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青年勵志的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化成一座山,一道嶺。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將笑柄變成了奇蹟

  1895年,漢***出生於荷蘭鹿特丹市一個熱衷於藝術收藏的富裕家庭,父親更是把收藏看作自己的命根子。但命運往往就是這樣捉弄人,在一次孤注一擲的古董收購中,父親看走了眼,用全部家當抵押貸款收藏的一件古董竟然是一件高仿的贗品。最後,活在別人嘲笑中的父親鬱鬱而終。閉眼前,他緊緊抓住漢***的手:“真正好的藏品往往在民間,收藏不要光看價錢。希望你能走我沒有走完的路,為我的失誤洗刷恥辱。” 漢***眼中含著淚水,重重地點頭。

  在學校,家道中落、穿戴破舊的漢***受到了同學的嘲笑和欺侮。但漢***也有自己的快樂時光,那就是在書中徜徉,看畫家的畫作和自傳。慢慢地,漢***迷上了畫家文森特·凡·高的作品。凡·高作品中包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識,其強烈的個性和在形式上的獨特追求,遠遠走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前面。凡·高生前賣出的作品只有《紅色葡萄園》一幅,而且價格非常便宜,僅為當時的400法郎***摺合一美元***而已。在凡·高死後不久,社會上就開始評定他是一流畫家。可惜的是,凡·高本人卻在還未獲得正確評價之前,就自己拉上了人生的帷幕,在強烈的自我懷疑中用***結束了自己的寶貴生命。而他自殺前19天所創作的絕筆之作《麥田》,在1913年拍出了1200萬的驚人高價。

  漢***產生一個強烈的願望:窮己一生,一定要收藏一幅凡·高的真跡。他的這種想法遭到了朋友的一致反對,有人說讓他從父親的失敗中警醒,有人說他沒有一雙“天眼”,拿什麼鑑定滄海一粟的真品?但漢***並沒有退縮,他眼前浮現的是父親去世前看他的期待眼神。

  漢***專買未署名、無鑑定書的作品,憑直覺認為收藏品是真跡,結果幾乎都是假畫。但漢***並沒有氣餒,在別人的嘲笑中,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路。1975年,漢***在鄉下發現了一名叫《布呂特芬風車磨坊》的品相併不佳的畫作,然後以6500法郎購得這幅畫。他堅稱這是凡·高作品,但藝術界都認為他患了癲癇,又在幻想。有人說:“凡·高的作品這麼便宜?” 有人說:“漢***又開始發瘋了!” 漢***笑著說:“我沒有瘋,你們只看到了商品的價格,而我看到了藝術的價值。”

  1985年,漢***去世前,微笑著握住兒子範加爾的手:“我一生的願望達成了。我要去上帝那兒告訴凡·高,我珍藏了他的作品。好好儲存這幅畫,有一天它會得到這個世界的認可。” 範加爾含著淚,重重地點頭。

  漢***收藏的《布呂特芬風車磨坊》,在35年後的2010年3月,由權高望重的凡達西博物館館長柯寧宣佈,經過上百次的高科技鑑定,證實這幅畫“毫無疑問”是凡·高1888年的作品。雖然畫中人物眾多,與凡·高的典型畫風不符,然而磨坊十分突出,明亮的色彩大膽揮灑在畫布上,用的是凡·高常用的顏料,也和當時凡·高的幾幅作品風格類似。經查證,1888年2月,凡·高和朋友高更到法國南部阿爾寫生作畫,長達一年之久。南方強烈的陽光和陽光照射下的田野、花朵、河流、農舍與教堂,使他禁不住一遍又一遍高喊:“明亮一些!再明亮一些!”於是就有了這幅與眾不同的作品《布呂特芬風車磨坊》。

  最後,經過專家組評估,這幅畫的價值至少1億美元。聽到這個訊息,漢***的兒子範加爾激動地流下淚水——為父親生前在滿世界嘲諷中的自信和堅持。在父親的墓前,範加爾把這個訊息讓清風傳給父親。

  一幅被世人嘲笑長達35年之久的“贗品”,如今終於鹹魚大翻身。2010年4月一個月,該畫在荷蘭各大美術館展出,觀者如潮。凡·高在世短短37年,留下約900幅畫作,而這幅“風車磨坊”是從1995年以來首度被鑑定為真跡的作品。

