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好的父母,不僅僅要撫養孩子,更要保護他們並給予正確的引導。逐步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正義感、守信用、有愛心、上進、有創造力的人。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家長教育心得範文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家長教育心得範文篇1

  孩子的教育問題,歷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直以來就有一句話:世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同樣,世上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個孩子。因此對孩子的教育也沒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家長、不同的家庭環境教育出來的孩子也大不相同。但怎樣才能將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養得更加出色呢?我之前也很迷茫,《父母課堂》後,讓我受益匪淺,同時也讓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要愛孩子,尊重孩子,注重與孩子進行溝通與交流。大部分家長對孩子說話或做事總是用“家長威嚴”般的語氣,如果犯了錯誤屢教不改,甚至會打孩子。我和家長溝通時也常有家長說:我們該說的說了,該打也打了,不知道為什麼還是沒有效果。在對自己孩子教育過程中我也發現: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她會乖乖聽從家長說的。隨著年齡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主張和判斷,不會唯父母命是從,甚至產生了逆反心理,往往吃軟不吃硬,強行要求她做某事可以堅決不做,反而以商量的語氣她會樂呵呵的去做。所以作為父母,應該與孩子建立起健康的家庭成員關係,與孩子處在平等的位置上進行溝通與交流,相互尊重,鼓勵孩子把她們的感觸和情緒表達出來,瞭解她們的喜怒哀樂。為孩子創造一個平等、可以互相商量但又不失父母權威的氛圍,家裡事也讓孩子參與討論,徵詢她們的意見。

  二、父母應起到言傳身教作用。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對孩子講要求、講家風家教時,為了給孩子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父母的言傳

  身教很重要。我很認同《家教微語錄》中張怡筠說的:“父母要教育好孩子,需要先優化自己”。確實只有自己做好了,你才會對孩子有發言權,而父母的言行舉止,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學到。 三、注重良好的習慣培養,和獨立自主的能力的養成。有些家長總是怕孩子做不好,於是總是以擔憂的目光註釋和提醒孩子,或者乾脆包辦代替。這種態度和做法使孩子手腳受到束縛,獨立自主能力發展受到阻礙。家長在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同事,還有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精神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凡是兒童能夠自己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

  四、除了學習,在品德、為人處事上,要適時地教育孩子。知識只是學習的一部分,品格的培養也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擁有完善的人格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得到快樂與幸福!

  沒有那個家長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愛孩子要講求方式方法,要知道孩子到底需要什麼,“她不要山珍海味和綾羅綢緞,要的只是一份真正關注她內心世界的理解”!《父母課堂》是面鏡子,可以對照自己育女路上的曾經和現在,有共鳴,有反思。《父母課堂》是盞明燈,指引我們今後在育女路上可以走得順暢些。為人父母須在反思中成長,誰能進行自我反思,那

  他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感謝這樣優秀的刊物讓我有機會重新認識自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教育自己。在以後的學習中,我會一如既往地學習《父母課堂》,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健康快樂地成長。

  家長教育心得範文篇2

  好的父母,不僅僅要撫養孩子,更要保護他們並給予正確的引導。逐步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正義感、守信用、有愛心、上進、有創造力的人。父母課堂也是用這種思維引導我們家長,帶給孩子走過一個美好的童年,送給他們一個成功人生的鑰匙。

  從父母課堂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好的父母應該具有如下“崗位職責”

  一、 交流,要少說多聽

  想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並得到孩子的信任,首先你要留出固定的時間和他們交流,這段時間只屬於你和你的孩子,不要被其他人打擾。然後你要做的就是認真地、安靜地聽他們說話。在聽他們講完以後,你可以幫他們理清思路,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建議。

  二、關注 ,儘可能多地瞭解孩子

  你應該知道你的孩子呆在哪兒,和誰呆在一起。你還需要跟你孩子朋友的父母保持聯絡。儘可能多地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鼓勵孩子多談談他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你要關心孩子的生活,但不必過多幹涉他的生活。如果你從一開始就給孩子制定了合理的規章,你就更可以放心地讓他去做了。相信他會做得很好!

