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鳥的散文三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小鳥也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浪漫故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關於鳥的散文,希望您喜歡!

  關於鳥的散文一:孤獨的小鳥

  我的老家,坐落於陳忠實筆下《白鹿原》中所描述的鹿家的村落。

  簡潔的二層小樓四周被濃郁的楊樹椿樹所包圍,院內的棗樹核桃樹櫻桃樹柿子樹葡萄樹夏天遮天蔽日;春天滿院盡落黃色粉色的花絮;秋天香甜的大棗火紅的柿子招引來許多種類的小鳥在此快樂的分享果實,而在院內僻靜的過道處,在棗樹的庇廕下懸掛著一個閒置的小桶,不知從何時起吸引來了兩隻黃色羽毛的小花鳥,它們相親相愛出雙入對,在一起築巢覓食,每天歡快的嬉戲歌唱。

  一天,不幸的事發生了。一支小鳥不知為何突然死了,剩下另一隻可憐的小鳥為此悲傷地鳴叫了好幾天。幾天後,這隻孤獨的黃色小花鳥不知從哪裡引來了一支帶有黑花的灰色小鳥,它卻膽怯的在對面的房簷上伸著脖子向小桶處俯瞰,一會兒又飛起,落下後兩隻小巧的爪子一蹦一蹦的,還在猶豫還在觀望;而站在小桶邊緣的小鳥內心焦急的兩隻小爪子不停地歡快的跳動,不停地在響起脆亮的歌喉-過來呀!這隻陌生又緊張的小鳥終於下定決心飛到這個巢穴看個究竟,短暫的視察之後,不知何故還是再也沒回頭的飛走了,就再也沒有來過。

  這隻孤獨寂寞的小鳥又去外面苦苦尋覓未來的伴侶,沒過幾天,又帶回來一隻帶有紅花的灰色羽毛的小鳥,它還是戰戰兢兢的在巢穴對面的屋簷上探視了幾次,就毫不猶豫的飛落到這隻黃色小鳥的身旁,沒多會兒不知何故同樣再也沒回來。第二天,這隻可愛又可憐的小鳥同樣也飛得不知去向。

  看到這些,父親有些失落,決定取下這隻小桶,想看看鳥巢的究竟,原來巢穴完全是用黃色和黑色羽毛編織搭建而成,巢的周圍不知是怎麼弄得很光滑很漂亮很精緻。不由得驚歎鳥也有巧奪天工的技能。

  不知是孤獨的小鳥投奔了第二隻鳥還是不願看到傷感的故地,毫不猶豫的離開了著個曾經付出過多少辛勞鑄就的溫暖的窠臼。

  小鳥也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浪漫故事,但願它飛向了一個快樂溫暖的新家,在哪裡快樂的重新開始演繹一段浪漫的新生活。

  關於鳥的散文二:畫眉鳥

  一隻畫眉鳥,在菜地邊的桔樹上歡唱著。起初我並沒在意,可是它那悠揚甜美的歌喉,如嫋嫋清風拂面,似聲聲仙樂灌耳。我不由自主地朝歌聲起處欣然一望,就這無意間地一望,它撲稜稜地展翅飛走,飛到我目光拐不過彎兒的身後杉樹梢上,繼續唱著讚美金秋的歌。我不敢再掉頭去觀賞它那縱情歌唱的美妙身姿,怕失去讓我心曠神怡的“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的神曲……

  其實,剛才我那情不自禁地一望,並無任何惡意,只是想一睹它此時此刻的芳容。不曾想,我剛一舉目,它便驚慌逃離……

  讓我百思不得其解?莫非我目光如箭,能穿雲破霧,有著極大的殺傷力。我想,或許是它與人類結怨已深,莫非人類從來就沒有對鳥類心懷好意,甚至曾殘暴地獵殺過它們的祖先。所以它們才口口相傳、代代囑咐——警惕人類的目光——因為它是貪婪的。目光所及,萬物難逃。不然,何以當我每每對鳥兒稍一注視,它們便驚恐萬狀!正如一位偉人所云:“世界上決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所以,防人之心不可無……

