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勵志文章精選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我國是世界上第一考試大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由政府部門決定大學生錄取的國家。高考於我國而言已不是一場簡單的考試,而是已成為國民生活的一件大事,高考制度是關係到我國整個教育系統乃至社會、政治穩定的一個重要制度。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差生”可以創造奇蹟 ——獻給學習暫時還有困難的你

  文/張春風

  我高中就讀於一所普通的縣級重點中學。高一高二的時候,我的成績始終不好,全班五十人,我入學時排名第五十,高一第一學期排名第二十三名,第二學期排名第四十三名;高二第一學期第二十八名,第二學期第四十六名。我那時,是個不折不扣的“差等生”。

  高三開學的時候,我們新換了班主任,姓景,是我們學校抓高三的資深老師,按成績檔次分批找學生單獨談話,我是最後一批倒數第五個人。他雖然剛接任,但對每個同學的情況已摸得比較透,他和我談了一個小時,很能切中要害,也非常會鼓勵人;但我並不服氣,因為我當時經過一個暑假的思考,心中已有了一籃子計劃,我相信自己能有大成,但他只將我定位在努力爭取考上個大專。整個談話過程中,我除了回答“是”、“嗯”,其餘一聲不吭。談話結束了,我問:“景老師,像我這樣的,最後有沒有能上重點的?”“嗯——”他猶豫了一下,不情願地說:“能考上的,還是有的。“他指的還是大專。我的心頓時一空,但馬上我又恢復了自信,天底下只有一個張春風,我幹嘛只有看到別人能否做到才能自信呢?我臉憋得通紅,扔出一句自己都吃了一驚的心裡話:“我要考北大!”我頓時感到辦公室的老師都抬起頭來看著我。我們這個縣,恢復高考這麼多年來,只有兩個高中生上了清華,還從沒有人上過北大,而這個揚言要考北大的人,到底有多大的實力呢?肯定是全年級的前三名吧?我走了,他們肯定會這樣問景老師。景老師微張著嘴看著我,繼而盯著桌面,好久沒講話。“景老師,沒什麼事,我先回去了。”“嗯,好吧。”我轉身離去,景老師說:“你這樣想對你沒好處。”我沒回頭,接著走自己的路,只聽到辦公室裡一片譁然……

  在後來近一年的時間裡,我……我先不說。

  1997年8月12日晚,我騎自行車從鄰村的姑媽家回來,咦?院子裡哪來的兩輛轎車?屋裡哪來這麼多人?出什麼事了?我疑惑著推車進院子,這時全屋的人都擁了出來,“狀元郎回來了……”“考上了……”啊?!我的心在狂跳,這能是真的嗎?“小風,畢縣長和王書記給咱送通知書來了。”媽在人群中喊。一個幹部模樣的人走在前面來和我握手,“張春風同學,恭喜你考上了北京大學……”後面的話我全聽不見了,我只記得自己那時心是那樣的緊,呼吸是那樣難,腦海裡一片空白,竟然真的倒了下去……人們把我扶住,我接過那隻大信封,盯著它,盯著它……我的雙膝跪了下去,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多好啊!這個誘人的名字,這個神聖的名字,終於屬於我了,我成功了,我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我滿眼是淚,抬起頭來,凝望著我的父老鄉親,就是你們,給了我力量啊!我抽泣,抽泣,只有抽泣……“這孩子,這一年來受的苦太多了。”是景老師的聲音,他的手放在我的肩頭,我反過來與他相握:“景老師,‘差等生’的滋味不好受……”“我們要請你給全縣的‘差等生’做一次演講。”“不,我要給全國的‘差等生’做一次演講,我要讓他們能夠在困境中奮起,都能創造奇蹟!”

  我的成長

  我快二十歲了,借這個機會,從頭說起,做個二十自述吧。

  1978年12月2日,我出生在山東省西南部的一個小山村中,父母都是普通農民。我在家中是長子,四年後有了妹妹。我爺爺去世早,奶奶和我們一起生活,外婆家是同村的。由於奶奶、外婆都在身邊,所以,雖然我家並不富裕,但我小時候還是很受嬌寵的。

  我從小就笨,三歲會說話,五歲才會自己用湯匙吃飯***以前都是別人喂的***,至今不會用筷子。我做事喜歡追根究底,鑽牛角尖,用我媽的話說:“不撞南牆不回頭。”

  農村的小孩子和城裡的孩子玩的東西不一樣,但同樣樂趣十足,或許還要多些天趣。我小時候喜歡扇啪嘰,彈玻璃球,咂杏核兒,打瓦,摔泥娃娃,夏天在臭水塘裡游泳,在小溪裡摸魚……但這些,我都僅僅是喜歡,每一樣我都勝不過別人,只有一樣別人都不如我,甚至連村裡的大人都不如我,那就是下象棋。

