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回望:我這樣懂得了領導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某些時刻,我倍感焦慮,問自己:為什麼要在這裡創業,找家公司打工不挺好,也不用這麼累。但這種想法,基本上睡一覺醒來就忘記了,該做什麼還是做什麼,已經沒有太多時間讓我去後悔。

當我和長江商學院的同學、教授說起想創業,很多人建議我選擇紅海專案,最好和衣食住行有關,那樣市場更大。不過,我還是看好網際網路向細分行業發展這一趨勢。汽車、IT、金融、房產這些行業已經有垂直類網站上市,今後垂直化還將深入,催生越來越多和生活方式有關的網站。

於是,我想到要做一家資訊資訊類的高爾夫垂直入口網站。在我看來,高爾夫不僅是一項運動,還具有商務社交功能,很適合網際網路化。雖然看似窄眾,相對高階,卻並非高不可攀。仔細研究,產業鏈上有球具買賣、訂場、球場運營、高爾夫賽事、品牌傳播等環節,每一個環節都蘊藏商業機會。

商學院中學會內心堅韌

2005年,我進入長江商學院學習。2007年5月,開始籌備“泛高爾夫網”.2008年3月18日,網站正式上線。商學院的這段經歷對我日後創業有很重要的作用。

商學院提供了一個瞭解成功者的機會。我能感覺到,做大生意的人,都是人品很好的人。這聽起來簡單,其實意味著要能夠放棄短期利益,不急功近利。我也能感覺到他們內心的“堅韌”,許多校友做事嚴謹、努力,事情不答應則已,答應了就一定會做好。

我曾經聽演講嘉賓說:“很多時候,企業家是在興奮地製造悲劇!”這句話極大地觸動了我。CEO們過於聰明瞭,今天想做這個,明天想做那個。其實好的生意就是做一到兩件事,然後將這一到兩件事做好。做生意的人要麼是非常聰明的人,要麼是特別笨的人。因為“笨人”常常不容易受到誘惑,能夠將全部精力都放在一件事情上。

有時候,我也對教授的言論持保留意見。創業一年多時間,有一次聽曾鳴教授演講,我就問他:“像我們這樣的公司,您能不能說一說我們的戰略應該是什麼樣的?”他回答:“你現在不需要戰略,只要有現金流就可以了。”我對這個說法持保留意見。也許剛起步的公司規劃五年以後的事情有些不現實,但我認為兩到三年的計劃還是要有的,比如重點產品是什麼,怎樣增加技術門檻,怎樣增加使用者黏性。網際網路公司的流量和品牌不達到一定程度就賣不出廣告,不能走一步算一步。如果只為了賺錢,東西不好卻找關係拉單子,這是不合適的,既浪費了磨練團隊的時間,也浪費了佔領市場的時間。因此,我理解曾鳴教授所說“不需要戰略”,大概是說創業者不需要規劃得那麼巨集偉。

在商學院這個圈子裡,大家互相幫助很自然。但不要期望別人總會幫你,這是不可能的。強調這個圈子可以為你帶來什麼時,最好想一想,你能為別人貢獻什麼。沒有任何一方只求投入不求收獲,友誼也好,圈子也罷,只有大家的利益最大化,才能共同往前走。如果說拿資源,我在商學院拿到的有形資源並不多,更多的是智力資源。作為創業者和公司領袖,許多校友有自己獨到的認識,他們有能力提醒你怎樣做事情更合理,哪些壁沒有必要再去碰。我的同學Julia,在IBM有多年的諮詢經驗,她經常和我談她對公司戰略與運營的看法,因為她看過許多公司,有堅實的實踐支撐。她提供的很多專業方法對我的創業很有幫助。還有時尚集團總裁劉江,我們一起學打高爾夫。打球的過程中他會說,“你碰到的問題我們十年前也碰到過。”此外,教授也給我建議。滕斌聖教授會問我:“你的市場夠不夠大,怎樣才能精準地找到你的客戶?”他不是為了挑戰你,而是要讓你更加清楚地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

從“不自信”開始學習領導力

可以直言不諱地說,創業前我並沒有真正的管理經驗。我是做記者出身的,讀了商學院,然後轉型創業。我只有理論知識,大概知道創業是怎麼一回事,大概知道哪些人可以一起做事。

