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泰山旅遊攻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泰山是中國五嶽之首,首個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氣勢雄偉磅礴,有“天下第一山”之稱,被選為“中國十大名山”之首,古名岱山,又稱岱宗,位於山東省中部,泰安市境內,矗立在魯中群山間。泰山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泰山對中國人以及中華文化影響甚遠,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諸多與泰山有關的成語,俗語和掌故。泰山地處中華文化發源地,儒釋道三教並存,宮觀廟宇不計其數,歷代君王及文人墨客都在泰山上留下過自己的詩文墨寶。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上海到泰山的旅遊攻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上海到泰山泰山必去旅遊景區

  泰山多松柏,更顯其莊嚴、巍峨、蔥鬱;又多溪泉,故而不乏靈秀與纏綿。縹緲變幻的雲霧則使它平添了幾分神祕與深奧。它既有秀麗的麓區、靜謐的幽區、開闊的曠區,又有虛幻的妙區、深邃的奧區;還有旭日東昇、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等十大自然奇觀及石塢松濤、對鬆絕奇、桃園精舍、靈巖勝景等十大自然景觀,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人文景觀,其佈局重點從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頂,形成“地府”、“人間”、“天堂”三重空間。岱廟是山下泰城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前連通天街,後接盤道,形成山城一體。由此步步登高,漸入佳境,進而由“人間”進入“天庭仙界”。

  泰山風景區內,有山峰156座,崖嶺143座,名洞72處,奇石72塊,溪谷130條,瀑潭64處,名泉72眼,古樹名木萬餘株,古遺址42處,古墓葬13處,古建築58處,歷代刻石2500餘處,石窟造像14處,近現代文物12處,文物藏品萬餘件。其中城子崖遺址、現存最早的石塔-四門塔、大汶口遺址、靈巖寺、岱廟、千佛崖石窟造像、龍虎塔、九頂塔、馮玉祥墓,唐大觀峰石刻,北齊經石峪金剛經,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泰山風景以壯麗著稱。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托,雲煙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泰山佛光是一種光的衍射現象,它的出現是有條件的。據記載,泰山佛光大多於每年6-8月份的半晴半霧的天氣出現,而且是太陽斜照的時候。泰山還以石刻眾多聞名天下,這些石刻有的是帝王親自題寫的,有的出自名流之手,大都文辭優美,書體高雅,製作精巧。泰山現存有石刻1696處,分為摩崖石刻和碑刻,既是記載泰山歷史的重要資料,又是泰山風景中的精彩去處之一。泰山的風景名勝以主峰為中心,呈放射形分佈,歷經幾千年的保護與建設,泰山拔起於齊魯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勢險峻,峰巒層疊,形成“一覽眾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曠氣勢。

  十八盤

  泰山十八盤是泰山登山盤路中最險要的一段,共有石階1600餘級,為泰山的主要標誌之一。此處兩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盤路鑲嵌其中,遠遠望去,恰似天門雲梯。泰山南天門有3個“十八盤”之說。自開山至龍門為“慢十八”,再至昇仙坊為“不緊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門為“緊十八”,共計1630餘階。“緊十八”西崖有巨石懸空,側影佛頭側枕,高鼻禿頂,慈顏微笑,名迎客佛。

  南天門

  南天門在山東泰安市泰山上十八盤之盡處,舊稱三天門、天門關,海拔1460米,山於此為最危聳,飛龍巖與翔鳳嶺之間的低坳處,雙峰夾峙, 彷彿天門自開。元中統五年***1264年***布山道士張志純建立。門為閣樓式建築,石砌拱形門洞,額題“南天門”。紅牆點綴,黃色琉璃瓦蓋頂,氣勢雄偉。門側有楹聯曰“門闢九霄仰步三天勝蹟;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元代杜仁杰曾撰刻《天門銘》記錄其事,銘日:“泰山天門無室宇尚矣。布山張鍊師為之經構,累歲乃成,可謂破天荒者也。”刻石現仍在天門西側的石室內,儲存完好。南天門有郭沫若題名“天街”的著名景點,天街上店鋪林立,恍若天市。

