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語故事作文素材精華本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成語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瑰寶,是漢語詞彙中的璀璨明珠.它結構嚴謹,形式精煉,言簡意賅,是一種相沿已久的語言文化.每一則成語的形成一般都隱含著豐富的傳奇軼事。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成語故事的中考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中考成語故事作文素材一

  滄海桑田

  解釋:指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滄海:大海,桑田:農田。

  傳說東漢仙人王方平在門徒蔡經家見到了仙女麻姑,發現原來是自己的妹妹。她早年在姑餘山修行得道,千百年的過去了,長得仍如十八九歲的姑娘,頭頂盤著髮鬢,秀髮垂至腰際,身上的衣服光彩奪目,大家舉杯歡宴、麻姑說:“我自從得到天命以來,已經三次見到東海變為桑田。這次去仙山蓬萊,見海水比以前淺了許多,大概又快要變成陸地丘陵了吧!”王方平笑著說:“難怪聖人說海中行路都會場起灰。”

  中考成語故事作文素材二

  得過且過

  五臺山上有一種鳥,叫寒號鳥,它生有肉翅但不能飛翔。每當夏季來臨時,寒號鳥就渾身長滿色彩斑斕的羽毛,它便得意地唱:“鳳凰不如我!鳳凰不如我!”。它每天都唱著,卻不知道搭窩。等到深冬來臨的時候,它雖然很冷,但還是不搭窩,漂亮的羽毛也全部脫落了。當寒風襲來的時候,這光禿禿的肉鳥無可柰何地哀鳴:“得過且過!得過且過!”

  讀後:目光短淺的人,面對一點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對將來的一切都沒有計劃,他們只看現在,能偷懶就偷懶,能過去就不努力。他們一旦遇到挫折就會垂頭喪氣,消極悲觀。

  為了將來的美好,對成功和失敗進行正確地分析,作個計劃,現在就努力工作,成功一定是屬於勤奮者。

  中考成語故事作文素材三

  愛屋及烏

  解釋: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關心到跟他有關係的人或物。

  傳說,殷商末代的商紂王是個窮奢極欲、殘暴無道的昏君***參看《助紂為虐》***。“西伯”***西部諸侯之長***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因為反對紂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辦法才得以出獄。當時,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陝西省岐山縣***,周文王回到岐山後,下決心要推翻商朝的統治。他首先聘得軍事家姜尚***即姜太公***為軍師,積極練兵備戰,又兼併了鄰近的幾個諸侯小國,勢力逐漸強大起來。接著,又將都城東遷至豐邑***今陝西省戶縣附近***,準備向東進軍。可是,遷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兒子姬發繼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繼續擔任軍師。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異母弟姬奭[shì]***即召公***是武王的兩個得力助手。同時,武王還得到了其他幾個諸侯的擁護。於是,武王正式宣佈出兵伐紂。大軍在孟津***今河南孟縣之南的一個黃河渡口***渡過黃河,向東北挺進,直逼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縣東北***。因為商紂王已失盡人心,軍隊也多不願為他送命,於是逃的逃、降的降,起義的起義,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紂王自殺,商朝就此滅亡。以後的八百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稱為周朝。

  當週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對於怎樣處置商朝遺留下來的權臣貴族、官宦將士,能不能使局面穩定下來,武王心裡還沒有譜,因此有些擔憂。為此,他曾同姜太公等商議。漢朝人劉向編撰的《說苑·貴法》裡有這樣一段文字記載: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問曰:‘將奈其士眾何?’太公對曰:‘臣聞愛其人者,兼愛屋上之烏;憎其人者,惡其餘胥。鹹劉厥敵,使靡有餘,何如?’”大意是說:周武王打敗了殷商,召見姜太公,問道:“該怎樣對待他們的人員呢?”太公答道:“我聽說,如果喜愛那個人,就連帶喜愛他屋上的烏鴉;如果憎恨那個人,就連帶奪來他的僕從家吏。全部殺盡敵對分子,讓他們一個也不留,您看怎樣?”

  原文中所謂“餘胥”,是指地位最低下的小吏,奴隸主貴族的管家之類。***餘,末等的意思;胥;胥吏。***

  漢朝人伏勝編撰的《尚書大傳·大戰》裡也有類似的記載:“紂死,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問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聞之也;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不愛人者,及其胥餘。’”

  這段記載,與《說苑》所載內容相仿。不過“餘胥”一詞寫作“胥餘”,兩者的含意也不一樣。“胥餘”已不屬胥史等級,而是胥吏以外,比“餘胥”更加低下的奴隸或刑徒了。例如商紂王時的“太師”箕子,因對紂王不滿,被囚禁而裝瘋,甘當奴隸,所以《莊子》稱他為“胥餘”。

  此外,《韓詩外傳》、《六韜逸文》也都有關於周武王和姜太公上述那段談話的記載,內容基本相同。由於這個傳說,就產生了“愛屋及烏”這句成語。

  我國自古流傳一種迷信習俗,以為烏鴉是“不祥之鳥”,它落到誰家的屋上,誰家就要遭遇不幸。我國最古的一部詩歌集《詩經》的《小雅》部分,題為《正月》的一首詩裡,就有“瞻烏爰止,於誰之家”。可見古人多厭惡烏鴉,而絕少有人愛它的。所謂“愛屋及烏”,是說:由於愛那個人,因而連他家屋上的烏鴉都不以為不祥,不覺得討厭了。這句成語,一向被人們用作推愛的比喻。因為深愛某人,從而連帶喜愛他的親屬朋友等人或其他東西,就叫做“愛屋及烏”,或稱這樣的推愛為“屋烏之愛”。

  唐代詩人杜甫在《奉贈射洪李四丈》***射洪,地名,在今四川;李四丈即李明甫***的詩中,開頭兩句是:“丈人屋上烏,人好烏亦好”。宋朝人周敦頤的《濂溪詩》中有:“怒移水中蟹,愛及屋上烏”。宋朝人陳師道的《簡李伯益》詩中也有“時清視我門前雀,人好看君屋上烏。”都是用的“愛屋及烏”這個成語典故。

 

中考成語故事作文素材

腳踏一方土地作文
中學生成語典故作文素材庫
相關知識
中考成語故事作文素材精華本
成語故事作文素材精華本
中考成語故事作文素材大全
初中中考成語故事作文素材
高考禪理故事作文素材精華本
高考禪理故事作文素材精華本
初中禪理小故事作文素材精華本
初中智慧故事作文素材精華本
高中萬能成語故事作文素材
高中成語故事作文素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