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標兵事蹟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作為一名讀書標兵,要處處為學生表榜樣,事事做出表率,在工作、為人上能嚴於律已,以身作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

  近日,學習了讀書標兵的事蹟,使我感受深刻。教師的愛是照亮學生心靈窗戶的燭光,學生美好人生的開端掌握在教師手中,教師只有用自已的愛,才能與學生產生心靈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屬性而達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愛心才能教會學生去愛身邊的每個人,愛身邊的一草一木。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愛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它總在創造奇蹟,創造新的人。"如果我的學生是蜜蜂,我甘當採蜜的花朵;如果我的學生是花朵呢,我一定做好護花的綠葉;如果我的學生是幼苗,我一定當好稱職的園丁;如果我的學生是衛星,我一定當好把他們送上萬裡征程的火箭;如果我的學生是火箭呢?我一定當好一名火箭兵,用我堅實的肩膀,頂著他們踏上輝煌的前程。別為了讓家長認識你,別為了讓老師認識你,最美的發現在孩子們的眼睛裡。當我望著孩子百雙渴求的眼睛,就像置身於燦爛的星空之中,在這片閃爍的星光裡,我將找到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老師們,怎樣最好施愛呢?

  一、學無止境,師愛的源泉。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就要有一桶水。”這是人們通常對教師提出的要求。學海無涯,正如陶行知所說:“活到老,學到老。” 處於“知識爆炸”時代的學生們,無論在知識的來源渠道、知識的種類範圍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尋常。這就要求教師在不斷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的前提下,不斷學習,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斷的“活水”。做到教到老,學到老。

  二、為人師表,師愛的基礎。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說明凡是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應該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堅決不做。處處為學生表榜樣,事事做出表率,在工作、為人上能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達到為人師表的目的,才能在學生中樹立威信。“親其師,信其道”,才能收到“不令而行”之效。這是教師以模範品行作榜樣,成為學生效仿的楷模,使平凡的師愛,發揮非凡的力量。

  三、愛每一個學生,師愛的準則。

  一個人最崇高的愛是愛別人,一個教師最崇高的愛是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這也是師愛的準則。在教育工作中,教師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灑向每個學生,把關愛傾注於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之中,善於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和學生廣交朋友,多開展談心活動,與學生進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愛去贏得一切學生的信賴。愛,包容了教師工作的所有內涵。“金鳳凰”可愛,“醜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讚美,一個微笑,竭力尋找他們的優點,出自真心地去讚揚、去鼓勵。為他們提供更多體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相信“醜小鴨”一定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教師只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學生一定會把老師當成可以信賴的人,也願意向老師敞開心扉。師生之間只有架起一座信任、友好的橋樑,教育才能生效。師愛會發揮巨大的力量。

  四、培養孩子的愛心,師愛的昇華。

  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解惑,不僅要解決知識上的疑惑,更要重視道德、行為上的疑惑。即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更要重視孩子的行為習慣,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業,先樹人”。現在有些學生由於家庭的寵愛、溺愛,在家裡是“小太陽”、“小皇帝”,從小就養成了事事佔先,以自己為中心的壞習慣。在自己熱愛學生的同時,我還注意讓每個孩子學會去愛他人。我把我最喜歡的一句話“要想別人愛你,你首先學會愛他人”送給學生們。並召開“愛、愛、愛”主題班會,讓學生們用自己的雙眼去尋找愛,親身感受愛,最終用自己的行動去奉獻愛。教師一人之愛是有限的,學生的愛才更寬廣。教師以一人之愛,喚起學生之愛,才是師愛的延續,師愛的非凡力量。

  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教師是“燃燒的蠟燭”,教師是“人梯”……教師的工作就是奉獻。讓我們牢記學無止境,為人師表,讓我們用行動去播撒愛,讓我們用愛去培育心靈,讓我們平凡的師愛,發揮非凡的力量。

