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國學經典心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中華經典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深信孩子們在誦讀的同時,必將自覺承擔起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民族精神的重任。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經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類文明的積澱,誦讀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說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利用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讓我們在讀經誦典中養德行,學會了做人,它不僅豐富了我們知識,提高了我們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怎樣做人,它像絲雨一樣潤物細無聲地泫潤的我們的心靈,使我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秀的道德育品質也自然形成,同時了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因此,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直面經典,誦讀經典,感受經典,仔細回味,接觸經典的每一個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們驚喜的感受到開展經典誦讀後帶給我們的喜悅。

  一.孩子的語文素養提高了

  開展“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後,我欣喜地發現孩子的語言表達比以前更流暢、更風趣了。學生對經典一遍遍地誦讀,每一遍都是一個感知過程。在反覆誦讀中,誦讀的水平在步步提高,學生的理解、體會也層層加深。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孩子在朗讀水平大面積提高的同時,形成了良好的語感,對語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是知識面的擴大。俗語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厚積薄發”。只有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才能“厚積薄發”,“下筆如有神”。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天天在進步。

  二、道德修養得到完善經典誦讀是進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途徑。《弟子規》經典故事講述了許多社會倫理、道德規範、人生哲理等,在誦讀期間,孩子逐漸改變著自己的生活、學習習慣。兒童最善於模仿學習,久讀經典,最易受到薰陶,他們會以古人為榜樣,學習古代聖賢的品質,更加自覺地規範自己的行為。隨著誦讀活動的開展,逐漸培養了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兒童心地善良,性格溫和,舉止文雅,樂意與他人交流、合作。在家裡,她們總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大聲說話,和外人接觸,卻像只小綿羊,人家問什麼,就答什麼,甚至不答。自從讀了經典以後,孩子知道了以前那樣做,真是太沒有禮貌了。《弟子規》中的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可見,經典能使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由此可見,中華經典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影響和教育了我們每一個人。看著孩子們在經典中獲益,我相信,孩子在完善自身人格修養、提高文化品位的同時,必將自覺地承擔起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民族精神的歷史重任。

  篇二

  國學經典是祖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人類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誦讀經典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還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它像絲雨一樣滋潤著我們的心靈,促進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秀的道德品質,同時它也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學生對經典的誦讀,每一遍都是一個感知的過程。在反覆誦讀過程中,誦讀水平步步提高,學生的理解體會也會層層加深,也夯實了學生的朗讀水平,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對語言的感知理解能力大大提高,其次知識面也在擴大。我們看出孩子在一天天進步。例如《弟子規》中的經典故事講述了許多社會倫理、道德規範、人生哲理。久讀經典,學生會以古人為榜樣,學習聖賢的品質,進而使他們形成良好得行為習慣。

  中華經典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深信孩子們在誦讀的同時,必將自覺承擔起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民族精神的重任。

  篇三

  我們幼兒園在全體教師和領導的帶領下對孩子進行經典文學教學已有一學期了,起初我也困惑:這麼深奧的內容,孩子們能理解嗎?他們能記得住嗎?他們會對誦讀經典感興趣嗎?家長們會支援嗎?……而且都不是孩子年齡階段的內容,就在自己對經典文學誦讀產生困惑時,我們全園老師進行經典文學誦讀活動的介紹,它對孩子所產生的長遠影響等等,在這次談話討論中,我們老師都各自提出了對經典文學的看法,獲益非淺,會後,我結合吸收家長介紹的,自己也上網查閱了一些資料,從而對經典的誦讀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那麼,在一段時間裡,經過一定的嘗試和摸索,沒有很多的經驗,但是對經典文學藝術的誦讀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希望能和大家分享一下:

  說實在的,以前對經典文學作品知道和理解得都不多。現在,幼兒園裡開展了誦讀經典的活動以後,要求教文學藝術興趣班的老師自己首先要多讀,影印了幾份閒來時進行誦讀,起先,總感到難讀,讀了若干遍以後,卻越讀越順口,還是比較有韻味的,真佩服古人。讀了以後才覺得這些經典裡面寫的真的是非常淵博和有內涵,它可以教會你做一個好人的道理,如何尊敬長輩,如何對待朋友,如何遵守一些道德常規……,其實,讀了這些經典以後,不光孩子會受到好處,我們老師也會受到很多的好處,如:有時心煩氣燥時對個別特調皮、行為習慣、能力差的孩子,家長又很放任的孩子真的隨他去的念頭時,我腦海中馬上會跳出《三字經》中的“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讓我的教學行為馬上做了調整。那麼,老師的信念決定了對孩子的教,只有老師自己認可了,才會積極的實施對孩子的教。

  總之,誦讀經典就是一再重複的念唱,我覺得重點是:小孩方面,“不求理解,只求熟讀;只獎勵,不強求”。只要反覆念,孩子自然就能背誦。教師方面,“要持之以恆,要有信心”。老師和家長們最好創造一個人人都在誦讀的環境,讓孩子浸濡其中,自然會樂意親近經典。在一學期的嘗試教學中,我覺得在幼兒園開展這樣的經典誦讀活動還是比較可行的,對孩子來說,通過這樣潛移默化的優秀文化的薰陶,對他們肯定收益非淺。如果加強每一位老師對誦讀活動的重視性,在每天進行滲透,效果就會更好。相信只要我們腳踏實地的進行,我們楊樹林中心校幼兒園的經典文學誦讀之路肯定會越走越寬。

國學經典學習心得
國學經典心得
相關知識
誦讀國學經典心得體會範文3篇
誦讀國學經典心得體會
誦讀國學經典心得
學生誦讀國學經典心得
讀國學經典心得與體會
讀國學經典心得體會作文
讀國學經典心得範文
品讀國學經典心得作文
品讀國學經典心得作文
誦國學經典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