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藥是誰發明的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麻醉藥是指能使整個機體或機體區域性暫時、可逆性失去知覺及痛覺的藥物。那麼是誰發明的呢?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資料,歡迎閱讀!

  麻醉藥的發明者-莫頓的故事

  聰穎的少年

  1819年8月9日,威廉·莫頓出生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查爾頓小鎮的一位普通農民家庭。父母雖然是農民,但卻深知知識的重要性,他們主張應讓孩子讀書,唯有讀書才能出人頭地。莫頓在完成了初級學校的學業後,順利地考取了馬薩諸塞州著名的北菲爾德中學。

  在學生時代,莫頓思維活躍,是學校各種活動的積極分子,他是一個無神論者,對任何問題和事情從不盲目服從,喜好獨立思考,喜歡對問題問個為什麼、怎麼辦?

  然而,正當莫頓準備畢業後繼續深造的時候,父親生了重病,莫頓不得不收拾行裝,放棄了上大學深造的機會,帶著北菲爾德中學優秀畢業生的榮譽去波士頓尋找工作。

  波士頓的日子對於莫頓來講充滿坎坷。他當過銀行的小職員、郵局的郵遞員,還做過鞋店的推銷員……白天要拼命地工作,晚上才能回到貧民窟裡休息,就這樣周而復始。在這段日子裡,他與波士頓的貧民有了很深的感情,接觸很多的病人,深切地體會到醫學的重要性。於是,莫頓決定再一次拿起了久違的課本,報考醫學院。

  1837年,莫頓接到了巴爾的摩牙科學院的通知書——他邁出了成為醫生的第一步!校長了解到莫頓的生活情況,免除了他的一切費用。莫頓也沒有辜負校長對他的一片厚望,在巴爾的摩牙科學院的3年時間裡,他刻苦學習,發憤讀書。由於他有頑強的毅力,又有合適的學習方法,因此他的各門功課都很優秀,尤其對醫用化學更是有著濃厚的興趣,他的醫學才能和獨創精神贏得了師生的讚揚。莫頓那意志堅強、勤奮努力、對醫學充滿探索精神,為他後來發明麻醉劑奠定了堅實可靠的基礎。

  1840年,威廉·莫頓以全優的成績畢業了。畢業後,莫頓選擇了波士頓開始了他的行醫生涯。

  1842年,他與同學韋爾斯一起開業行醫。莫頓同情窮人,經常免費為他們看病,他的診所經常入不敷出,這一切也加速了他與韋爾斯之間的矛盾,一年後,二人便分道揚鑣了。此後,莫頓仍在波士頓繼續當牙科醫生。

  度過一段時間的行醫生涯,莫頓深感知識的不足。於是,1844年3月,25歲的莫頓又在哈佛醫學院註冊學習,同時仍堅持從事牙科實踐。出於工作和學習的需要,他不得不兩地奔波。緊張的工作學習極大地損害了他的身體,他僅在哈佛醫學院學習了兩個學期,便因身體原因離開了學校。

  莫頓學醫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人類造福,他在日記中曾寫道:“不停地鬥爭,為真理而獻身,為科學和人民死而無憾。”美國南北戰爭爆發時,他毅然應徵加入北方軍隊,擔任軍醫。他在野戰醫院工作了整整三年,救治了數以千計的傷員。

  尋找麻醉劑

  在18世紀以前,醫生做外科手術沒有麻醉劑,開肚、截肢,病人得忍受巨大的痛苦。為了防止病人掙扎,往往要將患者捆綁在手術檯上,採用放血、用棒將病人擊昏、用繩索勒頸窒息等方法,讓病人暫時失去知覺,然後很快地做完手術。這種慘不忍睹的手術方法,雖然能減少病人的一些痛苦,但手術的死亡率極高,60%的人在手術中死去了。

  大約在莫頓發明麻醉劑之前50年,英國著名化學家戴維發現了氧化亞氮。他先在自己身上進行試驗,吸入氧化亞氮後產生了一種眩暈的陶醉感,使人的抑制能力降低,很容易發笑,因此,他又將氧化亞氮稱為“笑氣”。戴維曾設想將它用作麻醉藥,並在當時著名的《醫學家》雜誌上發表文章,介紹氧化亞氮的麻醉作用。但是,他的想法在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莫頓對戴維的實驗成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經過莫頓多次試驗證實了氧化亞氮雖具有部分麻醉效果,但麻醉效力不大,維持時間短,而且對大腦皮層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能安全地當作麻醉劑使用。

