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選題的原則與技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今天的天氣不錯,很適合用來學習,所以今天同學們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關於演講選題的原則和技巧吧,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同學!

  一、演講選題的原則

  1、選擇自己比較熟悉並能勝任的主題,即選擇適合於自己的題目。

  如一名解放軍戰士如果講“高校管理與改革”,恐怕難以勝任,若講“戰士肩上的重任”,自然深有體會,滔滔不絕。

  2、選題要看物件,做到有的放矢。

  演講者應該大致摸清聽眾的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和思想狀況,然後再根據這些具體情況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選擇聽眾最感興趣的話題。

  3、根據演講場合和時間的長短選題。

  場合不同,選題也應不同。如梁啟超1922年在南京、蘇州等地連續作了二十多場演講,由於他的博學和善於選題,每一場都有獨特的題目和新的內容。

  4、選題要有意義,符合現實需要。

  要從提高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能力和改造能力出發,選擇那些“政治上重要的、為大眾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問題的主題”來闡述,從而解決人們普遍關心、急於得到回答的問題。

  二、演講選題的技巧

  1.選擇論題。

  就是選擇演講所要闡述的主要問題,即“講什麼”。要把論題選好,必須遵循兩條基本原則:一條是需要性原則,一條是適合性原則。

  所謂需要性原則,就是要選擇現實需要亟待回答的論題。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一篇生動的當眾演講,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幫助聽眾弄清社會現實中的複雜現象,並在多大程度上有助於迫在眉睫的社會問題的解決,這是演講藝術的本質特徵。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演講者,總是能從提高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能力和改造能力出發,選擇那些“政治上重要的、為大眾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問題的主題”《列寧是片樣寫作學習的》第23頁來闡述,從而解決人們普遍關心、急於得到回答的問題。這樣的論題才有價值,才能為聽眾所歡迎。那種不痛不癢的、毫無現實意義的空對空的說教,是永遠得不到聽眾歡迎的。當代著 名演講家李燕傑、曲嘯、劉吉等,他們的篇篇演講,無一不是有針對性地回答了我國新時期社會生活,尤其是關於改革開放廣大青年所極為關心、迫切需要回答和解決的問題,因而贏得了廣大青年的熱烈歡迎和信賴。所以,每準備一次演講,都要從客觀實際出發,要認真考慮一下自己所選擇的論題是否符合現實需要,是否屬於聽眾所亟待得到解答而又有意義的問題。如果論題本身毫無價值,客觀上又不需要,那就不要選它。有的論題雖有一定價值,但客觀現實並不迫切需要,也不要選它。

  所謂適合性原則,就是要選擇那些適合演講聽眾、演講時間、演講場合和演講者實際的論題。論題為客觀現實需要,但如果不考慮聽眾的文化水平、思想修養、職業特點、閱歷、心理和願望,不考慮規定演講的時間,不考慮演講的場合和環境,不考慮演講者的年齡、身份、氣質、能力等,其論題再好,也無法搞好演講。選擇論題只有同時符合需要性和適合性這兩個原則,才能把論師選好、選準。

  2.明確主題。

  主題是演講者在演講中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觀點。它體現著演講者對所闡述問題的總體性看法,是整個演講的“靈魂”和“統帥”。葉聖陶說過:“一場演說,必須是一件獨立的東西。……用口說也好,用筆寫文章也好,總得對準中心用功夫,總得說成功寫成功一件獨立的東西。不然,內家就會弄不清楚你在說什麼,寫什麼,因而你的目的就難以達到。”葉聖陶、夏丐尊《文章例話》第13頁為了使演講真正起到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鼓舞群眾的作用,要求演講的主題必須正確、鮮明、集中、深刻。

  所謂正確,即演講的主題必須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符合黨的中線、方針、政策,符合四項基本原則,符合客觀實際和人民的利益,順應民心。要使演講的主題正確,演講者必須具有科學正確的世界觀,即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只有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主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才能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才能把握住演講的正確的主題。

