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滄州春節習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你知道嗎?今天小編特意準備了一些資料,希望你能喜歡。

  1:小年“辭灶”

  臘月二十三這天被定為小年,也就意味著年開始了,小年的主要的任務就是“辭灶”。

  所謂“辭灶”,就是送灶王爺上天。依稀記得奶奶在送神***灶王爺***的時候,嘴裡唸叨:“灶王爺,上西天,騎馬去,坐轎來,只說好,不說歹,過了7天再回來。”這是有講究的,為什麼呢?因為在北方農村,灶王爺***紙像***在大年三十那天,被供奉在廚房灶臺的牆面上方。這一供,就是一年,也就是到來年的臘月二十三,被送往西天。這裡的送往,就是將灶王爺***紙像***燒了,燒的時候,嘴裡要念念有詞,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奶奶送神時說的。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糖瓜,小時候盼望著春節,也就是盼望著小年的糖瓜了。糖瓜就是一種糖製品,白色的,做的樣子像南瓜似的,很小,很甜。在將灶王爺送上天之前,先用糖瓜供奉一下,同時在灶臺上也供奉一些豆子和柴草,豆子和柴草是供奉給灶王爺的馬的。

  為什麼用糖瓜來辭灶呢?這是因為,在民間流傳著,每家的灶王爺在被送往西天后,他都要向玉皇大帝報告每家的情況,報告這家的生活情況,有沒有糧食浪費呀等等,家家戶戶的灶王爺因為在這家住了***守護***了一年,對這家的情況很瞭解。為了讓灶王爺上天后只說好話,就用糖瓜來祭灶,因為糖瓜很甜呀,用奶奶的話說,就是甜住了灶王爺的嘴,他就會和玉皇大帝只說這家的好事,不說壞事了,來年呢,這家生活就會很好。

  還有一點就是在這一天家家戶戶蒸粘糕,供奉灶王爺。粘糕有粘玉米的,糯米的、粘高粱的,裡面加上棗,據說蒸粘糕也是為了粘住灶王爺的嘴,以免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壞話。

  2:三十請“神”

  三十這天,家家戶戶都早起,這一天比較忙活,吃過早飯,女的在家裡忙活,男人就帶著孩子出門請“神”。

  所謂“請神”,就是去往祖墳方向的路口,對著祖墳方向,邀請神***自己已逝的父輩及祖輩的故人***回家來過年。

  小時候在老家過春節,心情甭提多高興了,因為這一天,小孩子都可以穿過年的新衣服了。然後就是跟著父親去請神,這一天的程式大概是這樣的:早飯過後,家庭主婦就開始把上貢的貢品準備好,多數是饅頭、菜,還有的上豬頭貢,或者貢上一隻雞,女主人在準備貢品的時候,男主人就帶著孩子們貼對聯、掛家譜、貼全神,等這一切做好了,男主人就可以帶著孩子們去請神了。

  請神前,要在家裡帶上香和鞭炮,拿著請神的一張符,這張符,是一個文官的畫像,講究“文接武送”,到了請神路口,要放鞭炮,把文官的像燒掉,請回自己家的祖輩以及神仙。放完鞭炮,要把香點著,一路上拿著香,帶著自己家的神沿路回家。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路上一定不許去串門,也不能走叉路,要按去的路原路走回來,這樣才能把自己家的神請回。回到家,要把“攔門槓”放在大門口,把香插在自家供臺的香爐裡。這樣今天的任務就完成了。但是,香火絕對不能斷的,等這支香燒完後,要馬上插入另一根,這樣繼續下去,直到大年初一折供***撤供***。有的家在折了供之後,香火依然繼續著,持續到正月十五,有的家就在初一折供後撤了。

  3:大年初一

  家家戶戶都起的很早,有的凌晨4點、5點就起來,過大年啦!

  據說,起的早,過的好,但是,隨著長大,人們起的也不再早了。大多6點左右起床,煮餃子,放鞭炮,上供……女人煮出餃子來,先到處供一下,而男人帶著孩子們就在院子裡放鞭炮,說實話,俺那麼早很不情願的起來,總是被母親喊起來,其實,那麼早,根本就不餓,也吃不下,但是,吃一個兩個,也要吃的。奶奶總是說,不吃不長歲,俺就想,怎麼不長歲呢,過了年,我就大一歲了唄……吃餃子的時候,還不能多說話,記得有一次,俺說了句:這麼多餃子,肯定吃不了的,還不剩下啦!被奶奶狠狠的瞪了一眼,從那開始,和奶奶一起過年,俺謹慎的不得了,後來,奶奶解釋說,吃餃子的時候,神仙都和我們一起吃,不能亂說的,亂說了神會不高興的,我目瞪口呆,心裡祈禱:神仙們呀,就當我年幼無知吧……吃完初一的餃子,就開始拜年了。自己家的親朋好友,都要走一走,女孩是不參與拜年的。俺那時候看著弟弟跟著大爺家的哥哥們出去拜年,慶幸,幸虧我是女孩。所謂拜年,就是在村子裡走走,串串,大約拜到十一點的時候,差不多都串過來了,然後,女人們開始撤供,用武官的那張畫符,送神,男人們就開始去上墳了,去祖墳,同姓的,一大家子,開著車,帶上鞭炮,越多越好了。
 

河北石家莊春節習俗
韓國春節傳統習俗
相關知識
河北滄州春節習俗
河北承德春節習俗有什麼
河北承德春節習俗
河北邯鄲春節習俗
河北保定春節習俗
福州春節習俗
杭州春節習俗作文
貴州春節習俗作文
湖北得去春節習俗有什麼
湖南郴州春節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