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應該注意什麼事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9日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本文是小編整理立夏應該注意的事情的資料,僅供參考。

  立夏應該注意的事情

  一、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靜。

  要保持精神安靜,情志開懷,心情舒暢,安閒自樂,笑口常開,這個時節,可多做偏靜的文體活動,如繪畫、釣魚、書法、下棋、種

  花等。夏天養心安神之品不可少,茯苓、麥冬、小棗、蓮子、百合、竹葉、柏子仁等,都能起到養心安神的作用。

  二、要注意不可過度出汗,運動後要適當飲溫水,補充體液。

  夏天人們容易出汗,“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血汗同源,汗多易傷心之陰陽。加之夏天溫度高,體表的血量分佈多,這樣容易導致老年人出現心腦缺血的症狀,所以夏季要注意不可過度出汗。但是該出汗時則要出汗,老年人也不能閉汗,在房間裡開空調的時間不能過長。所選的運動不要過於劇烈,可選擇相對平和的運動如太極拳、太極劍、散步、慢跑等。

  三、心分陰陽,既要養“心陽”又要養“心

  心氣虛指心臟功能減弱,表現為心慌心跳、胸悶氣短、活動後加重,並有出汗。如不注重保養,發展為心陽虛就會出現心慌、氣喘加重,而且畏寒肢冷、胸痛憋氣、面色發白等。有心氣虛或心陽虛症狀的人,夏天尤其應該避免多出汗,以免傷了心陽,可用人蔘***2~3克***、西洋參***3~5克***泡水飲,或服生脈飲***人蔘或黨蔘、麥冬、五味子***口服液。心陰虛則指心陰血不足,可造成部分心血虛的症狀。心陰虛的主要特點是陰虛陽亢,表現為五心煩熱、咽乾失眠、心慌心跳等。心陰虛者需要注意少勞累、少出汗、多吃養心陰之品,如西洋參3克、麥冬3~5克,或吃冰糖大棗小米粥,或吃百合藕粉和銀耳蓮子羹。

  四、不要吃剛從冰箱中取出來的食物。

  人的胃腸溫度一般在36℃左右,而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食物只有2℃~8℃,腸胃受到強烈的低溫刺激後,容易出現腹瀉。所以,從冰箱裡取出來的食物應在常溫下放一會兒再吃。

  五、要睡眠充足。

  夏天老年人易產生生理及心理上的疲睏,沒精打采,只想在床上躺著,也不想吃飯,不想參加社會活動,只想在家呆著。碰到這樣的情況,老人就應走出戶外,多和人交往,多去旅遊或到公園去賞景,要變“苦夏”為享受夏天。

  六、適當新增衣物

  初夏到來,日夜溫差仍較大,早晚要適當添衣。

  立夏應注意些什麼

  重在養心 中醫認為,夏季對應於心,五行中的火,五味中的苦,顏色中的紅,七情中的喜。到了夏季,一些人會頭痛、失眠、煩躁、坐立不安……專家認為,這跟心臟的承受度有關。所以,在“立夏”之季要做好自我調節、笑口常開。

  一、注意飲食,適當補養

  由於夏季炎熱而出汗多,體內丟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較差。同時,天氣炎熱又影響著人的食慾,除注意飲食清潔和清淡為主。少吃肉食等動物類食物外,還要注意補充一些營養物質,多喝水。 多喝粥,是夏季飲食養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進餐時食粥,午餐時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在煮粥時加些荷葉,稱荷葉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 同時,還要注意多吃一些營養物質。第一,補充維生素。要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如西紅柿、青椒、冬瓜、西瓜、楊梅、甜瓜、桃、李等;

  第二,要補充水和無機鹽,特別是要注意鉀的補充。可適當吃些豆類或豆製品、香菇、香蕉、綠葉蔬菜等,他們都是鉀的很好來源;

  第三,要適量地補充蛋白質。

  魚、蛋、奶和豆製品等,都是最佳的優質蛋白,不過不要多吃哦。 在盛夏雨季,對於脾虛而愛洩瀉者,宜吃些芡實、苡仁米、茯苓、山藥、冬瓜皮等,以健脾利水滲溼。 對於容易上火的人,宜於多吃些清熱利溼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綠豆等,它們都有較好的消暑作用。在煮粥時,可加些綠豆或單用綠豆煮湯,以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生津利尿。

  二、少用空調,少貪涼食

  隨著天氣轉熱,人們愛開空調享受清涼。但是,夏季是“長”的季節,氣血由內向外走,腠理***毛孔***需要張開散熱排毒,如果太涼,毛孔閉合,不利於代謝排毒,影響身體正常生理功能。因此,我們要尊重規律,該出汗就要出汗,要多補充水分以排毒、養顏。特別是,不能開著空調睡覺,以免受“虛邪賊風”——寒氣。 同時,夏季也不宜於吃涼食,如冰鎮食品,如吃剛從冰箱中取出來的水果、飲料、雪糕等。有些人特別是腸胃功能較弱的人,在吃後半小時左右最易發生劇烈腹痛,嚴重的還會出現噁心、嘔吐、頭暈、腹瀉和全身冷戰等症狀。這是由於吃了冰箱裡存放的食物引起的。人的胃腸溫度一般在36℃左右,而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食物只有2℃~6℃,腸胃受到強烈的低溫刺激後,導致生理功能失調。 預防的簡單方法是,從冰箱裡取出來的食物不要急著吃,放一會兒再吃,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特別是老年人、兒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應注意。

  三、注意起居,早起晚睡補午覺

 

  在夏季,起居養生也很重要。《黃帝內經》告訴我們,夏三月要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不要怕陽光***。由於“立夏”後天亮得早,人們宜於早起,而晚上相對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夏季正午1點到3點氣溫最高,人容易出汗,午飯後,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腦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所以,中午人們總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對中午不能午休的上班族來說,午間時分可以閉目養神30分鐘。午睡時間要在中午12點多至1點多,因人而異,一般以半小時到50分鐘為宜,時間過長讓人感覺沒有精神。 四、宜養“心”,保持好心情 天熱,人容易急躁,對健康不利,要注意保持好心情,不急不躁,不喜不憂,不怒不悲,內心平和。《黃帝內經》說,夏季要使志無怒,即心情要愉快,使氣得洩,不要壓抑自己。精神內守,病從安來,就是這個道理。 對於陰虛火旺、出汗多、失眠、煩躁、心悸者,可在中醫師指導下,適當服用生脈飲,通過人蔘***愛上火的人選太子參代替***、麥冬、五味子來益氣養陰,清肺生津,利腎寧心。這可是藥王孫思邈的臨床經驗哦。

子宮腺肌症應該怎麼治療
山西哪個市面積最大
相關知識
立夏應該注意什麼事情
新手上路應該注意什麼事情
吃月餅我們應該注意什麼事情
夏季應該注意什麼事項
大學生創業應該注意什麼事項
吃西餐應該注意什麼事項
立夏養生應該注意什麼
夏天游泳時應該注意什麼
立春艾灸養生應該注意什麼
立冬飲食應該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