  我五歲學下棋,從未經名師指點,到了十歲竟然下遍全村無對手,小學六年級參加鄉里舉行的成人象棋賽,我排名第四。初中以後,棋下得少了,也不那麼專心了,現在反而棋藝平平了。

  說起學習,從小到大,除了高考放了一次火箭,拿了個全縣頭名,其他時候,就算從小學起,我連班裡的第一都沒拿過。

  我小學的時候,應該算是我讀書史中比較輝煌的一段。全班三十八名學生,我始終能排在前五名,但最好只是全班第三名,前兩名是兩個女同學,直到小學畢業我都沒能超過。後來,她們兩個一個上了中師,一個上了中專,都是初中畢業後考的。我現在經常替她們惋惜,如果當初她們的家庭看得遠一點,對她們的支援再多一點,那她們現在至少也能考上一般的本科院校。

  上初中的第一個學期,功課一下子多了起來,我有點感到吃力,但我歷來是個聽老師話的老實學生,每天堅持完成作業。學期末的考試很令我滿意,在全班六十人中,我排名第二,全校排名第七,被評為三好學生,領了一張獎狀;可沒想到,這卻是我中學階段獲得的唯一一張獎狀。整個中學六年時間,我只得過一張獎狀,從沒做過學生幹部,一直是白丁,甚至連個小組長、課代表都沒機會做,因為,後來的我,一直是個“差等生。”

  初一下學期,我家搬到衛集鎮上,我轉學了。這時,相對於我們那個小山村來講,可真是個大世界了。每天有好多東西可以玩,學校裡的學風比較差,周圍的同學都不重視學習,於是,我不再好好學習,成績大幅度下降。我剛轉學時,班主任老師給大家介紹說:“這是新轉來的張春風同學,是三好學生,以後大家多向他學習。”沒想到,兩個半月後的期中考試,我在全班排第三十幾名,外語由上學期末的98分滑到了19分。

  我每天和幾個小哥們去“野”,成績每況愈下,開始墮落為“差等生”;不過與其他“差等生”不同的是,我在心理上,從沒把自己定位為“差等生”。初二下學期暑假,我開始有所覺悟,認識到不好好學習自己將來肯定沒有出路,我從暑假裡開始努力。現在回想起來,我自己當時那麼小,有那麼大一股勁兒,真挺不容易的。我在自己房門外寫上“閒人免進”,裡面寫上“無事莫出”。我不再和那些哥們兒去野,我還請老師把我的座位調到了第一排,我單獨一個人坐一桌。每天上課認真聽講,晚上學到很晚。

  我現在總結出,我下決心做的事情,總是喜歡一個人悶頭做,應該說這是一種益多害少的品質。

  老天爺有眼,中考我以比分數線多一分的成績考上了縣中。

  考上縣中實際上也是挺不容易的事情,我們鎮那年考上八個***我當然排第八了***。我自己當時也很知道珍惜這個機會,沒入校就下了非常大的決心:我一定要刻苦學習,再也不貪玩,一定要考一個重點大學。

  高一高二的經歷使我明白:並不是只要我努力奮鬥,便能獲得成功的。我差不多是班裡最用功的學生,每天起床最早,睡得最晚。我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在晚上學生宿舍熄燈後,躲在被窩裡,打著手電看書;但令我懊惱不已的是,我的成績始終在後面徘徊,始終上不去。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在老師、同學和父母面前,真的抬不起頭。每次開學看期末考試的成績,我總要等到別人去吃飯的時候,自己才敢偷偷地湊上去看一下自己的名次。每次心情都特別沉重,因為那名次,意味著什麼也考不上,我記得高二下學期第一次回家,爸媽知道我的成績後,竟然都是滿面愁容,一個晚上不說話。我知道他們不是故意不睬我,他們是在為我發愁。第二天早上,我一聲不響地收拾好自己的東西,給爸媽留下了一張紙條:“爸、媽,兒子能行的。”然後就登上了返城的汽車。接下來的一個學期,我玩命地學習;可是,高二下學期的期末考試,我還是排了個班裡的第四十六名。

  人在經過多次努力之後仍然遭到失敗,是很難保持信心的,我也不例外。暑假裡我知道自己的名次後,我覺得自己都快崩潰了!我從來沒那麼失望過,開學就是畢業班了,我該怎麼辦?我還能行嗎?

