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心理健康課期末考試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高校人才培養目標能否實現,進而深刻影響到國家人才戰略能否得以實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摘要:心理諮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讓學生通過網路平臺去傾訴自己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或者精神上的痛苦,以匿名的形式向教師或者心理諮詢師尋找幫助。

  關鍵詞: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

  網路,是資訊科技快速發展的必然產物。網路具有開放性與虛擬性,更具有互動性與針對性。網路的出現,讓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更加便利,也給社會發生帶來了一些挑戰。對於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來講也是一樣,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應當滿足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與發展需求,做好傳統教育模式與網路教育模式的結合。正確應用網路環境,才能讓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質量得到提升。

  一、基於網路環境的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則

  在網路環境的支援下開展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考慮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更要重視教育原則。

  ***一***學生主體原則。

  在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網路環境下,調動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參與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人。只有讓學生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人,才能推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

  ***二***有效結合現實與虛擬環境。

  網路環境具有虛擬性,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生活與學習實際,將實際生活與網路世界結合為一體,建立一個完全健康與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全面與準確地掌握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特點,在第一時間發現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才能讓老師採取有效的策略去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三***重視教學中的互動。

  互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網路環境的支援下,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是發揮網路互動性特點的措施。充分利用網路環境的互動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並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全面精細的解答,能夠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教師要在幫助高職學生解決實際心理問題的同時,提供一些個性化與人性化的服務,讓學生意識到網路環境的優勢,認可網路環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二、基於網路環境的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手段,也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空間的擴充套件。利用網路平臺上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開展教學,會讓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度快速提高,優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開展網路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突破傳統教育模式的良好外部條件。目前,許多高職院校仍然利用傳統說教式的方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影響了學生心理健康學習的積極性。傳承傳統教學模式的精華,將傳統教學模式與網路技術進行結合,能夠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創新性。將網路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結合起來,體現在多個方面。比如,高職院校可以讓學生在網路平臺上進行選課,利用網路平臺收發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習作業,制定電子學習計劃。教師可以在公共網路平臺上上傳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視訊,與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資源的分享,提高教學成效。

  ***二***做好網路心理健康調查。

  心理健康調查,是心理健康教師開展有效教學活動的重要基礎。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師應當是具有針對性的調查,教師只有瞭解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需求與心理問題,才能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心理問題,並在第一時間進行改正。教師可以利用網路開展心理健康調查活動,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訪問某個網站,填寫心理健康調查問卷並有效提交。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答案進行有效統計,分析當代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進行一次完整的心理健康調查報告。瞭解了學生的心理特點,才能讓教學內容選擇更有真實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三***開展網路心理健康測試。

  心理測試,是讓學生了解自身心理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所謂心理測試,就是在一定的系統支援的基礎上,對人們的心理特點進行數量化處理,通過人們對於某一個問題的處理方式並分析這些數量化的特徵,並做出科學的心理分析的過程。網路心理健康測試,就是藉助網路平臺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測試與評價的活動。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網路平臺上進行自主測試,發揮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習主動性,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心理,促進學生自主尋求心理上的幫助,讓學生自主解決一些微小的心理問題,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無形實施。

  ***四***落實網路心理諮詢服務。

  心理諮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讓學生通過網路平臺去傾訴自己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或者精神上的痛苦,以匿名的形式向教師或者心理諮詢師尋找幫助。心理健康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在網路平臺上提出自己的意見,幫助學生快速解除不良情緒,意識到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提高其社會競爭水平。網路心理諮詢服務是具有完全保障的,有利於打破距離障礙,更具快捷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聊天室、線上心理健康服務、***或者QQ的形式提供心理健康諮詢服務,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現代化程度。總結綜上所述,計算機網路技術已經在社會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也有許多成功經驗。當今社會的教育是以人為本,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逐漸突顯出來,也得到了更多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利用網路條件,創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能夠吸引高職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快速提升。

  參考文獻

  1、用症狀自評量表***SCL-90***評估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Meta分析黃豔蘋;李玲;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09-05-10

  2、大學生學業自我效能感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研究樑宇頌中國臨床康復2004-08-25

