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的隨感散文佳作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讀書的時候,聞著淡淡的書香味,靜靜地感受著書中人物的悲喜;細細的品味著書中意境悠遠的詩意或默默的品讀著,詮釋著書中哲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關於讀書

  近年來,時常有人調侃亦或自謙“人醜就要多讀書”。這一說法似乎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

  因為大學學的是播音與主持藝術,身在藝術類院校,周遭的同學個個儀表堂堂或者美若天仙,如此一來可能不乏有人認為自身是沒必要多讀書的吧。因而讀書到底有什麼實際用處,這樣的問題也就時常在耳邊響起。

  而關於這個問題,老實講我一時半會兒還真是答不出來,因為這個問題背後的含義,說得更為直白一點就是:讀書能當飯吃嗎?好吧,讀書不一定就能給你帶來物質上的財富,即使能,也不會是立竿見影的,因為讀書實在是一個安靜的慢活計。那麼這樣一個“慢活計”又究竟有何樂趣所在呢?

  我人生讀的第一本書到底是什麼書,已然不記得。但是對《唐詩三百首》的記憶卻頗為深刻,倒不是因為後來理解的其詩歌造詣,那時年紀尚小並不能真正理解詩中的美。而是因為大人們總是會逼迫我在人前表演、背誦詩句,不但將一開始的勃勃興致消磨殆盡,甚至讓我對詩詞都產生了一定的畏懼。可見讀書的樂趣,並不在於能在人前展示和炫耀。

  當然,也謝天謝地,上學之後還是因為虛榮心的唆使,倒始終也沒丟掉閱讀,後來竟也慢慢養成習慣並開始發現和體味其中樂趣。

  雖是始終堅持閱讀,但真正開始大量的讀書,還是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從小接受的教育便是要“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長大之後,受環境影響也時常叫囂要“說走就走的旅行”。而那時候我已經在大一的時候利用平常的假期和寒暑假,從南到北遊走了全國30餘座城市,也是時常說走就走。旅行途中也會帶上一兩本書,但主要用於抵禦在火車上的無聊時光,且時常還是會被窗外的景色所吸引或者被打擾,並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書中的字裡行間去。而越往後也越發意識到—或許真如友人所說:如果不讀書,行萬里路也只是個郵差。

  所以在大二的時候我開始靜下來認真讀書,一有閒暇就泡在圖書館,一年下來也讀書數十近百冊,涉獵範圍也逐漸拓寬。這時候才意識到讀書的真正樂趣---或許是除卻其完全是屬於你的個人時光,以及和書目作者那些優秀的靈魂交流獲益頗豐外,讀書讓人自知無知才是最大的樂趣所在。

  為什麼自知無知還會是一種樂趣,甚至還是最大的樂趣呢?因為自知無知便會激起自己不斷求知的慾望,而這種不斷求知的慾望所帶來的行動無疑是充實而美好的。而自知無知的人必然不會是固執和盛氣凌人的,而謙遜的品性所衍生的便是能更好的和他人相處,最最重要的是能更好的和自己相處。當然這也不見得就是必然的事情,但是世間還有什麼事能比好好的和自己相處更有樂趣的呢?

  當然,一切都不會是絕對的。只是即便不談古人所言的諸如: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等勸學篇。一個人也總該有些屬於自己、獨自的時光,又或者“人醜就要多讀書”的“醜”或許本就不單是指容顏。

  :讀書

  優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做一個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絕大多數人的心願。誰不願意美好啊?除了心靈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為了這份美好,人們使出了萬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見的整容,比如塗脂抹粉的化妝。為了撫平臉上的皺紋,竟然發明了用肉毒桿菌的毒素在眉眼間注射,讓面部微小神經麻痺,換來面板的暫時平滑……讓我這個曾經當過醫生的人膽戰心驚。

  其實,有一個最簡單的美容之法,卻被人們忽視,那就是讀書!

  讀書的時候,人是專注的。因為你在聆聽一些高貴的靈魂自言自語,就會不由自主地謙遜和聚精會神。即使是讀閒書,看到妙處,也會忍不住拍案叫絕……長久的讀書可以使人養成恭敬的習慣,知道這個世界上可以為師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會沿襲洗耳傾聽的姿態。而傾聽,是讓人神采倍添的絕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視,而每一個生命也都不應被忽視。你重視了他人,魅力就降臨在你雙眸。

