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狀況財務分析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企業經營狀況是指企業的產品在商品市場上進行銷售、服務的發展現狀。下面小編要跟你探討的是企業經營狀況財務分析的方法。

  :收益性分析方法

  反映企業收益性指標有很多,通常使用的主要有:

  1.銷售淨利率

  該指標反映每一元銷售收入帶來的淨利潤的多少,也是反映投資者從銷售收入中獲得收益的比率。淨利率低說明企業管理當局未能創造足夠的銷售收入或未能控制好成本、費用或者皆有。利用這一比率時,投資者不僅要注意淨利的絕對數量,而且也要注意到它的質量,即會計處理是否謹慎,是否多提壞帳準備和折舊費來減少淨利。

  2.毛利率

  毛利率的變化與多種因素有關,是銷售收入與產品成本變動的綜合結果。當經濟形勢發生變化,產品成本上升時,產品售價往往難以及時隨之調整,從而表現為毛利率的下降;如果企業通過改善經營管理、加強技術改造等措施降低了產品成本,則相應地表現為毛利率的上升。企業產品結構變化對毛利率也產生很大的影響。當企業由生產微利產品轉向生產高利產品時,毛利率將顯著上升,從而增加淨利,提高投資者的報酬率。

  3.資產淨利率

  資產淨利率是企業淨利與平均資產總額的百分比。該指標表明企業資產的利用效果,指標越高,表明資產的利用效果越好,說明企業在增收節支和加速資金週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資產淨利率的高低由銷售淨利率和資金週轉率決定。資金週轉率越高,資產淨利率越高,同時提高收益。但若資金週轉率過高,則會導致資金不足,降低安全性***流動性***。而且從以上指標分析中可知,要提高企業效益就必須增加銷售收入,降低產品成本,加快資金週轉率來增加淨利。

  進行收益分析,還應考核一些有用比率,一是銷售退回和折讓比率,即銷售退回和折讓除以銷售收入。這一比率高,說明生產或銷售部門存在問題,應及時檢查另一個比率:銷售折扣比率,即用銷售折扣除以銷售收入。用這一比率可瞭解競爭對手的銷售政策,從而調整自己的銷售戰略,增加銷售收入,提高淨利。

  :安全性分析方法

  企業安全性主要是保證能收回本金和固定性收益。影響企業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是企業的資本流動性和資本結構的合理性。它可通過資產負債表的有關專案之間相互比較來分析。資本流動性所反映的是到期償債能力,當然還有分析資本結構的合理問題。反映投資安全性的主要指標有:支付能力、資金和資源利用效率、資本結構合理性分析。

  1.償債能力分析

  分析企業是否有維持一定的短期償債能力,對於企業會計報表使用者而言非常重要。分析支付能力的主要指標有:

  ***1***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是指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例關係,表示每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來作還款的保證。一般來說,企業的流動比率越大,說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對於投資人來講,流動比率越高越好。因為比率越高,資金流動越暢通,投資者的短期投資行為越有保障。

  ***2***速動比率。速動比率也是檢驗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一個有效工具。它反映的是企業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2.資金、資源利用效率分析

  合理地籌措資金,有效地運用資金,是企業科學經營管理的條件,是分析企業安全性的重要指標。具體指標有:

  ***1***應收帳款週轉率。應收帳款週轉率是指企業賒銷收入淨額與平均應收帳款餘額的比率,用以反映企業應收帳款的流動程度。***2***存貨週轉率。存貨週轉率是一特定期間的存貨餘額對期間銷貨成本的比例關係,用以衡量企業存貨通過銷售實現週轉的速度。企業流動資產中,存貨往往佔有相當份量。因為大多數企業為了銷售的需要都維持相當數量的存貨,如存貨不足,不能及時供貨,銷售就會因減少而導致淨利的降低,影響長期償還能力,降低資金流動的安全性。

  ***3***長期資產與所有者權益比率。***4***長期資產與長期資金比率。3.資本結構的安全性分析

  企業保持較好的資金流動性、資本結構的合理性,提高資金收益率,是保障企業投資安全性的重要指標。進行資本結構合理性分析,目的在於衡量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評價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時,不僅要分析企業償還本金的能力,也要分析其支付利息的能力。具體指標有:

  ***1***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是企業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

  ***2***所有者權益比率。 所有者權益比率是企業所有者權益與資產總額的比率。

  ***3***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 負債與所有者權益比率反映了兩者的比例關係。

  :效益性分析方法

  企業不僅關心投資的報酬,更關心高報酬率的持續性。因此,企業獲取高利潤的持續性分析成為被關注的另一點。企業的產品成本、巨集觀經濟條件、各種政策規定等競爭環境相同時,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勝,只有以提高效益來賺取更多的利潤。

  企業效益,是指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投入的勞動、資源、裝置、材料等各種經營要素,經過經營者和職工有效地運用,產出更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貢獻。它用來衡量勞動力與資產的有效利用程度。具體指標有:

  1.附加價值率

  投資者選擇投資專案時,最關心的是能否產生高附加價值的問題。附加價值是企業生產活動過程中創造出的新增價值。附加價值的計算,可通過查詢損益表、管理費用明細表、製造費用明細表來計算。附加價值率是附加價值與銷售收入的比值。它反映每一元銷售收入帶來的附加價值。一般來說,越是資本密集的行業,其產品附加價值越高,淨利潤也隨之提高;反之資本密集程度相對較低的行業,產品附加價值較低,淨利潤也就較低。

  2.勞動生產效率

  勞動生產效率是附加價值與總人數之比。它反映一人所創造的附加價值。

  該指標越高,說明勞動利用效率高,創造了更多的附加價值,因而成為衡量同行業間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3.附加價值與總資本的比值***總資本投資效益***

  該指標反映投資的總資本在一年內創出的附加價值,該指標高說明資本的有效利用程度高,創出的附加價值多,創出的淨利潤多。

制定企業經營戰略
公司發展計劃範本
相關知識
企業經營狀況財務分析方法
企業經營的含義及分析方法
聯想集團的經營狀況具體分析
財務分析方法的多元結構
財務分析方法的選擇原則及侷限性
財務分析方法的種類有哪些
財務分析方法的內容有哪些
財務分析方法體系如何構建
淺談現代財務分析方法
財務分析方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