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描寫聲音的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有些聲音說不出,有些聲音,人們聽不到,這些聲音需要文字的描寫,需要由我們來描述。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1:我的聲音

  作者:LIOONANANANA

  發現一個習慣:每一年總要來一篇日誌,記錄那年的過往。

  2016年08月03日,是普通的一天,也是特殊的日子。寫寫小回憶小心情,很久以後再拿來看也許模糊也許會記憶如新。

  電視播了一天,完全沒有看,肆意地躺在沙發上,轉轉大眼珠兒,手機放一邊,沒有節奏地抖動腳丫子,這就是胖還想瘦的我。

  以前寫東西,曾經到現在,身邊人周圍事,一部電視連續劇的小橋流水。

  如今有點懶卻還想瘋,正好一部電影的短文小序上映了。

  2013年高中畢業進入大學,

  2010年結束初中進入高中,

  2006年與六一兒童節分手,

  2017年與學生這個身份告別。

  一天一天:會發生很多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事情,會遇到很多人——路人甲乙丙丁;陌生人ABCD;一月一聊十年不見的某某某……但是依舊有著為數不多卻能在夜深人靜時陪你聊到天明的人,是一種小幸運,是一種小幸福。

  我,最感謝的是家人和朋友。

  家人不離不棄是我最大的資本。我有一個家,有一群很愛我的家人,他們不會製造驚喜,不會刻意安排,不會細膩表達,可是老爹會拉著我的手從小到大,媽媽會在生日時包我愛吃的餃子,哥哥們簡單粗暴告訴我對與錯,親愛的嫂子們會在我傷心哭泣時送上安慰,孩子們嘰嘰喳喳很鬧騰卻也是一種幸福。沒有華麗的裝潢,沒有精美的辭藻,也沒有值得炫耀之處,這就是家,這就是家人,陪伴與守護。

  朋友坦誠相待之後依舊在我身邊是我任性的藉口。朋友圈簡簡單單,卻彌足珍貴。我很不好,自戀無限,脾氣暴躁,無理取鬧,得理不饒人……如果你知道更多詞,可以偷偷告訴我。一句話形容得很好:別讓我的忍讓當成你不要臉的資本。所以謝謝你們的忍讓。我們都在不斷偶遇,不斷相逢,不斷擦肩而過,只不過有人離我而去,有人陪我至今,謝謝留下的你,謝謝曾經在的TA。問心有愧,我一直在努力,願身邊的你一直都在,真心謝謝你們。

  我的生活很簡單,有家人有朋友有你有我有TA,尋常中帶有小意外小驚喜,簡單但不單調,真心喜歡、用心記錄、傾心守護。

  地球在運轉,時間在流逝,故事在敘述,生活在進行,夢想在演奏,我們在路上。

  有那麼一天,去看大海,走在海邊,對你說:我很好。

  生日快樂!

  2:時光的聲音

  作者:onefat

  咖啡還續,樹葉還青。我看著手機上一個個動態,知道我應該隨著他們的步伐,即使沒有目的地,沒有方向,沒有念想。

  朋友們離開的都離開了,沒離開的心已經離開了,我品味著只有自己的晚自習,沒有音樂在我耳邊迴響,沒有煩惱在我身邊繚繞,留下的,陪伴著我的,只有對日子飛逝的惋惜,和對已逝時光的不解,當然,還有我在乎的你們。

  自從我的畢業證蓋上了鋼印,我察覺到那畢業的氣息離我越來越近,我戲稱它為不念的氣息,其實想想,沒什麼不恰當,我們來而為走,並未帶的走什麼,留下的什麼也會消失在時間的長河裡,沒有人會發掘出來,沒有人會看見那些曾經的點滴,一年又一年,來而為走,也確實如此。

  等到漫天飛舞的灰色白色的花瓣,被行人抓到手裡時,才會發現,那是幾年以來,無數支筆,在無數個度日如年的日子裡,保留下來的珍貴卻又毫無價值的記憶。那記憶奔跑在紛亂冗長的時光裡,任憑那些灰白色花瓣下的我們漫無目的的搜尋。我會覺得,沒有人會那麼的渴望著離開,沒有人會因為這樣的告別而滿心歡喜。取而代之的,不是悵然若失的難過,還會是什麼,是丟失了心愛東西的失落麼,我不知道,我只是想著,幾年後我回來的那天,窗臺上的那棵小樹會遮住午後的陽光;被千層膠帶粘了又粘的插座換成了新的;一開啟就會冒煙的燈管也不再停在那裡記錄著過往。我只是不捨,那年為了響應號召掛上的橫幅早已被拋向空中;刻上滿滿字跡的桌子早已換成了新的;還有我塞在牆縫裡的分手信,和那些被同樣掩埋了的記憶。

  我說,日子總是要過的,路還是要走的。我不知道我的方向,卻知道我的起點在哪,我的中轉站在哪,雖然我踏上一條路,就意味著我不可能再回到起點,但我想,我已經走出這麼遠了,還會照舊的走下去,這條路的彼方,我還看不清,我知道陽光在那裡迸發著火焰,那是我的方向,即使太過遙遠,它仍然驅散著周圍的黑暗,帶走清晨薄薄的霧靄。

