞動而不依賴剝削別人的剩餘勞動價值是不可能很快致富的,這個綱領只會導致人們過於向錢看而不擇手段弄錢,引發社會一切醜惡現象,人們思想變亂、變舊、變反動;一致決定:走社會主義共同致富道路!這樣,在中國各地發生的一切社會醜惡現象就擋在了城牆外、消滅在原野的郊區,百姓們思想穩定,加強了共產主義道德理念,政府驟步引進新技術、新裝置,人民的生活同樣高速發展著。沒有富翁、沒有貪官,人們沒有埋怨,人民群眾心裡平衡。

  城市西邊寬闊的桃花江終年川流不息,碧綠的水面上常常躍起一條條銀白色的魚。這裡規定:不到過大年大節時,不許在江裡捕魚。城市北面地形十分複雜多樣,江岸幾百米長沒有任何通道,只有陡峭的絕壁和鳥都站不穩的岩石青苔;下雨天,你會看到絕壁上山洞中的水直接傾瀉在江中,形成一匹白布式的瀑布;城市東邊的森林、田野、山嶺和深谷縱橫交錯,還可找到溶洞;西邊沿江岸一片片竹林、樹林。大江中冒出來的幾個不相連的、高高聳立的小島總是給人們以清幽平靜和美麗壯觀的感覺,島嶼常年油綠,生長著茂密的叢林和灌木;島上沒有人住、沒有開墾,因為那是特意留給鳥類和其他動物的家。

  城西緊靠江邊,江對面有廣闊的田野,農民終年在地裡勞作,種有稻穀、荷藕、棉花、花生、油菜等作物;水果以桃、梨為主,茶葉產量也很高;如果你去那裡,會看到處處都有桃樹;一到春天,到處是粉紅粉紅的一片片,成群的蜜蜂在花叢中飛舞忙碌著;桃花江就是由此而得名;另外還種有梨、杏、桔、柚等。

  江面上沒有架現代化的大橋,還是古代儲存下來的一座大木橋,橋的中間為吊式起放,一到夜晚,就將吊橋吊起。沒有火車通過城市,鐵路和車站都在西邊江岸,火車南來北往只有燧道可通行,別無他路。

  城市東南邊建有城市汙水廠和一座天然氣工廠。城裡人從來不用燒柴和煤,都是用的天然氣。這裡的天然氣不是外地輸來的,科學家經過充分論證後,地質人員打深井從地底下冒出來的。人們洗澡用熱水一般都採用太陽能和地熱能。而農民們則家家都建沼氣池,做飯照明都用沼氣這一清潔能源。

  這裡沒有汙染,生活和城市垃圾都及時得到了處理和利用,政府禁止使用塑料製品做包裝和一次性用品,包裝必須可以回收或能很快腐化,人們從不追求虛偽的外表包裝,所以城市裡一年四季都很乾淨。

  家鄉的這一切,似乎都有一些古老的氣息,這也正是我最愛她的地方;我的家鄉雖山水相映,但並不是與世隔絕的世外桃園,人們上北下南,與祖國各地都有往來,人們就像鳥兒一樣從這裡飛出飛進。
 

描寫婚紗的優美散文精選
關於回憶青春的精美散文
相關知識
描寫家鄉的優美散文欣賞
描寫家鄉的優美散文賞析
關於描寫家鄉的優美散文
有關描寫家鄉的優美散文
描寫家鄉的感人散文欣賞
描寫夏天的優美散文欣賞
描寫夢想的優美散文欣賞
描寫友情的優美散文欣賞
描寫白雲的優美散文欣賞
描寫童年的優美散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