  我在精神空虛的時候,喜歡讀小說***很多中外名著我都是在自己情緒不好時讀的***。這一次,我讀了一本人物傳記——《毛澤東傳》,是一個美國人寫的,他的名字我記不清了,但我永遠感謝他,因為就是他的這本書,喚起了我的民族使命感,使我有了巨大的前進動力。那本書寫得很客觀,展示了一個真實的毛澤東。我深深地感受到,這位偉人與一般人的不同之處,首先在於其強烈的民族使命感。

  我開始反省自己。從小,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就喊樹立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可是,藏在我內心深處的理想到底是什麼呢?考個好大學?!考個好專業?!將來找個好工作?!穿名牌衣服?!有自己的車?!有別墅?!這些都是同學們經常談論的,這些都是大人們不斷灌輸給我們的,可這些,就是我的理想、我的奮鬥目標嗎?不,這不會這樣活著,我要改變這一切,我要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活,我要讓五星紅旗在世界經濟領域冉冉升起,到那時,我和我的國人,站在經濟奧林匹克的領獎臺上,疑望國旗,滿眼熱淚……

  我知道我的這些想法,在任何人眼裡都是狂妄的,但寧可狂妄,我寧願為這狂妄的想法而活,而奮鬥終生……

  接下來我應該感謝的是那場大病,我食物中毒了,噁心、嘔吐、腹瀉,甚至昏迷不省人事。住了五天院,我出院了。當天下午我去我家附近的中學操場散步,我覺得身體虛弱極了。幾個初中生在打籃球,我湊上去扔了幾個球。上了一個三步籃,跳起上籃後我差點跌坐在地,兩眼發花,兩腿發軟。我第一次體會到身體這樣虛弱的感覺。“明天就好了!”我不住地在心裡安慰自己。忽然,一個令我非常不安的念頭閃入我的腦海:如果有一天,我像今天一樣虛弱,然而我的大腦只能告訴自己:“明天可能會更糟。”那樣是怎樣的感覺呀?而那種感覺,卻是一個人到了老年都無法迴避的。假使一個耄耄老人,或是一個病重之人,他恐怕對打球的中學生、走路如風的青年人都會羨慕不已,他甚至看到別人耳不聾眼不花、說話流暢都會羨慕不已。我開始真正體會到了人生苦短、生命寶貴。我覺得心情既緊迫又平靜。

  兩年不順的學業,一本好書,一場大病,使我樹立了高遠而平靜的人生觀。這一切心理上的感受,不過發生在二十幾天內,而這之後,我感覺到自己真正成熟了,我懂得了人生的道理,這道理,不是人從書上背來的,也不是哪個人教給我的,而是我從自己的經歷中悟出來的。有所信仰,有所追求,心中充滿動力,而又不急不躁,那種感覺真好!

  有了強大的動力、美好的願望,平靜的心態,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但距離成功還太遠太遠,畢竟我一直在失敗,而失敗的原因並不是不努力。

  我該制定一份現實的計劃了。首先是環境。我還是老習慣,喜歡一個人悶頭作事情;於是我在縣城的北郊租了一間房子,很破,我和我媽收拾了一天,才使它看上去像人住的地方。甚至在房間都收拾好了之後,全家人還在勸我不要搬過去一個人住;但是,我一向“不撞南牆不回頭。”開學後,班主任和管宿舍的張老師也竭力阻止我從學校宿舍搬出去一個人住,他們說,從以往的先例來看,高三搬出去的同學,沒幾個能取得進步的,絕大多數都是退步。後來的事實證明,出去住,對我來說是正確的,我需要那種環境。

  1996年8月3日,我第一天住進我的小屋,我沒有急著學習功課,而是給自己十天時間挖根源,找對策,制定全年的學習計劃。

  我的小屋本是菜農管菜的房子,所以周圍都是菜地。其後有一條小河,小河那邊是一片樹枝,樹枝邊是草地。那十天,我每天搬上一個大紅箱***我的書桌***,帶上一隻小板凳,到樹枝中規劃我的藍圖。

  首先,我錯在哪?我得弄清楚,我踱步在河邊,想……

  終於,我理出了思路。

  首先,最根本的原因,我看上去很用功,但心情浮躁,效率很低,學東西一知半解。我一定得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才能實現大的突破。

  其次,我不注意“溫故而知新”,以致經常是“熊瞎子掰苞米,掰一棒丟一棒”。做習題計劃性差,而且不注意複習已做過的題型。

  還有一點非常要命,我總是不太重視考試。我平時喜歡摳根問底,喜歡做難題,卻並不重視每一次考試,包括期末考試,我總是在成績出來之後才知懊惱,而之前從不做針對性的複習。

  根據自己的總結,我出籠了一套高三的複習方案。

  我的高三

  揣著一籃子計劃,我邁入高三。

  我本是一個性格開朗、很愛說笑的人,而步入高三,我整個兒變了一個人***後來我同學都說我那時有一個沒過程的轉變***。

  每天早上,我6點鐘起床,洗漱完畢,戴好隨身聽,塞上耳機,面向牆上的小國旗,聽國歌。每當那激昂的國歌在耳畔響起,我的心情激動不已,我感覺自己沒有了任何私念,我感覺到一種巨大的動力。啊!我將終生為此而奮鬥,為中華民族的強盛而奮鬥!