  範文二:師範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思考

  摘要:

  通過高校社群衛生服務站對在校大學生個體及群體的健康狀態以及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的監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諮詢和指導以及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全過程。提高群體健康意識,改善其健康行為。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

  1物件與方法

  選取某綜合大學師範學院在校生為調查物件,按不同年級分層,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整群抽樣,採用《SCL-90症狀自評量表》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300份,回收問卷290份,有效問卷274份,有效率為91.3%。其中男生68人***24.8%***,女生206人***75.2%***;大一學生92人***33.6%***,大二學生85人***31.0%***,大三學生97人***35.4%***。應用MicrosoftExcel2003軟體建立資料庫,用SPSS17.0軟體進行資料分析,統計方法主要是採用X²檢驗與LSD分析對其進行顯著性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2結果

  2.1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

  某綜合大學師範學院共發放300份問卷,有效問卷274份,有77人出現心理健康障礙表現,檢出率為28.1%。其中SCL-90各因子檢出率如下:強迫症狀***28.8%***;焦慮***15.0%***;人際關係敏感***9.85%***;精神病性***8.76%***;敵對***8.39%***;抑鬱***6.93%***;偏執***4.38%***;恐怖***3.65%***;其他***3.65%***;軀體化***2.91%***,可以看出強迫症狀檢出率最高。

  2.2不同專業之間心理健康狀況

  由表1可以看出,各專業心理健康問題的檢出率依次為:法學42.5%,物理學40.0%,統計學35.7%,心理學24.4%,歷史19.4%,漢語言8.9%。經X²檢驗,p=0.001<0.05,差異有顯著性意義,說明專業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2.3不同性別之間心理健康狀況

  男女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分別為:女生31.6%,男生17.6%。經X²檢驗,p<0.05,差異有顯著性意義。2.4不同年級之間心理健康狀況各年級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依次為:大三38.1%,大二32.9%,大一15.0%。經X²檢驗,p<0.05,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3討論

  3.1當前大學生心理狀況的普遍情況

  本次對某綜合大學師範學院在校生的調查,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為28.1%,就各因子症狀分佈而言,該師範學院心理健康問題各因子檢出率依次為:強迫症狀、焦慮、人際關係敏感、精神病性、敵對、抑鬱、偏執、恐怖、其他、軀體化。顯然,強迫症狀問題突出。總體上來看,該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3.2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主要因素

  根據調查,專業、性別、年級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存在顯著性差異。對於專業,一方面,不同專業的學生,科目不同,理念不同,學習的壓力就存在差異。另一方面,學習時的思維方式,環境以及所學專業面臨的考研就業壓力等,使得不同專業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同。對於性別,男女生相比,男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為17.6%,女生檢出率為31.6%,女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更為顯著。一方面可能與女生的生理特點有關,另一方面可能與女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更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有關。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女性在擇業上的困擾更多,她們想獨立,實現自身的價值,但又害怕競爭,追求平穩踏實的生活,再加上日益更換的價值觀,婚姻觀,戀愛觀使得女生的心理困擾更多,心理問題更加顯著。對於年級,隨著年級的升高,面臨學習,就業,考研等壓力,使得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有所回升,再加上感情的困擾,對婚姻的思考以及對未來的迷茫,使得高年級的學生心理壓力更為沉重,而大二與大三年級之間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存在差異的原因可能與其相似的生活與學習狀態有關。

  3.3構建以社群為單位的大學生健康管理模式

  通過高校社群衛生服務站對在校大學生個體及群體的健康狀態以及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的監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諮詢和指導以及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全過程。提高群體健康意識,改善其健康行為。

  參考文獻

  1、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應對方式研究李豔紅中國健康教育2002-09-20

  2、廣州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教育對策凌蘇心,陳衛旗心理科學2000-09-20

電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範文
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相關知識
大一心理健康課期末考試論文
大一心理健康課論文
大學大一心理健康課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期末總結
心理健康課教學探析論文
大一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大一心理健康結業論文
大一心理健康論文
大學心理健康課的心得體會論文
大學心理健康課程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