  職責三:規範,給孩子樹立明確的價值觀

  你和你的丈夫***或妻子***希望孩子樹立什麼樣的價值觀?具備哪些素質?夫婦雙方討論以後,把你們一致認為孩子需要具備的價值觀列出來。等孩子開始懂事以後,就可以把這些價值觀經常灌輸給他們。當然,最好能在定期舉行的家庭會議上強化它們在孩子頭腦中的印象。

  職責四:約束 ,強化紀律的觀念,並付諸實施

  讓孩子生活在一個有章可循的家庭中。父母在處理問題時要做到前後一致,公平合理。經常告訴孩子你希望他們遵守的行為準則,並督促他們按照這些標準去做。這樣堅持一段時間以後,你會發現你的生活變得更有序、更高效,而你的孩子在將來

  也會感激你今天所做的努力。

  職責五:原則,不要盲目效仿別人的規則

  讓孩子明白她應該遵循哪些家庭規則。當她實施這些規則有困難的時候,讓她給你打電話。而且,儘可能多認識你孩子的朋友和他們的父母,這樣你會知道你們的價值觀是否相同。

  職責六:表揚,適度表揚

  適度地表揚孩子。太多的表揚反而會削弱稱讚的力度,達不到鼓勵孩子的目的。如果你不希望失去孩子對你的信任,一定要記住:不要濫用表揚。

  職責七:維和,儘快平息小朋友間的爭執

  孩子們發生爭議後,如果你想追究這件事究竟是誰引起的,恐怕沒多大意義。孩子們當然會互相推諉責任。如果你不過多幹預,孩子們會自己解決這個問題的。他們可能很快就把這件事忘到九霄雲外了。應該教孩子們一些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讓他們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懂得怎樣處理和別人的分歧。

  職責八:威信,做一個既民主又“獨裁”的家長

  跟孩子要講民主,但不能因此放棄你的領導地位。每個家庭成員都有發言權,你要認真聆聽孩子的觀點,這表明你尊重他。可是如果大家的觀點不能達成一致,父母就要當機立斷,做出決定。如果你從一開始就這麼做並堅持下來,孩子們就會逐漸理解並認同這種做法。

  職責九:放手,忽略掉和孩子之間無關痛癢的爭議

  最後教育專家成墨初還建議父母,加深對孩子的瞭解,從而知道哪些方面是你可以放手的

  。對於一些你認為孩子可能處理不好的事情,你需要負起你的責任來。如果你確信孩子能做出明智的決定,就不要介入了。如果你學會適度地“放權”,在重要事情上孩子往往會更尊重你的意見。反之,如果你事無鉅細地管制他們,你不僅會招致孩子的怨恨,還會失去他們對你的敬重。

  家長教育心得範文篇3

  身為人母感到幸福,深知責任重大。像普天下的父母一樣,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出息,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那怎麼才能教育好孩子?自己沒有經驗,只能憑父母那時怎麼教育我的一些記憶,以及同事、朋友平時交流的一些育兒方法,來嘗試教育孩子。總覺各有特點,但卻不是十分滿意。自從讀了《父母課堂》雜誌後,書裡的內容就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感同身受,收穫頗豐。

  “關注”及時準確地根據社會熱點進行評論,引人深思;“名人家教”、“教子隨筆”為我們帶來了成功的經驗,受益匪淺;“家校頻道”指導家長如何做好與學校老師的溝通,家校配合瞭解孩子;“海外視窗”、“美文共賞”更是開闊了眼界,取長補短;“父母忌語”、“孩子心聲”讓父母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愛護孩子;“教子良方”和“專家講堂”,使得家長學習了理論知識又能結和其他家長的實踐經驗,正確教育和引導自己的孩子

  自孩子入學以來,我對女兒的說話的口吻大多數都是命令式的,很少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她的感受,我總覺得自己經歷世事比孩子多,想用自己的經驗彌補孩子的不足,孩子沒有反駁的餘地,總是委曲求全的應付,時不時總有那麼一絲不滿的情緒。

