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資料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麗江古城位於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大家平時會關注嗎?關於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歷史沿革

  麗江古城始建於宋末元初***13世紀後期***,由麗江木氏先祖將統治中心由白沙古鎮遷至現獅子山 ,開始營造房屋城池,稱"大葉場"[2] 。古城名稱來源據說是因為麗江世襲統治者姓木,築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麗江古城的納西名稱叫"鞏本知","鞏本"為倉廩,"知"即集市,麗江古城曾是倉廩集散之地。[1]

  南宋寶佑元年***1253年***,蒙古軍南征,木氏先祖阿宗阿良迎降,阿宗阿良歸附元世祖忽必烈,駐軍於此。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茶罕章管民官改為麗江路軍民總管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三跋管民官改為通安州,州治在今大研古城。同年,改麗江路通安州。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歸順明朝,設麗江軍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賜姓木並被封為世襲知府。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木得在獅子山麓興建"麗江軍民府衙署"。曾遍遊雲南的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在《滇遊日記》中描述當時麗江城"民房群落,瓦屋櫛比",明末古城居民達千餘戶,城鎮營建已頗具規模。

  清雍正二年***1724年***,第一任麗江流官知府楊鉍到任後,在古城東北面的金虹山下新建流官知府衙門、兵營、教授署、訓導署等,並環繞這些官府建築群修築城牆。[2]

  2002年12月26日,國務院正式批准麗江撤地設市,麗江古城的行政區劃歸麗江市古城區。[3]

  2012年6月24日至7月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的世界遺產委員會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的第36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通過了麗江古城微小邊界調整和緩衝區的提議,將麗江古城面積3.8平方公里調整到7.279平方公里。[4]

  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麗江古城位於中國西南部雲南省的麗江市古城區,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地處雲貴高原,中心位於北緯26°52′50.43″, 東經100°13′27.70″,全城面積達7.279平方公里。[10]

  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氣候特點

  麗江古城氣候受南亞高原風影響,其氣候垂直分佈明顯,乾溼季分明,溫度變化不大。雖處高原,終年看見雪山,但雨量充沛,乾溼季分明,屬西南季風氣候。

  麗江古城所處麗江壩年日照時數為2530小時,光能充足,年太陽輻射量每平方釐米為146.5千卡,為雲南省最高值區。

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的資料
世界文化遺產蘇州古典園林的資料
相關知識
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資料
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區的資料
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的資料
世界文化遺產明清皇宮的資料
世界文化遺產蘇州古典園林的資料
世界文化遺產高句麗古墓群的資料
世界文化遺產古代高句麗王國的王城及王陵的資料
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論文
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論文範文
關於重視世界文化遺產的高中英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