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老子為師_孔子和老子的關係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孔子自己是老師,但為何要拜老子為師呢?孔子和老子到底是什麼關係?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孔子拜老子為師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孔子拜老子為師

  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不夠豐富,總是想學習更多的知識。據史料推斷,在孔子三十歲之前他曾離開自己的家鄉去拜道家思想奠基者老子為師學習知識。

  孔子去洛陽的路途很遠,但是孔子不畏困難,日夜兼程。經過幾個月的跋山涉水孔子終於走到了洛陽。在洛陽的城門外,他看見一位頭髮鬍子花白的老人站在城門外。孔子心想:“這就應該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於是孔子走上前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子吧?”老子有些奇怪,自己並不認識眼前的這位年輕人為什麼他會認識自己呢?老子很疑惑。孔子說到:“學生孔丘,是專門想你討教學習的。請您收下我這個學生。”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早就聽說你來這,我便在此等你。學問研究上你與我差不多,為什麼你還要來向我學習呢?”孔子聽了之後說:“謝謝老師在這裡等我,學習是無止境的,你的學識淵博,我如果跟著你學習一定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自己的學問肯定會有所提升。”

  於是,從那天之後孔子總是跟隨著老子,虛心的向老子請教,之後孔子成為了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兩個人,一個以人為中心,一個以道為中心,為我們世人留下了很多知識,兩個人的文化,在世上流傳幾千年至今都不熄不滅。

  孔子和老子的關係

  在歷史上似乎一向是孔子的名氣大於老子,而孔子所創立的儒家思想亦是高於老子。然而其實這二人到底是誰要高於誰,誰的思想更為世人所認可,更加的偉大,其實也只是見仁見智;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優點。

  人們所提出的思想對錯與否一向沒有什麼具體的定義,就猶如語文試卷的作問,永遠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考場上的考生所依靠的只有自己的理解與閱卷老師的喜好罷了。所以,對於老子與孔子到底誰勝誰負倒也不必如此的執著。也只是看人到底是喜歡道家思想多一些還是同意儒家思想多一些。況且二人在歷史上的關係也算是亦師亦友,這種事情實在是沒有必要來分出一個勝負之說。

  年少時期的孔子曾多次請教過老子關於“禮”上面的問題,雖然後來二人因為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對問題的看法也不盡相同而在一次討論中最終不歡而散。一個以德,一個以仁;一個是道家的創始人,一個是儒家創始人。雖然看起來倒也不至於完全相反可終究是不同的思想。不過儘管思想不同,孔子與老子二人所提出的思想仍舊是他們留給我們後人的文化瑰寶,是先賢為我們排疑解難所寫下的聖賢書。

  老子是什麼家

  老子,本名為李耳,乃是歷史上極為優秀的一位思想家與哲學家。老子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他的哲學思想雖然從未得到官方認可,亦不是時代的主流,可他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以他的思想為基礎所創立出來的道家更是教會了世人何為自然。

  而老子所創立出來的道家思想對後世亦是有著深淵的影響,雖然道家並沒有後世的儒家、佛家那般的出名,可老子所創立出來的道家的思想為後人所帶來的卻是不可估量的益處。甚至連皇帝也以老子的道家思想治國,使得一度頹廢的國家繁榮昌盛。

  而老子的哲學思想即便是現如今,習百家所長,思想開放的我們回過頭來再看,仍舊可以從中感受到其中的大智慧,使我們受益匪淺。而道家最為著名的便是太極圖,一個濃縮了老子所有的道家思想的圖案。一個教會了我們何為陰陽二界,何為相生相剋,何為借力打力,何為陰陽相調的圖案,一個甚至運用到了建築、哲學、數學的圖案。

  老子亦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古時便有西漢時期的漢文帝、漢景帝以老子的道家思想治理其國家,使其國力昌盛;而時至今日,更是有許多的人為老子所提出的思想而敬佩,即便是西方國家的學者,也不得不承認老子所提出的思想之偉大。

1.關於孔子向老子學禮的故事

2.孔子拜師的故事

3.孔子拜師名人名言

4.孔子拜師的課堂實錄

5.孔子拜師歇後語

6.孔子拜師讀書筆記

子貢與孔子故事
老子的老師是誰_孔子問禮於老子
相關知識
為什麼初中生和父母的關係會變得不好
老年痴呆與微量元素的關係
為什麼和父親的關係對婚姻有重要影響
為什麼和父親的關係對婚姻有重要影響
孔子拜老子為師_孔子和老子的關係
孔子以漁夫為師
孔子和老子的關係
孔子對學生的評價_孔子與宰予的關係
宰予和孔子的關係
孔子荀子的關係_荀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