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景色著名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東風吹拂,柳絮紛飛滿店撲鼻而來的,既有柳花香,又有酒香;四處有景色的襯托;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木棉花

  我每天晨練都從這株木棉樹下經過,只覺得它是一株枯樹,起初沒有在意,跑著跑著,發現這株在風中搖曳的樹枝叉上長出了似許多花蕾,有的大一點,有的還是一個小豆豆。每天跑步時都看到它們由小變大,翠綠欲滴,含苞欲放。

  一天清晨,遠遠就看到小樹的枝叉上出現了一朵朵粉紅色的小花,朵朵簇蕊,亭亭玉立,她們在周圍綠意清新的包圍中悄悄開放了,美麗動人的木棉花裝扮了春天的靚麗和芬芳,我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株木棉樹,是木棉花開了!我好奇地問了問廣東人,才知道木棉花只開在南國,花開不見葉,葉綠不見花。多半不開在高牆深院籬下,不開在芳草碧連天中,只開在塵煙道路兩旁,只開在清江河水兩岸。她喜歡讓路過的人打量,讓俊俏的姑娘露水伴香。

  幾十年的往事有意無意地掠過我的清面,從部隊到大學又回到部隊又到地方工作,直到提前退休下海,國內國外,風風雨雨,飛來飛去,酸甜苦辣,人這一生就象這木棉樹一樣,有時素面淨顏、有時小花盛開、有時綠葉滿枝。仰看綴滿小花的木棉樹,遙念北方,將心寄放在花裡,歲月痕的容顏一如曾擁有的時光,無驚無擾,我站在木棉樹下,安靜地佇在虯枝的末端。開啟手機中的相機對著木棉花,留下美麗的瞬間。

  :彌勒笑品香

  古時文人雅士,做大事或心情好時,每每沐浴焚香,求得舒爽。在紅塵山水裡行走,不知不覺間已沾染了一身俗氣,仿若廚裡油煙般膩在身上,不得清爽。私心下,總想尋一泓清泉,千縷花香,將自身浴個通透,薰出清香。

  尋勝紅塵裡,彌勒可品香。

  三月,站在彌勒西三鎮法雨哨的馬纓花林裡,你能聞到馬纓花淡淡的清香。那清香混雜著雨後的溼意,松木的清氣,一縷縷沁入你乾渴的肺腑裡,剎那間,就像魚兒重新被水拯救一樣,在清涼裡,你獲得了新生。松林掩映裡,一樹一樹的馬纓花啊,紅似火,白如雪,黃若玉,大朵大朵地綻放著,用一隻只奇異的花鈴,搖響春天的讚歌,在蒼蒼橫著的翠微間,一樹一樹地點燃你對春天所有的愛戀與欣賞。

  三月,站在彌勒花口龍潭的杜鵑花海里,你能聞到杜鵑花淡淡的甜香。清清甜甜的香氣,被漫山遍野火一般的花朵蒸騰,紅霞一樣氳氤,鮮血一般讓你眩暈,陶醉,讓你驚歎一枝枝杜鵑聚集在一起所創造出的瑰麗奇蹟。身前身後,山上山下,漫山遍野的火紅,輕易地,就讓你對春天的愛戀變得瘋狂。

  四月,站在彌勒彌陽鎮玫瑰灣的花地裡,你能聞到玫瑰花那濃郁的甜香。馥郁的香氣,在燦爛的陽光中發酵,薰得你全身似乎都馨香了起來。漫山遍野的玫瑰,毫不吝惜地釋放著醉人的芬芳。山風也吹不散的甜香啊,讓你不知不覺陶陶然就醉了。再來一杯玫瑰鮮花汁,你就和春天喝了個交杯。鮮紅的、粉紅的、粉白的,一地玫瑰一地香,浪漫而愉悅的氛圍裡,在玫瑰火鍋的異香中,大家喜笑顏開,頻頻舉杯,神采飛揚。

