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成功祕訣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每一年高考之後的狀元都是人們非常關注的熱點,關於高考狀元是怎麼獲得成功的話題也是人們所關注的。那麼高考狀元成功祕訣是什麼?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高考狀元戰前祕笈語文―――廣攝取、活應用

  平時隨身帶有幾個小筆記本,其中兩個就用在語文方面。一個是專門的字、詞集錦,一個是文摘集錦,另外,每晚睡覺前他長期堅持看3~5條成語……“直到後來我才發現這些積累對我有多重要。因為我在高考中,前三道考查語音、字、詞、句的大題中,自己一分未失。”山東省語文單科第一名王偉英語―――薄弱之地集中攻克

  不要整套地做題,要針對薄弱的地方集中加強,並且要更加科學。“沒多少時間了,大量練習閱讀理解感覺用處不大,單選、改錯和寫作短期補習的效果要好些。”關於高考的作文,如把高考中可能出現體裁的範文背幾篇,記住語言風格和文章結構,對答作文題是有幫助的。

  2004年陝西外語狀元張筱月作文―――以平常心態,做非常作文

  高考前:力求知己知彼,考試時:藐視題目+重視題目,在考試寫作文的時候,應該以平和的心態來寫,這樣寫出來的東西就會顯得大氣,給人波瀾不驚的感覺,老師也會覺得舒服,如果觀點太尖銳或詞句太過華麗,就會顯得太沉或太浮。

  2004年高考海南文科狀元張宇寒數學―――手到熟成,自有感覺

  多做題對於學數學十分必要,但一定要做透。高考前,她做了兩套數學題,一套大概有10多個專題,每個專題都是厚厚的一本。做完後,把一些做錯的題或是覺得解題解得十分巧妙的題寫在筆記本上,增強記憶。她覺得,每天都要堅持做一點數學題,否則的話手會生疏,感覺就回不來了。

  篇二:語文高分祕訣

  王偉: 2004年畢業於山東省萊蕪市鳳城高中

  高考總分:687分 語文單科成績:144分

  錄取院校:上海交通大學

  “沒想到,昨天我還是個向別人‘取經’的考生,今天就變成了一個傳授經驗的過來人。”

  一開始,王偉就擺明了他的態度:“其實,一番經歷,成功的人說出來就是經驗,失敗的人說出來就是教訓。因此,我只是在這兒同師弟師妹們分享一下我的經歷罷了。” 看得出,王偉是一個非常謙虛的人,並且他的話還有一番哲學的味道。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剛進高三時,王偉被分到了學校的實驗班,班上高手如雲。那時他的語文每次考試成績總是在100~110分之間浮動,他意識到這樣的成績在高考中對他不利。因此,在平時他就有意識地把語文放在優先地位,也為此制定了學習計劃。

  在實施計劃過程中,王偉主要還是跟著老師的節奏走。第一輪複習主要是回顧課本,掌握基礎知識。“這一階段一定要做到紮實,老師佈置的任務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如果將任務拖到第二輪複習,那就麻煩了。”除了跟上老師複習的進度,王偉自己還另有“獨門訣竅”。他平時隨身帶有幾個小筆記本,其中兩個就用在語文方面。一個是專門的字、詞集錦,將平時所見的容易誤讀的字和容易望文生義的詞語主要是成語全部收錄,然後利用晨讀大聲朗讀以加強記憶;一個是文摘集錦,專門收集一些俗語或從報刊中摘錄一些他認為比較好的文章、段落、句子等,如果摘錄的東西太長,就把它裁剪下來貼上到本子上,晚上睡覺時躺在床上拿出來翻翻,這樣既可以記憶也可以催眠。

  另外,王偉躺在床上還要做一件事,在他的枕頭邊長期放了一本成語詞典,每晚睡覺前他都要看3~5條成語。他說,不要認為每次看得少,一旦長期堅持下來,一年就會記住1000多條成語。

  “直到後來我才發現這些積累對我有多重要。因為我在今年高考中,前三道考查語音、字、詞、句的大題中,自己一分未失。”

  文言文:硬骨頭天天啃

  說到文言文,它在語文試卷中雖然只佔20分左右,卻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很多考生一提到文言文就害怕三分,因為古代社會的語言習慣與現在有很大區別。而王偉對付文言文也有自己的方式。他講究的也是積累,按他的話說就是平時要多翻翻文言文字典。他認為,很多學生覺得文言文難,就是難在一些實詞和虛詞上。其實,對於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沒必要求全,只要能掌握考試大綱規定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以及一些特殊的例句即可。