  篇二:愛迪生的成長故事

  1847年,愛迪生出身於美國一個普通的家庭。從小,他對周圍的一切就充滿好奇,凡事總愛比別人多問幾個為什麼。有一天該吃飯了,媽媽卻發現愛迪生不見了,全家人找來找去,最後在雞窩裡找到了他,原來他看到母雞孵出小雞,他自己也想試一試。還有一次,他讓鄰居小夥伴米吉利吃了發酵粉,希望小夥伴能像氣球一樣飛起來。結果,小夥伴非但沒有飛起來,反而差點送了命,害得家長帶著孩子告到了愛迪生家裡。

  7歲時,愛迪生上學了,他還像以前一樣愛問為什麼。老師教給大家:2+2=4,他偏要問為什麼2加2要等於4,儘管老師給他做了一般的解答,他還是不滿足,氣得老師罵他低能兒,要求他退學。母親把愛迪生帶回了家,就這樣,我們一個偉大的發明家僅僅上了3個月的學便被趕回了家,究其原因,只因老師嫌他太愚蠢。

  愛迪生在家裡由母親帶著學習,母親教他數學、寫字,還教他化學、自然。愛迪生對學習總是抱著極大的興趣,尤其是對化學,他把自己的零用錢攢起來全部買成化學用品,在家裡的地窖裡建立起一個小小的化學實驗室,每天除了讀書就是呆在裡邊做實驗。

  12歲那年,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愛迪生開始在一趟列車上做報童。他每天凌晨早早登車,常常是晚上8、9點鐘方回到家裡,儘管累了一天,他還不肯休息,在實驗室裡一呆就是半夜。後來,他覺得賣完報的空餘時間浪費掉了實在可惜,正巧列車上有一間吸菸室未被利用,經車長同意,愛迪生就把自己的實驗室搬到了列車上,利用一切閒暇來做實驗。在列車上做報童的日子裡,他還學會了使用印字機,自己創辦了一份獨具特色的報紙。然而,這樣的日子沒有堅持多久,不幸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在一次行車中,由於列車震動過大,一瓶白磷摔在地上自燃起來,多虧及時撲救才沒有發生大的損失,氣急敗壞的車長狠狠地抽了他一耳光,並把他的所有物品扔下了列車。

  因為這一耳光,愛迪生的一隻耳朵喪失了聽力。然而列車長可以打聾愛迪生的耳朵,卻永遠不可能讓愛迪生真正趴下。愛迪生的一生中碰到過無數的困難和挫折,每一次他都堅強地挺了過來。

  在不懈的努力下,1869年,愛迪生的第一個發明——自動數票機問世了,他欣喜的把機器抱到了國會,遭到的卻是無情的拒絕,資本主義制度下,選票上玩花招是必然的,他們不需要清醒的機器。

  愛迪生的第一個發明就這麼破產了,沒有花費時間去悲傷,他很快把精力投入了下一項發明。從1869年到1910年,短短的41年間愛迪生共申請得1325項發明專利,平均每10多天就有一項,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在所有的發明中,電燈當屬愛迪生對人類最大的貢獻,這也是耗費他精力最多的一項發明。為了找到理想的燈絲,他先後試驗了1600多種耐熱材料和6000多種植物纖維,共失敗了8000多次。助手喪失了信心,家人也勸他放棄,他沒有搖頭,他不斷鼓勵著他們,努力嘗試著任何有可能的材料,連朋友的紅鬍子和中國的扇子都曾為他的試驗品,最後他終於獲得了勝利。1931年10月21日,即他的葬禮舉行的日子,全美國所有的電燈都同時熄滅一分鐘,以此來紀念我們這位偉大的發明家,來紀念他這一重大發明。

  在愛迪生的身上具備著人類的許多美德,勤奮無疑是這些美德中最顯著的一條。在他還是一個少年的時候,讀的書已比他自己還高。成年以後,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實驗室中度過的。每天只睡4、5個小時,常常是太累了就在實驗室裡枕著書睡一會兒,睡醒後接著工作。在愛迪生心中,實驗室是他最好的休養場所,連新婚的日子都在實驗室中度過了。

