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冬眠後怎麼養烏龜的生活習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烏龜是冷血變溫動物,在冬季天氣嚴寒時會冬眠,直到來年春季天氣暖和後才會甦醒,烏龜甦醒後一定要照料得當,否則可能導致烏龜死亡。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烏龜冬眠後怎麼養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烏龜冬眠後的養法

  烏龜進入冬眠與否是取決於環境氣溫,當環境溫度低於15攝氏度後,烏龜就會進入冬眠狀態。烏龜從冬眠中醒來,一定要先注意測量一下室內溫度溫度,以防止意外因素導致烏龜突然中斷冬眠。如果室外溫度還很低,遠低於15攝氏度,那烏龜醒來,很可能是認為導致烏龜冬眠棲息處意外升溫,讓烏龜誤認為春天來了,例如,取暖器預熱導致龜池升溫等情況。如果室外氣溫已經超過15攝氏度了,且氣溫穩定了,那證明烏龜是真正從冬眠中自然甦醒了。

  如果是意外因素導致龜池升溫讓烏龜冬眠中斷而醒來,就一定要採取措施去除熱源,排除干擾,讓烏龜儘快重新進入冬眠狀態。否則,一些供暖電器之類的,在寒冷的天氣裡反覆開關,烏龜就反覆冬眠甦醒,很容易導致烏龜耗盡身體而死亡。

  烏龜自然冬眠甦醒後,很多人認為它肚子很餓了,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要給烏龜餵食了,且往往餵食過量,這很容易導致烏龜冬眠後死亡。其實,冬眠後的烏龜,其甦醒過程是漸進的,剛開始活動的時候,並沒有進入完全甦醒狀態,消化能力還弱,也未排便,最好不要立即餵食,更不要過量餵食,而是應該讓烏龜先活動一兩天以徹底甦醒。

  如果烏龜是在比較乾燥的環境裡冬眠的,則徹底清醒後,再把烏龜放到乾淨的水裡遊動一兩天,讓烏龜充分吸收水分,並徹底排便。

  烏龜排便後,就可以開始餵食了。冬眠後的第一次餵食,要以恢復烏龜體能為要,應該給烏龜喂高能量的食物,但第一次餵食不宜過飽,大概是正常食量的三分之二即可。

  春季氣溫升高後,往往細菌也開始滋生繁盛的,很多烏龜在春暖甦醒後身體虛弱,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出現面板和甲殼方面的疾病。為了消除病菌,可以第一次餵食後,把烏龜泡一下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殺菌。

  烏龜的常見疾病檢查方法

  頭部要檢查烏龜的頭部時,可用拇指和食指趁其不注意時扣住頭的後側,動作要很迅速,否則一旦讓其縮入殼內,要檢查就很難了。烏龜若脫皮太多,有可能是面板出了問題或者營養不均衡所致。

  眼睛烏龜的眼睛應該是非常澄清、明亮,若發現有眼臉腫大及較多的淚液形成時,表示眼睛已經出了問題,原因除了眼睛感染、異物、角膜外傷或白內障之外,較常見的是由於維他命A缺乏所引起的結膜炎,尤其是在發育期間最容易發生。

  耳朵烏龜並沒有外耳部,它的耳朵是位於眼睛後方的一個封閉的鼓室。耳朵常發生的問題為膿腫,膿腫有時會造成分泌液由歐斯泰交氏管進入咽喉的後方,結果往往造成附近組織有蜂窩組織炎,或者膿液會變成堅硬且濃縮的情形。

  鼻烏龜若有呼吸道感染時,常常會發現鼻子前端溼溼的,仔細觀察有時還會有泡泡形成,甚至在嚴重時會有膿樣分泌物的產生,這種情況就必須趕緊處理,否則後果將很嚴重,甚至造成死亡。

  嘴要檢查烏龜的嘴巴往往不是一件容易事。如有必要檢查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藉助於麻醉的方法。嘴巴開啟之後要注意是否有紅斑、出血點、壞死、黃疸或乾酪樣的病,以做為疾病診斷的依據。

  烏龜的生活習性

  烏龜屬於半水棲、半陸棲性爬行動物。主要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及其它水域。白天多陷居水中 ,夏日炎熱時,便成群地尋找蔭涼處。性情溫和,相互間無咬鬥。遇到敵害或受驚嚇時,便把頭、四肢和尾縮入殼內。

  烏龜是雜食性動物,以動物性的昆蟲、蠕蟲、小魚、蝦、螺、蚌、植物性的嫩葉、浮萍、瓜皮、麥粒、稻穀、雜草種子等為食。耐飢餓能力強,數月不食也不致餓死。

  烏龜為變溫動物。水溫降到10℃以下時,即靜臥水底淤泥或有覆蓋物的鬆土中冬眠。冬眠期一般從11月到次年4月初,當水溫上升到15℃時,出穴活動,水溫18℃~20℃開始攝食。

  烏龜壽命究竟有多長,目前尚無定論,一般講能活100年,據有關考證也有300年以上的,有的甚至過千年。烏龜的生長較為緩慢,在常規條件下,雌龜生長速度為:一齡龜體重多在15克左右,二齡龜50克,三齡龜100克,四齡龜200克,五齡龜250~350克,六齡龜400克左右。雄龜生長慢,性成熟最大個體一般為250克以下。

烏龜的生活習性

蜈蚣怎樣養殖
武昌魚怎麼養武昌魚的生長繁殖
相關知識
烏龜冬眠後怎麼養烏龜的生活習性
養老鼠怎麼養老鼠的生活習性
一隻鴿子怎麼養鴿子的生活習性
豚鼠怎麼養豚鼠的生活習性
刺蝟要怎麼養刺蝟的生活習性
蜂猴怎麼養蜂猴的生活習性
鴕鳥怎麼養鴕鳥的生活習性
德牧怎麼養德牧的生活習性
鈴蘭怎麼養鈴蘭的生活習性
雀鷹怎麼養雀鷹的生活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