  但自從我讀了《父母課堂》中的《性格培訓勝過一切》這篇文章後,讓我眼前一亮。這篇文章講得是2010年北京市理科狀況李泰伯的成長故事,李泰伯在父母的眼裡不是個孩子,而是一個有思想、有見解的成年人,李泰伯父母的教育經歷告訴我們,對孩子良好性格的培養是孩子成功的基礎。讀了這篇文章,我靜下心來反思自我,我是一個十分看重孩子考試成績的家長,每次孩子考完試,我總是窮追不捨的問道孩子的考試分數,孩子考得不好時,我總是疾言厲色的批評孩子,孩子總生活在我的不滿中,其實這不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培養,這也是我需要調整的地方。這篇文章還告訴我們,身教勝過言傳。父母不僅要“養孩子”,更重要的是要“教孩子”。 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至關重要。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為了培養孩子的品行,父母的行為要自慎,要處處給孩子做表率,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父母自私,子女就會養成愛佔便宜的習慣;如果父母驕傲,子女就會目中無人;如果父母髒話連篇,子女就很難學會禮貌待人;如果父母不尊重老人,子女就會嫌棄老人。很多父母習慣居高臨下教育自己的孩子,但他們對孩子的要求又往往比對自己的要求高。我不斷地反問自己,我也存在這樣的情況,有時自己看電視,卻不讓孩子看;有時給自己很多自由,卻給孩子很多的約束和要求。教育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長期的身教作用功不可沒。認識到這點,如今我會先提高對自身的要求後,再提高對孩子的要求。

  當我還讀了《守護孩子的生命》這篇文章後。我靜下心來反思自我,感到震驚之餘,認真的總結了自己對待女兒教育問題上誤區,讓我知道教育應該從細微處做起,從現在做起;不用語言羞辱孩子;不輕視孩子;不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在孩子面前,總是情緒飽滿、信心十足;用良好的家庭氛圍幫助孩子排解來自學校、社會等外界環境帶來的不利因素,特別是與孩子生命意願相違背的歧視、欺辱、強制、訓誡,給孩子一個寬鬆並愉悅的心理成長環境,比限定與束縛更有效果,在學習上需要的是動力而不是壓力。於是我也改變了教育方式。在做每件事之前都會和孩子溝通,瞭解她的想法,在一定限度的範圍內讓她自己安排學習和娛樂活動,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先做到,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孩子能夠很有計劃的安排自己寫作業、預習功課以及娛樂的時間,還會很積極的去看她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和兒童文學方面的書籍。

  相對前段時間流傳的“虎媽狼爸”式的教育方法,說孩子成才需要靠高壓,父母的威信是靠吼、打、板面孔樹立起來的。我覺得那只是個例,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育方法。基礎教育階段要強調學生自由地探索,主動地學習,健康地成長。父母贏得尊重,要靠與孩子平等交往,靠理解、尊重孩子來建立。父母同孩子面對面、目光平視著說話,特別能讓孩子感受到平等的家庭氛圍。孩子說話時,父母最好專心傾聽,不要隨便打斷孩子的話題,讓孩子感到父母和藹可親,可以信賴。孩子如果覺得父母像朋友,他就會無話不談,無拘無束。同時要給予孩子恰當的表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我們家長現在都知道要表揚孩子,可是表揚也不是隨時隨地的,應該看孩子的表現來進行。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我們不能用表揚來激勵,但也不能訓斥,應該給孩子講明道理,來引導孩子感受到自己做錯了。平時孩子有表現不錯的時候也不能頻繁的進行表揚,適可而止,不要多,而要恰到好處。

  感謝《父母課堂》,讓我懂得作為家長不能光滿足孩子的吃、穿、花銷。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與孩子多溝通,並用正確的話語引導孩子,要學會細心的觀察孩子的變化,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與孩子平等交流,讓她充滿歡欣地喜愛自己,愛家人,愛師長同學,學會用愛的眼光看世界,讓她全心全意地信賴自己,讓她能夠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這樣,孩子就會養成活潑開朗、自信和勇於創新的健康個性。

  

1.父母教育孩子的心得

2.家長教育心得範文3篇

3.父母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有哪些

4.教育孩子讀書心得體會3篇

5.孝敬父母教育心得體會3篇

公安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心得
學習兩學一做心得體會大全
相關知識
父母教育孩子讀後感
愛的教育孩子讀後感怎麼寫
怎樣教育孩子讀後感
父母教育孩子必讀書籍
關於父母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父母教育孩子的七大大忌
各國父母教育孩子方法
父母教育孩子有哪些經典的句子
澳洲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
名人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