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孟子合稱為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那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希望對你有幫助!

  

  孔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今山東曲阜人。早年時,孔子是道家老子的弟子,他曾在魯國擔任過官職,後來帶領著一些弟子云遊列國,整整十四年。之後回到魯國,開設私人講學,打破了當時教學壟斷制度,開創了私人講學的先河。

  晚年,孔子開始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經。去世後,他的弟子將他的言行整理成為《論語》。孔子被後世尊奉為聖人,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是孔子之孫子思的再傳弟子。孟子,名軻,字子輿。他繼承和發揚了孔子儒家學派的思想,在政治上,他主張列國君王推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儒家思想。在學術上,他推崇孔子,反對道家和墨家。他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最傑出的宗師。他和孔子一樣周遊列國,向列國君王遊說儒家仁政的思想。但最終無人採用,他回到家鄉,和弟子一起著述講學。著有七篇《孟子》傳世,南宋時期《孟子》稱為四書五經之一。死後,後世人稱他為“亞聖”。

  孔子和孟子分別代表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的儒家學派最著名的人物,分別被稱為“孔聖”和“亞聖”,兩個並稱“孔孟”,因此儒家學派又被稱為“孔孟之道”。

  孟子的資料介紹

  孟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他出生於鄒國,當時正值戰國爭雄的時期,所以他又是東周時期人。

  孟子的出生地,鄒國,是當時東周時期東面的一個子爵國,因為其勢力並非出類拔萃,所以是當時強大的魯國的附屬國。現在這個地方屬於山東省鄒城縣。雖然鄒國是個小國家,但他在西周之初就已經立國。他們的祖先是安,周武王封安的子孫***第五世***俠,在當地建國。而實際上,除了俠之後的歷代君主,都沒有收到過周天子的冊封。在周宣王二十一年,鄒國國君夷父顏發動叛亂,把魯國的國君魯懿公殺死。十一年後,宣王討伐魯國,擊敗魯國,殺死了夷父顏。夷父顏的弟弟叔術代理鄒國國君。

  孔子的資料介紹

  孔子***公元前551年,即魯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79年,即魯哀公十六年***,名孔丘,字仲尼。庚戌年戊子月庚子日甲申時,孔子出生於春秋末期的魯國陬邑,也就是當今的山東省曲阜市。他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集大成者,是儒家學派思想的始祖。孔子是從宋國逃出來的殷遺貴族的後裔,宋國夏邑是其祖籍,位於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市。

  春秋時期,齊桓公稱霸中原,鄒國予以積極支援。為了答謝鄒國,齊桓公封當時的鄒國國君克為子爵。從此,鄒國國君終於有了其相應的爵位。

  直到公元前614年,鄒國被楚國滅亡。

  孟子當時正出生於鄒國,他在周遊列國的時候,曾和鄒國的國君鄒穆公有過一段對話。當時鄒國正處於魯國的交戰中,鄒穆公對孟子說他的人民不肯為官吏犧牲,致使他的官員戰死了三十三個人,而沒有一個百姓犧牲。孟子說:你的國內貧富差距嚴重,而你的官員卻沒有把百姓的輾轉流離的情況告訴你,這是他們的失職。所以你只要施行仁政,百姓就會擁護你,他們也會為了官吏而戰死了。

  孔子自小過著清貧的生活。三歲時,父親就離開人世。母親顏氏就帶著他離開出生地尼山,來到闕里。生活拮据的他,做過許多工作來補貼家用。雖然經濟上困難,但也抵擋不了孔子對求學的熱情。孔子聰明早慧,對知識非常的渴求,經常去拜訪各位名師,請他們指教,向他們學習。

  17歲時,孔子的母親顏氏離開人世。孔子多方打聽才將父母親合葬在一起。19歲時,給貴族擔任職事,管理東西。不久,迎娶了亓官氏,後一年便有了第一個兒子孔鯉。23歲,孔子開始招收徒弟,在民間進行講學,開設了私人講學之風,提出了因材施教等教育方法。還到各國去周遊講學,推廣“仁”“禮”的思想,傳播教育文化,開創了儒家思想。除此之外,曾擔任國家官職,與權貴鬥爭;雖然多次遭遇艱險,但還是有幸的存活下來。

  晚年被接回魯國,雖未得到重用,但在期間,他專心編著了《春秋》等書籍。73歲逝世,死後葬在了泗水。他多姿多彩的傳奇一生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什麼大師
孔子的法律思想_孔子的思想內容
相關知識
孔子和孟子合稱為什麼
孔子舊時被尊稱為什麼
孔子被後世尊稱為什麼
蘇軾與韓癒合稱為什麼
腦筋急轉彎孔子和孟子有什麼區別
孔子被後人稱為什麼?一些你不知道的稱呼
孔子和孟子的名言
孔子和孟子有什麼區別_孟子對孔子的評價
孔子和孟子有何區別_孔子孟子的故事
孔子被尊稱為什麼_春秋孔子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