  王偉說,其實考試大綱中要求掌握的文言實詞和虛詞也不多,2004年要求掌握的文言實詞有100個左右,而文言虛詞只有18個,如果再把這些分攤到每天去學習的話,量就很小了。並且王偉這樣做了。

  這樣的堅持讓王偉在平時考試中的出錯率大大降低,在進入第三輪複習之後,文言文選擇題部分他每次保持全對,就是在高考中文言文閱讀的選擇題部分也是一分都沒溜走,並且整個文言文部分只丟掉了一分。

  大語文:廣攝取 活應用

  語文無處不在,生活的各個領域都離不開,所以王偉在語文的學習中很強調大語文觀,他很注重廣泛攝取,形成一定的積累,然後試著靈活應用。他說,大語文觀要我們平時學會注意周圍,其實周圍有很多我們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而這些往往就在於你經意與不經意之間。比如校園內張貼的一些名人名言、電視或廣告牌上的廣告詞等,這些都可以去留意並形成積累,以備用時之需。

  王偉平時的“留意”也沒讓他白費精力,就在高考前學校的一次模擬考試中,有一道題是要求考生給書店或商店或食堂擬一副對聯。如果王偉要全靠自己去想去編的話,一是時間不允許他多想,二是自己想的未必就能得高分。當時王偉就想起了自己有一次在逛一家書店時看到過的一副對聯,而題中不是就有書店嗎?所以他就把那副“學富五車地,才高八斗院”的對聯給搬了上去,最後還得了個滿分。在今年的高考語文試題中,有道考題的上聯是“祖國江山好”,要求考生寫出下聯,王偉當時很快就對出了“人民生活甜”的下聯,此題12分,他拿下了11分。

  作文:鳳頭豹尾還求新

  雖然王偉的語文取得了144分的優異成績,但他還是有遺憾。他說作文字來就是他的強項,但遺憾的是他僅以一分之差未能獲得滿分。

  對於作文,王偉自然也有“勝經”一套。他說,作文是語文考試的重頭戲,也是很多同學不易得高分的部分。老師常常講作文的注意事項,可別輕視這些事項,它們往往是作文制勝的法寶。首先,要重視卷面,即要書寫工整——書寫潦草是作文的大忌,出現這種情況,閱卷老師在心中給你扣掉的印象分可能不止5分,甚至是一個檔次的問題。其次,掌握好文章的兩頭——鳳頭,短小精悍;豹尾,剛勁有力。在平凡中力求創新,多運用一些名言名句,多運用一些修辭會令你的文章增色不少。最後,還要注意文章標題的製作,標題不可太俗氣,這樣會令人覺得你水平一般。平時多模仿一下報刊上的優秀標題,必要的時候採用拿來主義,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除此之外,經過高三一年對語文的學習,王偉還總結了三點經驗。一是堅持。高三一年的複習非常枯燥,尤其是語文,讀、寫、背是永恆的主題。沒有堅強的意志,想學好語文是不可能的。惟有持之以恆,將自己的各項計劃按時完成,最終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二是重視寫的作用。古人有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寫可以加深記憶,充分利用大腦的各種感官,在做到心腦手統一的同時,也可以起到預防錯別字的作用。三是聽老師的話。這一點好像是教小孩子的口吻,許多同學不以為然,老是有自己的一套,全然不顧老師的計劃。其實,這種做法有時是捨本逐末,因為老師的經驗比我們豐富得多,該學什麼,該怎樣學都是經過仔細琢磨後才形成的。

  篇三:高考狀元成功祕訣

  北京市文科狀元史小楠畢業於北京四中,去年考上了北京大學,她對如何學習英語、語文、政治等課程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在考前回家複習這段時間,我每天要做20分鐘的聽力練習,這對平時保持一種聽的狀態很重要。”她說,如果把聽力練習放幾天,就會發現聽力水平大幅度下降。另外,史小楠的老師在高三時提倡書蟲式的閱讀,即每週閱讀一本英語書,寫一個故事梗概,強迫自己閱讀。語法在平時隨著老師的講解走,考前應該能夠節省很多時間,不用再背了。

  語文就是抓基礎,打好基礎總體分數就不會太低。作文平時要積累素材,“按老師的說法就是高考之前頭腦裡要裝有50個例子。”史小楠介紹:“這樣不管考試時出哪方面的題,都可以找到相應的例子用在文章中,而這些例子可以從《讀者》、《文摘》等各類書報雜誌上看到。”

  史小楠複習政治分為四步走:先背知識點,然後再提取一相框架,在頭腦中把這些知識結構系統化,再往裡填充內容。然後做了十年的高考題,主要是大題,研究正確的答題結構。在高考前一段時間開始上熱點。

