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軍事家吳起生平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吳起,我國曆史上的軍事家代表,戰國著名將領。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戰國吳起生平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戰國吳起生平簡介

  我國曆史上有一位與孫子並稱“孫吳”的軍事家,即吳起,除此之外還是戰國年間偉大的政治改革家,曾在魯魏楚三個國家任職,精通多家思想,在軍、政上均有至高的成就,是中國古時軍事典籍中的重要角色。

  吳起一生在三個國家任職,均做出了大大小小不同的貢獻。吳起在魯國任職時,有過殺妻求將的歷史故事,他擔任將領帶兵出軍後,大退齊軍,一舉得勝,後來由於魯國王在別人的風言風語下開始懷疑吳起,又擔心身為小小的戰勝國招致大國攻打,於是將其革職,吳起被免官後投奔魏國。

  在吳起在魏國任大將間,屢次大破秦軍盡佔秦國河西領土,任此處郡守,改革魏國軍制,使魏國國力強盛,極具威信,深得魏武侯的賞識與重用,後在公叔的陰謀策劃下,不被魏王所待見,於是離開去投奔楚國。

  吳起在楚國年間,其政治主張十分受到楚悼王的認可,於是任令尹,主持了著名的吳起變法。該變法大大削弱了貴族的特權,增強了國力,大敗魏軍,也使其它諸侯國都十分恐懼楚國的日益強大,但在楚悼王死後,吳起遭到眾貴族的誅殺,死後屍體被肢解,吳起變法遂以失敗告終。

  在漢書中記載著吳起的兵法著作共有48篇,但如今僅存6篇,其中講述了治國、帶兵、談將等等多個題目。吳起是歷史上一名文武兼備的將領,他的統帥才幹、領軍思想,在其死後始終享有極高讚譽。

  吳起之死

  吳起,戰國早年軍事、政治、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他一生任事過魯、魏、楚三國,深諳兵、法、儒三家思想,在政務、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

  在楚國任職時,其政治主張得到楚悼王的認可,於是由其主持“吳起變法”。吳起變法的最終目的在於富國強兵,也收到了國力上的一定成效,但同時它也是一次打擊貴族特權的運動,剝削了很多世襲權利,因此得到了眾貴族的一支反對。

  楚悼王駕崩以後,本國的貴族們群起反抗,趁著政局不穩的時機發動兵變有意推翻吳起並誅殺。貴族們用箭射向吳起使其受傷,吳起逃向楚悼王停放屍體的地方,把箭拔出來插在楚悼王的身上,大叫道:“來人吶,有叛賊謀殺楚王。”然而貴族們在追到停屍房射殺吳起的同時也將箭射到楚王屍體上。

  當時楚國的法律規定傷害已故國王的罪人也要被誅殺三族人,因此新的楚肅王登基後,將當時射中楚悼王的相關人員全部斬首,並誅殺了七十幾家族人,貴族的封地全數沒收。

  然而吳起的屍體也被車裂分屍肢解,他死後,吳起變法正式以失敗告終。

  吳起在魏楚兩國任職時做出的成就無論對當時還是後世都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吳起死後其後人甚至還因為“吳起之教”而領得軍功,吳起變法還直接給後來商鞅變法的一些措施提供了先行典範。

  吳起的故事

  戰國年間,吳起在魏國任將軍時,由於能力極強,魏武侯十分賞識他,有意將其提拔重用。此時魏國宰相公叔唯恐吳起蓋了他的風頭使自己丞相地位不保,於是想出了一個主意。宰相一邊與吳起相交密切,一邊時刻主意魏武侯的舉動。

  果然不久之後,魏武侯與宰相商量將吳起提攜為大將軍的事,宰相聽聞故意說吳起雖然軍事才幹高,但聽聞其似乎有意投奔大國,如果令其指揮兵權,又掌握國內祕密,這對魏國豈不危險。魏武侯聽聞於是自己也擔憂起來,此時宰相提出不如對吳起做個考驗,看看他是否真心效忠魏國。宰相建議魏武侯將公主嫁給吳起,如若其欣然接受定是一心向魏,如若推脫,則定有異心,魏武侯聽完同意該做法。

  次日,宰相邀請吳起來家中喝酒,期間叫自己的夫人也就是公主出來接待客人,誰知夫人蠻橫無比,對宰相不斷惡罵,不但令宰相無地自容,連吳起都尷尬得坐立難安。夫人罵完以後便離去,連正眼也沒有瞧一瞧吳起,兩人都已喝不下酒了,吳起遂告辭離去。

  沒過多久,吳起就接到魏武侯向其提親的事,吳起想到宰相家中公主的蠻橫,覺得連公叔這種貴族宰相在公主面前都如此卑微,自己如果娶了公主還不知道什麼下場,於是拒絕了這門親事。此後魏武侯果然開始懷疑吳起,便不再用她,吳起見自己遭到冷落於是前往楚國求事,更應了宰相的推測。

  然而這一切都是公叔策劃的詭計,公叔深知吳起性格清高不願忍受寄人籬下的奚落,定是不肯接受婚約的,於是安排這樣一齣戲,除掉了威脅自己仕途的勁敵。
 

最簡單的故事
古代軍事家吳起的名著
相關知識
古代軍事家吳起生平簡介
古代軍事家吳起的名著
清代教育家吳魯生平簡介
南朝梁代文學家蕭統生平簡介
清代書畫家金農生平簡介
古文字學家夏竦生平簡介
清代散文家姚鼐生平簡介
清代文學家沈復生平簡介
清代文學家趙翼生平簡介
國民黨陸軍中將吳石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