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茶的故鄉和茶文化的起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那是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巴蜀常被稱為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的搖籃,六朝以前的茶史資料表明,中國的茶業最初興起於巴蜀。

  三國以前開始了茶文化的啟蒙時期,晉代、南北朝時期為茶文化的萌芽階段,而茶文化的興盛卻是宋代時期,明、清茶文化開始普及,出現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類。

  今的茶文化不會停止它的前進的步伐,因為它已經融入到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乃至世界的精神與文明當中,也只有茶如此具有靈性的產物,才能譜寫諸多典雅附著在一個文明的精神與物質文化當中源遠流長。

  中國有句古話說的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茶的歷史也是清晰見底,無渣滓,清純,潤口又含淡淡的清香。它與儒、道、悱的境界相互滲透,儒家之禮、佛家之養、道家之閒,在茶的氛圍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難怪古時的中國有著茶香之美名,引各方人士來訪。

  唐朝時,日本僧人最澄來我國浙江天台山國清寺研究佛學,回國時帶回茶籽種植於日本賀滋縣***即現在的池上茶園***,並由此傳播到日本的中部和南部。南宋時,日本榮西禪師兩次來到中國,到過天台、四明、天童等地,宋孝宗贈他“千光法師”稱號。榮西撣師不僅對佛學造詣頗深,對中國茶葉也很有研究,並寫有《吃茶養生記》一書,被日本人民尊為茶祖。南宋開慶年問,日本佛教高僧禪師來到浙江徑山寺攻研佛學,回國時帶去了徑山寺的“茶道具”、“茶臺子”,井將徑山寺的“茶宴”和“抹茶”製法傳播到日本,啟發和促進了日本茶道的興起。

  不僅僅於此,鄭和下西洋也是茶葉銷售到東南亞和南部非洲各國。明代末期,公元1610年荷蘭商船首先從澳門運茶到歐洲,打開了中國茶葉銷往兩方的大門,從中也體現了中國具有茶鄉的美名。

  在這文化潮流的薰陶下,茶的美譽也在不斷提醒著我們,社會在進步,茶鄉也在不斷的更進,不同的品種也在世界各地聲名遠播。相信今日的茶鄉明日將會給予一個不一樣的新概念,也將與時俱進,再創輝煌。

  朝鮮半島在四世紀至七世紀中葉,是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國鼎立時代,據傳六世紀中葉,已有植茶,其茶種是由華嚴宗智異禪師在朝鮮建華嚴寺時傳入,至7世紀初,飲茶之風已遍及全朝鮮。後來,新羅在唐朝的幫助下,逐漸統一了全國。

  在南北朝和隋唐時期,中國與濟、新羅的往來比較頻繁,經濟和文化的交流關係也比較密切。特別是新羅,在唐朝有通使往來一百二十次以上,是與唐通使來往最多的鄰國之一。新羅人在唐朝主要學習佛典、佛法,研究唐代的典章,有的人還在唐朝做官。因而,唐代的飲茶習俗對他來說應是很親近的。

  唐代時不少新羅僧人住學中國寺廟,如山東文登清寧鄉的法花院中,有三十多個僧人,均是新羅人。在日圓仁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記述,圓仁在中國求法巡行時,曾受到不少新羅人的幫助,這些新羅人有的是做官的,有的是僧人,如新羅人李元佐在圓仁離開萬年縣時,曾送他蒙頂茶二斤,團茶一串。

  新羅的名僧真鑑國師,在一塊碑文中記著如再次收到中國茶時,把茶放入石鍋裡,用薪燒火煮後,不分其味就飲的內容。

  新羅的使節大廉,在唐文宗太和後期,將茶籽帶回國內,種於智異山下的華巖寺周圍,朝鮮的種茶歷史由此開始。朝鮮《三國本紀》卷十,《新羅本紀》興德王三年雲:“入唐回使大廉,持茶種子來,王使植地理山。茶自善德王時有之,至於此盛焉。”

  至宋代時,新羅人也學習宋代的烹茶技藝,李奎根***1168-1235年***著《南行日記》中稱:“……有庵,俗稱蛇包聖人之舊居。元曉曾住此地,故蛇包遷於此地。本想煮貢曉公,但無泉水,突然岸隙湧泉,其味甘如奶,故試點茶”。

  新羅在參考吸取中國茶文化的同時,還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茶禮。這套茶禮包括:吉禮時敬茶;齒禮時敬茶;賓禮時敬茶;嘉時敬茶。其中賓禮時敬茶最為典型。高麗時代迎接使臣的賓禮儀式共有五種。迎接宋、遼、金、元的使臣,其地點在乾德殿閣裡舉行,國王在東朝南,使臣在西朝東接茶,或國王在東朝西,使臣在西朝東接茶,有時,由國王親自敬茶。高麗時代,新羅茶禮的程度和內容,與宋代的宮廷茶宴茶禮有不少相通之處。

  茶文化的型別

  一是講究清雅怡和的飲茶習俗:茶葉衝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涼後***,順乎自然,清飲雅嘗,尋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與我國古老的“清淨”傳統思想相吻,這是茶的清飲之特點。

  我國江南的綠茶、北方花茶、西南普洱茶、閩粵一帶的烏龍茶以及日本的蒸青茶均屬此列。

  二是講求兼有佐料風味的飲茶習俗:其特點是烹茶時新增各種佐料。如邊陲的酥油茶、鹽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歐美的牛乳紅茶、檸檬紅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風味。

  三是講求多種享受的飲茶風俗:即指飲茶者除品茶外,還備以美點,伴以歌舞、音樂、書畫、戲曲等。如北京的“老舍茶館”。

  其外,應生活節奏的加快,出現了茶的現代變體:速溶茶、冰茶、液體茶以及各類袋泡茶,充分體現了現代文化務實之精髓。雖不能稱為品,卻不能否認這是茶的發展趨勢之一。

  茶之飲,最早的目的在於:解毒、消食、清心、益思、少睡眠;後來有陸羽茶經等等對其方式精益求精,以及少數民族的種種“異樣”喝法,都不離其宗;大概宛如詩的雅與風,都值得有心人細細玩味。至若有為“雅”而茶,大概是當今茶藝館繁盛的原因之一,又或為“道”而茶,比如強調“和敬清寂”,大家見仁見智吧。

 

中國首家茶文化主題酒店的介紹
中國世界茶文化的簡介
相關知識
中國是茶的故鄉和茶文化的起源
請到我的故鄉來作文範文5篇
中華武術對世界體育文化的影響
中國形象與西方現代文化邏輯閱讀答案
蘇州的園林和水文化
蘇州的園林和水文化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
中國茶和茶文化的歷史
中國茶和茶文化的手抄報圖片
中國茶和茶文化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