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營銷成功推廣案例分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如果沒有案例分析,企業就不能準確的把握市場狀況,及顧客狀況,對產品也不能夠得到充分的認識。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5大品牌微信營銷成功分析

  1.可口可樂——我們在乎

  前段時間,可口可樂“我們在乎”席捲朋友圈,它的真身本是一份肩負企業CSR重任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內容雖然力求形象,但依然難掩厚重。為了在社交時代更接地氣,可口可樂嘗試用H5為報告“瘦身美容”:選取報告中的部分核心資料,用十五頁的畫面,直觀展現可口可樂的努力,變成適應網路傳播特點、特別是移動端觀看及分享需求的形式。

  營銷啟示:雜糅圖片、文字和視音訊等多媒體是H5的又一大優勢。而當這種生動的形式與一些嚴肅的內容相遇,往往發生出人意料的化學反應。

  2.維多利亞的祕密

  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祕密,可謂將觸屏手機的特點發揮到極致!為了預熱七夕,維祕在7月初上線了一款形式炫酷的輕應用:首頁是一幅經過霧化處理的照片,使用者只需用手指摩擦螢幕,就會有一位性感女郎浮出水面,繼續瀏覽下去則是品牌介紹,最後到達內衣搶購頁面。這項互動體驗既能後來被多個品牌效法,從肥皂泡到玻璃珠,從觸屏到重力感應,技術永遠是最好的武器。

  營銷啟示:互動體驗對於用家來說可是樂此不疲的新鮮玩意兒。“科技改變營銷”,這是真理。

  3. Burberry——從倫敦到上海的旅程

  21世紀最吃香的是什麼才?全才!Burberry深諳這個道理,所以在“從倫敦到上海的旅程”上,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要進入這個渾身上下散發著濃濃文藝氣息的H5,第一步,得先“搖一搖”;第二步,點選螢幕進入油畫般的倫敦清晨;第三步,摩擦螢幕使晨霧散去;第四步,點選“河面”,河水泛起漣漪;最後點選螢幕上的白點,達到終點站上海。總而言之,你能想到的互動方式,burberry都用在裡面了。

  營銷啟示:技術的精進最大程度滿足了移動營銷多元化的互動與聯動,技術宅也有春天就對了!

  4.天創時尚——親們,愛吧!

  以上介紹的都側重在技術,但真正能夠深入人心的微信營銷,應該是通過激發人們的情感因子來持續進行的,比如天創時尚在20xx年推出的“親們,愛吧!”。作為行業內首款帶有慈善捐款功能的H5互動遊戲,“親們,愛吧”通過鼓勵用家上傳自己的語音或選擇明星的聲音,定製專屬示愛音效卡,分享之後,品牌方即代使用者捐出一定款項作為公益基金,同時,用家也能獲得在門店消費的現金券,以及產品等多種獎勵機制,達到引導用家實現到店消費的行為,整體即實現了情感傳遞又能達到企業銷售O2O的導流目的。

  營銷啟示:營銷3.0時代將從產品導向、滿意度導向上升為價值導向,能產生消費者情感共鳴的移動營銷才是成功的營銷。

  5.澳貝嬰幼玩具——小雞砸金蛋

  不管是黑貓還是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不管是技術還是情感,吸引到消費者的就是好傳播!這款介面有趣、互動簡單的“砸金蛋”遊戲,就把品牌傳播迴歸基本步,直接把產品軟性植入其中,從而贏得更多的曝光點。使用者進入活動頁面後,點選金蛋抽獎,一旦中獎就可以領取現金券,繼而跳轉至微店購買使用。而未中獎使用者,按照指引分享到朋友圈或分享給好友,還可以再獲得一次抽獎機會。對於一個全新上線的企業微訊號來說,未嘗不是一種可以借鑑的有效方式。

  營銷啟示:別把消費者想得太複雜!最簡單的使用者體驗,有時就能帶來最直接、最成功的傳播效果。

  目前,微信公眾號總數為853萬個,每天還以2.5萬個的速度增長,很顯然,微信營銷的熱潮方興未艾,越來越多的品牌也將加大微信營銷的投入。值得提醒的是,微信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主流代表,資訊傳遞和媒體功能依然無法忽視。品牌應該理性對待微信營銷,注重內容創意和首批使用者的積累以及黏度維護。要知道,微信運營是一場資訊內容的競爭,表現形式的創意度決定著使用者的選擇權,在這個碎片化的社會,如何藉助最新的技術打造話題性和情感性兼備的營銷方式,是品牌需要深思的問題。