  關於鳥的散文三:家鄉那些鳥

  花喜鵲和老鴰

  喜鵲冠一喜字,的確是中國人的報喜鳥。鄉人有諺:喜鵲枝頭叫,好事要來到。喜鵲登梅,喜上梅稍,自古就是畫家喜用的題材。

  鄉人把喜鵲叫做花喜鵲,叫轉了也叫花枝俏。的確,喜鵲是很美的,黑袍白褂,美得簡約,大方,而且每日裡歡天喜地的在枝頭炫耀著。也因此,花喜鵲在我們鄉間有了個不好的名聲,即不孝。從小我就會唱那首兒歌:花喜鵲,尾巴長,娶了媳婦兒忘了娘。把媳婦兒摟在被窩兒裡,把老孃扔到雪窩兒裡。往往,就有娘一邊教孩子唱這歌兒,一邊問:娃兒,你長大了娶了小花妮兒,是稀罕***喜歡,親的意思***花妮兒呢,還是稀罕娘?孩子就奶聲奶氣地答:稀罕娘!娘聽了,就高興地親親娃兒,說著,俺娃兒長大了稀罕娘哩,養活娘``````

  喜鵲的窩,是搭在高高的樹枝上的,很大,遠遠就能望見一個黑疙瘩。喜鵲是很有靈性的鳥兒,這一點從它們那結構精巧的窩就能看出來。一般是在高大的楊樹上,陽春三月,楊樹剛剛開出毛毛蟲般的花來,喜鵲就開始搭窩了。夫妻兩個,從西面八方銜來適合的樹棍兒,開始一步步構建自己的愛情之巢。高三的時候,教室在四樓,窗外恰一株高大的泡桐樹,淡紫色的桐花盛開的時候,那一對白色小精靈就開始搭窩了,一月有餘,那直徑有半米的窩才搭好。我親眼看著它們倆在枝頭歡唱,跳舞,說著情話,親熱著,好幸福。

  我實在是想很清晰地瞭解一下喜鵲窩的內部構造,於是有一次就爬上了一棵大楊樹,一直爬到樹梢那個大大的喜鵲窩旁。一看,天吶!我驚呆了,沒想到它們的小小愛巢竟是如此舒適而美妙。不像其它鳥類那種仰天的,露空的窩,這窩是有頂的,樹枝間巧妙地搭配形成了一個遮風擋雨的屋頂,而在窩的一邊,開著一個小口,這是門。門裡是一個寬敞的圓形空間,這空間裡沒有粗大的樹枝,而是草絲,毛髮,一層層結著,很柔軟。真是一個小小的,舒適的家。

  不知為何,十幾年前的喜鵲似乎是很少見的,而且偶有一兩個窩都是搭在幾十米高的百年老樹上。我那時問大人:那是什麼窩?大人說:老鴰窩。

  老鴰,就是烏鴉。不知道人們為什麼把喜鵲窩當成了老鴰窩。而且至今我們那兒老鴰都是很少見的。老鴰也是黑的,全身烏黑。老鴰和夜貓子在我們鄉下是名聲相同的惡鳥,它們的叫聲都很難聽,被認為是報喪的鳥兒。但與花喜鵲“娶了媳婦兒忘了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黑老鴰在鄉間卻有一個孝順的美名。自古就有烏鳥私情,烏鴉反哺的說法。鄉人都認為烏鴉是很聰明的,而不是像寓言裡寫的那樣,至今,我還能背下小學一年級時的那篇課文~~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

  老鴰枕頭兒,是一種手指頭肚兒大小,橢圓形的卵石,一般都是黑的,烏黑,有時也有一些白色的或者青色的,溜兒光。這些石頭會在鳥窩裡找到,不管是從什麼鳥窩,我們都叫做老鴰枕頭兒,說是老鴰睡覺枕的。我小時候有過好幾枚,都早已遺失,現在再也沒有見過老鴰枕頭兒。