  直到今天,我每天早上起來都要聽國歌,這使我每天都能保持旺盛的鬥志。

  聽過國歌,我總要鍛鍊身體,三十下俯臥撐,三十個下蹲動作,然後是朗讀英語課文。這之間,我可以把早飯做好,一碗稀飯,兩個雞蛋。

  每天早上7點鐘,我準時騎自行車去上學,路上二十多分鐘,我總是騎得不緊不慢,我的很多同學反來問我:“你每天花費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在路上,那麼緊張的高三,你怎麼能受得了?”實際上,他們有所不知,來回路上近一小時的效率,要比在教室時高得多。關於這一點我等一下再說。

  我高三的時候,在學習狀態和學習方法上各有“三大法寶”。學習狀態方面的三大法寶是“埋頭,素服,三緘口。”埋頭,即我看書走路時總是低著頭,將自己置身於一個不受干擾的環境。素服,即我絕不穿顏色鮮豔的衣服,因為我要杜絕自己心中哪怕是一絲一毫的浮躁。我有兩套灰色的衣褲,其中一套屁股後面有補丁,我高三基本上是穿著這兩套衣服度過的。說到這裡,很多同學可能覺得我過於注重細節了,但我認為,這細節是應該重視的,我們年紀還輕,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我很難相象哪個同學在高三整日說笑,整日衣著華麗而能在高三保持平靜的心。三緘口,是指對於學習以外的事情我要不說,不說,再不說。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我現在讀大學一年多了,大學生活可謂是豐富多彩的,我每天不要那麼緊張了,性格也回到了以前的爽朗,每日有說有笑,但我每每想起自己當年“埋頭,素服,三緘口”,穿著補丁褲子又充滿自信的狀態,心中總是充滿自豪。如果哪一天,再有那麼大的“人生賽事”來臨,我肯定會要調整自己進入那種狀態的。

  我的學習方法很簡單,只有三條原則,我亦謂之“三大法寶”,這“三大法寶”即是:“緊跟老師,多次回顧,重視每一次考試。”

  我以前過於自信,喜歡一個人“跑單”,喜歡自己找很多題目,無計劃地亂做。高一高二兩年的慘敗告訴我,那種做法絕對是事倍功半的。制定了緊跟老師的原則之後,我每堂課都聚精會神地聽講,做筆記。我把每堂課的重點和疑難點隨手編上序號,下課後,閉上眼睛,按序號從頭回顧一下每堂課的重點,哪一個想不起來了,就看一下筆記,如果有疑難點就及時問老師,問其他同學,直到把問題弄懂。高三階段的老師基本上都是非常出色經驗豐富的,他們為我們準備的複習內容和習題,基本上囊括了高考的試點;不過,有一門課——外語,我到最後都沒有完全適應那個老師,但我還是堅持貫徹的我緊跟原則,儘量靠近老師的套路。

  我的第二大“法寶”——回顧,尤其使我受益匪淺。我對記憶的觀點是:回顧一百次也不為多,而只能使你記憶得更牢固;所以,我總是不厭其煩地回顧每一個知識點。很多問題在初學時沒有深入思考,而在回顧的時候,由於時間比較充裕,所以能夠將問題向各個方面拓展,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我前面說的騎車上、下學的時間效率高,就是因為每天下學的時候,我可以將全天的學習內容按序號回顧一下***之所以編序號就是為了防止漏下某個題目***。有時候,我回想不起來,就停下車看一下書。每天上學,我總是將前一天的內容在心中過一下,這樣,隔了一夜,再次回顧,印象就會更深刻。

  我每天的中飯、晚飯都在學校的食堂吃,晚自修在學校上,每晚9點半離校,10點半準時上床睡覺,絕不熬夜。實際上相對於大多數畢業生,我的睡眠時間是較多的,但與別人不同的是,我睜著眼睛的時間都在學習,包括吃飯、走路、上廁所的時間,我都在回顧,都在思考。

