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栽培新技術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西紅柿別名番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也有保健的功效,那麼有哪些?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一、品種選擇

  越冬茬番茄栽培是指秋末播種,第二年夏季拉秧的這一茬番茄。由於這一茬番茄生育期長,因此,品種選擇上多采用無限生長型別品種,要注意選擇耐低溫、耐弱光、抗病、高產的優良品種。

  二、播種育苗

  關中、陝南多在9月上、中旬。為了培育壯苗,應做好播前的準備工作。培養土要求肥沃、疏鬆、乾淨***無病菌、雜草、瓦礫等***,用充分風化的表土、腐熟人糞土、腐熟圈糞按5:2:3混合均勻。並加入2%~3%過磷酸鈣、3%~5%草木灰以增加磷、鉀肥,促進花芽分化及幼苗根系的發育。一般培養土鋪10釐米厚,用腳踩實、刨平等待播種。播種前種子用55℃溫水燙種15分鐘,再用1/500高錳酸鉀水溶液浸種l小時,然後放入25~28~C處進行催芽。為了不斷供給種子發芽需要的水分和氧氣,使出芽整齊,需每天淘洗種子2~3次,並翻動種子,待大部分種子露白時播種。

  播種前苗床應灌足水分,一般每標準床***長8米,寬1.67米***灌水600~4700千克,以集中澆水後苗床表面積水3釐米左右為度,水滲完後先撒3毫米“墊子土”,然後將催芽的種子均勻撒於苗床,蓋7毫米厚“蓋子土”。為防止猝倒病的發生,“墊子土”和“蓋子土”在原配好的培養土中加多菌靈藥劑,用量為每平方米5克。播種完後應即刻鋪地膜保墒提溫,促使早出苗。

  播種至出苗階段,應設法提高床溫,使床溫白天保持在25~30℃,晚上保持在20~25℃,4~5天即可出苗。當種子“弓腰”***種芽頂土***時,應降低床溫,使夜溫保持在12~15℃。避免夜溫過高,使胚軸發育速度過快,形成“高腳苗”。種子“弓腰”時,選晴天中午覆脫帽土。苗床若有裂縫,應覆“彌縫保墒土”,每次覆土3毫米左右。

  苗齊後至分苗前***兩片真葉展開***,既要讓苗子長,又不能過分抑制或受凍。一般床溫,晴天白天保持20~25℃,陰天白天保持18~20‘C,夜間保持10~13℃。苗齊後應逐步加大通風量,延長通風時間,逐步進行低夜溫鍛鍊。通風口位置應經常變換,使全床的溫溼度條件儘量一致。中午床溫過高***30 C以上***,禁止猛然揭大通風口,要先用草簾等遮光降溫,然後小通風,以防秧苗“感冒”***葉片萎蔫、變黃、乾枯***。

  分苗至緩苗階段,當番茄具2片展開的真葉應及時分苗,以改善其通風透光條件。為保護根系,分苗床採用紙筒分苗或營養缽分苗,缽直徑為10釐米、高10釐米,內裝預先配製好的培養土。分苗前先在紙筒床澆透水,然後在紙筒中間挖一小孔埋苗,上澆明水,分苗後應保持較高的溫度***25~30℃***和溼度,以利於髮根並減少葉面蒸騰。

  緩苗至定植前,秧苗心葉由綠變黃,表示苗子生長加快,應加大通風並降低溫度進行煉苗。一般晴天保持床溫在24~26℃左右,定植前一週,在苗子能忍耐的條件下,儘量降低溫度以加大鍛鍊的程度,定植前2天,苗床噴灑一遍500倍代森錳鋅和2000倍樂果,做到帶藥定植。

  定植前秧苗要達到壯茁標準,即植株矮、莖粗、節間短,葉片肥厚、顏色深,莖色紅、綠間半,根系發達,已顯蕾。

  三、整地施肥、室內消毒

  前茬收穫後,抓緊深翻,曝晒、打碎、整平。土壤墒情差的,曝晒後可灌一次底水。合墒時,進行第二次深翻。結合整地,畝施優質腐熟基肥1萬千克,磷酸二銨50~100千克,硫酸鉀50千克。基肥在第一次翻地時施60%,第二次施40%。第二次整地要在定植前一個月完成,以便使肥料在土壤中早分解,為稍滅地下害蟲,結合第二次整地,施入部分殺蟲藥。定植前進行最後一次整地,要求達到地平、土碎、無雜草、無地膜碎片。