  祖庭岱廟

  華夏名山第一廟,東嶽廟祖庭——岱廟!岱廟始建於秦漢之時,宋朝時擴修,是歷代帝王的泰山行宮。歷代帝王登封泰山先要在山下岱廟內舉行大典,然後登山。岱廟是著名帝王宮城式祠廟建築,岱廟佔地近10萬平方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貺殿,位於仁安門北,是岱廟主體建築,建於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大殿建於長方形石臺之上,三面雕欄圍護,長48.7米,寬19.73米,高22.3米。重簷歇山,彩繪斗拱,畫瓦蓋頂,簷下8根大紅明柱,規模巨集大,輝煌壯麗,與北京的故宮,曲阜的大成殿一起,合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宮殿”。

  泰山四大奇觀

  遊泰山的最佳時間為每年的5月到11月。遊泰山看四個奇觀:泰山日出、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

  泰山日出

  當黎明時分,遊 人站在岱頂舉目遠眺東方,一線晨曦由灰暗變成淡黃,又由淡黃變成橘紅。而天空的雲朵,紅紫交輝,瞬息萬變,漫天彩霞與地平線上的茫茫雲海融為一體,猶如巨幅油畫從天而降。浮光耀金的海面上,日輪掀開了雲幕,撩開了霞帳,披著五彩霓裳,像一個飄蕩的宮 燈,冉冉升起在天際,須臾間,金光四射,群峰盡染,好一派壯觀而神奇的海上日出。

  雲海玉盤

  泰山雲霧可謂呼風喚雨,變換無窮:時而山風呼嘯,雲霧瀰漫,如墜混沌世界;俄頃黑雲壓城,地底興雷,讓人魂魄震動,遊人遇此,無須失望,因為你將要見到雲海玉盤的奇景:有時白雲滾滾,如浪似雪;有時烏雲翻騰,形同翻江倒海;有時白雲一片,宛如千里棉絮;有時雲朵填谷壑,又像連綿無垠的汪洋大海,而 那座座峰巒恰似海中仙島。站在岱頂,俯瞰下界,可見片片白雲與滾滾烏雲而融為一體,匯成滔滔奔流的“大海”,妙趣橫生,又令人心朝起伏。

  晚霞夕照

  當夕陽西下的時候,若漫步泰山極頂,又適逢陰雨剛過,天高氣爽,仰望西天,朵朵殘雲如峰似巒,一道道金光穿雲破霧,直瀉人間。在夕陽的映照下,雲峰之上均鑲嵌著一層金燦爛的亮邊,時而閃爍著奇異的光輝。那五顏六色的雲朵,巧奪天工,奇異莫測,如果雲海在此時出現,滿天的霞光則全部映照在“大 海”中,那壯麗的景色、大自然生動的情趣,就更加令人陶醉了。晚霞夕照與黃河金帶的神奇景色,與季節和氣候有著很大的關係。為了能使登泰山者充分領略和享受這一奇觀美景,就必須選擇恰當的旅遊時機。應該說秋季最好,因為這時風和日麗,天高雲淡;其次是大雨之後,殘雲縈繞,天晴氣朗,塵埃絕少,山清水秀。你儘可放目四野,飽覽“***”的秀容美貌。

  黃海金帶

  新霽無塵,夕陽西下時分,舉目遠眺,在泰山的西北邊,層層峰巒的盡頭,還可看到黃河似一條金色的飄帶閃閃發光;或是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均叫“黃河金帶”。 它波光鱗鱗,銀光閃爍,黃白相間,如同金銀鋪就,從西南至東北,一直伸向天地交界處。清代詩人袁枚在《登泰山詩》中對黃河金帶描寫生動而傳神:“一條黃水似衣帶,穿破世間通銀河。”晚霞夕照與黃河金帶的神奇景色,與季節和氣候有著很大的關係,為了能使登泰山者充分領略和享受這一奇觀美景,就必須選擇恰當的旅遊時機。應該說秋季最好,因為這時風和日麗,天高雲淡;其次是大雨之後,殘雲縈繞,天晴氣朗,塵埃絕少,山清水秀。你儘可放目四野,飽覽“***”的秀容美貌。