  二

  90後回鄉創業 微信賣土雞月入2萬

  1990年出生的他,和其他同齡人一樣,愛掛QQ、泡論壇、刷微博、玩微信。他原本在一家國企上班,每天朝九晚五,一成不變卻安穩的工作,讓他心生厭倦。他不顧家人的反對,辭去了這份安穩的工作,回到寧德開始創業。一次偶然機會,他瞄到經營土雞、土雞蛋的商機,便下定決心以此創業。90後的他沒有采用傳統的營銷方式,而是在父親的反對聲中,利用QQ群、微博、微信等時興網路平臺進行推廣。如今,他全職經營土雞生意僅4個多月,月營業額近2萬元。近日,記者採訪了這位有著與眾不同創業故事的“90後”小夥子。

  放棄國企工作回家創業

  “我現在剛開始打寧德市場,一個月賣一萬多,這個月估計能突破兩萬。”詹思傳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

  詹思傳生於1990年,蕉城區漳灣鎮嶺後村人,20xx年畢業於廈門華天涉外學院物流專業。如今的他,是一個經營土雞、土雞蛋生意的“土老闆”。

  每天晚上,詹思傳開始整理一天接到的訂單。第二天早起床,根據訂單殺好雞,9時左右打包好要送的土雞土雞蛋等“土貨”,騎上摩托,他從位於漳灣鎮嶺後村的家中出發,開往寧德市區,約20分鐘後到達。學過物流專業的他,按照提前設計好的路線,一一派送到客戶家中,送完貨剛好繞了一圈。“這樣比較省油。”詹思傳笑著透露。

  而在一年多前,他還是一名國有企業職工。“畢業後,我在泉州安溪一家國企幹了8個月。”詹思傳講起他的第一份工作:這是一家位於泉州市安溪縣湖頭鎮的一家國企子公司,詹思傳從事的是LED晶片生產,每個月可領到兩千多元工資。

  但是這份每天朝九晚五,不時要上夜班的工作,詹思傳並不喜歡。趁工作之餘,詹思傳不少營銷類及創業類的書籍,正是這些書籍,讓一個“創業夢”在他的心中漸漸萌芽。“趁年輕就要拼一把。”20xx年春節過後,詹思傳便辭去了穩定的國企工作,回到家鄉寧德,決定自己創業。

  “好好的工作幹嘛不幹呢?”對大學生兒子辭去穩定國企工作回到寧德,詹思傳的父親詹仁山十分不理解。他勸兒子:“你就安分地找份工作吧。”但一門心思要創業的詹思傳哪裡聽得進去。20xx年3月,詹思傳在寧德市區開了一家電信代理店,經營賣手機、繳話費、辦理寬頻等業務。見兒子乾的事情還算靠譜,詹仁山便不再反對。

  發現商機:三成寧德人愛吃“土貨”

  可好景不長,剛開始,手頭的各種人脈資源比較多,詹思傳的手機生意還算不錯。可時間一長,手裡的資源漸漸用完,他又想不出好的推廣辦法,手機店生意一日不如一日。20xx年9月,詹思傳被迫關了店門,重新找工作。他很快在一家團購網站謀得一職,只可惜這家網站經營狀況不好,上了一個半月班後,公司倒閉,詹思傳再次沒了工作,甚至連這一個半月的工資都沒拿到。

  不過,詹思傳並沒有一蹶不振。在休息一個多月以後,20xx年初的一天,他向父親詹仁山提出要全職賣土雞和土雞蛋的想法。

  詹思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這緣於他一個偶然間發現的商機。從國企辭職回到寧德後,應一朋友邀請,他加入一名為“閩東寧德同城交易”的QQ群。群友都是寧德本地人,不少人在群裡進行商品交易。一天一位某網路公司老總在群裡問起:“哪裡可以買到正宗土雞?”詹思傳便順口答道:“我家就有正宗的土雞啊。”

  原來,詹思傳的父親詹仁山從事農業養殖多年,還是“科技示範戶”,家裡養了許多頭豬,還養了20多隻土雞。不過,他養的土雞以及產下的雞蛋,大部分都是自家食用或送人。

  詹思傳在QQ群裡與對方詳聊,併成功將一隻土雞賣出去。通過這件事,詹思傳開始留意身邊需要土雞或者土雞蛋的人群,他在QQ群裡作了一次小調查,他發現,在寧德愛吃土雞、土雞蛋的人佔到30%,但其中80%的人都不知道該去哪買正宗的土雞蛋。

  “這是一個商機。”詹思傳動了賣土雞、土雞蛋生意的心思。於是他在自己開的手機店門口貼上宣傳單,當有客戶來店裡充值繳費時,他便順便告訴對方自己也經營土雞及土雞蛋這樣的“土生意”,並因此發展了一部分客戶。不過由於沒有認真宣傳,剛開始他的生意並不好。

