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範校建設培訓心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8日

  通過示範校建設培訓,參培人員收穫頗豐,對準確把握示範學校專案建設的實質和內容、策略和方法、目標和要求,紮實推進專案建設工作的心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10月28日,教育部辦公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公佈了“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建設計劃”第二批專案學校驗收結果,第二批371所專案學校的建設工作全部結束。受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委託,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作為第三方科研機構,通過系統分析專案學校建設期間的狀態資料以及最終形成的系列成果,對第二批國家中職改革發展示範學校的建設效果進行全面客觀的總結和評價,以期更好地發揮專案對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經過兩年多的建設,第二批專案學校圍繞“做改革創新的示範、提高質量的示範和辦出特色的示範”的目標,堅持改革創新,推進產教融合,加強內涵建設,著力解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中的共性問題、深層次問題,取得了豐碩的建設成果,大幅提高了專案學校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優質職教資源覆蓋面進一步擴充套件,代表國家職業教育辦學水平的品牌學校規模進一步擴大,職業教育改革試驗田的作用進一步發揮,示範輻射效應日益顯著,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一、帶動多元參與,職業教育吸引力顯著增強

  ***一***拉動多方投入,70億資金支援專案學校建設

  第二批專案學校建設在中央財政資金的引導下,拉動了地方財政的投入,調動了行業企業投入的積極性,形成了多元參與建設、共同推動發展的格局。中央財政、地方財政以及行業企業對第二批專案學校投入資金總量超過70億元,為專案學校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援。其中中央財政投入資金37.7億元,佔53.4%;,各級地方政府財政配套資金達到27.5億元,佔39.0%;行業企業投入資金5.4億元,佔7.6%。

  ***二***促進教育公平,優質職教資源分佈更加均衡

  第二批371所專案學校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布點,其中215所在中西部地區,佔58%;107所學校分佈在縣域,佔第二批專案學校總數的28.3%,這一比例較第一批提升了近8個百分點。包括第一批分佈在縣域內的57所,目前全國164個縣擁有了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優質職教資源已經覆蓋了全國近5.74%的縣域***全國2856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這些學校已經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創造縣域人才紅利的重要力量。

  ***三*** 提高社會關注,職業教育吸引力逐步增強

  第二批專案學校建設取得豐碩成果,吸引了更多學生就讀,371所專案學校學歷教育在校生總數由1,887,580人增加到1,907,614人,其中學歷教育非全日制在校生人數增加尤為明顯,從218,118人增加到250,346人,增長了14.78%。第二批專案學校建設成效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各級媒體新聞報告達到 22596篇,其中國家級媒體報道4631篇,省級媒體報道7436篇,省級以下媒體報道10529篇,校均被報道61次,成為廣大群眾瞭解中職教育、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的重要視窗。

  二、推動內涵建設,整體辦學實力全面提升

  ***一*** 創新體制機制,職教集團覆蓋面達到90.3%

  專案學校不斷創新合作辦學體制機制,組建多元主體參與的職業教育集團,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激發職業教育辦學活力,促進優質教育資源開放共享。第二批專案學校中有288所牽頭組建職教集團,佔專案學校總數的78%;牽頭組建了351個職教集團,參與的職教集團達818個,職教集團覆蓋面達90.3%;參與專案學校牽頭的職業教育集團的企業達到8685家,增加了77%;參與專案學校牽頭的職業教育集團的學校數和專業數為3095個和3312個,分別增長了51%和55%。

  ***二*** 聚焦建設重點,形成優秀典型案例百餘個

  專案學校加強重點專業建設,堅持走內涵發展道路,強化辦學特色,深化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推進辦學體制機制創新與校企合作,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第二批專案學校共建設重點專業***點***1435個、特色專案539個,在辦學模式改革、培養模式改革、教學模式改革、教育內容創新、內部管理創新、教師隊伍建設、評價模式改革以及數字化教學資源等重點建設內容方面形成典型案例1000餘個,經專家評審遴選出最具代表性、能引領中職教育改革的優秀案例109個,成為其他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的樣本。

  1. 改革辦學模式,推動協同育人

  辦學模式改革重點是要創新校企協同育人的途徑與方式,充分發揮企業的重要主體作用。專案學校不斷深化校企合作,探索現代學徒制,開展訂單人才培養,吸引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充分發揮企業的重要辦學主體作用,形成校企“雙主體”辦學、協同育人的新模式。資料顯示,與第二批專案學校簽訂合作協議的企業達27073家,是建設前的1.6倍;合作企業對第二批專案學校投入資金總額達5.4億元,是建設前的2.8倍;開設訂單班7551個,訂單培養學生32.2萬人,分別是建設前的1.3和1.2倍;合作企業接收36.3萬名學生就業,是建設前的1.3倍;企業參與開發了8461門專業課程,是建設前的2.3倍。