  六大風景區

  泰山六大風景區包括幽區、曠區、奧區、妙區、秀區、麗區六大風景區。

  泰山幽區是指中路旅遊區,是最富盛名的登山線路,自登山盤路的起始點一天門經中天門至南天門,全長5.5公里,幾乎全部為盤路,共有6250級臺階。

  沿途風景深幽,峰迴路轉,古木怪石鱗次櫛比,主要景點包括岱宗坊、關帝廟、一天門、孔子登臨處、紅門宮、萬仙樓、鬥母宮、經石峪、壺天閣、中天門、雲步橋、五鬆亭、望人鬆、對松山、夢仙龕、昇仙坊、十八盤等。

  泰山曠區是指西溪景區,是登山的西路,自大眾橋起有一條盤山公路,可以直達中天門。除此之外,還有一條登山的盤路,兩旁峰巒竟秀、谷深峪長、瀑高潭深、溪流潺潺。曠區主要的景觀有:黃溪河、長壽橋、無極廟、元始天尊廟、扇子崖、天勝寨、黑龍潭、白龍池。

  泰山妙區自泰山幽區一路拾級而上。過了十八盤,登上南天門,就進入了泰山妙區,即岱頂遊覽區。除了深切的感受大自然的造化和先人留下的遺蹟外,真正的體會一下:一覽眾山小的偉大氣魄。妙區的主要景觀有:南天門、月觀峰、天街、白雲洞、孔子廟、碧霞祠、唐摩崖、玉皇頂、探海石、日觀峰、瞻魯臺等。泰山奧區是以後石塢為中心的景區,其特點是峰雄巖壯、怪石嶙峋、古鬆競奇、鳥語花香,雄壯奇奧、美不勝收。由妙區——泰山極頂往後山乘索道可達。奧區的主要勝景有:八仙洞、奶奶廟、 獨足盤、天燭峰、九龍崗、黃花洞、蓮花洞、堯觀臺等。更令人稱奇的是大自然的造化:著名的鴛鴦鬆、臥龍鬆、飛龍鬆、姊妹鬆、燭焰鬆等如珍珠鑲嵌在多姿多彩的石巖上。

  泰山麗區即泰山山麓及泰城遊覽區該區是無須登山而感受泰山之美的去處。其主要景觀包括:雙龍池、遙參亭、岱廟、岱宗坊、王母池、關帝廟、普照寺、五賢祠、漢明堂、三陽觀以及不斷開闢的新景觀等。泰山秀區主要包括桃花峪景區、櫻桃園景區,在泰山的西麓。桃花峪深幽靜麗,景色奇秀,且有一條索道直通主峰。櫻桃園則離城不遠,鳥語啾啾、溪水潺潺。秀區是泰安人假日休閒的好去處,遊人如有足夠的時間一定要去。桃花源景區主要景點有:三岔澗、猛虎溝、綵帶溪、後寨門、吳道人庵、谷口。

  靈巖寺

  泰山靈巖寺,坐落於泰山西北麓,位於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境內。靈巖寺,始建於東晉,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歷史。該寺歷史悠久,佛教底蘊豐厚,自唐代起就與浙江國清寺、南京棲霞寺、湖北玉泉寺並稱“海內四大名剎”,併名列其首。靈巖寺,現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首批4A級旅遊區。

  普照寺

  泰山普照寺位於岱麓凌漢峰下,秀峰環抱,翠柏掩映亭殿樓閣,氣象崢嶸。傳為六朝時建,後歷代皆有拓修。寺院以大雄寶殿、摩鬆樓為中軸,形成三進式院落。兩側配以殿廡、禪房和花園等。

