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臺營銷案例及分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案例分析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分析資料分析。案例分析資料分析使企業知道顧客和競爭對手正在市場上幹些什麼,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途徑。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微信讓阿虎燒烤小攤起死回生營業額翻了三倍

  賣萌、文藝範兒、網際網路思維,誰能想到時下這些熱詞也能和煙霧繚繞的燒烤攤聯絡上。不過,一個叫“阿虎燒烤”的小攤檔卻趕上了這波網際網路思維的創業熱潮,在微信上如火如荼地做起了生意,僅僅幾個月時間,憑藉這些“新思維”讓營業額翻了三倍。

  網際網路思維讓燒烤小攤起死回生

  開啟阿虎燒烤的微信,“營業員”阿虎就會向顧客開始撒嬌賣萌,叫著顧客為“小主兒”,稱自己已“在此等候多時”,還說微信下單有那麼點文藝範兒而打電話外賣已經是普通青年的方式了。其實,在接觸微信之前,阿虎燒烤也不過是浙江省湖州市路邊一個普普通通的燒烤攤子。讓小燒烤攤華麗轉身的,正是這個有著5年電商從業經驗的王銘衛。

  在此之前,王銘衛是這家燒烤攤子的老熟客。他對記者說,阿虎燒烤是由阿虎師傅夫婦倆經營了多年的一個小攤子。去年7月當地加強了對市容市貌的監管力度,而燒烤攤子顯然成為了被監管物件之一。雪上加霜的是,由於在去年遇上“禽流感”,以雞肉為主要食材的燒烤生意一落千丈。當時,阿虎師傅已經有些悲涼的告訴王銘衛,他打算回安徽老家,轉行做其他生意了。

  在這種情況下,王銘衛產生了想幫他一把的念頭,而微信O2O的新方式讓他眼前一亮。王銘衛說,他開始設想著引入微信,幫阿虎燒烤的生意做到網際網路上去。當時的做法也很簡單,就是開通一個微信公眾賬號,顧客可以直接通過微信下單,再通過外賣的方式送達客戶處。

  就這麼一嘗試,效果大大出乎王銘衛的預料。在微信上線以後,訂單開始成倍增長,完全超出了他們的預期。王銘衛說,當時才意識到我們的準備並不充分,對於突增的訂單既興奮又恐懼,興奮的是他們發現了微信中蘊含的無限商機,而恐懼的是以當時三人小團隊的能力完全無法應對暴增的訂單。於是,王銘衛從一個燒烤攤熟客,轉變成了燒烤攤的外送小哥和客服,承擔起了燒烤外送的部分。

  經過半年來的嘗試,通過玩轉微信O2O,阿虎燒烤的營業額也實現了翻三番。在引入微信營銷之前,僅靠街邊擺攤,阿虎燒烤一天的營業額極限也不過是1000多元。而引入微信營銷之後,阿虎燒烤每日的營業額達到了3000元左右,如此計算,該店的月營業額也能夠達到9萬元左右。

  王銘衛說,通過微信訂餐,不僅僅是增加的訂單數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小店的工作效率。顧客通過微信就能夠看到選單,進而下單。而店鋪方面,訂單在微信上一目瞭然,生成的訂單按照時間排序,阿虎師傅就據此開始一份一份製作,製作好一份就打包一份,然後派送。如此便不需要專人去進行電話訂單接聽的工作,既省了人工費也提高了效率。

  未來規劃:向線下延伸?開一間音樂燒烤LOFT

  不過,儘管目前阿虎燒烤並沒有馬上展開擴張,但王銘衛卻有一個開一間音樂燒烤LOFT的夢想。在他看來,外賣送餐模式並不是長久之計,而在線上打出口碑,將生意聚集到線下才能夠實現更大的價值。另一方面,則是燒烤生意的特點所致,由於燒烤的口感在現做現賣時才是最佳,外送則會降低燒烤的口感,同時,酒水生意也是燒烤點的另一大利潤來源,而線下經營才能夠更好的發掘這一塊市場。

  目前,這個音樂燒烤LOFT已經在前期的規劃中。王銘衛說,在規劃中,這個LOFT將利用眾籌模式為起點,結合他通過“邏輯思維”結識的一幫志同道合的會員,開始股份認購運轉。而這間音樂燒烤LOFT將擁有飲食、聚會和營銷推廣的功能,同時也能夠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天氣因素對燒烤生意的影響。

  “今年夏天恰逢世界盃,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商機,希望到時候能夠辦起這個音樂燒烤LOFT,屆時燒烤和酒水的生意一定會很不錯。”王銘衛說。

  專家點評:微信營銷將重塑傳統行業發展

  廣州尚道女性營銷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桓認為,微信營銷是很典型的通過熟人圈子的營銷方式,熟人圈子的推廣效率和口碑傳播的效果是很強大的。即使是一個很小的燒烤攤子,通過熟人的分享,一傳十十傳百,很容易就能夠達到上萬人的影響力。在他看來,通過微信獲得客戶是他目前所見中最具有效率的一種方式。他認為,微信這種強關係的熟人經濟,將會重塑傳統行業的發展。