  歷史主要是背書。“五本書,知識量非常大,知識點也非常細小,一個字一個字地背下來顯然也不可能。我就是翻書,翻了很多遍,有一個模糊的印象,做題時能做出來,但不像有些考生能清晰地背出來。我就是保持有一個印象,然後做總結,思路就比較清晰了。高考前主要就是做題了,依然做了十年的高考題,溫習了知識點。”史小楠說:“地理比較重要的是識圖能力。把圖識清楚了,比如區域地理,我還把那些世界的、中國的輪廓圖影印下來,再分河流、山脈、島嶼分類填在圖上。甭管以後考卷上出現什麼圖形,我頭腦中都會有個快速反應。”

  點評:史小楠各科的學習方法,我感覺都有獨到之處。比如高考作文,很多同學有想法,有創意,有觀點,但是缺乏有說服力的論據與事實。因此,作文寫得比較空。如果考生腦子裡裝有幾十個例子,可以很好地避免這種現象。因此只要刻苦學習、方法得當,心態好,高考一定能夠成功。

  報志願別眼高手低

  海南省文科狀元項尹也成功考上了北大,他最後幾次模擬考試成績並不理想,但當時認為不管是什麼學校,符合自己興趣的專業就行了。

  “我們有的同學在報志願時犯了眼高手低的錯誤,有的學校不去,像農業類的、林業類的、礦業類的,還有非北京、廣州、上海的不去,所以他們選擇學校的時候限制就非常的大。”項尹說:“另外一點就是他們並沒能從本身的興趣和專業的要求去考慮,僅僅是從社會上的熱門,能賺錢上考慮得比較多。”項尹認為,不能正確分析自己優勢而報考志願的人,經常在最後分專業的時候,沒有分到理想的專業。

  項尹認為報考志願最關鍵的依據是分數。“我在最後幾次模擬考試時,成績並不是很理想,我也不是學校最拔尖的學生,當時我的心態很好,我覺得不管是什麼學校,只要能夠給我提供一個真正的學習環境,符合自己的興趣專業,就足夠了。”

  項尹最終選擇了北大,是因為他當時的高考分數已經是海南文科第一,另外,還從兩方面考慮:一是專業本身,今後就業方面比較寬鬆。二是自身興趣所在,項尹政史地綜合方面比較強,所以選擇了法學。

  點評:項尹在高考前的幾次模擬考試中,成績並不理想,成績往下滑。她做了相當好的心理準備,如果成績達不到北大標準,其他學校也可以,只要能為她提供一個學習環境,碰到自己喜歡的專業就可以。

  我覺得項尹同學根據考試分數的變化,對自己要上學校的選擇有所變化,是符合實際情況的。高考主要以分數來錄取。如果孩子的分數離重點大學的提檔線相差很遠,這段時間,父母應該考慮從孩子實際情況出發,調整將來報考專業。

  “高考前我過得很愉快”

  黑龍江狀元鄭蓮說,自己在高考前過得非常愉快,沒有太大壓力。

  “能考出這麼好的成績,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我的心態非常好,沒有太大壓力。”她介紹,高三時我不像別人那樣熬夜,我把能夠利用的時間調整得非常周到,按時睡覺不緊張,學習效率才會提高。

  考前幾天鄭蓮的老師也不再讓學生複習太多,特別不讓學生再接觸以前沒有複習到的那部分。“我認為這非常有道理,到臨考前,沒有人可以完整地的把所有東西都搞好,所以臨考的時候不要去想那些沒有複習的東西,否則只會給自己帶來很大壓力。”她說。鄭蓮的學校平常學習時間非常緊,高中安排的晚自習到22點,但是考試之前一週晚自習調整到了18點半,這樣晚上休息就比較充分。7月6日一下午鄭蓮都在看電視,晚上進行短暫複習後睡得很好。

  在高三時,鄭蓮的父母從來不給她施加壓力,甚至有時母親會告訴她,不要搞得自己太緊張、太累,考不上第二年還能再考,鄭蓮認為這樣很好。如果考得不好的時候,很多人都來問這問那的,會感到壓力大增的。

  點評:鄭蓮同學能夠保持這樣的心態,與她善於學習有很大關係。她不像其他同學那樣開夜車的辛苦學習。可以想像一個人會利用時間,把功課學得非常好,效率非常高,與一個不會利用時間、整天不休息的學習,心態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考閱讀文章
高考語文閱讀文章真題
相關知識
高考狀元成功祕訣文章
勵志演講高考狀元成功經驗演講
提高薪水的成功祕訣
高考狀元怎樣學語文
高考狀元父母六大成功經驗
關於高考狀元的四大家教祕笈的揭祕
高考狀元學習計劃制定
高效的高考狀元學習時間
關於高考狀元勵志故事
高考狀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