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媽媽的育兒經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育兒知識是涵蓋孩子各年齡段在育兒時遇到的各方面問題所需要的知識,是對新生嬰兒更好的照顧,更好的呵護所需要學的一種知識。因為每個不同月齡的寶寶的生理及心理都有不同的特點需要不同的呵護及教育方式。從寶寶及母親雙方的角度關注育兒生活,涉及兒科疾病、幼兒保健、孕婦保健、孕期保健、育兒教育等方面。

  有6個子女,然後她把6個子女全部培養成了哈佛或耶魯大學的博士!她就是韓國的首席媽媽全惠星。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彪悍媽媽的育兒經。

  1、媽媽們要懂得發展自我

  自我發展,就是在個人的職業範圍內,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華。不管從事什麼職業,媽媽都要盡最大努力去開發自我。要想培養優秀的孩子,就要先提高母親的能力。母親對一個家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對女性來說,事業和家庭就像小鳥的兩隻翅膀,只有力量均衡才能展翅高飛。女性如果不能把自己所處的社會和家庭結合在一起,不能積極愉快地生活,那麼,她的整個家庭,包括丈夫和孩子都會受到影響。

  母親應該在工作和家庭中找到一個均衡點。是否進入職場工作並不重要,關鍵的是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自己所承擔的職責,能否積極主動地自我發展,有無能力排列事情的先後順序,並解決家庭和事業相互衝突所產生的矛盾和困難。

  2、絕對不要為孩子犧牲自己

  我的父母不是為孩子無條件犧牲的人。他們始終在學習、進步,充實自己的人生,他們的生活態度和世界觀影響到了很多人,也成為孩子們的榜樣。

  我從小時候他們對我的教導為起點,重新回顧了我的人生。這真是一次漫長而獲益匪淺的過程。在回憶中,點點滴滴的細節,如同養分重新滋養了我的內心。對我來說,懷孕不僅是做母親的開始,而且也是作為一個人,重新考慮今後的路、該做什麼以及不該做什麼等問題的寶貴契機。

  3、創造一個在什麼地方都能開啟書本的環境

  無論在家裡的哪個角落,都有學習的氛圍。不用強求他們去學,孩子們的眼裡只能看到書桌和正在學***,他們就會覺得學習是我們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要想將學習習慣化,就要先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父母只要讓孩子們懂得學習並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就等於是為孩子做了一切有關學習的事情了。如果父母能夠自然地坐在書桌前,孩子也會跟書桌親近起來的。比起說“你學習吧”,更有用的是說“我們學習吧”。

  4、感情好的夫妻,更容易成為成功的父母

  父母相互尊重,會對孩子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而常常吵架的父母,尤其是常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的父母,他們孩子的成長肯定會出現問題。

  夫妻間普遍互相尊重的現象,是東方家庭的一道風景。一說起東方式家庭主義,人們大多會想起家長式作風的弊端,但是,我們的傳統有更多值得肯定的地方,需要我們發掘和發揚。

  5、開啟孩子心靈的方法

  不要直接向孩子提出問題。直接問的話,不但不能讓孩子感受到你是想跟他交流,反而讓他覺得被你發現了什麼事情。尤其是對於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情緒波動很厲害,叛逆、煩惱、憂鬱……負面情緒一大堆。如果父母不知道問題所在就直接去問,會使孩子反感,追問太多,則只會讓孩子陷入更加混亂的狀態當中。

  這時候,我會問跟這個孩子使用同一個房間的其他兄弟姐妹:“他有什麼苦惱嗎?”在跟孩子交流之前,多問問周圍的人,做好準備,這樣一來,也就不用聽孩子們抱怨“媽媽你什麼都不懂,還……”的話了。

  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理解交流的性質。有的話在全家人都在的時候說比較好,而有的話只有兩個人的時候才能講。如果不能區別這一點,會讓本來就敏感的孩子感到更加傷心,矛盾也就越來越大了。

  另外,要注意引入交流的時機,最好不要直接跟孩子說“我們來談談吧”。這種單刀直入的形式,會讓開始交流之前的氛圍變得尷尬又生硬,孩子也很難一下子對你敞開心扉。與孩子一起做他所喜歡的事情,購物啊、看電影啊、看電視啊等,自然地營造一個兩人時間,氛圍變得輕鬆自然了,聊天就可以開始了。

