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療法對於大學生的作用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音樂對健康的影響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音樂療法作為科學的治療方法已用於醫療、教育、功能訓練等領域。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音樂療法對大學生亞健康的干預作用及方法

  摘要 :亞健康狀態是指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為求將來的生存 發展 ,需要不斷 學習 新知識,精神的壓力日趨增大,這是大學生亞健康狀態產生的主要原因。我們要高度關注大學生的亞健康狀況,要不斷完善 音樂 療法在心 理學 領域的功能, 使它更好地為學生工作服務。

  關 鍵 詞 :音樂療法 亞健康 干預作用

  亞健康狀態是指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世界衛生組織***WHO***稱之為“第三狀態”,國內常稱為“亞健康”狀態。亞健康狀態一般是指機體雖沒有器質性病變指標,但卻呈現免疫力下降、生理功能低下、活力降低、適應能力不同程度減退的一種生理心理狀態。2005年大連大學於霞、王廷俊兩位教師以大連市6所高校4個年級的部分大學生為 研究 物件,採用 文獻 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對大學生亞健康狀況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如下***附表***:

  由附表可見,大學生心理亞健康狀態發生率較高,約67.33%,且男生高於女生,需敲響警鐘狀態佔26.37%。由此可見,大學生已成為亞健康的高發人群。

  一、大學生亞健康的表現與成因

  由於我國正處於 政治 經濟 的高速發展時期,近年來人們的各種壓力逐漸加大。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入和 社會 轉軌的需要,高等學校逐漸加大了改革力度。對於心理狀態尚未穩定的大學生來說, 科技 的飛速發展,社會的激烈競爭,思想觀念的撞擊,日益加大的就業壓力、經濟壓力,以及諸多方面的不確定因素,都直接 影響 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為求將來的生存發展,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精神的壓力日趨增大,這是大學生亞健康狀態產生的主要原因;而受家庭因素的影響,或大學生在校的人際關係、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因素也是導致大學生身心亞健康的原因之一。

  亞健康狀態是一種伴有連續性的不良情緒和不同程度的反應症狀,一般身心特徵同向發展。其生理特徵,表現為失眠、多夢、頭痛、記憶力下降、四肢無力、無名低熱等;其心理特徵表現為焦慮感、煩亂感、無助感、孤獨感、疲倦感、無聊感、無用感、負罪感、人際關係緊張等。亞健康是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往往會引起人體免疫力低下、精神煩躁,同時還容易引發高血壓、神經衰弱、心腦血管意外以及心理疾患等。所以,亞健康狀態需要及時地干預和調整,避免其轉化為軀體性的疾病。

  二、音樂療法對亞健康的干預作用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學科與學科之間已突破了原有的界定, 各門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絡與滲透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現代 醫學已發展成為心理——社會——生物醫學模式,將患者生理與心理的醫治融於一體。“音樂療法”是從社會發展中應運而生的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它在現代醫學模式的 應用 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音樂療法,顧名思義就是運用音樂手段達到 治療 疾病的目的。古今中外,很多學者把音樂視為人的內心世界與物質世界的表現。我國《樂記》中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之心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朗吉弩斯認為:“和諧的樂調不僅對於人是一種很 自然 的工具,能說服人,使人愉快,而且還有一種驚人的力量,能表達強烈的情感。”由此可見,音樂是一種聲響、節奏、旋律的物質媒介,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與把握外在世界的感性方式。

  具有節奏性和能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是音樂的兩大本質特徵。音樂之所以具有治療疾病的功能,完全是由其本質特徵所決定的。音是由於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有高低、強弱、長短、音色四種性質。音振動的規則和不規則可分為樂音與噪音兩種,由有規則的斜振波組成的樂音是音樂的主體,它使人體內固有的振動頻律***血壓、脈搏、心率、心律、呼吸等***產生物理上的共振。共振是物體的固有頻律與外界產生的頻律相吻合時才會發生。

  在此可把每個人音樂素質即對音樂的態度、喜惡程度、欣賞水平的差異類比於“物體的固有頻律”——當音樂產生的音樂振動與人體內的生理振動相吻合時,人體內的各種性質的律動會產生一種音樂上所謂的“共鳴”。所以人們對不同的音樂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愉悅感受。實驗證明,適宜的音樂能提高消化系統植物神經的興奮點並調節血流量。如果音樂中特殊的振動頻率、節奏和強度與人體內的生理節奏相適應,即會產生生理共振。

  隨著這種生理共振的產生,面板的溫度、心跳的速度、肌肉伸縮以及呼吸、迴圈、消化、內分泌將起一系列的變化。音樂作用於醫學中,一是能多方面刺激大腦皮層,使病人對外界的感覺減弱;二是能喚起病人愉快的思想聯絡和情感,暫時忘卻置身的環境;三是音樂對中樞神經有直接抑制作用。例如使正在施行麻醉手術的病人聆聽音樂,病人心臟工作減少,所需氧氣也隨之減少,血壓、脈搏和心率都得到改善,軀體疼痛感減輕,注射麻醉藥物的劑量可比通常情況減少一半。因此,健康優美的音樂可以調劑精神,驅散憂愁與煩惱, 恢復精力與體力,起到對疾病物理治療的輔助作用。

  三、 音樂 療法對大學生亞健康的干預 方法

  音樂 治療 通常可採用兩種治療方式:主動式和被動式。主動式音樂治療是使患者創造性地參與音樂活動,如聲樂演唱、樂器演奏,結合音樂練習舞蹈或體操等,並配合治療人員與患者的交流達到治療的目的。在主動式音樂療法中,患者通過歌唱表演或 學習 器樂演奏等活動,能有效促進其視聽神經及運動肌的協調,轉換其情緒目標與情感宣洩方式,起到直接影響 其言行舉止和思維方式的作用。學校可通過舉行各類音樂活動,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以達到緩解大學生亞健康狀況的作用。