  篇三:用行動買夢想的孩子

  1961年的那個冬天,對他來說很寒冷。作為卡車司機的父親出車禍失去一條腿後,家庭失去了經濟來源。每天餐桌上,都是母親撿來的菜葉和打折處理的咖啡,餐餐難以下嚥。

  失去工作的父親,一同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每日借酒消愁,變成了一個酒鬼。只要他稍不聽話,父親便大發雷霆,捱打就像是家常便飯。

  12歲那年的聖誕夜,家家燈火璀璨,美食飄香。唯有他的母親因借不到錢而愁眉不展。父親大發雷霆,罵他們都是笨蛋。無奈的母親,只得驅趕他們到街上玩。肚子餓得咕咕叫的3個孩子,發現一家商場門口的促銷商品琳琅滿目。一個念頭瞬間在內心產生,他讓弟弟妹妹先回家,而自己一直注視著那包裝精美的咖啡。他太想讓父親開心一下了。

  瞅準時機,他快速拿起那罐咖啡塞到棉衣裡,卻不巧被店主看到。店主大聲喊著抓小偷,他撒腿就跑,回家將咖啡送給了父親。父親很開心,開啟那罐咖啡,香濃的氣味飄逸而出。還沒來得及品嚐,店主追到了家裡。事情敗露之後,他遭到一頓毒打。

  這個聖誕節對他來說是刻骨銘心的。痛苦的滋味,讓他發誓努力奮鬥,一定要買得起上好的咖啡。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他放學後去小餐館打工,早上送完報紙再去上學。微薄的收入還有一部分被父親偷去買酒,這讓他對父親的懼怕改為厭惡,他們之間很少說話。

  此後的日子,他為皮衣生產商拉拽過動物皮,為運動鞋店處理過紗線,打過無數零工,只是和父親的矛盾卻一直未變。磕磕絆絆中,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

  家裡貧困如洗,父親堅決反對他去上大學,要他去打工掙錢。他咆哮著說:“你無權決定我的人生,我才不要過和你一樣沒有夢想,毫無動力,朝不保夕的日子,我為你感到可恥。”

  他進入了北密歇根大學,為了節省路費,上學期間他從沒回過家,所有的節假日都在打工。他每個月都給母親寫信,卻從不問父親的情況。畢業後,他成了一名出色的銷售員,拼搏努力的原因,只是想向父親證明自己的人生選擇沒有錯。

  那一年,他掙到一筆可觀的佣金,破天荒地給父親買了箱上等的巴西黑咖啡豆。他以為父親會很開心,誰知,卻遭到父親的譏諷,他說:“你拼命上學,就是為了買這上好的咖啡?”為了不被父親看扁,他決心做出更大的成就來刺激他。

  那一天,母親打來電話,說父親想他了,想見他,他從沒想到父親能說出這樣的話,當時正忙著和一個客戶談判,於是他拒絕了母親。兩個星期後回家,才得知父親已經過世了。後來整理父親遺物的時候,發現一個鏽跡斑斑的咖啡桶,他認得那是12歲那年偷的那罐咖啡。蓋上有父親的字跡:兒子送的禮物,1964年聖誕節。裡面還有一封信,上面寫著:“親愛的兒子,作為一個父親我很失敗,沒能提供給你優越的生活環境,但是我也有夢想,最大的夢想就是擁有一間咖啡屋,悠閒地為你們研磨沖泡香濃的咖啡。這個願望無法實現了,我希望兒子你能擁有這樣的幸福。”

  昔日的打罵成了珍貴記憶,悲傷頓時佔據了整個心靈。妻子雪莉鼓勵他說:“既然父親的願望是開間咖啡廳,那麼我們就替他完成願望吧!”湊巧的是,西雅圖有間咖啡館想要轉讓,他毅然辭去年薪7.5萬美元的職位,承包下了那家咖啡館,並用20幾年的時間,從一個小作坊發展成為跨國公司。

  這就是日後馳名全球的星巴克,而他就是那個用行動買夢想的窮孩子舒爾茨。誰努力,上帝就偏愛誰。只要你肯努力,無論多昂貴的夢想都能買得起。
 

名人青年勵志的故事精選
名人青年勵志的小故事
相關知識
名人青年勵志的故事精選
名人青年勵志的故事
名人青年勵志的小故事
名人成功勵志的故事
青年勵志的故事精選
名人少年立志的故事
名人的青春勵志故事_名人青春奮鬥的故事
列舉名人青春勵志的短篇故事
名人偉人成功勵志的故事
年輕人青春勵志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