  定植前半月,蓋好薄膜,提高棚內溫度.並使有機肥充分腐熟。在定植前每畝溫室用百菌清煙霧劑和10%速克靈煙霧劑各0.5千克進行燃放,燃燒時密閉溫室,以達到室內消毒的目的。另外,每畝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5~2千克,撒入畦面,以達到土壤消毒。

  四、適期定植,合理密植

  定植是根據苗態來決定的,一般大架品種60天左右,小架品種40天左右,可達到壯苗標準。定植要選晴天進行。定植時,在原來整好的畦面上,按窄行50釐米,寬行70釐米,南北開溝,溝深10釐米,順溝畝施磷酸二銨10千克,按28~33釐米擺苗、埋土,然後溝內澆滿水,下滲後,在寬行中開溝取土填滿定植溝,再在窄行中開淺溝取土,最後形成窄行溝深15釐米,寬行溝深15~20釐米的馬鞍形壟溝,壟溝修好後再在窄行溝中灌滿水,待水滲後合墒時培好壟,覆蓋地膜,地膜寬度1.2~1.3米。若用小架品種,窄行為40釐米,寬行為60釐米,株距25~28釐米,其他做法與大架上同。

  五、田間管理

  1.溫度、光照管理 定植後要設法提高室內溫度以促進緩苗,苗床早揭蓋不通風,白天溫度超過30℃時,要加簾遮蔭,緩苗期適溫白天為25~28℃,晚上15~17℃。緩苗後至開花坐果期白天保持22~26。C,晚上13~15℃***不低於10℃***草簾要早揭晚蓋,陰雪天也要揭簾,並短時間進行通風換氣,為增強棚內光照,要及時張掛反光膜。果實膨大期,要提高溫度,白天25~28℃,晚上15~17℃,轉色期溫度要進一步提高,白天25~30℃,晚上17~19℃。

  2.水肥管理 定植緩苗水澆過後,一般可維持到第一層果坐再澆水,但若水分不足時,可根據具體情況在小溝內少量澆水不能大水漫灌,澆水後要加大通風排溼。第一層果膨大時要澆水並隨水追施尿素10~15千克/畝,磷酸二銨10千克/畝,管理上不能缺水,第二層果膨大時,再進行一次追肥數量同次。前期澆水,溫度低,只能進行膜下暗灌,進入3月份後,外度已升高,且植株蒸騰量漸大,可進行大溝澆水,但每次澆水要注意通風排溼。

  3.吊秧 一般用塑料繩或麻繩吊秧。在後柱2米高處東西道鐵絲,通過前柱頂端的鐵絲與後柱東西拉的鐵絲上,在每行植株的上方南北拉一道16號或18號鐵絲,將塑料繩上端固鐵絲上,下端綁在植株地表莖上:用塑料繩纏住植株以固定不能倒伏。

  4.植株調整大架品種採用高架低作,留5~6層果***花***摘採用單杆整枝,除第一側枝適當晚打外,其餘側枝及早清除,省養分。

  5.保花保果 開花期用防落素點花,坐果數過多時,每層可留4~5個果形正常、大小一致子,其他則及時去掉。生長素處理時,每層都要處理。

  6.採收 從開花到果實成熟所需時間因品種和環境條差異而不同,在適宜條件下,小架品種45~50天,大架品種60天即可成熟,溫度低、光照弱時所需時間就長。

  7.CO2施肥 番茄生長前期由於外界溫度低,溫室通風少,CO2濃度處於虧缺狀態。由於CO2的不足,將直接影響番茄生長和產量,對此,除了搶時間巧妙通風,使室內CO2得到一定補充外,進行CO2施肥是很重要的一項增產措施,該項工作從番茄定植後就開始進行,方法是每兩間掛一塑料桶,桶上口沿高於番茄生長點10釐米,把98%濃硫酸與水按重量1:2***體積為1。4***稀釋成稀硫酸。桶中先加水4千克,再稱2千克濃硫酸緩緩倒入水中,並慢慢攪動。。將碳銨用塑料袋包裝,每袋350克,塑料袋底部用8號鐵絲扎3~4個小孔,每個塑料桶中每天投入一包,投入後即發出“吱吱”聲和似啤酒氣泡,在1.5~2小時內反應完碳銨為宜。晴天揭簾後半小時開始投料施放,並密閉溫室,2小時後通

