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青年創業的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創業是一種拼搏的理念,哪怕口袋裡只有100元,仍然可以將想法商業化,利潤化!從而贏得讚譽。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鼓勵青年打工者自主創業的文章,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篇【1】:創業是中國社會最後的階層上升通道

  自從我離開傳媒行業,開始網際網路創業之後,來找我諮詢創業事宜的朋友,已經不下百位。

  這些朋友,或海歸,或土鱉;或傳統行業老闆,或企業中高管;或國企,或外企。他們有兩個共同的特點:

  其一,都是自己所在領域的精英,不乏已經功成名就者,普遍勤奮高智;其二,也都明顯感覺到傳統行業的危機,不想成為溫水裡的青蛙,希望在30-40歲的年紀,能夠再成就一番事業。

  當然,更重要的也許是新經濟帶來的巨大機會,讓他們感受到了同儕壓力。比如主席訪美,帶上了程維;再如接見老中青三代企業家,專門與王興、張一鳴這樣的“嫩創”握手。這三位年輕人創辦的滴滴、美團、今日頭條,恰恰是這撥移動網際網路熱潮中最大的三個贏家。

  我一直有一個觀點,即創業是最後的階層上升通道。這一觀點也為資料所證實。

  根據《福布斯》中文版釋出的報告,預計到2015年底,中國私人可投資資產1千萬人民幣以上的高淨值人群規模將達到112萬人。這其中,企業主佔了一大半。

  其他高淨值人口包括,投資者***房產、股票***、企業金領。但社會階層不僅考慮財富規模,還要看社會資源和社會聲望,考慮到這兩個因素,創業幾乎成了逆襲的唯一通道。

  篇【2】:談談創業想法與創業實踐之間的關係

  作者:風情人

  最近有一款“足記”火了,在幾個微信群都看到有人說“幾年前我都有這個想法了”,很是扼腕嘆息。對於這樣的感慨我不以為然,無祕、臉萌、魔漫,每一款爆紅App出現之後,一定會有人有類似的感慨:“這個想法我其實也曾有過,為什麼現在火的就不是我的App,或者說,我具有創業的天賦,應該馬上辭職創業”。

  問題是,在網際網路行業,要成就一個專案,idea一文不值。當然,我不是否定創意、靈感和idea在網際網路行業的作用,在營銷、運營、產品體驗諸多方面,好的idea都非常重要。不過,一個牛逼的產品,與一個牛逼的idea之間,路太長。一個牛逼的產品,要成為一個牛逼的商業專案,乃至成就一家牛逼的企業,恐怕已經不只是路長不長的問題,而是能不能走通、能不能跨越的問題。

  黃章向媒體哭訴雷軍竊取他關於智慧手機的想法時,其實還沒有弄清這個道理。小米做了中國智慧手機老大,並不是因為多麼超前、聰明的想法,而是因為牛逼的團隊以及強大的執行力,還有厚積薄發的起步基礎,當然都可以歸結到天時、地利、人和。幾年後黃章想明白了這個現實,於是復出,下嫁阿里,選擇更務實的道路。

  與之相似的還有雷軍的兄弟,陳年。同樣是太看重“想法”,凡客今天要學習這個,明天要學習那個,最後乾脆直接跟隨著雷軍的想法對其亦步亦趨,想用小米手機的模式做襯衫,陷入泥潭不能自拔。

  網際網路企業之間動不動就投訴對方產品抄襲自己的功能,抄襲自己的理念,其實都是沒明白這個道理:idea is nothing,想法可以抄襲、產品表面可以抄襲,你必須在想法之外有更多不能抄襲的東西才可波瀾不驚。

  想法太多,並不一定有好處。記得一個投資者說過,女性創業者雖然更少,但專案的死亡率卻遠遠低於男性創業者,因為男人們想法太多,很容易輕易改變目標,而女生更容易“一根筋”,就像男女關係中的普遍規律一樣,男生花心的概率大一些。

  認識的不少朋友,都有著非常多的想法,在別人眼裡他們別貼上“這傢伙很有想法”的標籤。在一個企業中,如果只是做好份內事情,願意、敢於、能夠不斷提出與眾不同且具有建設性的想法,自然是具有其價值。不過很多人有一堆想法,卻無法實施、或者不去爭取實施的條件,最後轉化成了抱怨,滿滿負能量。

  想法在創業中只是啟動條件之一。要做成一件事情,想法只是走出去的第一步,在走出去之後,最初的“idea”可能早已經消失了,實際中面臨的問題五花八門,卻是最初難以想到的。

  馬雲在洗手間與孫正義6分鐘談下8200萬美金投資,某創業者在咖啡廳用餐巾紙做了個BP拿到了投資,相信這樣的打雞血勵志故事,恐怕還是too simple too naive。

  堅信自己的想法特別值錢的不在少數。傳說中,騰訊創始人馬化騰每年都會收到數千封信,來信者大都是獻上一個自認為牛逼的想法可以幫助QQ一年賺多少錢的…就連我的微博都曾收到私信,說有一個牛逼的想法可以“顛覆”淘寶;或者一些打算創業的人在聊天時對自己的“想法”欲說不能,竟然是害怕對方或者BAT抄襲了他們的想法……

  網際網路上想法太多了,怎麼可能值錢呢?

  不只是創業,我們還可以看到在不同場合,人們為BAT等大公司“操心”,幫助它們出謀劃策,A應當如何打B,B應當如何打C;或者公司員工替高層領導操心,一個運營商的朋友曾跟我說“我都想跑到北京去敲開XXX***公司董事長***的大門了”,這樣的人其實不少。如果說只是陳述自己的邏輯和觀點倒也無妨,但如果還出言不諱罵別人或者自家的老闆無能,沒有眼光,就有些太高估自己“想法”的價值了。留心觀察可以看到,微軟、諾基亞、中國移動等大公司都CEO都已經被大洋彼岸的人質疑無能不知道多少次了,太多人都把自己的想法看得太重要了。

  在看到一個牛逼專案時,不要因為自己曾有過類似想法而洋洋自得,沾沾自喜,抑或扼腕嘆息。當時有這樣的想法可能不只有你一個,有想法去做的可能也不少,只不過走到最後成了的,卻只有大家看到的。為什麼是他,自然不是因為想法本身,而是因為在想法基礎上做到了“從0到1”,並且不斷向前衝在1後面加0。只有想法的,永遠都只是0,或者-1。

  同樣,在隔岸觀火點評別的在做事的人的時候,千萬別高估自己的想法,idea一文不值。2011年馬雲一封內部郵件中教育新員工說,“剛來公司不到一年的人,千萬別給我寫戰略報告,千萬別瞎提阿里發展大計。。。誰提,誰離開!”,現在看來,這是非常正確的。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其實都是一個道理。

下頁更多精彩

與花有關的文章
鼓勵企業員工的文章
相關知識
鼓勵青年創業的文章
鼓勵青年創業的用語
鼓勵青年創業的話
關於青年創業的文章
青年創業的文章
鼓勵青年創業政策
鼓勵年輕人創業的文章
激勵青年人去創業的文章
青年創業的勵志語錄
鼓勵勵志創業的文章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