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含哲理的敘事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社會、家庭、宗教、愛情等諸多方面都蘊涵的人生哲理,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好好和自己戀愛一場

  有人說:“沒有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生命怎麼不絕望?”

  其實人最大的成就是什麼呢?是找到戀人,結婚生子,名利雙收?

  其實不妨簡單一點,人只要能做到安心,定心,遇上挫折也不絕望,已是最大的成就。

  人生沒有命定的不幸,只有早衰的絕望。“信望”愛是很重要的,有信念便能絕處逢生,有希望便會繼續向前走,有愛便永不放棄,不只為滿足私慾而活著。

  這是生命的意義,存在的目的。

  永遠不會沒有人愛你,因為世上最愛你的人就是你的身體,無論你多番離棄它傷害它,它也沒有微言繼續支援你,養活你。

  也不應該沒有你愛的人,因為愛的最基本便是先愛你自己。

  別怨命,命運沒有待薄任何人,只會順應你的心助你一把。你悲觀它會把你推向更悲觀,你堅強它會給你更強的能量。

  有信念的人才有希望,有希望的人才能自愛愛他人。

  不要害怕孤獨一個人,不要等待愛。

  愛是行動,馬上行動,好好和自己戀愛一場,你將發現原來你並不孤獨,自愛的人自然會走在一起,相親相愛,照亮世界。

  人生就是為了找尋愛的過程,每個人的人生都要找到四個人

  第一個是自己,

  第二個是你最愛的人,

  第三個是最愛你的人,

  第四個是共度一生的人.

  茫茫人海中,你遇見了誰?誰又會遇見了你?

  : 有痛就有希望

  一箇中年人因為偏癱住進了醫院,他氣色很好,其他器官也很正常,但就是左半邊的身體失去了知覺。

  中年人的一個朋友帶著小孩去探望他,小孩在病房裡大喊大叫,朋友氣憤之下便伸手去擰孩子的耳朵,孩子痛得尖叫起來。中年人嘆了口氣說:“我真羨慕小孩子呀!”

  朋友問:“羨慕小孩子的天真無邪?”中年人搖了搖頭。

  “羨慕小孩子的無憂無慮?”中年人又搖了搖頭。

  “那你到底羨慕的是什麼呢?”

  中年人長吁了一聲,兩眼湧滿了淚花說:“我只是羨慕小孩子能感覺到疼痛啊!”朋友一聽,愣住了。

  中年人嘆了口氣解釋說:“我這種病,治來治去,不過是為了讓自己能重新站起來。如今我這半邊身體就像是木頭,用針刺也沒有一絲反應,如果它能感覺到疼痛,那麼我的康復就有希望了。”

  生命懼怕麻木,但生命慶幸疼痛。

  :步步清風起,一步一蓮花

  前幾天一位朋友問我什麼是禪定?什麼是禪定呢?禪定就是宇宙人生的實相。禪,往大了說就是無盡的宇宙空間,每個星球的形成與湮滅,各維次空間的形成與轉換。往小了說,就是一花一世界,一土一如來,每一粒塵埃都可以是一個世界,一朵花裡也可以義正莊嚴。禪,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它可以是山間的美景,也可以是泉水潺潺。它可以是一縷微風,輕輕拂過我們的耳邊。也可以是微妙雅音,讓我們深深沉醉。禪,就在我們身邊,它就是你閒暇時的一杯香茶,用無盡的翻滾與沉寂演示著輪迴與涅槃。禪在哪裡?在你的行住坐臥之中,它可以是一杯清水,也可以是一卷經書,什麼是禪?它就在我們身邊,等待我們的發現與領悟。

  那麼定又是什麼呢?定就是安住,定就是領悟與證得的過程,定可以是靜坐,在每個念頭的升起與泯滅間默默的感悟,定也是感悟後的法樂。怎樣才能做到定呢?除了每天打坐之外,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每一瞬間,安住於自己的念頭裡,不去抑制,也不隨波逐流,只是靜靜靜的參悟。

  我們都是凡夫,俗念紛紜,妄想一個接著一個,這並不可怕,你只要做到,靜靜地觀照就可以了,等到功夫得力時,這些念頭自然而然的就會減少。這時我們會獲得一種輕安,這並不是定,而是心念清淨後的法喜。我們從無始以來造作各種惡業,擾亂了原本清淨的心,想要恢復它,這需要一個過程。

  什麼是禪定?就是我們在宇宙人生的真相里如如不動。禪,就是你見或者不見它,它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它,它就在哪裡不來也不去。你悟或者不悟,它就在哪裡不增不減。就像佛菩薩一樣,你信或者不信,他都會對你不捨不棄,在你證得那一刻默然相愛,寂靜歡喜。知道什麼是禪時,就知道嬉笑怒罵無不是禪,光明與黑暗、佛性與魔性無不是禪的顯現。

  什麼是證得禪定,就是證得我們清淨的本心。它不住色生心,不聞觸動意,我們的真心不生不滅,一切原本具足。只因為我們一念執著輾轉六道,入胎時他先到,亡故後,他後走。什麼是佛性?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應觀空中無色,色中生空,如此能生萬法。

  究竟的禪定不可言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在這裡,講一個佛教故事,那就是克勤法師的悟道因緣。在宋朝的時候,有一位吏部提刑陳大人,恭敬的問五祖法演大師說:“什麼是祖師西來意?”法演回答:“一段風光畫不成,洞房生出惱予情。頻呼小玉原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後面這兩句詩意,與祖師西來意頗為相近。”提刑大人聽了心領神會,滿意的回去了。

  這時,克勤法師正好從外面回來,聽到這段公案疑惑的問:“剛剛聽到師父對提刑大人說起一首詩,不知道他懂沒懂?”法演回答說:“他識得聲音。”克勤又問道:“他既然識得聲音,卻為什麼不能見道呢?”這時,五祖法演知道克勤開悟的機緣已經成熟,就大喝一聲:“什麼是祖師西來意?庭前柏樹子呢!”克勤豁然開悟,此時見到一隻公雞飛到寺院欄杆上不住鳴叫,就笑道:“這不是‘只要檀郎認得聲’的聲音嗎?”隨即寫成一首開悟偈呈給師父:“金鴨香爐錦繡帷,笙歌叢裡醉扶歸。少年一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

  從這一段佛門公案,可以看出究竟的禪定是言語道斷的。禪,本來無相,只能是自證自知。凡有言說皆為方便,為了方便有所演說,已經脫離了禪定的真實意義。

  點滴感悟不成方圓,戲論禪定慚愧至極,若有見聞共同發心,回饋眾生同歸安養。最後祈願所有有緣眾生,今生即可到達彼岸,步步清風起,一步一蓮花!

  

蘊含哲理的文章
蘊涵哲理的文章優美文章
相關知識
蘊含哲理的敘事文章
蘊含哲理的優美文章
蘊含哲理的古詩文名句
關於蘊含哲理的古詩文名句
蘊含哲理的寓言故事
蘊含哲理的散文
有關蘊含哲理的歷史故事
幽默風趣蘊含哲理的小故事
蘊含哲理的小文章
蘊含哲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