  花喜鵲窩裡經常會有老鴰枕頭兒,不知道它們銜來放在窩裡是做什麼用的。

  花喜鵲還是一種愛情鳥,因了七七牛郎織女相會,喜鵲便於這一天齊集銀河,用身體搭起一座鵲橋。七七這一天,是果然見不到喜鵲的,我曾連續觀察過幾年。不像報紙上說的那樣,喜鵲是不群處的,哪兒出現一大群喜鵲,就趕緊報道。我們那兒,喜鵲都是大片大片的,翔集於河邊沙灘、樹林上。因此七七這天能否見到喜鵲,是很明顯的。在南陽城東,有一個牛郎莊,相傳以前亦有一織女莊,這兩村人是世代不通姻親的,牛郎織女的傳說就是源出於此。我們小時候聽到的牛郎織女的故事,也是於其它地方不同的。而七七這一天,我們那兒的喜鵲是必去銀河,搭建鵲橋的。

  花喜鵲,黑老鴰。在我們鄉間交織著,矛盾著,複雜著,卻真是著。

  小蟲兒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麻雀的確是很小的,黧灰色,淺淺的斑紋。不知這小傢伙得罪了誰,在“除四害”那場轟轟烈烈的運動裡,被驅趕殺戮殆盡,弄得“門可羅雀”險些成了空言。

  我爺說,當年拉著架子車去桐柏山是柴火,看見一條山溝裡填滿了“小蟲兒”,成千上萬,都是自殺的。這種於人類接觸頗多的小小鳥兒,在人類的殘酷下,竟也如此無奈和慘烈。

  小蟲兒,就是鄉人稱呼麻雀的名字,雖鄙陋,卻也含了些許憐愛和親暱。小蟲兒和燕子一樣,跟人生活在同一片屋簷下,卻沒有燕子那樣光明正大。它們的窩都在磚瓦縫兒裡,草,頭髮,雞毛,毛線```````亂七八糟地團在一起,不過該也暖和。

  以前村子裡多土坯房,房上多縫隙,於是就搬了梯子靠在牆上掏小蟲兒。一個“掏”字,是很形象的。站在梯子上,手裡一根棍兒,伸到土坯間的縫裡,洞裡,探到底,就擰,一直擰得那些亂七八糟的建築材料都纏在樹棍兒上了,再慢慢拉出來,就有沒出芯兒***出窩兒***的雛鳥被帶出來,或者是有灰色麻點的蛋,大多都是已經破碎了。老小蟲兒就在身邊啾啾地叫著,很焦急,很瘋狂,卻又無可如何。

  掏小蟲兒的時候,眼睛盯著那洞,不覺的張了嘴。據大人說有個人因為掏小蟲兒的時候張著嘴,結果洞裡一條蛇,竄出來鑽到了嘴裡,那人就死了。

  現如今,小蟲兒已經又是到處都有了,成群的追逐著,嬉鬧著。據說那次小蟲兒遭到毀滅性打擊,是因為其啄食勞動人民的莊稼,特別是穀子。***小米***其實小蟲兒是雜食的,也吃草籽,吃蟲。現在種穀子的人家少了,誰家種了一塊兒穀子,穀穗黃橙橙的時候,就會在地裡豎起稻草人兒來,戴著破草帽,拿著破蕉扇,身上穿著鮮豔的破衣服。這主要就是為了嚇唬小蟲兒。

  聽說有賣炸麻雀的,我很痛恨。就那麼大一隻小小鳥兒,拔了毛,去了內臟,還會剩下多少點兒東西呢?人卻還要來吃,在油鍋裡炸,用竹籤插了炭火烤。真是令人很痛心,真是混蛋!