  此外,與孩子們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我就經常利用給孩子們理髮的時間,通過給孩子們理髮、撫摸他們、給他們擦粉等自然的碰觸,我們的親密感更加強烈。那時自然地問他們我好奇的事情,孩子們便不會排斥。

  另外,交流不能像講課一樣事先定好時間,要努力讓交流自然地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要給孩子“只要是關於你的事情,母親什麼時候都願意傾聽”的確信,這樣,即使母親沒有發覺問題,孩子也會主動開口說出來,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

  在交流的時候還有一點要注意,不能給孩子“我是大人,你是小孩,你要聽我的話”之類的暗示,最好表現出相反的態度,讓孩子感覺他是在告訴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這樣,他會很愉快,也很有成就感。

  6、與孩子溝通的訣竅

  我個人認為,孩子不跟父母溝通,主要是因為他覺得跟父母溝通沒有意義。一來,父母不理解他,總是從自己的角度教育他;二來,父母不能提出建設性或者啟發性的建議。如果跟父母說說心裡話,父母總拿自己的經驗大做文章,聽不進孩子的想法,不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樣的話,哪個孩子還願意跟父母談心呢?

  好的父母要始終記住兩個詞語:聆聽,建議。

  有些家長說,孩子跟自己沒話說;也有些家長說,自己不懂現在的孩子在想什麼。其實,當孩子漸漸長大,他的生活內容會發生很大變化,思想也會跟著不斷變化,一天一個想法。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才能走近孩子的內心。這樣,真的聊起來,父母和孩子之間可以聊的東西有很多。

  如果父母不懂孩子的世界,就會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即使很想給孩子幫助,也找不到方法,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一扇門被關閉了。父母不能為孩子指明方向,長期這樣的話,孩子和父母都會有挫折感。孩子按照孩子的想法,父母按照父母的想法,沒有更好的解決途徑,雙方只能在自己的世界裡互相觀望。

  7、讓孩子不用督促也會主動學習

  孩子的才能就是這樣一點點鍛鍊起來的,比起才華來,品格更能帶給他人感動。我希望孩子們始終有個目標:自己的學習和努力都是為了幫助那些不幸的人們。一旦這樣的意識在他們內心紮根、生長,慢慢成為一種信念,他們就會獲得無限的力量。他們會全心全意去實現這個目標,而為了實現目標,他們會努力增長自己的體力和才華,使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就像他們的父母——我的六個子女一樣。

  這也是我的孩子們最終成長為大人物的道路:不是為了成為大人物而努力,而是為了幫助他人而努力。幫助他人需要施展才華,而在這樣的過程中,一切就自然而然發生了。

  所以,每當有人問我有什麼特別的教育方式時,我都會這麼說:“不要只培養孩子的才華,更要注重培養他的品格,讓他成為喜歡幫助別人的人。”

  我希望年輕的父母們都能牢記這一點,這就是即使你不督促,孩子也會自發學習的祕訣,也是培養被人們所喜愛和尊重的大人物的祕訣。

  古時候,書生們總是一邊學習一邊思考,一邊思考一邊學習。這樣一來,學習知識就不單單是積累資訊,而是在積累智慧,累積德望。

  但是,讓我痛心的是,當今社會已經逐漸拋棄了這些優良的傳統。父母似乎忘記了孩子學習的本意,只是單純地認為孩子學習知識是為了過上好吃好喝的日子。

  所以,現在我們的社會中出類拔萃、才華橫溢的人越來越多,但少有人能做到真正的有影響力。這難道跟我們父母的教育理念沒有關係嗎?

  那麼,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勇敢地改變這一切吧。

網站打不開的解決方法步驟詳解
萬能鑰匙熱點無法上網怎麼辦
相關知識
首席媽媽的育兒經
東晉謝安的育兒經
幫孩子理髮的育兒經驗心得
***的育兒經
父母必讀的育兒經典書籍分享
媽媽最愛的育兒書籍分享
科學的育兒觀念測試你是不是一個好媽媽
現代好媽媽的育兒準則是怎麼樣的
現代好媽媽的育兒準則是怎麼樣的
爸媽必學的育兒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