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事業管理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企業公關危機指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對企業的生存、發展形成不良影響,使企業遭受經濟損失的一些突發事件。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公關危機管理論文,謝謝你的閱讀。

  公關危機管理論文篇一

  淺析公關危機管理

  【摘 要】在現代全球經濟突飛猛進發展的社會,企業市場競爭不斷加劇,企業因危機而衰、因危機而興的案例舉不勝舉。本文淺析公關危機管理,探討企業面對危機時應如何利用媒體進行正確應對,組織好自救的方法。

  【關鍵詞】公關危機 危機管理 媒體公關

  一、公關危機概述

  1、公關危機的定義

  企業公關危機指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對企業的生存、發展形成不良影響,使企業遭受經濟損失的一些突發事件。

  引起企業公關危機的原因主要有天災、人禍兩方面。天災是指一些自然災害造成企業硬體裝置損失,給企業帶來有形的損失。人禍指因管理不善,發生在企業內部,造成無形損失或者產品質量問題影響公眾利益,從而引起企業信譽敗壞,又稱企業外部公關危機。通常,第一種情況可以得到廣大消費者的理解,第二種情況就需要企業專門解決公關危機,才能使企業得到消費者的認可,長期發展下去。

  2、公關危機的特點

  ***1***公關危機是不可避免的。美國一家專業機構曾做過調查,89%的企業高層管理人員一致認為,公關危機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①。任何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機遇與危險並存,公關危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是有社會關係的存在,就會有出現公關危機的可能。因此,企業在發展初期,就要做好迎接公關危機的準備,並隨時應對公關危機,危機出現時不亂陣腳。

  ***2***公關危機帶有突發性。公共關係危機事件是一種突發性事件,它的到來往往讓企業管理人員不知所措,它的發生往往不帶有任何預見性,急需要企業立即解決。然而,企業管理人員在處理公關危機時,卻發現,危機公關的處理過程卻是一個緩慢前進的過程,不可急促實行。

  ***3***公關危機帶有風險性和機遇性。對任何企業而言,發生了公關危機事件,就會遭受一定的損失,產品的品牌形象和企業的信譽都會受到強烈的打擊,但是,倘若企業處理得當的話,企業便會轉危為安,會給企業重新定位,重新打入市場,重新植入消費者心中。

  總之,公共關係危機一旦出現,它就會將企業推向公眾,在社會中迅速擴散開來,引起社會各界的不同反應,令社會各界密切注意。

  3、公關危機型別

  危機發生後,只要企業能正確認知各種危機型別,並及時有針對性地採取適當的策略,就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誤會型危機:此種危機多見於消費者不瞭解事情真相,捕風捉影。企業只需藉助媒體力量,弄清誤會的來源,澄清事實,幫助消費者瞭解真相即可。

  事故型危機:多由於企業出現意外情況,對公眾造成損失,企業應主動尋找事故原因,及時阻止事情惡化,公開承認錯誤,並調動媒體跟蹤處理過程。

  受害型危機:這種危機一般是指企業出現假冒偽劣產品,企業應該製造輿論壓力,尋求公正評判,儘量減少企業損失②。

  二、危機管理中的媒體公關

  在當今資訊社會中,媒體是人們瞭解外部事件最重要的途徑,媒體的宣傳直接影響人們的認知。因此,在危機管理中,如何處理好與媒體的關係顯得頗為重要。

  曾有學者說,媒體在危機傳播中是一把雙刃劍,成也媒體,敗也媒體。把握得當,媒體可以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甚至會為企業帶來新的商機;把握不好,媒體會讓企業徹底滅亡。媒體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1、危機管理中的媒體使用誤區

  目前,還是有很多企業沒有好好地利用媒體這一力量,面對公關危機時,企業有以下幾種媒體使用誤區。封鎖訊息、沉默迴避、盲目闢謠、反應遲緩、準備不足和忽視輿論等是比較突出的問題③。

  企業一旦出現公關危機,最忌諱的是利用各種勢力,從內部封鎖訊息,不接受媒體採訪,內部員工也守口如瓶,一旦有員工對外界透露訊息,就會開除員工是大忌。面對媒體和公眾的質疑,不要採取沉默迴避的方式,但是也不意味著企業要盲目的闢謠,而是抓住問題的根源所在,切中要害。

  很多企業總抱著“謠言不攻自破”、“流言止於智者”等理想主義態度,殊不知,這種過於自信的想法,會將企業推向更激烈的爭論中心,給競爭對手製造機會。

  也有一些企業缺少公關人才,怕在媒體面前說錯話,造成更大的失誤。一味的等到事情處理好了再對媒體公開。這種忽視輿論的做法也不可取,在競爭激烈的時代,競爭對手利用網路媒體掀起更大的一股輿論風,最終使得很多企業走向毀滅。

  因此,企業一旦出現公關危機,要主動爭取輿論權,主動與媒體聯絡,儘早與公眾見面,不給競爭對手可乘之機。

  2、如何利用媒體解決公關危機

  ***1***第一時間公佈企業態度。危機發生時,最關鍵的就是要在第一時間釋出準確資訊,讓企業自己把握輿論主動權和話語權,成為資訊的主要釋出者,這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謠言的進一步發展。

  ***2***整個事件公開透明。危機處理是否順暢與事件的公開透明程度密切相關。公開透明程度越高,公眾對事件的瞭解越詳細,情緒就會穩定,信任度由此建立。否則,謠言會愈演愈烈,使企業更難以翻身。

  ***3***藉助權威說話。企業可以利用媒體搭建的平臺,通過媒體,藉助權威部門、權威人士的發言,讓他們的權威性為企業正名。

  ***4***不同發言人要保持口徑一致。發言人在面對媒體和公眾時,忌諱前後言辭不一致,以及不同人發出不同聲音。因此,企業必須在內部統一口徑,防止前後表述不一致的現象,以免造成公眾情緒更加恐慌④。

  ***5***態度務必誠懇,發言務必冷靜。企業出現公關危機時,常常會引起公眾情緒不穩定,企業必須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理解他們的情緒,允許他們合理的發洩不滿情緒,向公眾道歉時,態度務必誠懇,這樣才能平復公眾的情緒,使事情合理解決。

  掌握到媒體輿論權後,要本著誠心、誠懇的原則,面對公眾,及時的、真誠的向公眾道歉,並勇於承擔責任,本著對社會公眾負責的態度,將事件的全程進展呈現出來,在公眾心中建立信任感,贏得公眾的同情和尊重以及理解,使企業轉危為安。□

  參考文獻

  ①劉剛:《危機管理》,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

  ②胡百精:《危機傳播管理流派、正規化與路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③吳宜蓁:《危機傳播》,蘇州大學出版社,2011

  ④史安斌:《危機傳播與新聞釋出》,南方日報出版社,2000

  ***作者:重慶工商大學2011級文學與新聞學院研究生,指導教師:錢踐***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公關危機管理論文

公交汽車運輸管理論文
公共組織論文
相關知識
公關事業管理論文
公共事業管理論文例文發表
公共事業管理論文
公用事業管理論文
公共衛生事業管理論文
企業辦公室事務管理論文
機關事務管理論文
辦公室事務管理論文範文
公共事業管理本科論文
有關財務管理論文畢業論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