  還有一種山小蟲兒,比小蟲兒稍大,黑色的頭,白色的胸腹,灰色的翅膀夾雜些白色,靈巧又漂亮,叫聲輕輕的,比小蟲兒叫得好聽。我們叫山小蟲兒,據說是從山裡來的。

  黃黃鷺與嗏雞兒

  小時候唱的兒歌:黃黃鷺,鷺鷺黃,這枝兒蹦到那枝兒上。不想爹,不想娘,光想小妮兒花衣裳。黃黃鷺就是孫犁老人寫過的黃鸝鳥。

  黃黃鷺一身脆黃的羽毛,叫聲也清脆,確實是很美的。由於這身美麗的羽毛,鄉人認為它是特別愛炫耀的一種鳥,但不知怎麼又延伸到它是個不想爹不想娘,光知道穿衣打扮的小花妮兒身上。不過也難怪,一到柳樹發芽,楊樹開花,便似乎全世界都是黃黃鷺脆黃色的身影,這枝兒蹦到那枝兒上,啁啾個不停。其實黃黃鷺是很勤勞而且吃蟲子的一種益鳥。

  記得小時候因為喜歡漂亮的黃黃鷺,就上樹去掏它們的窩兒,一般都是在榆樹上或是楊樹上。掏黃黃鷺的窩是不大容易的,當然不是爬樹的問題,而是黃黃鷺護雛,很厲害,而且它有一個更厲害的親戚~~~嗏雞兒。嗏雞兒是一種老鴰一樣全身烏黑的鳥,叫起來喳喳喳的很吵,有著尖利的長嘴,也不怕人。鄉人說嗏雞兒是黃黃鷺的孃舅,因此只要有人掏黃黃鷺的窩,黃黃鷺就拼命地叫,叫它孃舅。周圍似乎也總就會有嗏雞兒,喳喳地就衝過來,照著人的頭猛啄,生疼生疼,趕都趕不走。一直到你爬下樹了,它還不依不饒,繼續進攻,直攆得你抱著腦袋沒處躲。兒時有一個鄰居的小夥伴,不是掏黃黃鷺窩,竟是膽大包天地去掏了嗏雞兒窩,這還了得!結果他被那對老嗏雞兒攆著從河上一路啄到家,有四五里路呢!甚至於在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只要他一出屋,兩隻嗏雞兒就像神兵天降似的衝出來逮著他啄。此後這傢伙再也沒敢惹過嗏雞兒,連黃黃鷺都不敢惹了。

  嗏雞兒的大名,或者說是學名,究竟該是什麼,我不得而知,也沒必要知道,反正在鄉里,只要說起嗏雞兒,我們是都知道的,它是黃黃鷺的孃舅,一種可愛的大黑鳥。這鳥身體大,窩兒卻超小,只有小茶碗兒那麼大,圓圓的。一對嗏雞兒一窩都養三四隻小鳥,往往能看見這些小鳥在窩裡擠得要命,拼命伸出腦袋,喳喳叫著。

  金脂兒

  金脂兒的窩都撘得很低,伸手就夠得著。我們村子四周有衛莊渠,渠邊是一行柏樹,柏樹青黑色的葉子是很濃密的,在裡面打窩就很隱蔽。金脂兒的窩就經常搭在這些柏樹上,圓的,很小,用細細的絲,線,羽毛之類的編織成,很精緻。

  金脂兒比小蟲兒***麻雀***還小,背部腹部以及翅膀上有一層薄薄的金黃色,淡淡的像略施了一層金色的脂粉。鄉人就叫做金脂了,又因為小,惹人憐的,加了個“兒”字,叫成金脂兒。

  我小時候養過幾次金脂兒。記得最清的是一次對門的那個大小夥子說,他家地頭兒的楊樹上有一窩金脂兒,叫我晚上一塊兒跟他去捂回來。晚上,我就拿著手電筒跟他去了,果然在他家地頭兒的楊樹上,很低的枝杈上有一個金脂兒窩。手電照著,窩裡的金脂兒就不動了,它看不見東西了。一伸手,就把它捂住了,連窩端下來。