  他提醒這些創業者,在利用微信營銷的時候要切記不要把營銷做成了廣告。他提到,微信營銷的本質在於對客戶關係的維護和對客戶的服務。以燒烤攤為例,利用微信的方式重要的並不是讓別人看到這個廣告,而是維護客戶關係並讓客戶主動去分享,進而獲取新的客戶。如果把微信營銷做成了廣告,那麼沒有客戶願意每天接收廣告推送,微信賬號很快就會被客戶刪除,如此變得得不償失了。

  同時,微信營銷相比微博,轉化率更高,資訊更容易得到信任。而微博更多做的是陌生人傳播和話題傳播。另外,微信的地域特徵也更明顯,能夠形成社交性本土化的移動商務,這對於基於本地的公司而言更具價值。

  二

  果樂樂寧帥豪:大學生微信賣水果 日營業收入上千元

  夏末秋初,正是瓜果集中上市的好時節。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在絕大多數的家庭裡已經不可或缺。過去,大家習慣在超市、菜市場、水果店購買水果。如今,在O2O***線上到線下***商業模式的席捲下,“手機、電腦下單,在家收貨”成為越來越多市民購買水果的首選。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畢業的大學生寧帥豪也和同伴一起加入到了“O2O賣水果”的創業大軍。他們創辦的電商平臺“果樂樂”,通過網站和微信公眾號接受訂單,每天的營業額最高超過千元。與幾乎所有電子商務模式一樣,寧帥豪的“果樂樂”也依賴風險投資的支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這群羽翼未豐的大學生創業者遇到了巨大的挑戰。寧帥豪說,他們會盡全力堅持自己的夢想——把水果“賣”到納斯達克。

  選擇高職

  把中學的創業夢延續下去

  “我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寧帥豪透露。他說自己從高中開始就“不務正業”涉足商業。那時候某品牌的智慧手機還非常流行。不少中學生都渴望擁有一部手機,但又苦於囊中羞澀。寧帥豪瞅準商機,聯絡省城鄭州的大批發商,批量進貨,以遠低於當地銷售商的價格把手機賣給自己的同學,“掙了大約一萬多塊錢。”寧帥豪說,這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2012年,寧帥豪高考。他的分數足以上當地的三本院校,但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來北京讀高職。“我當時就想得很清楚,要試著自己創業,上大學一定要去一線大城市,因為那裡可以獲得開闊的視野、第一手的商機。讀高職可以獲得更多實踐的機會。”寧帥豪說。最終他被北京財貿職業學院錄取。

  大學三年,寧帥豪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現。大一時他創辦了創業社團——大學生創業就業協會。三年間,協會從一個人發展到最多兩百多人,還作為北京唯一的專科院校代表參加了北京高校創業型組織峰會。帶領著協會裡的同學,寧帥豪把商業實踐發揮得淋漓盡致。愚人節,他們組織了假面舞會,出售門票、酒水,所得收入又向學校的春季運動會贊助了1000瓶礦泉水,免費供同學飲用。協會全校聞名。

  啟動創業

  微信營銷 用微信下單?水果當天送上門

  寧帥豪說,自己真正意義上的創業,得從一個名叫“北小財”的微信公眾號說起。那是在2013年初,微信公眾號剛剛開始流行。寧帥豪註冊了一個公眾號,命名為“北小財”,開始提供校內外商家的打折促銷資訊。“那應該是O2O的雛形。”寧帥豪說,公眾號得到了同學的追捧,粉絲人數突破了1000人,“佔到了我當時所在涿州校區全校人數的六成以上。”

  這一年的暑假,寧帥豪和同學搬回了位於通州的校本部。陌生的周圍環境讓他起初頗不適應,不知道哪裡可以聚餐、購物。這時他突然意識到商機來臨,“我不知道同學也不知道,何不製作一個APP軟體,打造一個吃喝玩樂的平臺?”他很快找到了附近北京物資學院軟體專業的學生,尋求技術上的支援。

  一番討論下來,對方給寧帥豪潑了一盆冷水。“做一個好的APP軟體,前期投入的費用就得好幾萬,一旦定位不準,很容易血本無歸。”寧帥豪說,這時他才意識到市面上那些五花八門的APP軟體,其實都是靠風險投資在支撐,“我也得找風投。”他暗下決心。

  他給這個吃喝玩樂的平臺做了詳細的商業計劃書,計劃書將水果作為銷售內容,“我最熟悉我的同學,水果對他們來說比糧食還重要,商機無限。”他們的方案很快獲得了投資人的青睞。一位投資人給予了20萬元的風險投資,另一位投資人則答應提供網站、微信公眾號銷售的技術支援。