  五月六月,站在彌勒東風農場的葡萄架下,你能聞到成熟葡萄散發出的那股獨特的濃郁甜香。甜得化不開的香氣,引得你饞涎欲滴,摘一顆“早黑蜜”放進嘴裡,冰爽中的甜蜜,融化了你關於美好與幸福的所有想象。“紅提”、“馬奶子”、“玫瑰”、“水晶”,一波一波的葡萄熟了,整個東風壩子,滿是一波一波的甜香,大車拉,小車搶,一串一串的甜蜜中,一筐一筐的幸福,流淌出來,洋溢在果農與遊客的臉上。

  七月,站在彌勒竹園鎮的荷塘邊,你能聞到荷花荷葉逸散而出的陣陣清香。這香氣清雅幽遠,靜冷綿長,久嗅不膩,沾手留芳。這香氣能讓你在紅塵俗世中淡泊起來,超然物外,忘卻煩憂,一心浸入唐詩宋詞的雅韻裡。塵夢經霜冷,荷風入骨香。想來,所有的文人骨子裡都有幾縷清清雅雅的荷香罷。白荷靜雅,紅蓮溫柔,或秀挙輕握,硃筆指天,或欲語還羞,朱脣輕啟,或笑靨如花,大膽綻放,萬畝荷塘,接天蓮葉,一陣清風萬縷香。若有蛙歌蟋語,伴著清風明月,不須舟歌,沒有槳聲水影,也必有一番別樣的情趣,長留心上。

  八月,不論是走在彌勒的生態園或紅河水鄉里,你都能聞到桂花樹飄散出來的縷縷清香。清爽的香氣,帶著湖水葦風的溼氣,帶著中秋的思念,帶著明月的情懷,絲絲縷縷匯聚,在你的心上結出一個個香繭,待裡面的鄉愁蛹化成蝶,你就能回到故土,在父母的擁抱與叮嚀裡,獲得繼續前進的力量。

  九月,站在彌勒朋普鎮的甘蔗林裡,你能聞到甘蔗成熟後散發出來的那股誘人的甜香。這甜香總讓你想到紅糖水,紅糖雞蛋,以及媽媽那溫暖的懷抱和手掌。兒時的紅糖水真甜哪,似乎勝過現在所有的飲品。兒時的紅糖雞蛋,不僅僅是一道美食,還代表著濃濃的愛的犒賞。海一樣的甘蔗林啊,藏了多少童年的回憶,藏了多少幸福的夢想。砍一捆,榨一棵,多少溫馨與甜美,就在遊子的心間流淌。

  其實其它的月份,只要你想找,在彌勒你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花香果香。十月柑橘香,十一月冬桃香,十二月草莓香,正月桃李玉蘭香,二月櫻花滿城香。彌勒的香,香進人的心裡,香進風的情裡,香進佛的禪裡,香進紅河的夢裡。

  聞香識女人,聞香知佛城,此生堪自喜,彌勒可品香!

      :山的情懷

  山的情懷是用山的精髓寫就的,山的情懷在於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昂揚奮進。相對於河流湖泊海洋、草原、荒漠,我更鐘情于山。山和水,是大自然中兩種截然不同的形態。山的存在是一種情懷。山的情懷是深沉的,因為他穩重;山的情懷是豐盈的,因為他敦實;山的情懷是豪邁的,因為他坦蕩。山,執著挺拔,志在青雲;水,豁達順暢,志向深遠。山,追求正直向上;水,嚮往遼闊浩瀚。山永遠喜歡靜;水,永遠愛好動。我曾痴情于山,喜歡它的青翠雋永。山,給人以鋼的啟迪;水給人以柔的感覺。山,是偉大的。她的偉大不僅僅在於她的偉岸高聳,她的綿延不羈。而在於她寬廣的胸懷!山雖有界堪比海,胸廓納得千萬彩。山有山的靈性,水有水的神韻。山和水都是人們看也看不完的畫,品也品不完的詩,思也思不盡的理。