  篇二

  當得知自己被評為本學期的“讀書標兵”, 我激動之餘,更有許多感觸。進入中學已第三個年頭,我愈發體會到,要想更好地學習初中的課程,除了要做到上課認真學習外,還要懂得隨機應變,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體會,我十分願意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自覺主動。

  當學習是一種自覺的行為時才更有效,特別是中學生的學習,主要依靠自覺來完成。如果把學習變成一種被別人壓迫的行為,學習的動力就會減弱,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厭倦感,失去學習興趣,學習效果可想而知。一切屬於自己的事,必須自覺地去做,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

  2、專心致志。

  在上課時,一定要用心聽講,聚精會神,不要做小動作,更不要說話影響別人聽課。回到家時創造一個適合學習的環境,養成放學及時做作業,按規定時間完成作業之後再做其它事情的好習慣。

  3、獨立思考。

  對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要先思考,不要著急去問父母或老師,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不輕信,不盲從,不人云亦云,能獨立完成學習任務,不輕易受群體因素的影響。這樣更有助於自己鑽研精神的培養。我認為,如果在學習中沒有獨立性,就沒有創造性,就不可能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4、認真細緻。

  作業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內去完成,而且不能草率馬虎。這就要求內容正確,書寫工整,按時完成,為了提高正確率與責任感,還要求養成檢查的習慣。

  5、培養活躍的思維。

  掌握知識要活不要死,要善於把各門課程有機聯絡起來,並進行豐富的聯想,總結性思維,開拓性思考,從而使自己能力提高。

  6、培養週期學習習慣。

  掌握學習週期,按預習、聽課、複習、作業這樣的週期進行學習的習慣。

  二、善於總結經驗教訓,學會自我評價。

  每次考試結束後,發下卷子,要對卷子進行仔細分析,分析自己失敗在哪裡,掌握好的是哪裡。特別是前者,哪些是根本就沒有掌握的知識,需要及時彌補失誤,改正不足。哪些是自己會卻粗心大意失誤的地方,要牢記在心,今後加以注意。

  通過這些學習方法,可以矯正不正確的學習習慣,改正錯誤,才能進步,這樣有秩序、有條理地去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也可以比別人掌握更多、更好的知識,通過這些方法,學習起來就更輕鬆,更快捷。

  三、樹立信心,虛心好學。

  除此以外,在我的學習中,除了任課教師,至少還有三位特殊的“老師”,它們的作用和老師一樣重要,也是我學習中的良師益友。

  1、自信

  缺乏自信,會嚴重地阻礙學習的進步。如果說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那麼,自信就是開發巨大潛能的金鑰匙。只要自己敢想、敢做,永不服輸,就一 定能不可阻擋地走向成功。自信是學習中的第一位老師。

  2、課本

  課本是我學習中的第二位老師。課本知識是最基本的知識,平時不重視閱讀課本,只把課本當做課後練習的習題本是很難學好知識的。對我來說,課本起著訓練我自學能力的作用。

  3、同學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同學是我學習中的第三位老師。學習不僅需要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雙向傳遞,更需要同學之間的多向交流,同學之間的協作更方便。通過同學之間的討論、爭辯,有助於開拓思路,激發思維,互相促進。

  總之,只要學會制訂學習計劃並堅持按計劃學習,意志品質就會得到增強,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隨之而來的將是豐收的喜悅和欣慰。

  篇三

  首先我很榮幸當選為讀書標兵,能夠獲得這一榮譽稱號跟同學們的支援和老師們的幫助是分不開的。其實在我看來要想在大學裡獲得好的學習成績並不難,關鍵是學習的過程,如果只把目標關注在結果上,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因為將來進入社會參加工作,人家看的是你在大學裡學到了什麼而不是看你在大學裡獲得了多少個90分,拿到了多少次第一名。