  2. 改革培養模式,推進工學結合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改革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深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推動教、學、做的統一,促進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緊密結合。專案學校深入推進工學結合,將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納入到學校的課程教學中來,在充分利用校內實訓室和校內實訓車間的同時,安排學生到合作企業的工作崗位上進行實訓,讓學生在真實生產環境中體驗“工”與“學”結合,堅持做中教、做中學,努力創新教、學、做一體化人才培養的新途徑,促進工作崗位的要求與理論學習對接,保證人才培養更加貼近經濟發展的要求。

  3 .改革教學模式,倡導知行合一

  教學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樹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認識主體和發展主體地位,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體的迴歸和學習能力的提高,實現知行合一。專案學校以“教會學生學習”為根本,不斷創新教學環境、教學方式,深入開展專案教學、案例教學、場景教學、模擬教學和崗位教學,促進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緊密對接。大力推廣應用現代資訊科技,以資訊科技改造傳統職業教育方式和技術技能學習方式,促進資訊科技與職業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據統計,第二批專案學校大力推進教學模式改革,實現專案化教學課程由12702門增加到16055門,專案化課程佔比由28.3%增加到32.9%。

  4. 創新教學內容,促進標準對接

  創新教學內容重點是要對接最新職業標準、行業標準和崗位規範,緊貼崗位實際工作過程,優化課程結構,更新課程內容。專案學校根據產業發展規劃和企業用人需要,加強專業、課程和教材建設,促進教育與產業、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銜接,創新教材展示方式,實現多種介質的立體化融合。資料顯示,第二批專案學校對接職業標準創新教學內容,理實一體化課程由13427門增加到19022門,增長了41.7%;主編並公開出版教材2872本增加到6242本,增長了117.3%。

  5. 改革評價模式,形成多元評價

  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教學效果的優劣,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等都需要通過評價得到檢驗和反饋。第二批專案學校不斷完善多元評價體系,依據企業用人標準、就業崗位從業資格要求和職業資格鑑定標準,以技能大賽為引領,完善課程考核標準和各環節教學評價辦法,推動學校課程考試與職業資格鑑定的銜接統一,在傳統的師生評價基礎上引入過程評價和社會評價,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和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6 .完善制度機制,實現科學管理

  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是推進學校內涵建設的重要保證。第二批專案學校以完善規章制度為基礎,大力提升管理隊伍專業化水平,推進資訊化管理手段的廣泛應用,積極改善內部管理的薄弱環節,專案學校內部管理的規範化、現代化和資訊化水平不斷提高。

  ***三***堅持內培外引,雙師型教師比例增加15%

  專案學校不斷創新人事分配製度,堅持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激勵機制。一方面加大專任教師的培養力度,完善教師培養、評聘和考核制度,大力提高教師的德育工作能力、專業教學能力、實訓指導能力等綜合素質。另一方面著力改善教師隊伍結構,加大兼職教師的引進力度,聘用有實踐經驗的行業專家、企業技術人員和社會能工巧匠等擔任兼職教師。同時推動教師在職進修和企業實踐制度落地,加大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培養力度,提高隊伍整體水平。

  第二批專案學校師資隊伍條件顯著改善,專任教師達到91189人,專業課教師61813人,骨幹教師23094人,“雙師型”教師54000人,較建設前分別增加了5%、8%、46%和15%。專任教師學歷學位明顯提升,具有研究生學歷或學位的專任教師由7929人增加到10611人,佔比由9.1%提升到11.6%;具有高階職稱的專任教師由24979人增加到27756人,佔比由28.8%提升到30.4%。兼職教師發揮重要作用,來自行業企業的兼職教師達到17897人,承擔教學任務達到230萬學時,比建設前分別增加了45.1%和50.3%。教師培訓富有成效,用於教師培養培訓經費佔學校教師工資總額的比例由4.98%增加到6.68%,參加省級以上培訓及出國培訓的專任教師由13674人增加到24852人,有27.8%的專任教師在建設期間參加過高水平培訓。專業教師企業實踐累計人天數達到948509人天,人均15天,是建設前的1.3倍。

  ***四***促進共建共享,數字化教學資源總量翻番

  專案學校在加強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基礎上,以“實施國家示範性職業學校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計劃”為抓手,以合作共建為基礎,以開放共享為目標,以促進職業教育教學與資訊科技全面深度融合為主線,廣泛參與、協同共建、開放共享,形成了產教結合、校企合作、校校聯盟的工作機制,開發、公佈和共享了一批支撐職業教育教學、實訓、科研、服務和管理等關鍵業務的標準化、高水平的優質教育資源,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增強了學生應用資訊科技學習、工作的能力,加快了學校資訊化建設步伐,提高了學校管理的規範化、現代化和資訊化水平,推動了職業教育資訊化程序。