  山,造就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雖形態各異,卻胸懷寬闊。全國各地的山大大小小數也數不完,各有所賞的角度,北雄偉南秀氣,自然是介於氣候地質的不同,開發保護的得當與否,管理利用的差別不一樣而已。多少年來,其實山還是那山,只是人一批一批地換,過去的未曾因為消失而悔過,現在未曾因為遺憾而傷感,時空流轉,物是人非,什麼可以長久,原來還是這些沉默的大山,而山裡的人只是寄存在那裡,世世代代地延續寄存。生活是蜿蜒在山中的小徑,坎坷不平,溝崖在側。爬過諸多的山,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有名氣的無名氣的。凡大自然託付予她的生命,她倍加呵護,責無旁貸。眾生雲附,附而生機。喜歡山林的密不透風,抬頭仰望,樹冠遮天蔽日,腳下百草灌叢。蟲鳴嘶嘶,偶有不知名的鳥受到驚嚇撲騰飛起,啼鳴劃破山林的寂靜。炎炎夏日,徜徉於林間,幽涼浸潤著每寸肌膚,貪婪吸著清新的空氣,感受著泥土的芬芳;同樣也喜歡被草甸覆蓋的高山,雜亂的碎石上花團錦簇生長著各種不知名的小花。你一朵,我一團的頑強地生長在狂風烈日下的高寒山上。沒有挺拔的身姿,沒有驚豔的外表,它們總是默默紮根於此,每個登上高原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愛上這些小花,留戀於花海中。山泉則七拐八彎的流淌於花海中,滋潤著根下每寸土地。山花爛漫,景色宜人,如果陶醉了,想笑就笑吧,不心故作矜持!這是直率,不是驕傲,因為笑一次並不影響趕路,反而能增添一份信心。

  山,是多彩的。她的色彩使七色畫筆顯得蒼白無力,難以描繪,不能概全。城市的人何常不是由大山走進城市寄居一樣,如今走近山裡是不是懷舊,是不是找尋那些似乎熟悉的感覺呢?溪流清水,繞山環遊,仰視藍天,白雲悠悠,遠眺群山,雲霧朦朧,站立高山之頂,心曠神逸,飄飄然而後覺,青雲渺渺,攜手相離。我也曾迷戀於海,愛它的博大幽藍;只是也許真正愛山時,你並不在山裡,真正愛海時,你並不在海邊。只是猛醒後才知發覺情如海深、愛比山高。或許每天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厭倦了車聲轟鳴,聞慣了烏煙尾氣,受多了緊張壓力,就願望著走出去輕鬆一點心情,哪個地方風景如畫,山清水秀,哪個地方就想往。山給了我生命,山給了我淳樸,山給了我思考。每當走近一座山,就有種深深的愛縈繞在我心頭。哪個地方未曾汙染,保持原始生態,哪個地方就想去。可瞭解這樣的心態,不知道生活的人總是互相羨慕,如同山裡的人嚮往繁華的都市,車水馬龍,燈火輝煌。城裡的人也好想山裡的清靜,白雲藍天,紅花鳥鳴,生活就是這樣:平淡的成了自然就感覺無奇,奢侈成性追求變得沒有滿足,都是好奇的原因。我出生在黃土高原上一座默默無聞的小山上,我的成長也和山始終保持曖昧的關係。每當我想到那座山,我就充實,變得真實可愛。幾次悄悄地與它告別,我都在漆黑的凌晨靜默片刻,然後義無反顧地奔赴前方。