  讀書的時候,常常會會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與穿透,讓我們在驚歎的同時拈頁展顏。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裝點,微笑可以傳達比所有語言更豐富的善意與溫暖。有人覺得微笑很困難,以為是一個如何掌控面容的技術性問題,其實不然。不會笑的人,我總疑心是因為讀書不夠廣博和投入。書是一座快樂的富礦,儲存了大量濃縮的歡愉因子,當你靜夜撫卷的時候***當然也包括網上閱讀***,那些因子如同香氣蒸騰,迷住了你的雙眼,你眉飛色舞,中了蠱似的笑起來,獨享其樂。也許有人說,我讀書的時候,時有哭泣呢!哭,其實也是一種廣義的微笑,因為靈魂在這一個瞬間舒展,盡情宣洩。告訴你一個小祕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樂累加一處,都抵不過我在書中得到的歡愉多。而這種欣悅,是多麼地簡便和利於儲存啊,物美價廉重複使用,且永不磨損。

  讀書讓我們知道了天地間很多奧祕,而且知道還有更多的奧祕不曾被人揭露,我們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讀書其實很多時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圖書館堆積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華書店裡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靈的墓誌銘。你在書籍裡看到了無休無止的時間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當你把他人的聰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輕輕說出的時候,你的紅脣就比任何美麗色彩的塗抹,都更加光豔奪目。

  你想美好嗎?那就讀書吧。不需要花費很多的金錢,但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堅持下去,持之以恆,優美就像五月的花環,某一天飄然而至,簇擁你頸間。

  :讀書

  讀書能豐沛自己的精神財富,讀書可以讓自己的冀望結晶成形,讀書能驅除生命中的寂寞辰光,讀書能改變生命的面貌。簡言之,讀書就是藉助別人的工具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從而達致縮減缺點發展優點的目的。但是,讀書是一種學問,讀深邃的書是一門技藝。

  讀書就是在紙面上鍛鍊自己的心智,辨別事理的曲直。我們應該從書中找到自己的希望,而不是去捕獲作者的感傷。要知道書中的知識就好比一艘渡船載著我們在滔滔不息的人海里悠然怡得地航行,而不是讓我們費盡心神地去負擔那舟船的重荷。

  若是把一本書讀下來並沒有感到自己的心靈在與作者陽光中的靈魂交談,那這書的內容將在我們旅程的下一站的黑夜來臨之際現出比黑夜還要醜陋的形貌。

  閱讀淺顯的無價值的書籍,就等於在智慧之宮的大門前徘徊,而默誦低劣或說淫穢的書冊,則容易讓我們日後產生悔恨,傷及心身,因為壞書正是誘惑我們捨棄大路而奔向曲彎小徑的行惡者。

  如果說每一部學說都是造建智慧之宮的材料,那上乘的佳作就是那裡的明光燦耀的門窗。每個人都不會被恆久地拒於智慧之宮的門外,正如每個人都能踏著時光的航路去與午陽對語一樣。

  為了我們自己世界的美麗長存,我們應該通過門扉到智慧之宮裡或說到優良的書籍裡去填滿心腦空餘的空間。事實上,讀一本既有深度也有廣度的好書的過程,才是心智由貧弱到優裕的過程。思想深邃的書在幾分鐘之內就能讓我們沉湎於它繪作的燦爛色彩的溫馨之中,並且讓我們立時忘卻一切憂煩及不利於心身的惶惑所造作的東西。

  但是,接受這樣一本崇高的思想之精華,我們的心智就如同攀爬一座雄偉的高山。如果在攀爬的期間,當真感到了心力交瘁,那我們不妨讓自己的心身先到似如平臺的書冊中歇休消遣一番,之後再接著登攀那巨集偉奇麗的高山。一旦到達了峰頂,那我們平時所看不到的美麗景色便盡收眼底了。

  假如當時把那意義非凡的書本棄之,而去搞別的什麼娛樂,那麼,它就能從我們的思想之窗上像一隻紅衣鳥似的戀戀不捨地遠行高飛。於是我們除了惆悵之外,又能感到思想的小屋裡一陣暗黑,因為我們的思想之窗也已關閉,讓我們無法感受炙熱陽光的問候。因此,不是不讀書,而是沒有讀過經典之作的人,就沒有解析生命存在意義的心智,沒有也不可能有感悟時光妙趣的明敏。

  讀書的要義就是進修自己的品性,以便在人海里鼓帆前行。如果博覽了群書而不去實踐,那只是在無涯的知識的海洋裡擁有了古今中外的智者的思想之船,這就是說,如果不張開自己的心帆,仍是不能到達心之所想的目的地的。
 

描述讀書的精美散文作品
值得閱讀的高中散文作文
相關知識
關於讀書的隨感散文佳作
關於知己的隨感散文佳作
關於知己的隨感散文佳作
關於長大的隨筆散文佳作
關於梨花的情感散文佳作
關於雲南的隨筆散文佳作
關於讀書的優美散文隨筆
關於孝道的隨感散文閱讀美文
關於睡眠的隨感散文欣賞線上閱讀
關於忍耐的隨感散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