  通常參加主動式治療的都是音樂素質比較好、能自己意識到自己處於亞健康狀態並且亞健康情況比較輕的大學生;對於部分音樂素質比較差、亞健康情況比較嚴重的患者,適合採用被動式的音樂治療。被動式音樂治療是患者通過欣賞、感受音樂,在情緒、情感方面發生變化,從而達到在生理、 心理上進行自我調節的目的。被動式是音樂治療的難點與重點,音樂治療時應當視患者的音樂欣賞水平***音樂素質***來確定曲目。針對大學生亞健康的特徵,下面介紹幾種被動式音樂治療的方法。

  1.對失眠、精神煩躁、頭痛患者的治療

  適合選擇興奮性樂曲。此類樂曲節奏明快堅定,音律剛勁活潑、威嚴雄壯,多為進行曲節奏,音色飽滿有力,抑揚頓挫,加上多種打擊樂器的使用,形成一種激昂、熱烈而活躍的氣氛,***轉第71頁******接第64頁***容易使聽者產生一種興奮的情緒。如我國民族樂曲《娛樂昇平》《步步高》《得勝令》等民族器樂曲。西方古典樂曲:肖邦《波蘭舞曲軍隊》、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第一、四樂章、貝多芬《皇帝協奏曲》、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比才《鬥牛士之歌·卡門序曲》、蘇配《輕騎兵》序曲、格林卡《幻想圓舞曲》、羅西尼《威廉·退爾序曲》、約·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伊凡諾維奇《多瑙河之波》。

  睡覺前應選擇鎮靜性的音樂,所選的樂曲一般具有以下特點:樂曲具有安詳、幽靜的風格,表達出親切溫馨的感情;旋律輕柔、委婉抒情或簡潔流暢;節奏平穩柔慢;音色柔和舒展速度徐緩。其中民族樂曲:《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漁舟唱晚》《梁山伯與祝英臺》***小提琴協奏曲***《良宵》***二胡、鋼琴***《寒江月》等。西方古典樂曲:莫扎特、勃拉姆斯、舒伯特等作曲家的《搖籃曲》、舒曼《夢幻曲》、馬斯涅《泰伊絲幻想曲》、柴可夫斯基《秋之歌》***大提琴曲、鋼琴曲***、海頓《小夜曲》***大調絃樂四重奏***第二樂章等。

  2.對心情抑鬱、消化不良、體力下降等症狀的治療

  適合選用消慮性和解鬱性樂曲。此類樂曲歡快活潑,有較多的起伏變化,節奏明快清晰,速度中等,音色清新明亮,風格明朗秀麗,表達一種愉快、向上的情緒。有的消慮性樂曲略帶鎮靜性,柔和抒情,給聆聽者一種委婉談心的親切感。如我國民族樂曲《春江花月夜》***管絃樂***、《彩雲追月》《心花怒放》《喜洋洋》《光明行》《春天來了》《喜相逢》《月兒高》《平湖秋月》等。西方古典樂曲: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馬利《金婚曲》、門德爾鬆《春之歌》、肖邦《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三樂章、貝多芬《大調小步舞曲》、約·施特勞斯《拉德茨基進行曲》、拉威爾《菠萊羅舞曲》、施特勞斯的《維也納森林的故事》、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No.2》等。

  3.對心情痛苦、情緒激動者的治療

  其實,當一個人處於強烈悲痛情緒時,不能立即選用歡快的樂曲讓他聆聽,而應該聆聽高亢悲壯的樂曲以求宣洩心頭鬱悶,使人的情緒障礙得到疏洩,然後再逐漸地調整。可以先讓患者聆聽如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貝多芬的《第五命運交響曲》或民樂《江河水》等一類的樂曲,讓患者心中鬱結的悲哀通過聆聽音樂得以化解,發洩心頭鬱悶,逐漸感受到輕鬆後,再聆聽平靜舒緩的樂曲,經過一段調整,情緒有了轉換才能逐步引入較歡快的樂曲。如海頓組曲《水上音樂》、德彪西管絃樂曲《大海》《春天來了》、民樂《步步高》《金蛇狂舞》等。

  另外,每次治療時間不宜過長,不要超過一小時,治療性音樂的音量一般應嚴格控制在70分貝以下。此外,要為患者創造一個良好的治療 環境,整潔美觀、舒適雅緻的治療場地能使患者產生愉悅***的情緒和心境。可根據音樂情調對室內燈光色彩進行調節來配合治療,通常暖色調***紅、橙等色***有助於激發感情,冷色調***藍、綠等色***有助於鎮定情緒。

  大學生是 社會 發展 的生力軍,我們要高度關注大學生亞健康的狀況,要積極發現和 分析 各種音樂型別以及所產生的作用和療效並加以合理地 應用 ,不斷完善音樂療法在心 理學 領域的功能,使它更好地為學生 工作服務。

  參考 文獻 :

  [1]於霞.大學生亞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大連大學學報,2005,26***4***:74.

  [2]劉麗文.音樂療法—— 一個愈趨重要的醫學領地[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9,2.

  [3]姜力,韋莉萍.亞健康與音樂治療[J]. 中國 療養醫學,2005,6.

  >>>下頁帶來更多的

形容冬天的二字詞語
音樂療法論文電子稿
相關知識
音樂療法對於大學生的作用論文
論述音樂教育對兒童發展的作用論文
溝通學習對於大學生的重要性
對於大學生的自我反思
淺談音樂在心理學中的作用論文
關於大學生的抒情散文推薦
試論計算機思維培養與大學生的相關論文
語言文化教育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論文
計算機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論文
論音樂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的作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