  大山,它從悠遠的歷史中走來,歷經多少個世紀的風雨,顯得既古老又年輕。它目睹了多少個世紀的變遷,銘記著歷史的興衰。山讓我的童年始終生活在一種自我發掘和不斷思索的交叉中循序漸進,我時常一個人跑到山的頂峰望著遠方,望我那神祕而又遙遠的地方,我的童年差不多是在不斷的幻想和眺望中失去的。山的那一邊是城市,城市的那一邊是山與山的相連。可望似乎從此開始。走出再走出去,走近再走進來。把山的情懷寫在臉上露出的一點驚喜,就可以了。它像一位思想者,注視著人世間的一切,在這個塵世裡,無論是帝王的駕到,還是高官的惠臨,它榮辱不驚,從不會低下令人敬仰的頭顱。我不知道是自己被山感動了,還是自己在感動著那座山。我時常留戀那段枯燥而又真實的歲月,我知道我的童年並不精彩,但是始終有一樣東西伴隨我,那就是大山。親近山的同時珍惜一下它的原始物貌,風情可存,風光則可依舊。“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在我看來,山是有靈性的,每座山都有神靈仳佑著。遑論兀自巍峨矗立的高山,又或是連綿不絕的山峰。大山,它的身軀連綿數十公里,你想看清它的面貌,須得仰視,它的身軀是那樣的偉岸。它歷經了多少個世紀的熔鍊,博納萬頃巖波,匯聚無數元素,不停地修煉自己,不斷地充實自己。它橫空出世,便以一個博大而睿智者的形象,佇立在我們的眼前。

  人生總有沉浮,總有頂峰和低谷。沒有人的一生都一帆風順,亦沒有人的一世都命運多舛。家鄉有句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當我有一天終於能走出那座大山時,我雙頰潤溼了。我知道自己的過去沒有太多浪費的眼淚,即使在酸刺林中竄動,被那很長很尖的刺扎得滿臉是血,遍體鱗傷,我都從來沒有掉過一滴眼淚。時間是個多面手,可以刻出嶙峋的瘦山,也可以堆積出豐潤的岩層。每一種山,都有理由入藝術家的眼,在他們筆下綻放煙霞。與那些瘦骨嶙峋、怪石尖銳的山不同,草原上很多山險峻卻不凌厲,它的線條圓的居多。母親告訴我,在山中生長的孩子,一定要堅強,不但要抵抗狼豹,還要戰勝困難。所以童年的我幾乎沒有一滴的眼淚是虛浮的。而在我離開的那一刻,我竟然情不自禁地雙眼變得朦朧。這樣實在的山,迎著陽光,袒露著胸膛,跟我的父老鄉親一個樣,跟這塊質樸的土地一個樣。山總以各種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奇險靈祕秀幽聖。奇如武陵源的石英砂柱峰,險如南迦巴瓦峰,靈如秦嶺山脈,祕如玉龍雪山,秀如桂林喀斯特地貌上座座孤峰,幽如青城山,聖如岡仁波欽峰。而水則是山的血脈,山的靈氣所在。山深處的谷裡,稍微厚一點的土層,都捨不得長點閒花野草,儘可能地長些丹蔘、連翹、葛根、紫蘇……

  每一座山都有頂峰,每一個峽谷都有深底。大山每天都在感受著風的重量,可它是被草木覆蓋的。可是,誰又知道大山是多麼的忍辱負重,生性寡言,默默承受……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因為感恩,才有了世間的種種真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明白了生命的真諦。每每望著這一道山和這一道水,我會忍不住想起我的父老鄉親。這樣樸拙的山,背後的淵源也與它相得益彰。山水養育了他們,他們揹負著山水。她是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的自然畫卷。不用說節氣變化,就是春夏秋冬這四季圖也夠畫家們臨摹一生一世了。有人說,冬的山野是殘酷的。草木凋零枯萎,不見半點生機。而我卻認為:沒有嚴冬就沒有物種的純正。恰恰是嚴冬賦予萬物休整的機會。草木只有得到嚴寒的檢驗和充實,才能生機勃發。歷史如煙。山水有了故事和傳說,豐厚了文化的底蘊;文化有了山水作依託,更能生生不息源遠流長。這山這水,飽含了莒南的人文精神和質樸情感。無論有多少寄託和期待,這片山水,都承載得起。


看過的人還:

1.名家描寫美景的抒情散文

2.寫景散文

3.經典寫景散文推薦

4.關於美景的散文

5.關於美景散文

關於景物的散文
關於景色散文
相關知識
關於景色著名散文
關於世界著名英文詩歌欣賞
關於藍色楓葉散文
關於綠色環保散文_描寫綠色環保散文
關於景色的名言
關於春天著名的散文詩
關於女人的著名散文作品
關於母愛的著名散文
關於景色散文
關於景色的詩句格言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