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流程創新與風險補償機制研究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提要本文在分析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的基礎上,對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流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保險和風險補償保障體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流程;風險補償機制

  一、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中小型高科技企業是具有專門的高新技術人才,知識與技術較為密集,其從事的日常經營活動主要包括技術研究與開發、技術專業和科研成果商業化的企業,從創業開始到發展壯大的過程實際上是高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的過程,是從實驗室的成果到走向市場的過程。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中小型高科技企業對資金需求以及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是不同的,這就決定了其採用的融資方式也處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中小型高科技企業融資是一種具有很強週期性的動態融資過程。
  (一)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以間接融資為主。科技型中小企業所需資金規模較小,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為這樣小規模資金提供貸款的成本偏高,甚至可能使貸款的邊際收益為零。科技型中小企業高風險性和高失敗率也是風險厭惡型銀行為之提供貸款的另一大障礙。因此,科技型中小企業只能以間接融資方式為主。
  (二)中小型高科技企業金融缺口存在剛性。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靠自己的能力,這種金融缺口很難縮小。加上自身信用短缺,不能為中小企業融資建立起有效的擔保體系,造成了銀企之間互相缺乏信任,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剛性的融資障礙,成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
  (三)高科技產品投資大,投資週期長,且貸款流動性差。由於高科技企業技術與產品以及市場的高風險性,資金所有者或金融機構在資金融通上普遍採取謹慎性原則,不願承擔較高風險,中小企業融資代價較高,造成中小企業融資較難。
  (四)融資制度安排低效。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審批程式複雜,一般最短也要經過兩個月以上的時間,有的甚至要半年左右,這讓生產週期短,急需資金的中小企業望而生畏,而且貸款即使申請到也往往成了明日黃花。
  二、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流程和風險補償創新
  (一)構建基於融資流程創新的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科技型中小企業資信評估是一種綜合評價,其信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要充分體現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特點和要求,既要用定量的方法去判斷,也要用定性的方法去分析。因此,通過從探討和解析理論出發,分析一般企業信用的影響要素,運用系統論的思想來研究,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
  (二)政府的巨集觀導向及政策突破
  首先,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各項政策扶持力度。第一,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立法,從國家的高度為中小企業的融資建立制度;第二,成立專門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的政府管理機構;第三,建立合理的中小企業融資組織體系;第四,建立能夠為中小企業銀行有效服務的輔助體系。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很重要的是信用問題。應儘快建立健全有政府出資的信用擔保體系,以降低投資主體的資訊收整合本和融資主體的道德風險。
  其次,發揮政府在風險投資中的導向作用。第一,風險投資資金來源的拓展。應當創造條件適當引入國外的風險投資基金或國外的機構投資者,有效擴大我國風險投資的資金來源,從而使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更多風險投資的支援;第二,風險投資組織形式的主流化。在風險資本組織形式上,目前宜以公司制風險投資機構為主,逐步引入有限合夥制基金形式,在風險投資機構內部,注重設計有效的法人治理機構;第三,加快創業板市場建設,完善退出機制,實現良性迴圈。
  再次,發展服務於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政策性銀行。第一,從現有政策性銀行派生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貸款部門,並通過立法強制,保證政策性銀行機構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比例;第二,新設政策性科技型中小企業銀行。允許地方財政發債或擔保發債,解決地方政策性銀行的資金來源。
  (三)構建以政策性銀行為核心的融資體系。在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領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市場失效,從而需要市場以外的力量予以介入或干預。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融資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與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特點決定了需要政府的支援,特別是在發展初期。政府在管理中小企業上具有資訊優勢和資源優勢,可以推薦經營好、競爭力強的中小企業給政策性銀行機構,貸款後還可對企業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這很好地彌補了銀行在資訊方面的不足。
  (四)構建以商業銀行為基礎的間接融資體系。首先,建立起一個以民營中小銀行為核心的多元化的間接融資體系。因此,政府應首先儘快以立法的形式來確保中小企業的利益和融資渠道的暢通,工作的重點應當逐步轉到對中小銀行機構的監管上來;其次,融資制度的創新。包括銀行擔保業務的創新和信用評級體系的創新;再次,融資工具的創新。包括資產證券化的創新、融資租賃的創新和銀行期權的創新。
  (五)構建資本市場融資體系。構建以多層次資本市場為主的直接融資體系。直接融資體系主要是建立覆蓋創業板和場外交易市場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特別是在技術產權交易基礎上建立的場外交易市場。不同層級的資本市場,分別對應於不同的融資規模和允許使用的資金交易方式,依靠各自適用的制度框架所提供的技術支援以計算處理因資訊不完全而帶來的潛在的放貸風險。資本市場的層級越高,融資規模越大,需要披露的資訊量越多,融資風險也就越大。資本市場層級結構跨越了非正式的銀行制度和正式的銀行制度的連線點,形成了一種涵蓋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種資金交易方式,並在地理意義上按融資規模由小到大向外擴充套件的倒金字塔式的空間結構。
  (六)科技型中小企業自身融資能力的構建。創業者或業主完全依靠個人力量為企業融資,包括個人積蓄和向親戚朋友借錢,是創辦企業的首選資金來源。除業主籌資外,亦可動員員工籌資。科技型中小企業內部自我融資,即是以部門管理,員工都投資,以入股的形式進行融資,這樣公司流動資金增加,有利於公司裝置的增加和廠房的擴建。

試論煤炭企業風險導向審計
試論民營企業融資制度創新探討
相關知識
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流程創新與風險補償機制研究
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試論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績效實證分析
中小企業融資對策模型研究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建議
中小企業融資有什麼方式
論中小企業融資論文
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問題畢業論文
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問題論文
淺談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