  第二批專案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成效顯著,校園網***主幹網***頻寬均達到1000M水平;校園網節點達到646196個,增長了74%;多媒體教室27753間,增加了53%;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專業達到2689個,是建設前的2倍;數字化專業課程達到16671門,是建設前的1.9倍;網路課程達到8468門,是建設前的5.6倍;多媒體數字教學資源總量達到2605TB,與建設前相比實現了翻番。

  ***五***增強基礎能力,校內實訓工位新增1/3

  在地方政府和舉辦方的大力支援下,專案學校大力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步伐明顯加快,辦學條件顯著改善,為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奠定了良好基礎。資料表明,第二批專案學校建築總面積達到3728萬平米,校均突破10萬平米,增長了7%;教學儀器裝置總值新增36.9億元,校均新增裝置值近1000萬元,增長了34.4%;校內實訓室新增7183個,校均新增19個,增長了34.6%;校內實訓裝置新增34.3億元,校均新增924萬元,增長了33.6%;新增校內實訓工位近21萬個,校均新增560個,增幅達到1/3。

  ***六*** 拓展交流合作,國際合作培養學生過萬人

  專案學校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充分借鑑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的辦學理念,加大國際優質職教資源引進的力度,在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師資培養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結合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需要,在學生培養、學生互換、學分互認等方面合作步伐明顯加快,並在招收留學生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據統計,第二批專案學校國際合作開設專業264個、國際合作開發課程602門、國際合作編寫教材128本,分別增長了1.1倍、1.7倍和4.1倍;引進國外課程393門、引進國際證書193個、聘請外籍教師269人,分別增加了147%、91%和52%;國際合作培養學生14053人、國外就業3338人、接收外籍學生1054人,都較建設前有明顯提升。

  ***七***強化文化育人,促進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融合

  專案學校在注重學生技能提升的同時,起來越重視營造良好的育人文化,積極推進產業文化進教育、工業文化進校園、優秀企業文化進課堂,探索促進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融合的有效途徑。專案學校積極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大力支援學生社團建設,打造文化育人平臺。各類學生社團開展技能競賽、文化活動、公益活動等形式各樣的活動,豐富學生課餘活動,拓寬學生視野,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為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服務學生成長,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高

  ***一*** 職業技能顯著增強,學生技能大賽獲獎增加7成

  第二批專案學校畢業生“雙證書”獲取率一直保持高水平,各級職業技能競賽獲獎數持續增加,學生職業技能不斷提升。資料顯示,專案學校畢業生“雙證書”獲取率增至96.7%,上升了3.3個百分點。學生在省級、國家級和國際技能競賽中獲獎數分別達到30104、5345和104個,較建設前增加7成。

  ***二*** 就業水平保持高位,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98.4%

  第二批專案學校畢業生就業率持續攀高,繼續深造學習的比例穩步增長,畢業生就業呈持續向好的態勢。資料表明,專案學校學歷教育在校生規模已突破190萬人。本年度應屆畢業生超過54.6萬人,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由97.1%提升到98.4%;升入高職院校和普通本科高校的比例由10.7%增加到13.9%。

  ***三***就業質量持續向好,畢業生起薪平均增長500元

  專案學校畢業生專業對口率穩步提升,初次就業平均月薪明顯增長,用人單位滿意度明顯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持續向好。據統計,專案學校畢業生專業對口率達到88.3%,較之前提升3.2個百分點;用人單位滿意度從92.4%提升了95.2%;畢業生初次就業平均月薪達到2100元,較建設前增長了近500元。

  四、服務區域發展,社會服務能力不斷加強

  ***一*** 促進技術技能積累,技術服務到款額超2億元

  專案學校緊貼企業需求,與國有大中型企業、省級以上行業協會、科研機構以及高校合作共建研發中心,與企業高階專業技術人才、行業中有影響力的領軍人物、公認的高水平能工巧匠合作共建技能大師工作室,校企共建技術服務團隊,開展應用技術研究,為中小微企業開發新產品,開展技術工藝諮詢、 產品製作、管理改良等服務,促進技術技能積累和創新。兩年來,專案學校與企業共建研發中心由216個增加到574個,增長了165.6%;開展的生產、諮詢、技術服務專案由3496個增加到6481個,增長85%;申請專利達到1023個,增長82%;技術服務到款額達到2.3億,增長77%。