  說到這裡,我有點擔心,我的方法可能對大多數同學不適合。因為我的方法中一整天都沒給自己安排休息時間,這無疑是一種疲勞戰術,可是,我確確實實就是用這種戰術,取得了勝利。那麼,我何以用此疲勞戰術而不感疲勞,反而“越戰越勇”呢?我想,我並沒有驚人的體力,所有這一切,都應歸功於那巨大的動力,那為中國的繁榮富強而奮鬥終生的志向;所以,我再次強調一下這動力的重要性,沒有思想動力,方法再好,都沒用。

  我們接著談我的第三大“法寶”;重視每一次考試。高三的考試非常頻繁,很多同學到最後都考麻木了。我不同,我重視每一次考試,不管大考小考,我在考前都認真準備,考後認真總結。為什麼要這樣重視每一次考試呢?因為我需要信心,需要一個平靜的心態。我永遠忘不了我的“平型關大捷”:開學一個半月,全校的畢業生將舉行力學部分的物理統一考試。我們在前半個月知道這個訊息,其他同學都不以為然,都在進行全面複習,而我在那半個月則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物理上。我把老師上課講的每一道題目都弄懂弄熟了。考試成績出來了,我得了98分***百分制***。全班第一,全校第三。那對我真是極大的鼓舞,你知道我多麼需要那種鼓舞嗎?我的物理一直不行,高二下學期的期末考試,我只得了53分。這次,同學們都向我投來了格外敬佩的目光,我兩年來第一次獲得這種目光。那次勝利,我謂之“平型關大捷”,因為‘它打破了日本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我真的有點飄飄然了,有點想驕傲,可是我很快平靜下來。這算不了什麼,也說明不了什麼,只是我自己為了鼓勵自己的”軍心“而實行的一步策略而已。我還是原來的我,還沒有取得太大的進步。我這樣告誡著自己。老師做試卷總結的時候,我認認真真地聽著、做筆記,那道做錯的填空題,我把它背了下來。

  以後的每一次考試,我都認真準備,而每次考試之後,我都要進行仔細的總結。這一點,實際上對整個高三的複習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整個高三階段有一半時間都是在考試和講試卷,如果不能學會認真總結試卷,那就很難談進步。我總結試卷的方法是一個字——回顧的時間將它們歸類,串成一串,由點到線到面。開始的時候,感覺要背的東西太多了,但堅持到最後階段,我發現難得有什麼東西再需要背了。

  看到我高考的結果和我剛入高三時的成績,你一定覺得這是奇蹟,我也不否認這樣講,因為我自己的一個口號就是“創造奇蹟”;但事實上,我覺得自己每天都在踏踏實實地走,不敢有半點浮華。

  我們學校的高三,畢業有五次大的模擬考試,差不多兩個月一次,第一次我在全校排第九十八名,全班第十九名;第二次全校第九十六名,全班第二十二名;第三次全校第三十名,全班第五;第四次全校第十,全班第二;第五次我因故沒有參加。

  我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用這樣的方法,度過了自己的高三,可以說每天都在進步,但這中間,也不能說沒有痛苦,沒有煩惱。只不過,我自己調節得比較好,儘量縮短了那些狀態不好的時間。

  我的心理調節

  高三階段,每個同學的壓力都是很大的,如果擺不正自己的心態,就很容易在思想上徘徊不前,而徘徊的時候一長,就很容易進入一種惡性迴圈,導致沒有信心,沒有興趣,厭學等“高考綜合症”。

  我從小就喜歡長跑,參加過多次長跑比賽:高一時拿過我們學校冬季越野賽的第三名。對於長跑,我有一個體會:平靜的時候,跑得最好。心情煩躁、沒有信心的情況下去比賽是必輸的,而過於激動、拼命要求自己要怎麼樣怎麼樣,也很難在長跑中取勝,因為那種狀態下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結果前工後拙。最好的辦法就是調整好呼吸,大腦保持平靜,什麼都不去想,只要求腳下不停地跑。我現在回想起來,高三階段,不就是一次長跑比賽嗎?跑道很長、很遠,在這條跑道上,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騖遠,想跑得快,只有保持平靜的心態。

  我在高一高二的時候,差不多每天都記日記,我現在翻開那時的日記,滿眼都是悔過和決心,這該是我當時心境不平的起源,而當時心境不平,又是我那時成績不好的起源;而在高三階段,我僅在1997年元旦做過一次總結和計劃,其餘我的日記是空白。當然,這不說明我高三時思想沒有過徘徊。每個人的情緒都是有周期性起伏的,我也一樣,只是我每次情緒不好時,都會告誡自己:“這是情緒低落期,腳下莫停,平靜地跑,儘快度過困難期”。這個方法可以說屢試不爽,是我高三階段始終保護良好狀態的一劑良方。