  畢業季,或許充斥著心酸,或許瀰漫著不捨。我站在十一點半的夜空下,看著那座我們認為坑害了我們三年的教學樓,想,這樣也好,我們不可能去告訴那些學弟學妹,高中的路是多麼的艱苦漫長,他們總要自己去探索,自己去體會。我曾擔心我留在這裡的記憶會被某個好奇的誰翻出來津津樂道,現在看來,我卻希望這樣,在時間和光陰的長河裡,我們只是一片片從樹上飄落的楓葉,記憶中的那棵樹會無聲無息的告訴我們,就趁現在前行,而且是我們先行,不管下游有多少未知的危險,我都會在終點和你們再次相遇,那個時候,我們可以聊上幾天,幾年,直到老去。可是現在,我要從另一條路啟程了,暫時再見吧,朋友。

  3:聲音迷城

  作者:優遊文客

  人的迷失,一是迷失在自己的心裡,胡思亂想,煩惱邪見,不得而出。

  這時候,嚮往有一個聲音,或響於耳畔,或響於遠方,把人從自心的迷思中拉出;這聲音,或是身邊人的聲音,或是梵唱,或是智慧人的點撥,讓人從狹隘的自我,走向廣闊的天地,這聲音,無論由怎樣的語言組成,它的功用若是能把人拉出自心的迷失,都是一種智慧的聲音。

  人的另一種迷失,是迷失在聽到的各種聲音裡,在或抑或褒的聲音中起伏,與不利於己的聲音爭鬥、辯駁,各種聲音,混雜喧囂成了一座城,困住了人的心。

  人在喧囂中,或隨聲音起舞,或尋求寧靜的庇護;人在寧靜中,或歸於靜謐,或嚮往喧囂的盛景。

  白天五光十色,喚起一座聲音的城;黑夜一無所有,拋錨於孤獨的寂靜。

  聲音起的再高,終有落地的時候;寂靜的胸膛,亦能奔發仰天的長嘯。

  有的聲音是簡單的,如鳥叫蟲鳴,我發出聲音,只是因為我在這裡;我發出聲音,只是想讓你能聽到。有的聲音是複雜的,可用來談判、分析或勾心鬥角與明槍暗箭,這種聲音在表達的時候,它被賦予了目的性、指向性和攻擊性,如指桑罵桑或指桑罵槐。

  有的聲音一經發出,就能得到附和讚美;有的聲音表達出來,可能得到其它聲音的批判否定。因為聲音之裡,都藏著一顆人心,都潛藏或昭示著一個自我。

  有的聲音,可以直接呼喚與表達,比如叫某人吃飯;有的聲音,卻被斟酌醞釀,比如對喜歡的人說,我愛你。人的聲音,也講究應景應人應情而說,符合天時地利人和。若不然,失去了背景的依託,聲音就顯得突兀。

  有的聲音,潤物細無聲,聽著如沐春風,如淋甘雨;有的聲音,卻如驚雷閃電,醞釀著一場矛盾的暴風雨。有的聲音,刺耳庸俗;有的聲音,如同天籟絕唱……

  佛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聲音,或說於口,或聽於耳,或起於心。內心的聲音,或他人的聲音,有時成了自心、自己的迷城,尋不到門,找不到路,亂了方向與陣腳,淪陷在聲音的城裡。

  口說如來之聲的人,未必就是智慧的人,也許,這聲音,是他聽到看到,是他模仿學習,於他自己,他依然是煩惱的凡夫,不見自性,陷於自心和他人的煩惱之聲裡。

  口說真愛之聲的人,未必就是真情的人,也許,這聲音,是他的自我裝飾,只是為了得到某種目的,這聲音背後,也許藏著功利性、目的性,與蟄伏的慾望。

  人消極的聲音,包含著迷、亂、昏、沉、墮等的性質,這些,讓人看不清自己與他人,這些聲音,把人自己,帶入了苦的地獄。

  相反,人積極的聲音,帶著清、靜、定、慧、覺等的性質,這些,刪繁就簡去浮華,自淨其心得***,把人自己,引渡到樂的天堂。

  有的聲音,嵌入記憶,揮之不去,恍若肉中刺,一動即痛即苦;有的聲音,帶著迷失與墮落;有的聲音,帶著***與希望……

  人活著,就處在各種聲音的包圍中,而走出聲音的迷城,踏入心靈的花園,既需要良師益友的智慧、情義的聲音的引渡;也需要自心自覺的聲音的自渡。

  走出聲音的迷城,方能看見天地的廣袤;走出自心的狹隘,才能看見世界的豐富與博大。

關於不在意的文章
關於不要放棄的文章
相關知識
關於描寫聲音的文章
關於描寫聲音的詞語
關於描寫聲音的好詞好句及詩句
關於描寫雪景的文章三篇
關於描寫月亮的文章
寫黎明的文章關於描寫黎明的文章
關於描寫愛情的文章
關於描寫校園的文章
關於描寫悲傷的文章
關於描寫母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