  於是,莫頓到大學請教有名的化學教授傑克遜,尋求幫助。教授對小夥子的鑽研精神大加讚揚,講述了自己一段鮮為人知的經歷:有一次做實驗,不小心吸入了過多的氯氣,喉嚨奇癢難當,就吸了一點乙醚解毒,沒想到吸入乙醚後渾身上下感到特別舒坦,不一會兒就睡著了。傑克遜還提到,牛津的一個學生通過蘸有乙醚的手帕吸入乙醚,吸入後產生了旋轉、麻醉的感覺。莫頓如獲至寶,直覺感到乙醚可能是比笑氣更好的麻醉劑。他開始用水蟥、兔子***實驗,用脫脂棉醮乙醚讓動物聞,不一會兒動物就昏睡過去。莫頓反覆實驗,試用不同的劑量,測試麻醉的深度和甦醒時間的關係,取得動物體重和乙醚用量的安全資料。經過多方面檢查之後,莫頓得出結論:給予適量的乙醚並無毒性反應,而且也不傷害神經系統。有了這次成功的實驗之後,為了能夠推廣到人體使用,莫頓又在自己身上進行試驗,結果並無不適反應。就這樣,歷史上有了最早關於乙醚麻醉成功的記載。

  1846年秋季的一個夜晚,一位叫弗羅斯特的病人走進莫頓的診所,請求拔牙。莫頓將蘸有乙醚的手帕遞給病人,讓他吸入,病人漸漸失去了知覺。這時天氣逐漸黑了下來,莫頓的助手海登醫生舉著一盞燈,而莫頓則小心翼翼地給病人拔牙,同時注意觀察病人的脈搏與肌肉的變化,牙很快拔下來了,病人也逐漸恢復了知覺。當莫頓問他有無痛苦時,病人爽快地說,拔牙時他什麼也不知道。

  莫頓成功了!他的這條無痛拔牙的訊息不脛而走,在當時引起了轟動。他首次向醫學界揭示了乙醚作為麻醉劑的安全可靠性,並指出在手術中有兩點必須引起注意:即有效的給藥方式及病人與醫生之間的密切配合。

  麻醉劑的推廣

  乙醚作為麻醉劑於拔牙過程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其他手術中效果如何呢?為了進一步加以證實,許許多多的人都同莫頓一道進行了不懈的探索。

  1846年10月16日,莫頓要進行乙醚麻醉手術公開表演,一位年輕人同意在乙醚麻醉下做切除頸部血管瘤的手術,該手術由馬薩諸塞醫院的高階外科醫生沃倫主刀,莫頓做麻醉師。當天,波士頓陽光分外明媚,來參觀的人很多,但大部人將信將疑,莫頓準備乙醚耽誤了一些時間,觀眾議論紛紛。沃倫醫生沒有辦法,只得叫人先把患者綁在手術檯上,此時,莫頓才手持乙醚瓶匆匆趕來。他讓病人吸入乙醚,幾分鐘後病人完全昏睡過去。手術在非常安靜的氛圍中進行。一小時很快過去了,手術大獲成功。一項醫學發明誕生了,訊息通過電報和報紙傳遍了世界。這是醫學外科史上光輝的一天,從此用酒精為原料製成的無色透明液體乙醚,登上了現代醫學的舞臺,成了外科手術麻醉的藥品。這次手術的成功也標誌著有痛實施手術時代的結束。由於莫頓在外科麻醉方面的突出貢獻,他被人們尊稱為“麻醉劑之父”。

  麻醉劑的發明及使用推廣,可以稱得上是19世紀醫學界的一項重大成就。為了表彰莫頓所取得的偉大成就,1849年、1851年及1854年,美國國會三次提出議案,獎給莫頓10萬美元,但由於傑克遜等人的干擾而未能實現。儘管如此,莫頓還是獲得了華盛頓巴爾的摩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以及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獎給的1 000美元。另外,法國醫學科學院還獎給了莫頓5 000法郎。

  然而,莫頓的輝煌並沒有給他帶來快樂。在他發明麻醉劑及獲得該項技術的專利後,便陷入了無休止的榮譽與金錢方面的爭鬥之中。為了同傑克遜爭奪乙醚麻醉劑的專利,莫頓不得不將他的大部分時問都花在與傑克遜代價昂貴的爭辯之中,他的醫生生涯也就此結束了。官方最後判定傑克遜是該項技術的發明人。心灰意冷的莫頓前往佐治亞州邁斯市的韋爾斯利鎮,他晚景淒涼,於1868年7月15日在貧困之中死於精神抑鬱症,享年49歲。

  莫頓對於醫學的偉大貢獻轟動了全世界,從而更加深了人們對這位醫學巨人的瞭解和敬佩。儘管官方裁定傑克遜是麻醉劑的發明人,但在人們心中仍認為莫頓為發明人。世人並沒有忘記他對人類作出的貢獻,1920年,他入選美國偉人紀念館。

空調是誰發明的
牛頓觀察了什麼發明了什麼東西
相關知識
麻醉藥是誰發明的
關於中國四大發明火藥是誰發明的
關於抽油煙機是誰發明的
五子棋是誰發明的
無線電是誰發明的無線電的發明歷史
內燃機是誰發明的內燃機的發明歷史
計算器是誰發明的計算器的發明歷史
二進位制是誰發明的二進位制的發明歷史
廣場舞是誰發明的流行原因是什麼
中國最早的汽車是誰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