  ***二***創造人力資源紅利,職業培訓規模達2千萬人天

  專案學校依託專業優勢建設職業技能鑑定所、公共實訓基地、繼續教育基地等,面向社會開展各類職業培訓和技能鑑定,有效提高了當地勞動者的受教育水平,不僅讓沒有技術技能的勞動者擺脫了就業難的困境,更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人才紅利,在解決結構性失業矛盾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兩年來,第二批專案學校鑑定工種數達到8256個,較之前增加了32%;職業培訓總規模達到2000萬人天,增長了29%;培訓企業員工610萬人天,增長64%;職業培訓總收入達到5.4億元,增長了38%。

  ***三***提高居民生活品質,學校服務社群超2百萬人天

  社群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為社群服務是職業學校的重要職能。專案學校不斷強化社群服務功能,面向社群開放教育資源,面向社群開展了在職人員的崗位培訓、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外來人群適應城區社會生活培訓等各類培訓活動,為提高居民生活品質、促進社會和諧發揮了重要作用。兩年來,專案學校面向社群開放學校資源2.7萬餘天,增長42%;服務社群超過200萬人天,增長49%;培訓社群居民42.5萬人次,增長27%。

  ***四*** 服務全面小康戰略,助力精準扶貧攻堅計劃

  為落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國家戰略,各地積極教育扶貧攻堅計劃,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教育扶貧的重要內容,中職示範學校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專案學校積極整合職教資源,為實施精準扶貧奠定堅實基礎;及時優化專業結構和調整專業設定,為實施精準扶貧創造良好條件;大力強化技能培訓,為實施精準扶貧提供堅強保障;努力加強師資建設,為實施精準扶貧給予支撐。第二批專案學校結合當地實際,積極實施面向農村或貧困地區的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培養出一大批新型農民和在二、三產業就業的技術技能人才,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致富技能,促進勞動力轉移,實現“上學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家”,成為人力資源開發、服務扶貧攻堅的最有效手段。

  篇2

  3月24日-30日我作為研修小組成員參加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改革發展示範校建設培訓研修”活動。現將研修心得總結如下:

  江南印象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的美,應該是無與倫比的!那種美,源於斜風細雨、春暖花綻之中;那種美,源於天空的湛藍湛藍和一塵不染;那種美,源於江南人聲音的和潤美和柔軟甜;那種美,源於我看到我心儀的油菜花時感覺的妙曼!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但江南的魅力,更在風景之外。

  培訓印象

  3月25-27日聽了幾位專家的講座,其中王稼偉校長、葛金印教授和盧鵬程校長的講座印象很深。

  一、無錫機電高等學校校長王稼偉的辦學理念:“學校有特色才有生命、 教師有特技才有權威,學生有特長才有出路。”現在細細品來,真是再恰當不過。

  二、葛金印教授解釋“工學結合”, 工學結合,是工作和學習的結合,不是工廠和學校的結合。這一解釋點撥了我們在一體化教學改革中的一些困惑。今後我們在日常教育教學中要積極探尋合理的學習形式和教學模式,努力形成“導向”的課程體系***就業導向、職業導向、工作過程導向***。

  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最新理念及實踐成果在課程中不斷呈現,確實讓我受益匪淺。我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的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有了全新的理解。

  考察職教名校印象

  培訓研修期間我們在孫校長和張校長的帶領下考察了無錫機電高等學校、無錫技師學院、寧波職教中心、鄞州職教中心。其中印象頗深的是寧波職教中心和鄞州職教中心。

  寧波職教中心印象來源於那位美麗的女傅校長,美麗而不嫵媚、得體無一做作,高雅而又低調,聰智且有內涵。她和她的校園一起成了我心中美崙美崙的風景:校園洋溢著溫情。“激發潛能,成就卓越” 八個大字昭示著學校精神,創意靈動的景觀,翩躚如蝶的鵝掌揪似在訴說著“破繭成蝶”的美麗傳奇,整個校園顯得和諧靜謐,處處洋溢著人文溫情。校園蘊涵著智慧。學校以人文校園、智慧校園、生態校園為建設目標,以營造書香校園為平臺,通過實踐和探索,形成一種風氣,蘊育一種文化,創設一種促使師生自由、和諧、可持續發展的人文環境,培育有技能的學生,建設有智慧的校園。校園儲存著感動。學校鼓勵同學們將生命中的感動儲存起來,因感動而行動,對那些學不來的事蹟,學習其精神,把它作為前進的動力,對那些學得來的事蹟,學習其行為,把它作為前行的目標。在享受感動的同時,創造感動來回報學校,回報國家。