  心理調節是需要戰術的,說起來有點像自欺欺人,可實際上,這是非常必要的。那一次物理考試奠定了我的信心基礎,後來,每當我感到自己缺乏信心時,我便“如法炮製”,專攻某一考試。我認為,取得好成績,是鼓勵自己的最好辦法。

  第五次模擬考試的時候,我感覺到自己已具備了奪魁的實力,但我卻“戰略撤退”了,因為那時已是6月底,如果參加了,考得太好,我會滋生驕傲情緒,考得不好,容易焦躁,所以我索性不考了。

  心理調節的第二法寶,我的體會便是自我暗示。很多事情本身是無所謂好壞的,就在於你自己怎樣看待,從這個角度去看,你可能會覺得很倒黴,而換一個角度來看,你可能很振奮。

  很多同學,遇到一道自己不會做的題目,可能很沮喪,說“倒黴,又錯了一道”。而我卻自我暗示自己,有“財產進賬”了,所以我反而有如獲至寶的感覺,一定要將它弄懂,弄會。我每天晚上按序號回顧我的疑難點時,總是“如數家珍”。

  我的自我暗示法最成功的範例莫過於高考那三天了,7月6日早上起來,我就感覺到自己感冒了,但我還是堅持學習。我覺得,為了保持一個平靜的心態,應該學習到最後,而“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的說法是不科學的。7日早上,我已經發燒了,我的情緒受到了影響:我平時很少生病的,怎麼偏在這節骨眼上感冒,真是老天爺不長眼!當時,父母、親戚都不在身邊,因為我事先告訴他們都不要來,我說我需要清靜;我那時真有點焦躁感。後來,我恍惚想起像有人說過:人在發熱的狀態下頭腦的興奮會更高,思路會更敏捷。我拼命在大腦中承認這個觀點,於是,我很快恢復了自信,於是,我贏了……

  關於心理調節,我還有兩點要補充。第一,作為一個“差等生”,你可以定很高的目標,但你必須承認你自己的“差”,你才可以使自己獲得一個平靜心態。第二,人的毅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不斷地磨鍊。我每天早上起來總要鍛鍊身體;每個週末總要來一次三千米跑;我整年都洗冷水澡……這一切,使我始終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

  寄語

  我現在從頭一下自己的文章,每一筆都是我用心寫的,但很多觀點,對很多人來說,無疑是很笨拙的、很偏激的。我在這裡想強調的一點是:在學習的旅途上,沒有固定的動力,也沒有固定的方法,但你若想成功,你就必須找到能夠持久推動你前進的思想動力和一大套最適合你自己的學習方法,永遠不要迷信別人。

  該說的,說得差不多了。回想起那緊張的高三,我從心底裡為成績不好的同學加油,因為我深知“差等生”的痛苦,我從心底裡希望,天下每一個“差等生“都能在高三時大翻身,考上自己心中的大學!

  尊嚴,在很多時候,更是一種單純的人格的光芒。

  :寄語高三學子

  文/向正坤

  時間,是一首無聲的歌;時間,是一縷無痕的風;時間,是一張沒有回程的車票……轉眼間,高考已經來臨。

  回首三年的高中生活,曾經有歡暢的笑,曾經有痛快的哭,曾經有揮灑的汗,曾經有收穫的甜……是的,經過了春耕夏耘,我們終於迎來了收穫的時節。“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最困難之時,就是離成功不遠之日”。如今,寶劍在手,寒梅飄香,背水一戰的時刻到了﹗在此,我想送給高三學子幾句話,以共勉。

  1.用飽滿的熱情迎接每一天

  著名航海家哥倫布在他每一篇航海日記的結尾總要加上這樣一句話:我們繼續前進!這種看似重複的平淡之語,卻包含了巨大的毅力和無窮的信心。就是憑著這樣一份信心,哥倫布毅然在驚濤駭浪中向著茫然無知的前方挺進,在艱難險阻中奮進,最終發現了新大陸,創造了世界歷史上一段驚人的壯舉。大家在高中階段的航程也到了最艱難最關鍵的時刻。常言道:“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後一段路往往是最艱苦最難行的。同學們,無論前進的道路多麼崎嶇難行,都不要輕言放棄,堅持到底才能勝利。要堅信,只要我們能勇敢地走下去,我們這個經過長途跋涉的團隊就一定會發現屬於我們自己的“新大陸”。因此,無論前方的風浪有多大、無論前方的道路有多漫長、無論前方有多大障礙,只要你選擇好了目標,就要信心百倍地繼續前行。

  2.用拼搏的姿態度過每一天

  二月的晚冬,寒風依舊。此時憧憬火熱的六月,我們彷彿已經聞到了劍拔弩張的火藥味。高三學子們,高考是你們人生旅途的第一道關卡,挑戰六月就是挑戰命運和未來。它意味著你們的希望,你們的前途。

  我想和大家算一筆賬:讓你奮鬥百天,換回幸福百年,你看合算嗎?所有的人都會說:合算﹗那你還等什麼?行動起來,讓我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拼搏,百天之後將收穫綴滿枝頭的累累碩果!反之,如果你錯過了人生最重要的機遇期,當輝煌的落日沉淪,當你眼中金色的光亮即將消失時,那才是你最刻骨銘心的痛!記得有一首歌唱道:“把握生命裡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怎樣才能成功?答案是——愛拼才會贏!