  2014年7月,寧帥豪和夥伴們創立北京創銳時光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併入駐中關村創業大廈。公司旗下建立了生鮮電商平臺“果樂樂”,該平臺基於網站、微信公眾號,為使用者提供鮮果當天下單、當天送達服務。

  站穩高校

  跑遍市場?嚐遍水果?每天收穫超300訂單

  “果樂樂”最先進入的高校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寧帥豪找到了靠近學生宿舍樓的水果店,和老闆談判後商定:學生下單付賬,平臺向水果店派單,水果店送貨至宿舍樓下,學生收貨,水果店獲得貨款和提成。

  這一模式的好處是送貨時間飛快,通常學生下單後一個小時內就能收到水果。但問題也很快出現,由於水果是由水果店採購,“果樂樂”無法控制其品質和價格,一些反映水果質量的投訴開始出現。寧帥豪和夥伴意識到這一問題後立即對營銷模式進行了糾正,改為自營採購、自主送貨。這樣一來,雖然學生客戶的收貨時間從一個小時延長為“當天內”,但水果的品質大大提高。

  寧帥豪說,為了保證水果有最低的價格、最優的品質,他和夥伴跑遍了豐臺新發地、朝陽來廣營等多家水果批發市場,“一樣樣品嚐,從西瓜到榴蓮,從蘋果到楊桃,從捂著嘴吃完了吐到最後吃出了經驗。”他笑道。

  在他們的努力下,“果樂樂”逐漸在高校站穩了腳跟。除了對外經貿大學,“果樂樂”還進入了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收到師生的普遍好評。生意最好時,平臺每天收穫超過300份訂單,營業收入上千元。

  遭遇打壓

  血拼下堅持?創業遭遇“李鬼”

  “果樂樂”在高校的發展很快引來了競爭對手的關注。去年下半年,各路風險投資人紛紛選擇進入高校水果、零副食銷售領域,一些APP軟體應運而生。寧帥豪坦言,與那些APP軟體相比,自己的資金實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我只有20萬元的風投支援,對手的風投資金則是數百萬甚至千萬元。”

  價格戰很快打響。之前寧帥豪和夥伴們通過精耕市場,少量進貨快速銷售,水果的平均價格能比水果店便宜20%到30%,但是“果樂樂”的競爭對手直接打出了“買一斤送一斤”的招牌,競爭最激烈時甚至是“買一斤送兩斤”。“這樣的價格戰我們實在耗不起。”寧帥豪說,去年下半年是他從高中有創業行動以來最艱難的一段時光。“每天晚上都睡不著,盤算著自己的資金還剩多少,還能撐多久。”他說。

  除了深陷“價格戰”。寧帥豪還發現自己的“果樂樂”品牌在被一家大型果蔬物流企業使用。“我之前已經申請了商標專利。”寧帥豪說,他曾經上門試圖和這家企業的負責人進行溝通,但“財大氣粗”的對方似乎並未把這個大學生創業團隊放在眼裡,“沒見到具體負責的人,更別說老闆了。”寧帥豪說。

  未來打算

  目標是納斯達克?做好從水果店起步的打算

  為了節省成本,“果樂樂”在今年初關閉了校園送貨點,改為專攻天通苑、北苑家園等大型居民社群,送貨方式也從上門送貨改為小區自提。“既保證了水果的新鮮,也減少了我們的物流成本。”寧帥豪說。

  如今,他和創業夥伴們每天都會駕駛著一輛金盃麵包車去批發市場進水果,然後根據網際網路以及微信公眾號上的訂單情況進行送貨。一有閒暇,他就會鑽研市場行情的最新變化,及時判斷調整銷售思路。“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一大批百萬元級別風投的水果銷售專案都已經死了,我們還活著。”寧帥豪說。

  他也坦言,現在明白了創業不是小打小鬧,除了靠譜的創業專案之外,必須具備極其強大的抗壓能力、永不放棄的精神以及縝密的分析判斷能力,加上良好的團隊支援,以及有一些好的運氣,才有可能不斷向前發展。

  在創業之初,寧帥豪的夢想是把水果“賣”到美國的納斯達克股市。現在他仍然說自己不忘初心。即使是重新回到起點,從一家小水果店起步,自己也會全力堅持走下去。他說,無論創業的過程如何的艱辛,無論專案最終能否走向納斯達克,創業者永遠都在痛中快樂前行。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

  

微信網路營銷案例策略分析
微信關係營銷成功案例
相關知識
微信平臺營銷案例及分析
微信成功營銷案例及分析
微信平臺營銷案例分析
用微信平臺營銷案例分析
微信平臺營銷案例策略分析
微信平臺營銷案例解析
用微信平臺營銷案例解析
產品微信平臺營銷案例分析
企業微信平臺營銷案例
微信關係營銷案例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