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謀臣周培公生平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周培公,本名昌,字培公,湖北荊門人,是康熙帝身邊的重要謀臣之一,官至參議道臺、山東登萊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亂時,曾勸降割據平涼的王輔臣,其著作被收入《介庵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周培公生平簡介

  周培公是康熙時期的大臣,是當時的一代帥才,謀略出眾,運籌帷幄,智計百出,在勸降王輔臣、剿滅吳三桂平定三藩的過程中立下了不世功勳。而他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自古以來功高震主的人都難以有好的下場,周培公也不例外,落了個被髮配邊疆的下場,在邊疆呆了十多年,未能回去就病逝了。

  周培公是清朝時期著名的謀士,他幼年喪父,繼而喪母,從小就過著孤苦無依的生活,三藩叛亂的時候,周培公任職副將,負責儘快平定王輔臣的叛亂。當時王輔臣兵強馬壯,就算10萬大軍,想打下來也是不容易,周培公細細分析了王輔臣造反的原因,認為如果朝廷只要能夠有人出去勸降就可以避免一場戰爭,兵不血刃的將王輔臣拿下。這個建議被康熙採納了,周培公作為說客上門果然是受到了王輔臣的禮遇,招降了王輔臣。

  勸降王輔臣之後,整個三藩之亂瞬間威脅大減,吳三桂也失去了在西北的助力,大大減小了朝廷的壓力,周培公因此受到朝廷嘉賞,被封為山東登萊道,後來因為與總兵官意見不合,就辭職不做了。

  到了1690年,噶爾丹反清,周培公還不忘獻策,康熙採納了他的建議,將他發配到盛京任職,守衛邊疆,11年後,周培公死在了盛京,終年69歲。

  周培公的功與過

  周培公博古通今,智謀過人,膽識出眾,在平定三藩的過程中周培公大顯才能,只可惜在三藩將定,即將完成自己最大的功業的時候卻從那個位置上下來,後來更是被貶謫到邊疆。

  周培公為人正直很懂人心,在察哈爾派大軍進攻皇宮的時候,周培公將孝莊皇后集合的一大批虎狼之將訓的服服帖帖,又以金銀財寶利誘手下人,使得手下的人氣勢高漲,很快就消滅了察哈爾王。可以說周培公一生有功有過,他平定叛亂維護國家***功勞不小,但是手下的士兵凶殘暴虐,燒殺搶掠,給老百姓帶來不少災難也是不容爭辯的事實。

  周培公的一生勞苦功高,在大清風雨飄搖的時候,挽救大清與危難之際,在清朝的歷史上留下了絢爛的一頁,只可惜鋒芒過盛,狡兔死、走狗烹,最後被髮配到了寒冷的盛京,既打壓了周培公,又利用周培公來對付外敵,可謂是一舉兩得,而周培公作為一個犧牲品就這樣死在了寒冷的邊疆。可以說周培公一生有功有過,他平定叛亂維護國家***功勞不小,但是手下的士兵凶殘暴虐,燒殺搶掠,給老百姓帶來不少災難也是不容爭辯的事實。

  周培公繪製過清朝全圖嗎

  對於周培公,大多數人都是從2001年拍攝的《康熙王朝》中瞭解到的。電視劇中康熙面臨著內憂外患,而八旗軍在入關後恃寵而驕,懶惰成性,不能夠委以重任時,康熙大膽任用周培公等一批漢臣,最終平定***。在***中,周培公得到重用,屢建奇功。***結束後,由於是漢人身份,遭受到八旗子弟猜忌,周培公最後被調往盛京,鎮守邊關。周培公在邊關十年如一日,堅守衛國之責,最後在臨死時舉薦了一個賢臣,並將手繪的大清圖交給康熙。那麼,周培公繪製過清朝全圖嗎?

  周培公臨死前交給康熙的大清圖,詳細的描述了清朝國土及邊疆地區所面對的或即將要面對的一些國土問題。正因為有了周培公的大清圖,康熙才知道了葛爾丹覬覦清朝國土的野心,也就有了後來康熙三徵葛爾丹,平定準噶爾叛亂;也知道了臺灣雖然只是彈丸之地對清朝來說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國土,所以在施琅成功收復臺灣後將其納入福建省來管轄。但是,歷史上的周培公繪製過清朝全圖嗎?

  有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模糊的。周培公有一定的才華,會寫詩,而且還曾經廣為流傳過,但是並沒有說過他會作畫。所以只能猜測周培公交給康熙的大清圖有可能是他在戍守邊關時,依然心繫朝廷安全,於是在做好職責之時,查閱了無數史料和西方書籍,並且根據當時清朝的國情,給康熙提的建議和對策。至於,周培公有沒有繪製過清朝全圖這個問題則是不能確定的。


雍正第六子弘曕生平簡介
中國傑出的農學家賈思勰簡介
相關知識
康熙帝謀臣周培公生平簡介
康熙第十三子胤祥生平簡介
衛國國君衛靈公生平簡介
春秋霸主宋襄公生平簡介
清朝開國功臣費英東生平簡介
清朝名臣李衛的生平簡介
北齊神武帝之子高澄的生平簡介
東魏權臣高澄的生平簡介
清代權臣索額圖生平簡介
清朝大臣遏必隆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