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經營理念價值觀和願景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企業文化,或稱組織文化,是一個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企業文化經營理念、價值觀和願景。

  企業文化經營理念

  企業文化理念是企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點的經營宗旨、價值觀念和道德行為準則的綜合,EMBA、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對企業文化理念有所介紹。

  一個企業之所以被市場認識,關鍵是它必須有與眾不同之處,這就是企業形象。從企業文化操作的角度來看,主要是企業的CI***企業識別系統***。CI共分三個層面,即:視覺識別***VI***、行為識別***BI***、理念識別***MI***。如果說視覺識別***VI***是外在的表,那麼理念識別***MI***則是內在的質。一個文質兼備的人,他的言行***行為識別***肯定是彬彬有禮的。

  比視覺更重要

  對於企業識別,人們最熟悉的就是視覺識別。但對企業來講,其實純粹的視覺識別是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視覺識別只有與行為識別結合在一起才有意義和內涵。一個企業只有具備與眾不同的、良好的行為識別才能給社會公眾留下美好的印象,使人們看到企業的標識時就會聯想到企業與眾不同的行為與體驗。

  所以,重要的不是企業設計製作了什麼圖文視覺的標識,也不在於企業賦予了它什麼含義,關鍵是企業做了什麼,包括企業每一名員工的行為。這個行為識別包含企業每位員工個體的語言、行為以及整個組織的言行。企業成員做了好的事情,自然會給企業的視覺識別增添積極的附加值,反之,則增添負面的附加值。

  企業及其成員的日常言行構成了這個企業的行為識別系統,而這些行為識別的具體內容將附加在企業的視覺識別系統之中,通過各種展示方式展示給人們。視覺識別的存在和運動則傳遞著企業的行為識別。如人們通過乘坐某航空公司的飛機,會感受到機組人員的服務質量、機內環境狀況等,這些感受一旦形成之後,不論在哪裡,如果他看到或聽到某某航空公司的名字、看到航空公司特定的圖文標識等,就會立即感受航空公司的班機與服務。所以,企業標識的寓意不是公司闡釋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而是企業行為識別是什麼樣,它就是什麼樣。

  讓理念落地生根

  一個企業之所以能夠長期給人與眾不同的行為識別,企業的成員能有與眾不同的精神風貌,關鍵是企業有與眾不同的企業理念。如海爾的“真誠到永遠”,支撐著海爾與眾不同的服務質量;沃爾瑪的“永遠讓顧客買到最便宜的商品”的理念,決定了它在全球範圍內實施著最低價的商品採購戰略,其一切經營管理手段都與此理念不無關係。但是這些理念性的東西顧客能否接受,關鍵不在顧客,而在企業的行為。企業能否把這些理念落實到具體的行為上,則決定著顧客接受的程度。如果海爾的“真誠到永遠”只停留在口號上,沒有落實到經營管理的每一環節上,顧客是不買賬的;同樣,如果沃爾瑪沒有把“讓顧客永遠買到最便宜的商品”的理念落實到經營管理的每一環節,落實到每一名員工的行為上,那麼顧客也將離它而去。

  所以,顧客接受企業的文化理念,絕不是接受一句漂亮的口號,而是接受這理念滲透融入到每一名員工的靈魂深處後,外化出來的日常行為習慣。精確地講,就是客戶能否在你這裡尋找到物超所值的感覺。如果能尋找到這種感覺,那就說明企業的理念落地了。

  企業文化價值觀

  所謂價值觀念,是人們基於某種功利性或道義性的追求而對人們***個人、組織***本身的存在、行為和行為結果進行評價的基本觀點。可以說,人生就是為了價值的追求,價值觀念決定著人生追求行為。價值觀不是人們在一時一事上的體現,而是在長期實踐活動中形成的關於價值的觀念體系。 企業的價值觀,是指企業職工對企業存在的意義、經營目的、經營宗旨的價值評價和為之追求的整體化、個異化的群體意識,是企業全體職工共同的價值準則。只有在共同的價值準則基礎上才能產生企業正確的價值目標。有了正確的價值目標才會有奮力追求價值目標的行為,企業才有希望。因此,企業價值觀決定著職工行為的取向,關係企業的生死存亡。只顧企業自身經濟效益的價值觀,就會偏離社會主義方向,不僅會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還會影響企業形象;只顧眼前利益的價值觀,就會急功近利,搞短期行為,使企業失去後勁,導致滅亡。我國老一代的民族企業家盧作孚***民生輪船公司的創始人***提倡“個人為事業服務,事業為社會服務,個人的服務是超報酬的,事業的服務是超經濟的。”從而樹立起“服務社會,便利人群,開發產業,富強國家”的價值觀念,這一為民為國的價值觀念促進了民生公司的發展。北京西單商場的價值觀念以求實為核心,即:“實實在在的商品、實實在在的價格、實實在在的服務。”在經營過程中,嚴把商品進貨關,保證商品質量;控制進貨成本,提高商品附加值;提倡“需要理解的總是顧客,需要改進的總是自己”的觀念,提高服務檔次,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企業文化的願景

  企業願景又譯企業遠景,簡稱願景***Vision***,或譯做遠景、遠見,在90年代盛行一時。體現了企業家的立場和信仰,是企業最高管理者頭腦中的一種概念,是這些最高管理者對企業未來的設想。是對“我們代表什麼”“我們希望成為怎樣的企業?”的永續性回答和承諾。 企業願景也不斷地激勵著企業奮勇向前,拼搏向上。何謂企業願景?是指企業的長期願望及未來狀況,組織發展的藍圖,體現組織永恆的追求。企業願景是企業的發展方向及戰略定位的體現,CEO必讀12篇聚焦企業管理八大領域,快速提升CEO自身領導力及管理能力籍此達到推動企業成長的目的。

  一般來講,企業文化的願景通常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

  使整個人類社會受惠受益。例如,有些企業的願景就表達出企業的存在就是要為社會創造某種價值;

  實現企業的繁榮昌盛。例如,美國航空公司提出要做“全球的領導者”,這就是謀求企業的繁榮昌盛;

  員工能夠敬業樂業;

  使客戶心滿意足。客戶滿意是最基礎的願景,因為客戶是企業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客戶對企業的願景不能認同,那麼願景也就失去了意義。

  由於企業不僅是企業領導者的企業,也是員工、合作伙伴和社會的企業,隨著企業走向發展和壯大,企業必須經歷企業邁向社會化的過程。

企業文化的內涵和塑造
開展企業文化活動方案範文
相關知識
企業文化經營理念價值觀和願景
企業文化經營理念
企業文化經典語錄
成功的企業文化案例_企業文化經典案例
如何搞好企業文化的管理
加強企業文化在管理制度執行中的作用
經營理念的組成和實施要點
企業文化建設應注意個性和特色
試析西方文化中的個人價值觀
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的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