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現如今社會人才競爭日益激烈,小學生承受著家長和教師的雙重期望,身心壓力巨大,難免滋生出許多心理問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小學生心理治療的若干途徑》

  【摘 要】現如今社會人才競爭日益激烈,小學生承受著家長和教師的雙重期望,身心壓力巨大,難免滋生出許多心理問題。為此,筆者決定針對目前我國小學生一系列常見的心理問題加以調查整理,同時結合個人實踐經驗制定妥善化治療引導方案,力求使他們身心獲得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生 心理治療 問題 策略

  一、前言

  當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並且隨著未來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如今的小學生長期深陷於課業壓力之中難以自拔,如果長時間放任不管,勢必會令他們的心理朝著亞健康狀態惡化,從而衍生出自卑自責、學習興趣驟降、思維聯想能力受限、精神食慾減退,甚至自殺傾向嚴重等問題。由此看來,督促社會大眾集中關注小學生心理治療問題,絕對是迎合時代發展步伐的必要途徑。有關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教育部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已有明確規定。下面對小學生心理治療的若干途徑進行探討。

  二、由於家長、班主任教育誤區造成的小學生人格和心理缺陷問題整理研究

  ***一***時刻強調以自我為中心

  現在的小學生一般都從自我角度去思考問題,始終堅信個人判斷是正確的,對於他人提供的建議往往不屑一顧。如若父母和教師放縱不管,必將導致其心理產生嚴重缺陷,日後將無法和新同學友善地交流學習,嚴重情況下會經常與別人發生衝突,造成人身傷害等安全事故。

  ***二***過分關注實惠和物質利益而喪失應有的同情心

  這個問題和現代社會傳媒、家長生存競爭理念有著直接性關聯。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許多小學生都開始自然地將金錢、物質享受等放在第一位置,即便是生活中發現別人有困難也不願施加援手,相反會躲在一旁進行蓄意嘲笑。

  ***三***心理極度脆弱,難以適應日後激烈的學習工作競爭環境

  正因為大多數小學生都是家庭中的獨生子女,他們嬌生慣養且心理承受能力有限,一旦遇到挫折,就會喪失信心,受到強烈刺激後極有可能選擇輕生。這不單單源自於家長、教師的不當言行,最主要還是這部分學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強且精神高度緊張敏感,不能及時地將他們心中的心理壓力釋放出去,導致後期各類心理障礙的產生。

  另外,缺乏應有的自制能力。所謂自制力就是個體的心理自動控制技能,這是判定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基礎。結合以往調查結果論證,任何自制能力差的小學生都會產生情緒衝動且難以剋制、情感表達方式不正常、注意力時刻分散、行為過度失當等行為。如果家長、教師沒有給予足夠重視,便會衍生出多動傾向和道德素質問題,同時會全面限制該類群體學業內容掌握進度。產生這類現象的原因,多是在孩子幼年時期家長未能進行嚴格的道德情感約束,或是採取極端的管教手段,使得孩子逆反心理極為強烈,尤其是部分家庭暴力現象,會令小學生心理嚴重扭曲,並且選擇適當時機將自身隱藏已久的衝動行為發洩到別人身上。

  三、新時代下針對我國小學生開展科學化心理治療引導工作的策略內容解析

  ***一***設定專業化心理健康選修課程並定期組織專題講座、討論實踐活動

  主要就是通過心理健康指導、實際生活學習問題辯論、不同情境演練、角色扮演等途徑,向諸多小學生普及宣傳最新心理健康科學知識,輔助他們儘快瞭解基礎性心理保健內容,順勢啟用主觀能動性,自覺建立健全完善的心理素質。需要強調的是,涉及小學生心理治療教育的學科化傾向要予以適當遏制,避免重複地向孩子施加過重的精神壓力。

  ***二***針對個別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諮詢服務和情感輔導

  主要就是設定獨立的心理輔導教室,分別針對教師、學生、家長等進行情感交流,將學生學習、生活中經常衍生的矛盾問題提煉整理完全,並結合專業知識制定合理的應對措施,令學生長期隱藏的心理困惑得以快速消除,必要情況下直接針對小學生普遍滋生的心理行為問題,提供系統化的診斷、矯正指導,當下無法識別的,要轉介到當地醫學心理診治機構。

  ***三***切實將心理健康治療教育融入小學素質化教育體系之中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技術手段,創設出標準化小學生心理健康治療引導的物質、人際交流、心理環境,緊緊把握心理治療的關鍵機遇,使得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表現出應有的人格魅力,從而構建起全面民主、平等、彼此尊重的新型師生關係結構。歸根結底,不管是班級、團隊實踐活動,還是班主任工作等,都要全面滲透心理治療教育內容。

  另一方面,組織心理治療輔導活動的途徑著實豐富,各類學校或是醫療機構,需要結合自身實際狀況,對治療模式進行適當改革創新,使得日後提供的心理治療方案發揮出應有的實效性。實際上,心理治療的形式,仍舊集中限定在小學生遊戲和實踐活動層面之上,不管是在家庭或是校園之中,都要儘量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情感氛圍,在處理好心理治療輔導工作的基礎上,將品格修養改善教育地位有機凸顯出來。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心理治療工作必須要發揮應有的實效性,也就是說要求治療規範主體,時刻將最新治療內容和引導手段融合起來;同時,提供給該類群體健康和諧的家庭、學校環境,定期組織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並設定專業化心理健康輔導機構和校園文化體系,真正為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創設穩定的適應條件,令他們不管是在學校或是家庭中都能體驗到所需的安全感觀效應,隨後將自身情感體驗績效提升至合理等級層次。長此以往,涉及以往重複衍生的心理行為問題才會得以適當遏制,為小學生心理健康水準大幅度提升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馮麗潔.積極心理學視角下中小學生厭學問題的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0***55***:236-237.

  [2]鄭蘭.積極心理學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南京師範大學,2011.

  [3]黃志英.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小學團體輔導[D].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13.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小學生健康心理培養論文
小學生心理研究論文
相關知識
淺談小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小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關於小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關注小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小學生心理健康論文參考範文
淺析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小學生心理健康論文精選
小學生心理健康論文精選
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
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