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張燕的祕聞趣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誰是三國中被忽視的一個蓋世山賊?趕緊一起來看看下面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看完本文也許你的疑問就有答案了。

  :

  說到張燕,大家對他的印象可能僅僅是演義中的一句“黑山賊張燕引軍十萬來降,操封為平北……”或是三國志二公孫陶四張傳中寥寥二百字的記載。可能絕大多數人認為他僅僅是山賊而已。今天問閒要說的是:張燕也是漢末爭奪天下的蓋世英雄!

  張燕,常山真定人也,本姓褚。黃巾起,燕合聚少年為群盜,在山澤閒轉攻,還真定,觽萬餘人。博陵張牛角亦起,自號將兵從事,與燕合。燕推牛角為帥,俱攻廮陶。牛角為飛矢所中。被創且死,令奉燕,告曰:“必以燕為帥。”牛角死,觽奉燕,故改姓張。燕剽捍捷速過人,故軍中號曰飛燕。我們可以看到,張燕確實從山賊起家,這也是史家貶抑他的原因。張燕爭霸天下的過程中,其主要對手是河北袁紹。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這一段:“ 從事沮授說紹曰:“弱冠登朝,則播名海內;值廢立之際,則忠義奮發;單騎出奔,則董卓懷怖;濟河而北,則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觽,威震河朔,名重天下。雖黃巾猾亂,黑山跋扈,舉軍東向,則青州可定;還討黑山,則張燕可滅;回觽北首,則公孫必喪;震脅戎狄,則匈奴必從。橫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擁百萬之觽,迎大駕於西京,覆宗廟於洛邑,號令天下,以討未復,以此爭鋒,誰能敵之?比及數年,此功不難。 ”

  問閒一向認為這與官渡之前的那一段可以稱為袁家的《隆中對》。袁紹一生就奉行此策略。其中把“黑山”列為與公孫瓚同等的大敵。況且張燕活動於冀州山區,更是心腹之患。而沒有最終消滅張燕,不失為袁紹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1取得合法地位。張燕羽翼漸成後“靈帝不能徵,河北諸郡被其害。燕遣人至京都乞降,拜燕平難中郎將。”也就是說,實際上張燕這時已經靠手中武力,取得了東漢政府的承認,正式成為了地方軍閥割據勢力。在漢末群雄中,早於他的可能只有劉焉***當然,不可否認其活動方式仍具有山賊性質。

  袁紹傳中有這樣一段“紹到,遂屯斥丘,以陶升為建義中郎將。乃引軍入朝歌鹿場山蒼巖谷討於毒,圍攻五日,破之,斬毒及長安所署冀州牧壺壽。遂尋山北行,薄擊諸賊左髭丈八等,皆斬之。又擊劉石、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等,皆屠其屯壁,奔走得脫,斬首數萬級……”“長安所署冀州牧壺壽”為什麼會在張燕軍中?就是因為張燕具有合法地位,而大家都知道,長安的漢政府由李傕郭汜控制,他們與袁紹是政敵,在他們看來,竊據冀州的袁紹才是賊,因而想借張燕的力量攻打袁紹。張燕也樂得有這麼個正統名分。

  2聯合公孫瓚,就中取利。袁紹讓渤海太守於公孫瓚之弟公孫範,問閒認為,不是象所說的懼怕公孫瓚。公孫瓚是既定的頭號大敵,怎麼可能反而去助長他的勢力?其用意問閒認為是讓公孫瓚去替他抵擋當時氣焰正盛的青徐黃巾軍,期待他們兩敗俱傷***夠黑的***。公孫瓚也不是第一回當這種冤大頭,當初取冀州時就被袁紹利用過。本來這確實是條不著痕跡的妙計。但公孫瓚也真厲害,大破黃巾,勢力大張,圖取冀州。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張燕見狀,聯合公孫瓚。接下來就是著名的界橋之戰,此戰可說是北方形勢的轉折點。張燕也看到了這一點,據記載:“袁紹與公孫瓚爭冀州,燕遣將杜長等助瓚,與紹戰,為紹所敗”說明二者已經建立了正式的政治軍事同盟。因此在這種關鍵戰役中,張燕不可能不出兵作戰。然而,為什麼不出重兵?其實原因很簡單,前面已經說過。公孫瓚也是位志在天下的英雄,早就預先安排了自己的冀州刺史,此戰若勝,將吞冀州,這也是志在冀州的張燕不願看到的。因此在這種錯綜複雜的矛盾下,二者的同盟也僅僅限於互相救援,不可能通力合作。

