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對比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中國和美國分別代表東方和西方文化的兩大教育體系,由於社會性質和文化背景,以及價值取向的不同,所以中美兩國在基礎教育方面的教育觀念、模式和方法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中美教育對比研究》

  內容摘要:隨著“十萬強計劃”的推動,大量美國學生來到中國學習中文,漢語熱應運而生,而美國本地也普遍開設了中文教程。不過這兩個國家的基本國情、政治制度、經濟狀況、文化背景等都有較大的差異,而於國際漢語教師而言,如何立足於國情、探索新的教學規律、形成特色的教學理念是現今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接下來,筆者將從中美兩國的課堂形式、知識側重點、教育理念多個方面進行對比分析,探索國際漢語教師的發展之道。

  關鍵詞:課堂形式 知識觀 教育理念

  進入21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嘗試瞭解中國文化,學習中國的語言。開設了中文教程的美國學校不計其數。同時,美國是全世界設立孔子學院和孔子學堂最多的國家。中文在美國已經成為僅次於西班牙語的第二外語了。由於學習漢語的人數快速增長,美國對專業漢語教師的需求越來越大。即使國際漢語教師成為最熱門的職業之一,近些年教師的發展仍然受到多方面客觀因素的影響,筆者希望通過將中美兩國進行對比研究,給予國際漢語教師一定的啟發作用。

  首先是中美兩國的課堂形式。在美國,學校對上課學生服飾規定不多,拖鞋、低腰褲、鼻環、脣環等見怪不怪。甚至還有教師組織學生將點心、飲料等食物帶到課堂上,共同品嚐。課堂氣氛是相對輕鬆自由的,師生之間亦師亦友,這一種課堂形式當然有其弊端,比如學習注意力分散等,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會得到提高。事實上,美國的高等教育一直重視的是個人的發展,包括能力、特長、個性等等,推崇標新立異,美國大學教師的教學方法非常靈活、個性化和多樣化。課堂上,老師採取的是一種探討交流的教學方式,善於啟發學生去獨立思考。同時,美國的學校課程考查內容靈活多樣,不拘泥於教材,注重實踐與教學相結合的形式,學校經常會開展一些學術訓練營,戶外求生等實踐活動,以達到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完善。學生的課業、學業也不像中國學生那樣由期末的考試成績決定成敗。家長更加註重對孩子的潛質的挖掘,而不像個別中國家長在孩子出生之時就開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本是天真浪漫的年紀卻要天天上補習班、培訓班,使孩子的童心蕩然無存,甚至孩子的興趣也得不到發展,取而代之的是父母安排的“興趣”。所以,在美國教育薰陶下的他們學生很難接受呆板傳統的中式教育。如何能在現有的影響因素不易改變的前提下,更有針對性、更加高效地進行漢語教學就需要對漢語國際教育教師專業進行不斷地探索與思考。

  中國的高等教育一直以來重視的是學生知識和人文修養。這個特點包括個人的知識儲備、實踐能力、思想道德修養等等。因而在課堂上,老師的講解和引導尤為重要,為了闡明清楚一個觀點,往往會利用一節課甚至是更多的課時去解釋清楚。學生在課堂上與老師的互動不能說沒有,但是這個所佔的比重還是比較少的,經常會看到一個現象就是,老師在講堂上講得繪聲繪色、滔滔不絕,而學生在下面齊刷刷地做著筆記。當然中美兩國的基本國情和教育發展都有很大的差異,我們不能片面地說孰優孰劣,我們只能結合兩種文化特點進行分析,為國際漢語教師能夠更好地教授漢語提出建議。通過對中美高等教育課堂形式的對比,我們瞭解美國課堂形式看似“散”但是卻有較濃厚和輕鬆的學術氛圍,讓學生的身體得到充分放鬆,給予學生一種精神自由,可以讓學生和老師一起去探討除了書本以外所潛在的答案,這一種散發性的思維模式在美國高等教育體系中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此類課堂形式有利於充分調動學生思考、主動學習、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和競爭力。中國課堂的形式多數是以老師講授為主和學生合作為輔,當然,近幾年,許多高校的課堂形式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學生在上課前會做好預習的工作,以便能夠更好地和老師進行互動,師生間的互動多了,在一定的程度上重視了學生的主體性,避免了只有老師參與的課堂形式。