  不得不承認,此次讀書標兵僅僅是根據學習成績來評定的,也就是考試卷子上的數字,其實作為當選者的我覺得這是不公平的,眾所周知,考試前老師把考試範圍都告訴同學們了,有的老師甚至把考題原封不動的告訴同學們,在這種情況下,想要考高分就是輕鬆加愉快了。只要你不懶惰,只要你肯花時間把老師給你的範圍一字不落得背下來,考試時再默寫在卷子上,何愁不能考高分,這比起中學的默寫課文可容易得多,中學默寫課文不能有一個錯字,而大學的考試,不但允許你有錯字,連句子都可以錯,只要意思對即可。這麼簡單的事情誰都做得來,也就是說只要你花時間背了,誰都能考第一。在這裡,我說的是“花時間”,而不是說“努力”,因為這種複習方法是侮辱了“努力”這個詞,所以,得了這個第一我不但沒什麼成就感,反而覺得是對自己的一種諷刺。

  相反的,我的另一層面上的認識是從平時開始,我覺得,讀書標兵不是那些考試能考第一的人,而是那些平時就非常努力早出晚歸去圖書館學習的人,清晨第一個起床,收拾好之後去食堂吃飯,然後在圖書館裡學上一整天,晚上伴著圖書館閉館的音樂,踏著輕鬆的步伐走在回寢的小路上,每天都有自己的收穫,每天都會學會一些東西,感覺自己的生活很充實,不會因別人的庸庸碌碌而影響到自己的一絲一毫,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用功的人,才配得上讀書標兵的稱號。我之所以說這些話不是因為我認為自己配不上這一稱號,相反,我認為我做到了一個讀書標兵應該做的事情。雖然我確實在考試前開了小差,把老師給的複習範圍背得滾瓜爛熟,而不是靠自己平時學的去臨場發揮,但是我也確實做到了每天第一批到達圖書館,最後一批離開圖書館。其實,我自己對圖書館有一種深深的感情,就像自己的家一樣,每天必須得去,就像每天必須回家一樣,帶著這樣的一種感情,以及我所行動的,我想我應該可以給同學們做好榜樣,不管我在圖書館的學習效果如何,但最起碼可以裝裝樣子嘛。

  我所說的這些話,只是想告訴同學們,大學的學習可以說是什麼也沒有,也可以說是非常豐富。如果你一味地專注於考試成績,而忽略過程的話,可能你的考試成績會很高,你也會獲得獎學金,但是請注意了,這裡只是說“考試成績”而不是“學習成績”,二者不能等同視之,如果盲目的將“考試成績”認作“學習成績”簡直就是對學習的一種褻瀆,是對那些真正學習成績好的人的不尊重,或許有的人認為評定學習成績的好壞就是通過考試成績,其實不然,現在在大學是這樣的,因為老師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去評定你學得如何,只能評定你考得如何,但是將來畢了業走向社會就不同了,將來你的能力是落實到工作中的,你工作能力的好壞以及熟練程度才是檢驗你學習成績的做好的度量衡,而你也不可能單單靠著大學考試前背的那些範圍就能在工作上獲得別人的認可。

  所以,大學的學習一定要注重過程,只要收穫了過程,體會到了過程中的快樂,結果如何無所謂,好的結果也許會讓一些不知情的人刮目相看,但自己並不能感受到真正的成就感,成就感很重要,它會讓你更加有信心去迎接接下來的挑戰,它會讓你今後的路越走越精彩,其實活得成就感並不難,只要你每天多學一點,比別人多學一點,別人背10個單詞,你背11個,每天比別人多背一個單詞,一年下來你就比別人多背了365個,從小的方面積累,成就感不知不覺就產生了。還有多看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書,每個人的需要不同,同樣,寫書的人的風格也不同,總有一個人的寫作風格會配合你的需要,當你找到了對你真正有幫助的書的時候,用心去讀,會受益終生。

  

讀書的主要事蹟怎麼寫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相關知識
讀書標兵事蹟簡介
讀書主要事蹟簡介
讀書之星事蹟簡介
讀書明星事蹟簡介
農村創業標兵事蹟簡介
黨員標兵事蹟簡介
黨員標兵事蹟簡介
讀書事蹟簡介怎麼寫
讀書事蹟簡介
高中遵紀標兵事蹟材料簡介