  人文溫情、蘊涵智慧、儲存感動和傳遞正能量的校園不管離我有多遠,但永遠是我心儀的校園,也是我為之奮鬥的理想之家園。

  鄞州職教中心印象來源於幾位介紹重點專業建設的老師,他們專業並敬業,他們的務實、活力和他們的學校一起再次成了我心中難忘的風景。

  考察學習鄞州職教中心最主要內容是聽取了數控專業、動漫專業、國際商務專業、數字校園評價與管理系統特色專案三個示範建設重點專業和學校特色專案的建設情況和取得的成果情況。鄞州職教中心的示範校建設進度快、成果豐碩,在第一批示範校中走在前列,該校的建設經驗對我們學校示範校建設起著示範和引領作用。

  後 記

  江南考察回來已有一週的時間,感覺江南離我們很是遙遠,但是那份職業教育的使命感確是更加強烈:我們培養的學生決不能跟農民工爭飯碗,我們培養的學生應該靠技術和技能成為收入小康的中產新貴!

  “心誠有界,行者無疆”,示範校建設有時感覺真的是任重道遠、真的是在艱難跋涉,但是難住的往往是心,若能鼓足勇氣,走出圍城,開闊視野,拓寬思路。遠方,真的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鑑!

  篇3

  經安徽省組織評審申報,教育部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組織專家複核,2012年度中央財政擬立項支援的342個“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建設專案第三批單位名單已於8月15日公示,我校名列安徽省15所學校第二。

  為充分認識職業教育改革的新形勢和新任務,深刻領會國家中職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專案建設的內涵、目標和意義,全面開展專案建設整體規劃,精細化編制專案建設方案和各項任務書,高效完成專案建設工作,促進學校健康可持續發展。我校領導高瞻遠矚,審時度勢,遴選相關人員,於參訓前召開專題會議,明確各自培訓學習重點專題和要求,為有效的組織此次培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本次培訓,時間短,資訊量大,涉及國家中職示範校專案建設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教育部職教所姜大源教授的《現代職業教育的基本問題》;重慶市職教所長譚紹華的《國家中職示範校建設學校推進策略----來自重慶的操作正規化》;淄博工業學校校長朱建華的《以國家示範學校建設為契機,促進學校健康持續發展》;重慶女子職校校長邱孝述的《重慶女職中推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衢州教育局副局長翁孝川的《示範校建設過程的意義、要求、重點、難點、困惑及對策》;貴州建設學校陳鳴校長的《中職示範校校本教材編寫指導》;青島職業教育公共培訓基地教學培訓部主任於萬成的《中職示範校師資團隊建設》;廣東中山技師學院雷三元校長的《中職示範校一體化教學設計與實施》;珠海高階技工學校張中洲校長的《第三批示範校任務書和建設方案編寫指導》;成都依能公司的《中職示範校數字化校園建設》和《中職示範校精品課程開發與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設計利用》等系列化專題報告。

  三天的培訓,時間緊,任務重,每天學習八小時,我校參培人員準點按時參加。白天,聆聽講座,仔細記錄,會間主動諮詢,積極交流,並及時索取有關材料和相關資訊;晚上整理材料,討論消化。18日晚8點,趙建平校長再次召開會議,強調了培訓的後續重點工作,吳丁良副校長對培訓內容的消化吸收和宣貫工作做了詳細的部署,以確保後續培訓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我校參培人員學習態度也得到了與會代表一致讚許。

  通過培訓,參培人員收穫頗豐,對準確把握示範學校專案建設的實質和內容、策略和方法、目標和要求,紮實推進專案建設工作,有了全面的認識和理解。分享了全國中職示範校建設的寶貴經驗和經典案例,為我校的示範校建立工作提供寶貴的經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學校將進一步明晰專案建設的預期目標和驗收要點,制定、完善和落實專案建設的整體規劃和各項保障措施,進一步深化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為核心的辦學模式、培養模式、教學模式和評價模式改革,創新教育內容,改進教育手段,加強隊伍建設,完善內部管理,提升辦學實力,充實辦學內涵,不斷提高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質量。學校將全校動員,全員參與,廣泛整合各方資源,確保示範學校專案建設的順利實施,努力將我校建成中等職業教育辦出特色的國家示範學校,為行業和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示範校建設培訓心得感想
食品藥品培訓心得體會感想
相關知識
示範校建設培訓心得感想
示範校建設培訓心得
城市建設培訓心得體會_城市建設學習個人總結範文
團隊建設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團隊建設培訓心得體會3篇
團隊建設培訓心得
創示範校建設心得體會感想
學校財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黨校學習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建築培訓心得體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