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大學生青春創業史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鼓勵和促進創業,不僅有利於拓寬勞動者就業門路,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還有利於勞動者實現個人價值,在全社會形成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推動社會全面、持續、快速發展。在這個創業社會裡,有很多大學生創業的故事值得我們學習。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唐雷、于飛克、程衛:三名大學生合夥開轟趴館***轟趴別墅***年入800萬

  “轟趴”是由英文“HomeParty”音譯過來的一個詞,意為家庭派對。幾十人租下一套別墅,別墅內娛樂設施齊全,可以唱歌、喝酒、燒烤,還可以看電影、打桌球、玩棋牌等。近兩年,“轟趴”受到大學生以及都市年輕人尤其是白領一族的追捧。

  近年來,一種新興的聚會場所別墅“轟趴館”在長沙悄然興起,成為年輕人聚會的首選。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學生唐雷、于飛克看準商機,從大四起就與朋友合夥租別墅,提供給大學生開“轟趴”。兩年來,他們已經在湖南、陝西、江西、貴州等地租下10套別墅,年營業額近800萬元。

  三人大二開始合夥創業

  90後唐雷、于飛克兩個人是大學同班同學,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的程衛是他倆的高中同學。很多學生還在抱怨大學生活“無聊”時,三個瀏陽小夥子在大二開始就琢磨著“合夥創業”。

  三人大二開始合夥辦教育培訓公司,到大四那年,他們積累了30餘萬元。2013年,三人一拍即合準備投資新興的別墅“轟趴館”。“日租別墅聚會是一種全新的聚會模式,符合年輕人的需求。”唐雷告訴記者,這是個新興行業,它在成長與完善,市場是看好的,關鍵在於自己怎麼去創新。

  瞄準商機,2013年,三人在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附近租下一套別墅,花費25萬元左右裝修一番,“新青年別墅聚吧”於2014年6月正式開門迎客。“租別墅分成上午、下午和晚上三個場次,週一到週四一個價格,週五到週日一個價格。組團數名或幾十名好友玩通宵,包括食宿在內每人分攤百元以內。”記者瞭解到,目前長沙日租別墅有兩種收費模式,一種按時間段收費,包場費用固定;另一種是按“人頭”收費,最多可以容納四五十人。

  兩年租10套別墅,還註冊了公司

  “我們採取提前一週預約的模式,週末基本場場都是滿的。”程衛表示。今年初,他們註冊了一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多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兩年來,他們已經在湖南、陝西、江西、貴州等地租下10套別墅,年營業額近800萬元。

  記者開啟大眾點評網,搜尋“別墅轟趴”,即出現50多戶商家,大多分佈於毗鄰高校。“以前同學聚會,吃飯在一個地方、唱歌又去另一個地方,有時候需要轉場幾次。”來參加別墅聚會的湖南商學院大一學生李琴告訴記者,別墅聚會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可以迎合每個人的口味,大家基本上都能在這個大空間裡找到自己喜歡的娛樂專案。“以往很多人都認為別墅消費難以承受,而現在別墅卻以一種低姿態悄然走進市民的生活,成為長沙娛樂新風尚。”唐雷表示,別墅聚會目前在湖南認知度越來越高。

  通過網路打造品牌

  “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選擇就業還是創業?”面對記者的問題,三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還是會選擇創業”。“創業就像打怪獸,活著就要有血性。”對於這三個90後大學生來說,創業帶來的挑戰與未知讓他們熱血澎湃。

  對於即將選擇創業的大學生,程衛認為一定要有“咬定青山”的決心和毅力,要接受因此帶來的一切改變,只有三分鐘的熱情度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大學生創業必須在創新中尋求出路,不要跟風,想別人所不想,就會看到市場。”雖然他們的創業之路與所學專業均不對口,但談及創業,程衛坦言,在他看來他們的成功源於創新。“通過小範圍的營銷自己來聚攏粉絲,讓粉絲再去進行下一級推廣營銷。”程衛表示,想法創新還要技術創新,玩轉網路以及自媒介,利用新媒體拓寬客戶渠道是新時代創業的新思路。他們三人帶領團隊在推廣宣傳中充分利用了移動社交媒體帶來的自身營銷能力的升級,比如精心運營個人自媒體,通過網路來打造品牌。

  對話

  記者:之前的創業經歷對你們目前的事業有何幫助或啟發?

  于飛克:對於我們的創業成長,大學期間的教育培訓創業經歷給了我們一個對創業相對深入與實際的認識,也完成了我們的原始資金積累。這段經歷給了我們歷練,在事業上給了我們一個全域性觀念。

  二

  90後大學生“玩”成“百萬富翁”

  現在大學生創業成功者也不少,看看下面的案例是怎麼玩出百萬財富的。都說玩物喪志,90後大學生李錚一路“玩”手機,卻“玩”出創業之路。他剛剛走出大學校園,就擁有兩家智慧手機體驗店,成了名副其實的“百萬富翁”。

  同學們稱道李錚“頭腦靈活”,一些人卻質疑其“小有成就”實為“大學生不務正業”。“他們以為我大學期間都在開店掙錢,實際並非無此。”剛剛畢業於福建泉州師範學院軟體學院的李錚說,“大學生活為我的創業打開了一扇窗,而隨後的創業之路也得到了老師們的指點。”

  李錚的創業靈感來自於專業和興趣的結合。“我從小就喜歡電子產品,大學裡,我會利用課餘時間研究各種品牌的智慧手機,一年拆機裝機的手機有30部左右。”李錚一邊指著一款手機的零件位置,一邊告訴記者,“現在許多手機我不用拆開就知道有多少個零件,每個零件在什麼位置。”

  “興趣畢竟歸興趣,最終讓我產生開店想法的還是得益於我的專業和學校所倡導的‘每個學生都要有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李錚說,“我學的是動漫設計與製作專業,我慢慢從中找到的契合點,就是手機與數碼動漫設計的結合。”

  有了靈感,李錚在大一和大二期間,一邊用心聽學校的專業知識課,一邊利用課餘時間,在各種手機體驗店裡做兼職,和顧客交流各種手機操作經驗。“目前的手機體驗店大多是低端的,我有大學專業的優勢,自己可以製作各類視訊給顧客看,可以開一家高階手機體驗店。”李錚發現了手機體驗店的新商機。

  2011年7月,和同學們一起進入大三實習期的李錚覺得時機成熟,便籌措了十餘萬元,在家鄉廈門市海滄區開了一家30多平方米的“西豆數碼”智慧手機體驗店。

  在李錚的小店裡,不斷滾動播放著各類產品簡介的視訊。“一些是我網上找到的,一些是我自己製作的。”李錚說。

  周到的服務和更多的顧客體驗讓李錚的小店生意火爆。2012年4月,李錚又開了第二家手機體驗店,面積90多平方米。“第二家店目前也步入了正軌,我正考慮開第三家店。”李錚信心滿滿。

  “在這麼多大學生創業成功的例子中,我不是最優秀的,但是我也想告訴同學們,人生要有夢想,更要做一個實現夢想的踐行者。”李錚說。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

  

簡短大學名人創業故事
大學生名人創業事蹟材料
相關知識
名人大學生青春創業史
大學生青春創業演講稿
大學生青春創業演講稿範文
大學生青春創業演講
大學生青年創業成功典型報告
大學生青年創業成功典型事蹟
大學生青年創業致富故事
大學生青年創業成功事蹟
大學生青春勵志人生語錄名言
大學生青春勵志名言警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