  所謂鮮明,即演講的主題必須旗幟鮮明,肯定什麼,否定什麼,讚頌什麼,貶斥什麼,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決不可似是而非,模稜兩可。正如毛澤東所說:“我們必須堅持真理,而真理必須旗幟鮮明。我們從來認為隱瞞自己的觀點是可恥的。”主題的鮮明性基本有兩種傾向:一種是積極的、進步的、革命的;一種是消極的、落後的。一個優秀的演講者,就要鮮明地肯定和扶植那些積極的、進步的、革命的事物,促其發展成長;否定和鞭撻那些消極的、落後的事物,加速它們的滅亡。

  所謂集中,即演講的主題必須凝練。單一、集中。一般說來,一篇演講只能有一個主題,一箇中心,不能多主題,多中心。如果貪多求全,這也想講,那也想說,使主題分散,形成多中心,缺少一根貫穿整個演講的主線,勢必造成演講的頭緒紛繁,結構鬆散,話說得不少,聽眾卻不知道到底要講什麼,達不到演講的目的。所以,演講的主師一定要集中;。這也和打伏一樣,“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集中兵力,打殲滅戰”。調動演講的一切手段,緊緊地圍繞一個主題,把問題講清楚講深透,使演講重點突出,會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得到更好的教益。

  所謂深刻,即演講的主題必須具有普遍而深刻的教育意義。無論是講人、敘事、論理,都不能停留在表面現象上,而應該挖掘出事物的本質,把握事物的個性。這是演講者對事物認識的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思想“飛躍”的過程。我們抓住了事物的本質,主題就具有強烈的共性,就會深刻;抓住了事物的“特徵”,主題就會具有鮮明的“個性”,就會“新穎”。有的演講者不是從事物的內部規律完整地去認識,也沒有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只是在演講中喊幾句空洞的口號,就以為主題深刻了。這其實是一種幼稚可笑的想法,就象一個稻草人戴頂帽一樣滑稽可笑。只有不停留於表面現象的,挖掘出具有深刻意義的主題來,演講才具有教育作用。

  3.確定題目。

  演講不能沒有題目。確定演講的題目,是演講者給全篇演講樹起一一面旗幟,它不僅與演講的形式有關,更重要的是與演講的內容、風格、情調有直接關係。內容決定了題目,而題目則鮮明地顯露出內容的特點。一個新穎、生動、恰當而富有吸引力的題目,不僅能在演講前給人急欲一聽的強烈願望,而且在演講結束之後,同其內容一樣,給人留下很深的記憶,甚至成為一個警句而廣為流傳。

  所以,訓練有素的演講者,都是很重視演講題目的確定的。當代著 名演講家李燕傑根據自己演講的體驗,給題目的選擇定了四條原則:1.文題相符;2.大小適度;3.遣詞得體;4.合乎身份。他認為好的題目是很難確定的,只有經過深思熟慮、反覆推敲,才有為自己的演講找到一個美好、生動、有力而又適度的題目。李燕傑的演講,有的題目思辯性強,啟迪聽眾的涫思,如《江青為什麼喜歡<紅與黑>、<基督山思仇記>、<紅字>、<簡·愛>等五本小說?》、《德才學識與真善美》;有的題目熱情洋溢,容易引起聽眾的共鳴,如《青年是我師,我是青年友》;有的題目豪情滿懷,激勵鬥志,給聽眾以積極向上的力量,如《迎接時代的挑戰》、《祖國兒女在為中華騰飛而拼搏》;有的題目新穎別緻,引人入勝,如《愛情美學》等等,值得學習借鑑。

口才鍛鍊榜樣
如何讓你的演講更加吸引人
相關知識
演講選題的原則與技巧
提高演講能力的方法與技巧
溝通的原則與技巧
社交演講口才的原則
工藝裝置選購的原則與要點
自考畢業論文選題的原則
大學生三個切實有效的時間管理原則與技巧
舞臺燈光的使用原則與技巧
舞臺燈光的使用原則與技巧
有效溝通的原則和技巧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