  第二點是中美高等教育中的知識觀,在課堂上,兩國在知識側重點上到底有什麼不同呢?曾經有人形容中國的高等教育就是在培養一群群會背書的“機器”,是呆板的,原有的教育體系使他們失去了獨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只知其表,不知其裡。可是,在筆者看來,這是兩國之間的教育觀念有所差異,中國高等教育強調知識的重要性,重視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以及對知識的積累和掌握。教學中注重知識的灌輸,教育質量的考察主要依據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高低,強調知識的重要性與教師的上課形式有著密切的聯絡,如何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大部分的學生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上課的時候記錄老師所講的重點,甚至好些同學恨不得記住老師所說的每一個字,因為只有記住平時老師講過什麼內容,到了考試的時候才會做題。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弱,學習主動性低,筆者認為這種知識灌輸的體系有利也有弊,以長遠的角度來看,不利於學生的個人發展,是需要不斷改進的。美國則是更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實際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思辨能力,批判精神和對知識的拓展和創造。教學中注重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而中國在教育學生的方法上往往“滿堂灌”“一言堂”,墨守成規,比如考試製度、上課形式等並沒有因地制宜,使美國部分學生難以接受。所以,面對中美教育文化碰撞的局面,如何能在現有的影響因素不易改變的前提下,更有針對性、更加高效地進行漢語教學就需要對國際漢語教師專業進行不斷地探索與思考。美國教育觀念的培養下,學生與教師亦師亦友,課堂氣氛活躍,甚至表現得過於自由,課堂上形成了與中國中學生截然不同的精神風貌。英國學者懷海特曾說過:“真正有價值的教育是使學生透徹理解一些普遍的原理,這些原理適用於各種不同的具體事例。在隨後的實踐中,這些成人將會記憶你教他們的那些特殊的細節,但他們潛意識中的判斷力會使他們想起如何將這些原理應用於當時具體情況。”可見,知識是可以遺忘的,但是能力卻是永遠存在的。我們也知道即使是對那些業務知識和教學經驗都比較豐富的教師來說也存在的知識更新的問題,所以學生自身能夠有意識地收集資訊,篩選資訊,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並運用知識,有效傳播教授漢語的能力很重要,這麼做還可以在學與教中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之所以在課堂形式和知識觀方面存在如此大差異,究其根源是兩國的教育理念有本質上的區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中國教育理念的核心部分,我們一直強調孩子應該是全面發展,但是真正能做到綜合看待孩子成績和個人素質方面的人卻少之又少。中國作為應試教育的大國,“唯成績論”是突出的部分,影響了中國的教育理念。我們經常會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少學校也會拿考試的成績來判定一個學生的各方面素質。雖然近些年,國家教育部發布了相關的措施來改變“一考定終生”的現狀,但是短期內以成績和學校等級給學生進行定位的事情還佔據著多數。筆者認為這是在無形中給學生貼上標籤,學生的發展應該是多方面的,不應該只是單方面的成績達標。美國教育系統中,對於學生的成績單不會大肆地宣揚,因為成績在美國屬於“隱私”。作為家長,也不會以成績來評論孩子,他們更重視的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問題,多數作為引導者的角色去鍛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美國的教育觀念偏重於實踐的研究,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並鼓勵學生向權威發起挑戰。無論是在課堂還是在公共場合上,他們都能夠大膽地向老師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師實際上是處於一個輔助的地位,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權,真正地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美國的教育模式更傾向於培養自由創造力、批判性思維。中國則是更為重視傳授理論知識,強調要對知識點掌握到位,課堂上以老師的講解為主,體現了老師的主體地位,學生較少會去質疑權威。中國的教育模式更傾向於學生個人知識儲備和道德修養的人文情懷。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學生的批判思維模式和創造力的發展較為緩慢。

  最後,中國的教育觀念和美國的教育觀念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國注重的是“本性教育”,提倡的是做人要善良、誠實和守信等等,這是“修身、治國、平天下”最為基礎的素質。而美國教育強調的是宗教、自由和人文精神等。

  綜合兩國的國情特點分析,美國屬於移民國家,其包容、創新的特性明顯地體現在教育領域之中,更多強調自由獨立、個性發展等。中國大部分割槽域屬於內陸國家,其保守漸進、穩紮穩打的特性體現在教育理念當中,更多強調修身養性、求同存異。中美兩國的教育背景雖存在較大的差異,但兩國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和借鑑教學經驗,以其之長,補我之短,為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添磚加瓦。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教學系統技術系與中國華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系作為中美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典型代表,通過對二者的歷史發展進行對比,我們可以管窺中美教育技術學科專業發展歷程的異同,利用“事件路徑”法讓我們發現了兩國教育技術學專業背後隱藏的文化差異,從中不難發現其對國內教育技術學專業建設的潛在意義。除了順應時勢、與時俱進,商業思維和市場理念可以說是印第安納大學教育技術系一次次走出困境、不斷超越、走向繁榮的動力之源。這種商業化理念值得國內教育技術學專業學習和借鑑,也是當前中國經濟轉型條件下的必然要求。當然,要真正實現專業轉型並不容易,但我們堅信:通過加強中外教育技術界的交流、學習與借鑑,國內教育技術學專業的轉型與超越將指日可待!

  筆者通過對中美兩國課堂形式、知識觀、教育理念的對比出發,研究兩國之間的差異性,為國際漢語教師更好地傳播漢語建言獻策。在跨文化交際中,既不全盤否定也不全盤繼承我國的教學方式,而是應該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通過國別化的探索,能夠創造適應海外漢語教學的新模式。

  [注本文的指導教師:周欣茵 周文]

  ***作者單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中國語言文化學院***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以生命教育為話題的論文
探究職業教育發展論文
相關知識
中美教育對比論文
中韓教育對比論文
淺談中英教育對比論文
中外教育對比論文
中外教育對比論文
中日教育對比論文範文
中美教育對比探究論文
中日小學教育對比論文
中西家庭教育對比論文
中美教育探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