2008年6月之前,我聽誰的話都覺得很對:在高爾夫行業浸淫多年的人,比我懂得多;有過網際網路從業經歷的人,也比我懂得多;管理過企業的人,更比我懂得多。既非專業人士,又無管理經驗,自然不那麼自信了。好在我的學習能力比較強,將近半年時間,我天天看書查資料,和行業裡的人聊天,彙總資訊,觀察分析,找出其中的共性。回過頭來看,發現其實那時候許多人講的只是皮毛。所以創業的過程也是自我成長的過程。

一開始,我們最大的問題是懂高爾夫的人不懂網際網路,懂網際網路的人不懂高爾夫。我做過媒體,知道媒體必須受眾廣,大家都願意看才行,因此堅決要求做實用資訊和教學資訊。那時候講民主很難,因為大家都沒有主意,核心人物必須相對獨裁,必須相信自己,敢拿主意。與我一起創業的Linda(我們在腦中尚無任何概念時就一起討論創業)比我年長12歲,她之前的思維還有些傳統,現在已經完全轉過來了。記得我們的爭論中她說:“我們不能這樣做,這樣做不夠專業,不夠職業,人家會笑話的!”我說:“什麼叫專業?中國有多少深度球迷?又有多少初學者和潛在使用者?前者相比後者顯然是少數,一定要做實用資訊和教學資訊,這樣才能帶來流量。你教深度球迷7號鐵怎麼用,當然是一件很過分的事情,但我不覺得有什麼,市場在哪裡,我們就應該在哪裡。”她後來對我說:“以前的想法太狹隘了,現在才真正理解我們的創新之處。”

從沒有自信到敢於決斷,我能看到自己的成長,但這還遠遠不夠。公司開始走上正軌之後,我越來越覺得要有這樣一種態度:當你想主觀臆斷時,要儘量提醒自己,我的判斷對嗎?就像一本關於“決定”的書裡寫到的:“好的決定不是一個人做出來的,好的決定是比出來的。”我告訴自己,我不可能永遠正確。真正聰明的人相信別人比自己聰明,如果一味強勢,團隊會變得唯命是從。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反正老闆會作決定,錯與對都由老闆負責,功勞不是自己的,錯誤也不是自己的,也就不會再有創新意識了。員工如果有意做事情,也會覺得沒意思,因為沒辦法發揮出自己的想法。兼聽則明,這其實無關創業者的胸懷,只是一個方法問題。大家可以一起討論,一起頭腦風暴,你我說了都不算,市場說了算。平心靜氣調查一圈回來,市場自然會告訴你結果-這也是網際網路公司的長處。

說到創業團隊,成員勝任與否需要考察兩個因素:一是意願,二是能力。能力有問題,沒有關係,只要肯學習就可以提高。意願有問題就不一樣了,它會直接影響創業公司的發展。創業公司面對快速變化的環境,必須及時調整,若像大公司一樣半天都不行動,很容易就被市場淘汰。事實上,將高爾夫與網際網路結合並不如想象的那樣容易。我曾想挖一位極資深的管理者過來,現在想想,幸虧當初沒有實現。他從事的是純高爾夫行業,如果不能擁抱變化,仍堅持以前的思路,也恐怕很難勝任新工作。

一開始組建團隊確實存在很大的偶然性,我只想著把關鍵職位的人物都找來。一碰到同學或朋友,我就會問他們,有無合適人選可以推薦過來一起創業?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幣壞轎唬?砩暇塗?劑恕H綣?衷諶夢抑匭虜僮饕桓魷釒浚?蚍?贍芑嵬耆?灰謊??滴褚不崽嵩綈肽曄奔涫迪終?T俗?4罱ㄍ哦有枰?ǚ迅?さ氖奔洹3稍鋇謀塵霸躚??遣皇怯芯?椋?遣皇鞘屎弦黃鶇匆擔?廡┮蛩囟家?邢縛疾臁H綣?焊叨?蟯?梢災匭呂垂??銥隙ㄏ冉?チ??ψ永鐗娜蘇腋霰椋?醞飯?菊腋霰椋?Vご匆禱鋨櫫耆?斫饢業南敕ǎ?瀉芮康鬧蔥辛Α2還?壩炙禱乩矗?庖磺脅瘓??衷躉嶂?濫兀?/p>