  後來公孫瓚敗,求張燕救而不及,說明他們的同盟一直維持到最後。3直接衝突。公孫瓚死後,張燕與袁紹的矛盾更加激化,展開直接軍事衝突。

  張燕簡介:

  張燕,本姓褚,生卒年不詳,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東漢末黑山軍首領。張燕剽捍,敏捷過人,軍中稱為"飛燕"。官渡之戰時投降曹操,被任命為平北,封安國亭侯。死後其子張方襲爵。

  張燕原名褚燕。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褚燕聚集了一幫少年為強盜,在山水間轉戰出擊,待回到真定時,部眾已經達到一萬多人。中平二年***185年***,當時博陵***今河北蠡縣***人張牛角也聚集起一夥人,自稱,與褚燕合兵一處。褚燕推舉張牛角為首領,進兵攻打癭陶***今河北寧晉縣***,張牛角被流箭射中,身受重傷,臨死之前,命令他的部下尊奉褚燕為首領。張牛角死後,眾人一起擁戴褚燕為首領,於是褚燕改姓張,喚作張燕。

  張燕因身輕如燕,又驍勇善戰,所以軍中都稱他為"飛燕"。後來張燕的部隊不斷壯大,與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等地叛匪互相聯絡,叛匪中的小頭領孫輕、王當等人,都帶著部眾歸附到張燕麾下,張燕部眾發展到近百萬人,號稱"黑山軍"。黃河以北的各郡、縣都受到侵擾,朝廷卻無力派兵圍剿。於是,張燕派使者到京城洛陽,上書朝廷請求歸降。漢靈帝於是任命張燕為平難中郎將,使他管理黃河以北山區的行政及治安事務,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薦孝廉,並派遣計吏到洛陽去彙報。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遷都於長安,天下紛紛起兵討伐,張燕於是帶著他的部隊與各路諸侯結盟。

  初平二年***191年***,袁紹與公孫瓚爭奪冀州,張燕派部將杜長等人帶兵幫助公孫瓚,最終被袁紹擊敗,張燕的手下部眾稍稍散去了一些。

  初平四年***193年***,袁紹剿滅境內黑山軍,後聯合呂布與張燕的主力在常山展開激戰。當時張燕擁有精兵數萬人,戰馬數千匹。 雙方一連戰鬥了十餘天,張燕軍死傷雖多,袁紹軍也感到疲憊,於是雙方各自撤退。

  建安四年***199年***三月,當時袁紹攻打公孫瓚,張燕與公孫續率兵十萬,分三路援救公孫瓚,張燕的援軍還未到,公孫瓚祕密派使者送信給公孫續,讓他率五千鐵騎到北方低窪地區埋伏,點火作為訊號,公孫瓚打算自己出城夾擊袁紹圍城部隊。結果公孫瓚兵敗,公孫續被殺。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平定河北的袁氏集團。四月,曹操留曹洪繼續攻打鄴城,自己親自統軍進攻尹楷,擊敗尹楷後回師。張燕派使者來拜見曹操,請求派軍協助曹操進攻袁氏兄弟,曹操委任他為平北。

  建安十年***205年***四月,張燕率領其部眾十餘萬人投降曹操。曹操封張燕為安國亭侯,食邑五百戶,命他率軍到鄴城駐守。

汪精衛貪念二奶魂斷上海灘
明朝的社會福利
相關知識
三國張燕的祕聞趣談
三國劉表的歷史趣聞
三國陳登的歷史趣聞
趙飛燕的祕史趣聞
三國田豫的歷史趣聞
三國崔琰的祕史冤案
有關三國張飛的故事介紹
有關三國張飛的故事介紹
三國張郃的介紹
關於三寸金蓮的歷史趣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