  3.用強烈的責任感珍惜每一天

  對自己負責,圓自己孕育十幾年的大學夢,讓自豪與驕傲填滿你的胸膛;對家人負責,回報給予你厚望的父母親朋,讓笑容在他們的臉上綻放;對老師負責,老師們別無他求,只想分享你那沉甸甸的幸福;對學校負責,用你的優秀將校徽襯托得更加閃亮;對社會負責,用你的能力去回報社會!

  4.用健康的心態迎接每一天

  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只佔20%,而非智力因素佔了決定性的80%。最後這段緊張的日子,是比基礎、比能力、比體力、比信心、比毅力、比諸多心理素質的階段,希望大家以樂觀的心態迎接每一天,以感恩的心情快樂生活,感謝生活給了我們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

  同學們,“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就會贏”。我們不要學如過客的流星,因為我們曾用智慧培育理想;不要摘青色的蘋果,因為我們曾用汗水澆灌希望;不要做漂泊的扁舟,因為我們曾乘風破浪,渡過茫茫學海;不要做退縮的懦夫,因為我們曾披荊斬棘,遍聞桑梓書香。

  衷心祝願每一名高三學子都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放下光環,重拾自我

  全縣第一的中考成績,我卻放棄了去遼寧學習的機會,繼續留在母校讀高中,現在想想,還在為當初的選擇而慶幸。誰說只有好的環境才能培養出高分考生,我一直堅信,只要自己有毅力,有信念,在什麼樣的環境裡都可以成就精彩。

  帶夢飛翔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考進北京大學就成了我的夢,帶著這份執著的北大夢,我參加了北大的自主招生考試,並獲得了30分的降分。

  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晚上十二點之前睡覺,這是我高三階段雷打不動的作息時間,因為我覺得熬夜學習對身體和學習是沒有任何好處的,足夠的休息讓我能夠每天都保持好的狀態,高效地學習。在高三的高強度和快節奏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契合點,就能實現高效低耗。

  我是一個生活在光環之下的孩子,而我對這種光環有著自己的理解:這是一種激勵,更是一種前進的動力,但並不能為此而驕傲自滿。在關鍵時刻心態平穩、發揮出色,在成績面前不驕不躁、沉穩自信。高中三年,我的對手常常就只有自己,因為和第二名的差距很大,我必須讓自己相信外面還有更強的對手,只有向前看而不是滿足於現狀,才能讓我不斷超越。終於,這樣的機會來了,高三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我們學校和遼寧的青海班聯考,很清楚地記得,成績出來之後,我足足比人家的第一名低了76分,坐慣了第一把交椅的我來說,這個訊息無異於一記耳光狠狠地抽在臉上。那段時間,真的覺得自己很狼狽,同學和老師總是拿我和第一名比,我的情緒非常低落,也開始懷疑自己。在各種幫助之下,我才敢於重新面對現實,我依然相信,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就像是玫瑰上的刺,要想讓手上沾滿花香,就必須經歷一次次的痛。因為不忘自己的信念,在後面的聯考中,我一次比一次發揮得好,並最終在高考中實現了超越,我堅信,只要付出就會有回報。

  破繭成蝶

  高三這一年,我可以用痛苦、充實、迷茫、驚喜、感動來概括。聯考的打擊,對我來說是痛苦的,那段時間,我也曾對未來感到迷茫,迷茫不是迷失,短暫的迷茫,會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失利後,依然要不回頭地走下去。回憶中學時代最難忘的日子,我會毫不猶豫地想到高三,這是充滿淚水與汗水的一年,沒有哪一個時間段能夠抵得過高三的充實。這段日子裡,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喜,一起悲,太多太多美好的回憶,是用文字不能表達的,經歷了高考的人,都是上過戰場的勇士,我很高興自己有過這樣一次經歷,當然這不僅僅限於得知高考成績之後的喜悅,更是對付出的肯定。還記得每天早上六點半被可惡的鬧鐘吵醒時對被窩的留戀;記得冬季裡每天披星戴月的辛苦;記得滿教室清涼油的刺鼻味道;記得課間也不肯出教室,趴在桌上對一道難題的執著……這些美好的回憶,只有高三才能帶給我。