  六朝鬆

  六朝鬆,狀如華蓋。鬆旁為篩月亭,每當皓月當空,松下銀灰萬點,如同篩月,故名。亭中有方形石桌,敲擊發鐘磬之聲,且四角及中間音 色有別,名五音石。亭北為摩鬆樓。篩月亭聯:“曲徑雲深宜種竹,空亭月朗正當樓”。馮玉祥先生隱居泰山時,以泰山習俗和民生疾苦為題材,寫了很多白話詩,自稱“丘八詩”,由趙望雲配以漫畫,刻製成碣,立於院中。後盡毀,現已重刻。 後院為菊林院,有鬆一株,冠大如棚,嫋嫋婷婷,清代光緒年間何煥章遊山至此,題“一品大夫”。 後院正房與摩鬆樓相接, 額題“菊林舊隱” 曾為康熙初年元玉僧居所。 現闢為紀念館。楹聯為:“鬆曰好青,竹曰好綠;天吾一磚,地吾一瓦。”

  碧霞祠

  沿天街由西往東,在東端的高崖之上,有一座泰山現存的最完美的一處古建築,儲存著中國明清時期的風格,這裡集建築與繪畫、雕刻、林木為一體,稱得上是中國古老文化的典範,這就是碧霞祠。碧霞祠供奉的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她是泰山的主宰神,俗稱“泰山奶奶”,據說泰山奶奶非常靈驗,許多人登泰山就是專門來這裡向泰山奶奶求願的。有人求富貴、有人求平安、有人求生意興隆、還有人求長壽或有個兒子。求願時一般都要向泰山奶奶許下承諾。一旦實現就必須要還願,既落實所許之承諾,若沒達到目的,就再次祈求,最終滿意後再行還願。許願的方式多種多樣。有供奉獻禮的,有送匾的,有捐資修廟的,也有植樹造林的。心誠則靈,登泰山時到老奶奶前許願是許多遊客非常樂意的事。

  竹林寺

  在泰山西溪谷中,黑龍潭的上邊,今長壽橋東北,原來有一座寺,叫竹林寺,又名懸雲寺。這裡風景宜人,寺的周圍翠竹青青,松柏蒼鬱,溪水潺潺,曲徑通幽,風景十分秀美。向有“小徑沿山,清流夾道,蟠曲羊腸,景隨步換”之譽。據說竹林寺是泰山古剎,建修年代無考,自唐以後屢興屢廢。據記載,竹林寺元代元貞年間元代名僧法海重修,聲名遠播,以至“東振齊魯,北抵幽燕,西逾趙魏,南距大河,莫不聞風趨赴”。後竹林寺在一場火災中焚燬,現又在原址上仿唐代風格重新修建。

  玉泉寺

  泰山玉泉寺景區位於泰山北麓,距泰安市區約二十公里,距濟南市區約三十公里。面積兩萬多畝,森林茂密,溪水流長,古樹秀木隨處可見。以一座始建於北魏時期的玉泉禪寺為中心,形成以佛教、民俗文化為主題的人文景觀圖,堪稱岱陰佛域。玉泉寺有北魏僧意建立,因南有谷山又稱谷山寺,俗稱佛爺寺。寺內有唐植銀杏四株、大雄寶殿、一畝鬆、東西佛腳印、北魏石刻佛像等景點。有金代大學士党懷英撰書並篆刻的《谷山寺記》碑等碑碣。寺前谷山之巔有一古鬆,人稱定南針。谷山西北半山懸崖上有二洞,常年泉湧不息,《岱史》稱之“金絲洞”,傳為全真教主丘處機煉丹處。向南是賣飯棚子。西北有一深澗,盛夏冰雪不化,《泰山志》稱大冰牢峪。有公路與泰城相通。寺東南有蓮花峰、香爐峰、周明堂故址、天井灣;西為摩天嶺;南臨賣飯棚子;北依返倒山、長城嶺,群山環抱,密林掩映,高崖飛澗,人跡罕至。