  風,陰天碳銨用量減半。施放過程中,加入碳銨後無氣泡產生,說明硫酸已反應完,需另稀釋硫酸。陝西省蔬菜研究所與化工部六院研製的固態CO2使用更加方便。

  8.陰雪天的管理 陰雪天溫度較低,管理上一方面要設法保溫、防止低溫危害。當室內溫度低於6℃時,要採用加木炭火盆進行短期臨時加溫。另一方面,要搶時間揭簾見光和短期通風,排除室內溼度,防治病蟲時,要注意採用粉塵劑或煙霧劑,若必須用水劑時,要採用高濃度、小藥量的方法以控制室內溼度。

  9.定期噴藥,防治病害 定植以後,每7~10天定期噴藥一次,以防止病害的發生,前期可採用68.75%易保水分散粒劑1000 --l200倍液或75%杜邦猛殺生幹懸浮劑8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52.5%抑快淨水分散粒劑2000~2500倍液,65%藍焰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500倍液交替噴施,以起到防病作用。發病後,則應根據具體病害採用不同的藥物,出現害蟲時,防病藥液中應相應加上治蟲藥劑。

  怎樣預防番茄空洞果的發生

  中國蔬菜門戶預防番茄空洞果的發生要儘可能地多供應同化養分,使果實得到充足的營養,減少空洞果的發生。

  花蕾易脫落的苗,一般根部的發育較差,根的數量也少,同化作用較弱,使用生長激素促使坐果,容易產生空洞果。如果減少坐果數,空洞果的發生將會減少。

  植株具有好的花芽,由於移植時受傷,形成老化苗,在大田定植根系發育不好,容易引起葉的老化,同化作用減弱。要根據植株的生長勢,按比例地坐果,並促使果實慢慢地膨大,供給充足的養分,減少空洞果的發生。

  葉面積少的時候,第一花序大量坐果,植株底部的果實,所需的同化養分是由全株供給的,空洞果較少。但上部果實得到的同化養分就少了,就會形成空洞果。同化養分不足時,果實就不能很好地膨大,養分極少時就根本不能坐果。

  在同一花序中,從第一朵花到第五、六朵花的開花時間不集中,就會引起果實間對同化養分的爭奪,遲開花的果就會形成空洞果,因此在同一花序上,要所同時開花的3-4朵花一起用生長刺激素處理。

  土壤中氮肥多、水分多、夜間溫度高的時候,開花日期容易不齊。相反,在土壤稍微乾燥、夜間溫度又低時,開花較整齊。夜間溫度高,特別是施了氮肥和澆了水時,同化養分大都分配給植株,而果實卻分配得很少。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進行摘心。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為了要增大葉面積,可摘掉一部分果實來增加葉片數,以使同化養分增加,防止空洞果的出現。

  少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進坐果,以人工授粉為主,輔以用生長調節劑。在保證一定坐果數的情況下減少使用生長調節劑的次數,減少進入植物體內的生長調節劑的量,最好不用高濃度的生長調節劑來處理未成熟的花朵。


  看過的人還:

大棚番茄高產栽培技術
番茄高產栽培技術
相關知識
番茄栽培新技術
厚皮甜瓜大棚栽培新技術
苦瓜優質高產栽培新技術
香蕉栽培新技術方法
特種經濟作物栽培新技術的介紹
番茄栽培技術視訊
大棚番茄苗種植技術
木瓜栽培的技術方法有哪些
春玉米移栽的新技術是怎樣的
櫻桃栽培的技術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