不僅當老闆,更要當領袖

我的創業啟動資金來自私募天使基金,總額大概為3 000萬元人民幣。網站上線頭兩年,尚無自己的銷售團隊,直到2009年底才開始嘗試銷售,那時候流量顯著上升,出現了爆發性的增長。目前網站在同行業網站中註冊使用者量第一,網站使用者活躍度第一。

從小我做事就很認真,算是比較務實的一類人,每一階段都希望看到每一階段的進展。我想,管理風格很重要,成績和執行力更重要。不過,李嘉誠說過,公司老闆和領袖是兩回事。若說理想中的狀態,我希望是這樣:團隊成員跟著團隊領導者不只是因為工資,更因為大家一起做事很幸福、很快樂。雖然大家都叫我老闆,但我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團隊的領導者。創業就是為了理想奮鬥,而理想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營造好的氛圍,堅定大家的信念很重要。中國人喜歡制度加人情的管理方式,KPI考核要有,精神關懷同樣要有。如果只是說,你的努力我不管,我只看數字,別人會傷心的。我也知道,創業公司一定要給大家成長的機會。我對大家說,這個公司不是我的是大家的。這絕不是客套話,創業兩年,全公司的人就都擁有了期權,我們是互相激勵的。

我平時經常讀一些有關創業的書籍,也有機會和許多優秀的創業家聊天。我發現他們都能跳脫出來,關注更為長遠的事情。他們的經驗告訴我,整天呆在公司裡簽字、批條子是做企業的大忌。那些關於或大或小創業家的書籍,往往是後人對他們的總結,似乎什麼事情一開始都已經想清楚了。但我和創業家聊天時,他們會說:“一開始也只是蒙著頭幹,但信念很重要,任何一個行業,只要不是將要死去的行業,只要你覺得有機會,鑽進去堅持做,大部分都能夠做成,只是做大做小、做快做慢的問題。”對此,我深以為然。

創業也是一件折磨人心智的事情。我常常想,這樣做對不對?我用的方法夠不夠好?將要上的產品是不是最有效?不去試驗,不通過市場檢驗,你很難知道答案。出差的時候,我常常整天整天地見客戶。某些時刻,我倍感焦慮,我問自己:為什麼要在這裡創業,找家公司打工不挺好,也不用這麼累。基本上睡一覺醒來就忘記了,第二天該做什麼還是做什麼,已經沒有太多時間讓我去後悔。實際上,中國的商學院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並不太多。商學院學生腦中有框架,強調規範性,所謂規範意味著一些黃金定律不能打破,這可以保證少犯甚至不犯錯誤。可當你有了諸多條條框框,創新的衝動就少了,思維就會受到很大的侷限,而創業是需要不斷去突破與嘗試的。雖然很多人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大部分人卻沒有膽量放棄現有的東西。“知行合一”很難,“知”有多大,想做的事情有多大,把它“行”出來,付出的就有多大。對我來說,我付出的是青春、自由甚至健康。但我想優秀的女性是智慧的,智慧的女性不是隻有一沒有二的,她們能夠兼顧不同的角色。

[本文由劉錚錚根據採訪內容整理而成。]

陳天星子

1981年出生,湖南長沙人。1999年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2003年進入中央電視臺任社會新聞記者。2005年進入長江商學院就讀MBA.2006年被選拔進入弗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在美國期間供職於美聯社一檔華人節目。2007年回國,憑藉天使基金的支援,創辦泛高爾夫網。


2017年員工跳槽的原因分析
簡短離職申請書範文
相關知識
三年回望:我這樣懂得了領導力
小升初滿分作參考文我終於懂得了
三年級作文這就是我範文
三年級作文這就是我
這件事讓我懂得了感恩六年級作文
三年級自我介紹作文
三年級愛我校園演講稿
關於低年級語文這樣教讀書筆記範文
簡單的三年級自我介紹
毛不易像我這樣的人口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