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道表演步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中國茶道表演是通過各種茶葉沖泡技藝的形象演示泡飲過程,讓人們在精心營造的優雅環境氛圍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操的薰陶。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神入茶境

  茶者在沏茶前用清水淨手,茶者要端正儀容,以平靜、愉悅的心情進入茶境,備好茶具,聆聽中國傳統音樂,以古箏、簫的樂聲幫助自己安靜心靈。

  2、展示茶具

  茶具有民間傳統茶具茶匙、茶鬥、茶夾、茶通,以及號稱“茶房四寶”的爐、壺、甌杯以及托盤。

  3、烹煮泉水

  適度的水溫,這樣最能體現茶葉獨特的香韻。

  4、淋霖甌杯

  淋霖甌杯也稱“熱壺燙杯”,就是先洗蓋甌,再洗茶杯。

  5、觀音入宮

  右手拿起茶鬥把茶葉裝入,左手拿起茶匙把名茶裝入甌杯。

  6、懸壺高衝

  提起水壺,對準甌杯,先低後高衝入,使茶葉隨著水流旋轉而充分舒展。

  7、春風拂面

  左手提起甌蓋,輕輕地在甌面上繞一圈把浮在甌面上的泡沫颳起,然後右手提起水壺把甌蓋衝淨。

  8、甌裡醞香

  茶葉下甌沖泡,須等待一至兩分鐘才能充分地釋放出獨特的香韻。

  9、三龍護鼎

  斟茶時,把右手的拇指、中指夾住甌杯的邊沿,食指按在甌蓋的頂端,提起蓋甌,把茶水倒出,三個指稱為三條龍,蓋甌稱為鼎,稱“三龍護鼎”。

  10、行雲流水

  提起蓋甌,沿托盤上邊繞一圈,把甌底的水刮掉,防止甌外的水滴入杯中。

  11、觀音出海

  俗稱“關公巡城”,就是把茶水依次巡迴均勻地斟入各茶杯裡,斟茶時應低行。

  12、點水流香

  俗稱“韓信點兵”,就是斟茶斟到最後,甌底最濃部分要均勻地一點一點滴到各茶杯裡,達到濃淡均勻、香醇一致。

  13、敬奉香茗

  茶藝小姐雙手端起茶盤彬彬有禮地向各位嘉賓、茶友敬奉香茗。

  14、鑑賞湯色

  品飲茶湯,先要觀其色,就是觀賞茶湯的顏色。

  15、細聞幽香

  聞聞茶葉的香氣,那天然的茶香,清氣四溢,使人心曠神怡。

  16、品啜甘霖

  品茶味,品啜茶葉的韻味,有萬般特殊的感受。

  中國茶道表演禮儀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素有客來敬茶的習俗。茶是禮儀的使者,可融洽人際關係。在種種茶藝表演裡,均有禮儀的規範。如“唐代宮庭茶禮”就有唐代宮庭的禮儀;“禪茶”中有敬茶***奉茶***之後,僧侶向客人的禮儀;日本茶道中有主人對客人的禮儀;客人對客人的禮儀;人對器物的禮儀。在“臺灣烏龍茶茶藝表演”中,表演者對客人光臨的禮,感謝觀看的禮,助泡敬茶後向客人鞠躬致意的禮等等。

  在行禮時,行禮者應該懷著對對方的真誠敬意進行行禮。行禮應保持適度、廉合,是從內心深處發出的敬意體現到這一禮儀中,包括眼睛的視角、動作的柔和、連貫、擺動的幅度等。

  茶藝表演中的位置、順序、動作

  茶藝表演中的位置、順序、動作,包括主泡、助泡的位置、出場進場的順序、行走的路線、行走的動作,敬茶、奉茶的順序、動作,客人的位置、器物進出的順序,擺放的位置,器物移動的順序及路線等。人們往往注意移動的目的地,而忽視了移動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正是茶藝表演與一般品茶的明顯區別之一。

  這些位置、順序、動作所遵循的原則是合理性、科學性,符合美學原理及遵循茶道精神“和、敬、清、寂”、“廉、美、和、敬”,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要求。

  中國茶道表演的分類

  民俗茶藝表演

  取材於特定的民風、民俗、飲茶習慣,以反映民俗文化等方面為主的,經過藝術的提煉與加工的,以茶為主體的。如“西湖茶禮”、“臺灣烏龍茶茶藝表演”、“贛南擂茶”、“白族三道茶”、“青豆茶”等。

  仿古茶藝表演

  取材於歷史資料,經過藝術的提煉與加工,大致反映歷史原貌為主體的。如“公劉子朱權茶道表演”、“唐代宮廷茶禮”、“韓國仿古茶藝表演”。

  其他茶藝表演

  取材於特定的文化內容,經過藝術的提煉與加工,以反映該特定文化內涵為主體,以茶為載體的,如“禪茶表演”、“火塘茶情”、“新娘茶”。

 

中國茶道茶祖的介紹
單位個人介紹信範文
相關知識
中國茶道表演步驟
烏龍茶的茶道表演步驟
茶道表演步驟視訊
另類的花茶茶道表演步驟
花茶茶道表演步驟視訊
普洱茶的茶道表演步驟
吳雅珍的茶道表演步驟
烏龍茶道表演步驟的視訊
中國茶道表演圖片
鐵觀音的茶道表演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