  我頂喜歡這小小的金脂兒。它伸著小腦袋,使勁從我手裡往外鑽,想飛。我們用一根短繩綁住了它的一隻腿,我拉著它在院子裡飛。結果它一掙,我手鬆了,它竟帶著那截繩子飛走了,在天空裡消失了。我只感到一點點兒的遺憾,也沒有覺得難過,它飛了,帶著那根繩子,我就是在想,它會不會被樹枝掛住。

  此後,我一見到金脂兒,就會留意一下它腳上是否有一截繩子,那是曾經我的一隻金脂兒。

  斑鳩

  斑鳩是我最喜歡,也最熟悉的一種鳥。關於斑鳩的事太多了,但我不知道從何說起。

  我從小就會養斑鳩,初中時住校,就在教室的桌鬥裡養,高中時養在宿舍裡,直到大一開學去報到,我還提了兩隻小斑鳩去,養在宿舍的衣櫃裡。

  斑鳩跟鴿子很像,是近親,而且極其好養。鄉人提起斑鳩,就說是憨斑鳩,其實斑鳩是極有靈性的,一養就熟,長大了,飛走了,還不時回來,你叫它,它就飛過來,啄你的耳朵,啄你的嘴,像個淘氣的孩子。但是等他***或她***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就很少會回來看你了,偶爾回來,也像個矜持的姑娘,不跟你嬉鬧了,只是靜靜地看看你,就飛走了。再以後,你就再也不能從那麼多的斑鳩中分辨出它來了。

  斑鳩的叫聲咕咕的很單調,但是我卻很喜歡聽。它們“咕咕~~咕咕~~”很熱切地點著頭叫,這是在求愛,“咕咕~~咕”,這樣很悠揚地叫,實在歌頌,抒情。斑鳩的叫聲有一種很悠遠,很純淨的感覺,細聽,你會覺得那是從深邃的時空或者久遠的歷史中傳出來的,幽幽的,悠悠的。

  斑鳩鵓鴿,一年十窩。是說斑鳩和鴿子都是繁殖很快的鳥,一月一窩,又因為冬天天冷,夏天天熱,各有一窩成不了,所以又說“凍死一窩,熱死一窩”,其實不是這樣的。不過斑鳩的窩倒真是太簡陋了,就那麼幾根兒粗細不一的樹枝,篷起來,就在裡邊下蛋養娃了。那蛋是白生生的,很好看。一般都是一窩兩枚,體型較大的“羽翎斑”是一窩一枚。鄉人又說,“三斑一鷂”,說是如果哪一窩斑鳩下了三枚蛋,那麼其中有一個就是鷂子,鷂子凶猛,小時候會吃掉兄妹,而長大了則吃父母。所以我從小就恨鷂子,但是也從沒見過哪窩斑鳩有三枚蛋。

  我們鄉里樹林多,斑鳩就多,而且各有各的名字。全身灰色,體型最小的那種叫“藥葫蘆”;跟“藥葫蘆”一樣,背上羽毛卻是深紅色像一團火的,是“火斑”,也叫“火葫蘆”;比“藥葫蘆”大,背上的羽毛微微泛紅,有胭脂色,而老了脖子上就會長出一圈花翎的叫“麻斑”;體型和鴿子差不多,全身長滿色彩豔麗的花翎叫“羽翎斑”。“羽翎斑”的雛鳥剛出蛋殼時,細細的絨毛是黃色的,而其它幾種都是灰白色的。這些絨毛隨著雛鳥的長大,是會脫落的。

  至今仍時常做夢,養了一對兒小斑鳩。

關於女人如花的散文
關於牡丹的三篇散文
相關知識
關於鳥的散文三篇
關於心的散文三篇
關於茶的散文三篇
關於海的散文三篇
關於秋的散文三篇
關於秋的散文三篇
關於藥的散文三篇
有關堅持的散文三篇
有關簡單的散文三篇
關於愛的散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