  “我想通過網路賣土雞和土雞蛋。”詹思傳向父親詹仁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可詹仁山認為這事不靠譜不同意。手機店關門、團購網工作沒了之後,詹思傳再次向父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時,詹思傳的姐姐和姐夫對詹思傳的想法表示支援,他們從事養殖業多年,覺得這條路子行得通。詹思傳趁熱打鐵,在父親面前立下“軍令狀”:“先讓我做三個月,要是賣不動,我就聽你的找個工作去上班。”這樣,詹仁山才答應了兒子的請求。

  借網路平臺賣土雞創業

  作為一名90後,詹思傳和同齡人一樣,喜歡掛QQ、泡論壇、刷微博,隨著微信營銷時興,他又瘋狂地迷戀上玩微信。而下定決心通過賣土雞創業的他,便想通過他最熟悉的方式進行推廣。

  詹思傳告訴記者,他的第一單“土生意”是通過QQ群達成的。此外,他的推廣手段還有論壇發帖、微博營銷以及後來的微信營銷。

  “我是一個微博達人,那段日子刷微博非常頻繁,以至於我的朋友一開啟微博,看到的訊息全是我發的。”詹思傳告訴記者,他的營銷方式是“直接發農場裡土雞們的圖片”,讓潛在客戶們與其互動,並沒有特別刻意去推廣。

  後來,詹思傳發現微信比微博推廣成效更好,便逐漸“轉戰”微信。“微信可以一對一營銷,方便客戶與我交流下單。此外微信還有個特別好的功能就是‘找附近的人’,我的很多客戶都是通過這個功能找到的。”詹思傳透露,如今他的微信裡有400多個好友,其中300多名都是他的客戶或潛在客戶。

  20xx年1月7日,詹思傳為自己的土雞生意申請了微信公共號。

  20xx年1月中旬,詹思傳在微信上收穫第一單生意。“那個客戶說要下農場看,過了一兩天,他和他老婆真的開車下來了。”詹思傳說,“我那時候特別激動地接待了他們。”這次客戶來訪,買走了一隻小母雞和兩斤土雞蛋。回家後,客戶將自己在農場拍攝的圖片傳到自己微信上,並寫上“原生態土雞”的評語。詹思傳興奮地給他點了一個贊,還特別把這個客戶評價截了圖,存在自己手機裡。

  詹思傳的土雞生意慢慢有了起色。“可當我做得還可以時,‘禽流感’來了。”詹思傳說起創業中遭遇的第一次危機。那是20xx年1月底,“快過年了,30日那天晚上,一市區的客戶在微信上下了單,要買2只土雞,叫我2月9日送過去。”詹思傳說,當時他還高興地向父親吹噓網路上招來的單子。可沒過幾天,這個客戶就取消了訂單,說因為“禽流感”不買了。

  所幸客戶沒有全部流失。漳灣附近農村的一些客戶,以前跟詹思傳的父母打交道,後來交給了詹思傳負責。這些農村客戶由於沒聽到“禽流感”的傳聞,他們的訂單沒有因此受到影響。“退單的都是城裡的。”詹思傳說。

  春節後,詹思傳的土雞雖然賣不動,但土雞蛋的銷售不受影響。生意雖然淡了許多,但詹思傳並不著急,而是趁機休息,偶爾看看書、爬爬山,“我知道這段時間終究會過去的。

  他的遠景:把農場連到城市

  通過網路營銷和客戶間口口相傳,詹思傳的土雞生意越做越大。如今,詹思傳的土雞養殖規模已經發展到1000多隻。

  “1月份的時候,平均一天只能賣兩三隻,現在每天至少賣五六隻,最多的一天賣了14只土雞。”詹思傳告訴記者,有一次因訂單太多,他的摩托車超載被交警攔住。“經歷這次之後,我再也不敢超載了,而是分時間段送貨。”此外,他表示,隨著今後生意的擴大,他有僱人送貨的打算。

  其父親詹仁山是他的幕後“技術支援”。“他有專業經驗,知道雞食慾好不好,有沒有生病。我負責送貨和推廣,白天有空的時候就幫忙喂喂雞。”詹思傳說起了父子倆的默契分工。

  “我這種模式是把農場連到城市,客戶可自行開車下來購買,也可以送貨上門。”說到未來,詹思傳還準備賣一些有機蔬菜,“待農場規模再擴大一些,我打算把農場打造成親子農場,“讓客戶來買自己撿的雞蛋,體驗撿雞蛋的樂趣”,將“土生意”做到極致。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

  

個人微信營銷推廣案例分析
微信品牌推廣營銷案例解析
相關知識
微信營銷成功推廣案例分析
微信營銷成功推廣案例及分析
市場營銷成功推廣案例分析
網路營銷產品推廣案例分析
營銷成功經典案例分析模板
網路營銷市場推廣案例分析
營銷市場推廣案例分析
營銷市場推廣案例分析
營銷市場推廣案例解析
個人微信營銷成功例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