  剛上高三的時候,我的英語不太好,我和家長都很著急,後來我慢慢找到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多訓練聽力,多閱讀,並堅持下去,一年之內,我的英語成績取得了很大進步,一下子從短板變成了優勢科目。

  臨近高考的幾天,我會堅持做模擬題,保持手熱的狀態,並且迴歸基礎,不斷鞏固基礎知識。那幾天,為了給自己減壓,晚上我都會出去運動,騎車、打球,運動確實減輕了不少的壓力。長期的體育鍛煉和比賽,也培養了我良好的心態,在高三這一年裡,我的心路歷程是起伏不斷的,我慶幸的是好心態讓我最終到達了風景更好的彼岸。不久之後的高考中,我以優異的成績順利進入讓我魂牽夢縈的北大,也實現了孩童時的夢想。

  回顧自己的高三,堅定信念、注重效率、調整心態,這就是我最大的心得,希望我的這些想法能夠給即將步入高考的同學們一點借鑑,也希望大家能度過一段精彩的高三生活,給自己一張無悔的答卷。

  高分小訣竅

  語文:高考中語文成績一般拉不開檔次,要按著老師的計劃複習,老師畢竟有多年經驗,知道高考的考試方向和答題技巧,因此會在複習過程中歸納出一系列答題模式,在反覆做題後,自己需要慢慢總結出一些規律和技巧。在平時要保證閱讀和寫作的練習量,因為高考中作文是分值最大的一道題,它的分數關乎高考的成敗。高考作文不是作文競賽,很多時候是有套路可尋的,在練習中,要總結出能抓住閱卷老師眼睛的寫法。衝刺階段,至少每週要有兩到三篇的寫作練習,把寫作速度提上去。

  數學:數學是高考中很能拉開檔次的科目,對於理科生和文科生都是一樣。數學和理綜不一樣,有非常多的題型和解題思路,所以在複習中要切忌題海戰術,而是要學會融會貫通,每做一種題的時候,要把它完全消化,再出現這一類題的時候就能舉一反三。複習的時候我看到很多同學整天把自己埋在數學習題中,想盡可能地見識更多的題型,但是往往這些人在考試中遇到相同題型時就忘記怎麼做了。所以我的建議是:在有限的時間裡,做會做精有限的題;錯題本一定是要有的,對於習慣性做錯的題型,要反覆鞏固;在保證練習強度的前提下,杜絕題海戰術。

  英語:說到英語成績的迅速提高,我還是比較有心得的,在高一高二的時候,我的英語成績並不好,甚至聽力只能得到一半的分。但是在高三一年的訓練後,我的英語成績迅速提高,在最後的幾次模擬考試中,英語分數都在140以上,高考138的成績也讓我很滿意。我總結出以下幾點:1. 加強聽力訓練,在上課練習之外,每天強迫自己在睡前聽10——20分鐘英語***這一條讓我獲益匪淺,高考中聽力得到滿分***;2. 保證每天的閱讀量直到高考,這樣能讓自己更適應閱讀題的環境,不至於因為手生受到影響;3. 準備一個單詞本,把閱讀時出現頻率較高的生詞記下來,經常拿出來複習;4. 積累一些名言警句,在作文中如果能用到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理綜:這是高考中分值比重最大的一科,也是複習中投入時間最多的科目,在進入到理化生三門綜合考試之後,就要學會合理分配答題時間,一般來說150分鐘,要在40——50分鐘左右答完選擇,40分鐘答完物理,30分鐘完成化學,20分鐘完成生物,剩下的作為機動時間。對於物理來說,題型要比數學少很多,長期練習之後,就會對題型有個大致的掌握,在平時要加強計算能力的訓練以提高解題速度;化學要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因為化學涉及許多零碎的知識點,必要的記憶是要保證的;生物和化學相似,也是有許多需要記憶的知識點,這些點,在複習時的做題中會得到加深和鞏固,因此,在保證足夠的練習後,要及時歸納總結。理科的東西,都是要求善於歸納總結解題規律和套路,錯題本是必不可少的,在錯題本上,除了記錄錯題之外,還可以記錄一些重要的或者記不準的公式。在平時,要總結出一些“二級公式”,這樣可以大大提高運算速度。

  

高考勵志小文章
高考勵志文章理科
相關知識
高考勵志文章精選篇
備戰高考勵志文章精選
短篇高三高考勵志文章精選
新的高考勵志文章精選
高考備考勵志文章精選
高三勵志文章精選閱讀
高三勵志文章精選三篇
高中勵志文章精選優秀文章
高中勵志文章精選3篇
高三勵志文章精選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