  玉泉寺由北魏僧意所建立,金代又有僧善寧重建,元代僧普謹增建七佛閣,後屢興屢廢。

  正陽門

  出岱廟坊,迎面看到的高大寬闊的“正陽門”,正陽門始建於宋,毀於二十世紀中葉,1985年正陽門按照宋代建築風格重新修建的。進入正陽門,兩扇硃紅大門,門上鑲有81個鐵製饅釘,有鋪首,象徵著岱廟的尊嚴,古時候只有帝王才能從此門進入。正陽門高8.6米,上面的五鳳樓高11米,共5間,為九脊單簷歇山頂,覆黃色琉璃瓦,24根四方明柱,簷下斗拱出三翹四,墨線大點金彩繪,額枋金龍飛舞,遠遠望去翹簷翼然,翩翩欲飛。正陽門兩旁置有東、西掖門。

  陰陽界

  在泰山長壽橋南面的石坪上,東百丈崖的頂端,有一橫跨兩岸垂直河谷的淺白色巖帶,好像一條白色紋帶繡於峭壁邊緣,因長年流水的沖刷,表面光滑如鏡,色調鮮明,十分醒目。越過它稍有不慎,就會失足跌落崖下,墜谷身亡,故名之為“陰陽界”。

  橋下的石坪為傲徠山中粒片麻狀二長花崗岩,質地堅硬,抗風化剝蝕能力比較強,經長期風化剝蝕和溪水的沖刷,形成了這樣寬大而平滑的大石坪。所謂“陰陽界”,實際上是一條由長石和石英組成的花崗質岩脈,表面呈灰白色,脈寬1~1.2m,沿南東130°方向延伸,近於直立產出在二長花崗岩中,與圍巖的界線十分清晰,產狀穩定,直線狀展布,色調鮮明,又位於東百丈崖的峭壁邊緣,地勢甚為險峻。古人把這條岩脈看作陽間與陰間的分界線,雖有某些言過其實之處,但對遊人而言確不失警示的作用,同時也為長壽橋增添了幾分神祕的色彩。

  桃花峪

  桃花峪,位於岱頂西北,是泰山近幾年開闢的旅遊新區,並有索道纜車直通岱頂。在索道站周圍出露的岩石,主要是傲徠山中粒片麻狀二長花崗岩。其東側有北西向龍角山斷裂通過,斷裂兩旁發育有與其基本平行的伴生斷裂。其中一條伴生斷裂切過一個山頭,生成約5m寬的節理密集帶,節理面近於直立,把二長花崗岩切割成許多薄板狀巖塊,在重力作用下巖塊沿直立節理面不斷坍塌,最後形成兩峰對峙的一條几米寬的大裂縫,這就是有名的桃花峪一線天。

  彩石溪不僅是泰山奇石的重要產地,據泰山工作人員的調查發現認為在彩石溪存在著以基性斜長角閃巖***基性火山岩***為主的一套錶殼巖系統,屬於泰山岩群。原巖是酸性火山岩和酸性火山凝灰岩,構成雙峰式的。由於強烈變形,基性火山岩已經被拉成構造補丁,而且它的構造變形被後期切斷,後期的脈體又被切斷了。另外有糜稜巖化的現象,構造、地層等地質現象非常豐富。

  傲徠峰

  扇子崖之西是傲徠峰,因巍峨突起,有與泰山主峰爭雄之勢,古有民諺:“傲徠高,傲徠高,近看與岱齊,遠看在山腰”。傲徠峰與扇子崖結合處為山口,在山口之後是青桐澗,其深莫測,澗北為壺瓶崖,危崖千仞。站在山口,東看扇子崖,如半壁殘垣,搖搖欲墜,讓人心驚目眩,西望傲徠峰,似與天庭相接,北眺壺瓶崖,絕壁入雲。扇子崖和傲徠峰一帶出露的岩石,均為傲徠山中粒片麻狀二長花崗岩。

上海到紹興旅遊攻略
上海到天目山旅遊攻略
相關知識
上海到泰山旅遊攻略
上海到象山旅遊攻略
上海到舟山旅遊攻略
廣州到泰山旅遊攻略
上海到周莊旅遊攻略大全
上海到宜興旅遊攻略
上海到青島旅遊攻略推薦
上海到揚州旅遊攻略推薦
上海到烏鎮旅遊攻略推薦
上海到桂林旅遊攻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